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美强惨王爷攻略指南>第99章 我会一直陪着你

  云太尉跪在自家堂前的地上,眼神晦暗,“国师,臣年岁已高,对于量地一事,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还请国师和陛下另换贤能。”

  这么多年,谁都唤他帝后,只有云太尉,一直唤他国师,颜玉书负手站在云家大堂前,看着正上方「忠孝节义」的匾额,缓声说,“忠孝节义,太尉大人,可不要忘了这四个字的意思。”

  云太尉跪在地上,心里头明白颜玉书的意思,但有些东西,却是舍不下的,“国师哪里的话,臣不敢忘这四个字的意思,也常以此四字自勉。”

  颜玉书身上着了一件白色暮云纱刺绣红梅的衣裳,穿在他身上,精贵如谪仙下凡,声音温柔,只是说出来的话。

  如同夺命阎王一般,“您知道陛下为什么独独除掉宸妃,却不动云家吗?不是因为我大嫂,您不知道我的脾气,陛下是知道的,我不会为了这事去求情让陛下难做,兄长也不是徇私的人,留下您,是因为您就算有那么一点私心。

  但到底是为大盛做了许多,有功在身,对陛下还有用,您可不要让陛下觉得您没用了。”

  颜玉书一番话,让云太尉惶恐不安,抬起头来看着颜玉书。

  他心里已经彻底想清楚了,姬幕弦和颜玉书此次把他调走的用意,抖着胡子老泪纵横,“他,他是我的外孙……”

  “外孙可不止只有他一个。”

  颜玉书蹲下身劝道,“太尉大人,可不要想岔了。”

  只要云太尉不再管瑾王的事,姬幕弦可以看在颜玉绒的面上,让他安享晚年,让云家得以保全。

  云太尉额头之上冷汗直流,显然是难以做出抉择,“臣,臣……”

  颜玉书站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已经满头白发的云太尉,“本宫乃是陛下十里红妆迎进宫的皇后,太尉大人,是想抗旨吗?”

  云太尉抬头看着颜玉书,暮云纱轻薄飘逸,被风轻轻的扬起带着轻微的香味,两人双眸相对,一清亮平淡,一浑浊隐忍。不多时,云太尉败下阵去,躬身跪拜下去“臣,接旨。”

  颜玉书身后随行的颜絮将圣旨递给了云太尉,颜玉书才道,“此番重整户籍,量地归民一事,就劳烦太尉大人了。”

  “这是臣应该做的。”

  颜玉书这才心满意足的抬步离开云家。

  直到颜玉书的背影渐行渐远,云太尉才瘫软了身子倒在地上,哀声道,“我没用啊,连自己女儿唯一的血脉都保不住。”

  “老爷……”

  暮云纱制成的衣裳,薄如蝉翼,夏不生汗,行步生香,姬幕弦特意让尚衣局为颜玉书定做的衣裳,为的就是让颜玉书在夏日也能舒适一些。

  颜玉书一路带着人回了皇宫,还没回到寝宫,就见萧哲和曲灼华打了起来,便停下脚步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边问身后的颜絮,“你说,他们俩谁会赢?”

  颜絮摇摇头,“不好说啊,我以前以为曲大人就是武力天花板。但是,现在我看好像萧大人更厉害一些。”

  “你懂什么?”颜玉书看了一眼一辈子都不开窍的颜絮,有些无语,又有些羡慕,偷偷揉了揉自己酸软的腰身。

  好歹不开窍不用被人折腾,第二天腰酸背痛,手脚无力的。

  不多时,两人终于打好了,萧哲将曲灼华双手按在身后抵在了柱子上,低头就咬在了曲灼华的后脖颈上。

  “唔……”

  曲灼华闷哼一声,颜玉书身后的颜絮张大了嘴巴,发出“啊。”

  的一声……

  他们俩!难道是,在!在一起了!!

  那两人听到动静,回头见颜玉书和他身后的一行人,也没有觉得尴尬,抬手对颜玉书行礼,“帝后……”

  颜玉书负着手走过去,“你们俩打了半天,玉腾都不见他人,去哪儿了?”

  曲灼华一屁股坐在身旁的凳子上,挑着眉回答,“让我和萧哲帮他值班,躲沈湘云去了,我说,你弟弟什么毛病,沈湘云也算女中豪杰了,追了他这么多年,他怎么就是不松口呢?”

  颜玉书没有回答曲灼华的这话。

  他确实没有想到最后沈湘云会爱上颜玉腾,而且追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放弃。

  颜玉腾心里装着自己亡故的爱人,她怎么能比得上已经死去的人。

  正因为知道当初颜玉腾和秦书是如何相爱的,秦书又是如何离开这人世间的。

  所以这么多年,哪怕别人都劝颜玉腾接受沈湘云,颜玉书也没有劝过。

  爱不分性别,但,有时候,人这一辈子,放进去一个人了,就再也没有人能比得过了。

  “帝后停留在此,相必是有事吩咐。”

  萧哲给两人分别布了茶,“总不会是特意停下看我俩切磋的。”

  也就萧哲能一脸严肃的说他和曲灼华打得那缠缠绵绵的叫切磋。

  “今日我去了云家,太尉奉旨三日后前往长安,重整刚收回的所有城镇的户籍,量地归民,太尉大人年岁已高。所以,我和陛下希望你们两人也一起同去。”

  “我?”曲灼华指了一下自己鼻梁,“你俩没弄错吧,这些东西我一窍不通,去了也没用。”

  “你不通,萧大人通就行。”

  颜玉书狡黠一笑,“陛下是让你陪着萧大人去。”

  萧哲脸上带上了轻微的笑意,曲灼华被噎住了,别扭的转过头去,“谁想陪他去。”

  颜玉书不和他争这个,站起身说,“陛下希望等你们回来后,能为你们赐婚。”

  他们本就有为大盛开通贸易之路的功劳,此次再一同前去长安,整理好户籍,让百姓手里都有地可种,更是大功一件。届时,两人求一个赐婚的赏赐,姬幕弦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赐婚。

  萧哲恭恭敬敬的起身拜礼,“多谢陛下帝后。”

  曲灼华这下直接转身走了,从颜玉书的角度还能看见他红了的耳垂。

  “这都是两位应该得的。”

  颜玉书挥挥手,转身走了。

  御花园中的牡丹开得正盛,迎着太阳摇曳生姿,颜玉书伸手抚了一下,领着人回宫去了。

  姬幕弦正在进行每日检查姬幕钰的课业,颜玉书在门外就听到了两人的问答声。

  姬幕钰如今十一岁,已经算是半个大人了,这么多年,经过姬幕弦颜玉书和太傅的精心教导,让这孩子聪明得连颜玉书都自愧不如。

  颜玉书进门便瞧见姬幕弦看着姬幕钰满意的眼神里带着无尽的宠爱。

  姬幕钰见颜玉书进来,便躬身行礼,“帝后……”

  “嗯……”

  颜玉书抬手摸摸姬幕钰的头,“怎么样了?”

  “皇兄说不错。”

  不错便是极好的意思,颜玉书笑着递给姬幕钰一块糕点,“奖励……”

  姬幕钰笑着接到手里,“多谢帝后,只是您这宫里的糕点多是难得的,这里面的,可以都赏给臣弟吗?”

  颜玉书正要把桌上的糕点递给姬幕钰,被姬幕弦伸手一把拿过去了,“小馋鬼,这是朕给帝后准备的,哪有你惦记的份。”

  姬幕钰吐吐舌头,颜玉书将糕点拿回来拍了姬幕弦的手一巴掌,递给了姬幕钰,“喜欢就吃,这里我做主,去吧。”

  姬幕钰笑眯眯的端着糕点道谢,“多谢帝后,臣弟告退。”

  姬幕弦揉着被颜玉书拍的地方,凑过去咬颜玉书耳垂,“玉书,你竟为了旁的男人打我。”

  颜玉书闻言整个身子颤了下,“你待如何?”

  “我待如何?”姬幕弦伸手将颜玉书搂到怀里,熟门熟路的就拉下颜玉书的衣裳在肩膀上咬了一口,“你说我要如何?”

  “别,姬幕弦!”青天白日的发什么春,颜玉书伸手推姬幕弦的手,“你放开……”

  姬幕弦充耳不闻,一双手铁臂似的搂紧颜玉书的腰身,在颜玉书白皙的脖颈上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

  “嗯……”

  姬幕弦被颜玉书这一声呻吟彻底烧了起来,急不可耐的拦腰抱起颜玉书就往屏风后走去。

  宫人一看这阵势,纷纷轻手轻脚退了下去,关上大门。

  颜玉书被姬幕弦扔在床上,爬起来看着姬幕弦的眸子,主动搂住姬幕弦的脖颈,唤了一声,“幕弦哥哥。”

  姬幕弦双眸像是盯着猎物的狼,暗哑着嗓子应了一声,“宝贝儿,怎么了。”

  “我腰疼,下次再来好不好,幕弦哥哥。”

  姬幕弦眸子幽深的盯着颜玉书,几近喘息才平复了下呼吸,伸手按着颜玉书的腰身轻轻揉捏,“我不动,你用手。”

  “不……”颜玉书话还没说完,就被姬幕弦堵住了嘴,剩下的话被堵了回去,脸色涨红,手被姬幕弦拉着往身下按去,“好玉书,帮帮我,嗯。”

  三日后,云太尉带着萧哲曲灼华一行人离开洛阳前往长安。

  第七日,瑾王私养兵马,瑾王府被查封,瑾王被判处死刑,瑾王妃幽禁瑾王府,终生不得出,江北一氏全族流放苦寒之地。

  半月后,先帝薨逝,玉妃服毒相随而去。

  昭和帝丧仪过后,姬幕弦携颜玉书站在城墙之上,回忆起当日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玉书,你知道那时候你从这里掉下去,我在想什么吗?”

  颜玉书看着城门前进进出出的百姓问,“想什么?”

  “你如果出事了,我就让这整个洛阳的人陪葬。”

  颜玉书抬头,看着姬幕弦沉沉的眸子,笑了一声,“乱说什么?”

  “我从马上飞过来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还好,曲灼华接住了你,也接住了这么多人的命。”

  姬幕弦回头,认认真真的看着颜玉书说,“我想要的已经办成了,若是为了他们你不在了,我就让他们陪葬,我再去陪你,我没心思管这天下。”

  颜玉书上前一步,搂住姬幕弦的腰身,靠到姬幕弦怀里,“好,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了。”

  姬幕弦搂住颜玉书的肩膀,“玉妃是个懂事的人,她知道,若是姬幕钰登基,必定是要追她为太后的,你还在,届时你如何自处。”

  “我不在乎这些的。”

  “也不全然是因为你,当初真相大白,父皇没有将她是我的人这事告诉明王,也没有处置她,才能保住她的命,父皇这样的人,能忍下这口气,想必是真的爱,她或许是觉得对不住父皇吧。”

  颜玉书静静的靠在姬幕弦的肩膀上没有说话,姬幕弦继续说,“待太尉他们将各地的百姓都分配好地,种子也分配后,明年他们就能自己种地,不用几年,就能像现在的百姓一样,可以自给自足,届时再让他们种些草药蔬果,只要有劳动力,推动经济大盛就能富庶。”

  颜玉书点点头,“你做的很好。”

  “这几年,辛苦你跟着我一起苦了,如今一切局势已经大好,等钰儿长大,我便带你去到处走走,总不能让你为了陪我一辈子留下些遗憾。”

  “好……”

  颜玉书搂紧了姬幕弦的腰身,“你陪着我,就都好。”

  “我会一直陪着你。”

  姬幕弦吻了一下颜玉书的发顶,从日出到日落,从相爱到白头,从生到死。

  午日的阳光正好,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刻到永恒。

  史书记载……

  帝始登基,欲迎国师为后,誓曰:姬家子姬幕弦今求娶颜家子颜玉书为妻,当行三书六礼,必十里红妆,此后吾一生心系汝,必不负汝。

  百官跪于金銮殿前谏言,帝斥,右相撞柱而亡。

  次年七月,帝后大婚,举国同庆。

  帝于东门迎帝后入宫,一路繁花相送。

  帝后封号倾安,于当年帝改国号为,倾安,帝幼弟为继任储君。

  倾安三十七年,帝让位储君,协后同游。

  太子继位,改国号:呈安。

  呈安十一年八月十五,先后因病亡故,享年七十八岁。

  倾安帝自溢相随,享年八十岁。

  呈安帝亲奉先帝先后同葬一墓。

  先帝在位三十八载重整户籍,量地归民,免赋税,改六制,驱逐契丹入侵大军,使契丹俯首称臣,开贸易之路,海上商贸。

  在位期间,大盛四海升平,国富民安,四海朝拜。

  先帝未纳妃嫔一人,一生携手倾安后一人。

  倾安后少年以一己之力为边关将士筹集军饷粮草,保全大盛边境,昭和十二年,难民入京,施粥赈灾安抚难民,后任国师,殚精竭虑,慧及天下,契丹入侵,力劝昭和帝迁都洛阳,自愿与帝留下断后,保住大盛气脉。

  明王谋逆,以身入局,以至双目失明。

  至慧至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