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美强惨王爷攻略指南>第35章 攘外必先安内

  蘸着调料的兔肉鲜嫩爽滑,颜玉书吃的满足,南枝和颜絮在一旁为他涮兔肉放到碗中,锅中的汤咕咚咕咚的冒着热气,几个人吃得脸都红了。

  颜絮再涮了一片兔肉放到颜玉书碗里,颜玉书摇头道“够了,饱了。”

  颜絮这才放下了碗。

  萧哲也放下碗,拿出帕子擦了唇“多谢殿下的美食了,这拨霞供确实味美。”

  姬幕弦罢罢手“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既要挑着今日来见玉书,孤自然不会吝啬一顿饭菜,今日孤准备在此扎营,住一晚,明日早起看日出,萧大人不如一同住下。”

  曲灼华吃够了,放下碗起身,事不关己似的走到一旁的草地上躺下。

  萧哲看了他一眼,拱手对姬幕弦道“臣有公务在身,实在不能留下。”

  姬幕弦放下碗“萧大人公务在身,孤就不留了。”

  “多谢殿下。”萧哲起身,对着颜玉书躬身拜下“今日来见三公子,是因左相报病在家,臣不好公然去打扰,前几日之事,是我多有疏忽,现已肃清禁军,还请三公子海涵,待左相身子好了,臣定当登门致歉。”

  他这样郑重,颜玉书亦起身还礼“萧大人客气了,是我颜家家风不严,怪不得萧大人,大人公务在身,此事就不必介怀,颜家断不会因为此事与萧大人生嫌隙。”

  “如此,萧哲在此谢过三公子。”

  夕阳落下,金灿灿的挂在了树梢,只留下温柔的余晖照在草地上,姬幕弦起身,和曲灼华一同躺在草地上。

  阳光温暖,风也温柔,身后,钱管事带着一众小斯正在吃着涮兔肉,南枝和颜絮吃得满脸笑意。

  颜玉书从怀中拿出自己的白玉萧放到唇边,风是温柔风,撩拨着发丝衣裳,姬幕弦沉浸在箫声里,一丝丝甘甜在心底化开,在暖光的微醺里,幸福在四周漫溢……

  颜玉书的萧声极具特色,仿佛有诉不完憧憬,对未来说不尽的美好。

  带你领略人间烟火,秋风萧瑟的塞上风光,烟雨朦胧杏花盛开的临安风景,淌过秋日一缕愁绪,拂开梅花枝条的缠绕,演绎一场梦幻般的风花雪月。

  曲灼华头枕在双手上,已经闭上眼,不远处正在吃拨霞供的随从小斯也放低了声音,姬幕弦抬头去看颜玉书,颜玉书白色的衣裳被风扬起,眸光温柔,自带水雾,仿若刚下来了一场朦胧的临安初雨。

  姬幕弦看着挂在树梢上红彤彤的太阳,忽的想,下次要听颜玉书的萧,不知要到何时了。

  天晴了几天,就下了绵绵的细雨,落在树梢屋檐,又无声的滴落在地。

  颜玉书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被朦胧细雨笼罩的群山,姬幕弦从门外进来,看着他的背影没有开口。

  雨势渐渐大了,屋中的沉默更甚,许久,姬幕弦开了口“契丹对边境再次发起了攻击,但兵力薄弱,颜将军上表,恐是守不了多久。”

  “契丹再犯是意料中的事,这三年休养生息,足够了。”颜玉书回过身“但大盛却失了良将,十万将士,又逢江南一带水患使国库空虚,自然是契丹进攻的时机。”

  “依孤看,便是有钱,现在招兵买马是来不及了,边境,恐是难以守住。”姬幕弦跟在他身后“若是孤将柳家所剩之物全数交出,有多大的胜算。”

  “我不是将领,不知军中要务,但此次江北侯子女进京,大盛必须与其联姻,这兵才能到大盛手里。”

  所以,这个联姻的人必须是太子,大盛未来的皇后,一国之母,江北侯才能甘愿借出大军。

  若是如此,日后太子行事,只会愈发没有顾及。

  姬幕弦心里也清楚,沉默了下来,颜玉书问“殿试已过,谁是状元郎?”

  “郁放,游街已过,已经安排了职位。”

  大盛现在不缺文臣,缺的是能领兵打仗的将帅之才。

  “祟王殿下,你应当去面圣一次。”

  “孤知道,孤不是舍不得那点钱财之人。”姬幕弦深吸了一口气“孤只是想知道,你兄长能不能守得住。”

  “祟王殿下也知道,难以守住,他总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颜玉书走近姬幕弦在他耳边轻声说“不能让太子与江北侯一家联姻,我们只能……”

  颜玉书说完,姬幕弦忽的勾唇笑了“你确定这样,父皇会同意?”

  “到时候,他没有旁的法子。”

  “你这可真埋汰。”

  颜玉书转头看他“你有别的法子?”

  “没有。”姬幕弦在一旁坐下“柳家留下的银两,够十万大军三年的军饷,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库的问题。”

  颜玉书静默半响“如今荆楚之地,流匪横行,南蛮堵截,若是契丹自巴蜀直入江州,湘楚荆楚等地,大盛便岌岌可危,梁州也已乱,指望不上,吴越之地水上匪寇横行,浮生记的商船已经被截了几次,海外诸国的商船也被洗劫一空,陛下虽已派人前去剿匪,但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如今要除掉海上匪寇,保持海港畅通,不能让大盛有出无进。”

  姬幕弦沉思道“你认为,这银两交上去是螳臂当车?”

  “是,大盛如此兵力匮乏,不如让兄长退守潼关,剑门关,大盛乘此时机整治荆楚之地流寇,海上水匪,大盛迁都洛阳。

  若是潼关剑门关失守,立即弃了巴蜀,江州,长安,集中所有兵力守住中州与吴越之地,后方招兵买马以谋后路。”

  “颜玉书。”姬幕弦听他这番话,人便怒了,争执道“若真如你此番说的,巴蜀,江州,都弃了,梁州也守不住,你可有想过,这十几个城镇的百姓,必将成为契丹人的刀下亡魂!”

  “攘外必先安内,依殿下的意思,是要分散兵力,既要剿除流寇,又要抵御契丹。”

  颜玉书嗤的笑了一声“大盛哪来的兵力,若是守不住潼关剑门关,便只能退守中州,荆楚湘楚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一回事,若是连中州吴越之地都守不住,大盛就没了,所有人都会成为亡国奴!”

  姬幕弦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一口气“契丹如今再次进攻,必然是对大盛有必得的决心,你要先安内,契丹未必肯给这个机会。”

  颜玉书说得斩钉截铁“只要能向江北侯借到兵,我相信我兄长最起码能给我们三年的时间。”

  契丹再次进攻,定是卯足了劲,不会轻易罢手,姬幕弦问“你想如何做?”

  “剿匪。”

  “你想变匪为兵?”

  “是。”颜玉书直言“都是打仗,搞不好就是死,只要朝廷能派出人把他们打服了收为己用,操练好了,难道不比没有打过仗的新兵强?”

  “想得挺好,上头还有世家,还有皇帝,他们会同意吗?”

  “剿除寇匪,海港畅通,对世家没有坏处,他们没有理由不同意,至于陛下。”颜玉书眸子盯着姬幕弦“就要看殿下,你能怎么做了。”

  “你知道,父皇对我,忌惮居多。”

  “忌惮你,说明你在陛下面前表现出自己足够的实力过,陛下才会如此忌惮,你交出柳家留下的银两,便是一心为民,天下人都看着呢,陛下不会想背负昏君的名声。”

  颜玉书停顿了一下“你请旨剿匪,陛下没有可用之人,只能用你。”

  姬幕弦一笑“你确定让孤去请旨剿匪?不怕孤不行,到时候内安未定,外患也到了。”

  “你是柳老将军和柳将军都教过的,我外祖也曾说过,若你不是皇子,定是个驰骋疆场的大将。”

  “大将不敢当,但剿匪还是能做的。”姬幕弦扔了手中的茶杯“但父皇不会轻易将兵权给孤。”

  “他会,陛下心里清楚大盛无可用之将。如此,你是唯一可用之人,你交出柳家之物,就是你的忠心。”

  颜玉书叹息了一声“祟王殿下,大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能不能救,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古往今来,哪次权利相争,不是踏着皑皑白骨的权力更迭。

  若大盛亡了,所有百姓,都保不住,只有保住大盛,才能不让所有百姓死无葬身之地。”

  “孤不是在意一城一镇的得失,孤只是不想轻易就弃了那些百姓,到时候尸骸遍野,多少人会流离失所,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到时,便是人间地狱。”

  颜玉书垂眸,在姬幕弦杯中加满茶“这就要看祟王殿下剿匪,能操练多少兵马送往边关了,若有足够的兵力,潼关剑门关是可以守住的,守住了,就不会如此。”

  姬幕弦看着被他填满的茶水,心里明白,打仗必须要死人的,但颜玉绒手中没有钱招兵买马,他手中有,也能操练收服的匪寇,只有他能送兵到颜玉绒手里守住边关。

  雨后天晴,天边挂了一道彩虹,颜玉书才在颜府门前下了马车,就被人拦住,颜玉书认得是英国公府的人。

  “三公子,老国公请您过府一趟。”

  “嗯。”颜玉书转身又上了马车,吩咐车夫“走吧。”

  多半是为了颜玉婉的事,事出后,两位老人都不知道事情,恐怕早在府中等着他了,但他和姬幕弦出了城,这才让人等着他。

  颜玉书确实不知道怎么和两位老人说,不骗他们,人多眼杂,会露馅,骗他们,两位老人伤心难过,总不是他心里想要的。

  英国公府中不似颜府繁荣,丫头婆子不多,颜玉书进了府,管家才赶来,躬身行礼“公子,老爷已经在书房等着您了,请随老奴来。”

  “有劳林叔了。”

  “公子,自知道四小姐的事后,老夫人这些日子都在以泪洗面,老爷他嘴上不说,但他心里不好受,您一会儿尽量宽宽二老的心吧。”

  “嗯……”

  管家领着颜玉书到书房门前,抬手轻轻扣门“老爷,三公子到了。”

  “进来吧。”老国公年纪大了,声音苍老得厉害,也不如以前浑厚了。

  颜玉书推门进去,老国公坐在案前看着他“来了。”

  颜玉书掀袍跪下“外祖。”

  “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颜玉书抬头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国公,沉声道“为了玉婉,为了大盛。”

  “玉婉的事,我们怪不得你,都是我的孙子,她出事,怎能怪你。”老国公叹了一口气“玉书,如今契丹再犯,你有何看法。”

  “柳将军死后,契丹定时休养生息,此次再犯,定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玉绒是我教养出来的,若有足够的兵力,他能退契丹。”

  老国公沉声道“但大盛内忧外患,攘外必先安内,陛下在世家大族身上花费了太多心思,又正值水患,导致国库空虚,水匪流寇横行,大盛现在,没有能力招兵。”

  颜玉书起身“祟王举荐了人去治水,如今水患已经得到了遏制,假以时日,定能以绝后患。”

  “祟王……”老国公按住杯盖“我与柳老将军曾共事,共同御敌,柳老将军,一生为国为民,他教养的外孙定不会差,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移了心性。”

  这颜玉书不敢保证,也无法知道,但一个尊重一切生命的人,差不到哪里去。

  如果他见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只能说明,姬幕弦这个人城府深沉。

  “你的师尊,早年便想将国师之位传于你,你一直推辞。”老国公眸光炯炯的看着颜玉书“玉书,如今,该接了。”

  颜玉书垂着头没有说话,看国公继续道“你自小拜他为师,他为你调理身子,教你占卜观天象,治国之道,便是将你视为下一任国师将养,如今你所学的,当用了。”

  “太子绝非治世之主,他空有小聪明,却没有容人之量,哪个明君,不是任人唯贤。若一味的要掌权,放到外戚手里,任人唯亲,大盛这天地只会越来越烂。”

  颜玉书抬起眸子看老国公“外祖的意思是,要换个人做太子?”

  老国公站起身,不反驳他的话“玉书应当明白,如何治世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外祖相信,你能找到想要的那个君主。”

  “现在朝堂之上,几乎已经是太子一党的一言堂,就连父亲也是。”

  “你父亲,是陛下一手提拔,他自然唯陛下之命是从。”老国公沉着步子走到颜玉书身前“正因如果朝中是太子党羽的一言堂,他还容不下人,日后登基,只会固执己见,大盛只能倾覆,你就算一辈子不入朝廷,他依然忌惮你兄长。”

  老国公拍拍颜玉书的肩膀“外祖言尽于此,你去看看你祖母吧。”

  颜玉书看着微佝偻着身子的老国公,心头不忍“外祖,玉婉之事是玉书对不起您,您说的,玉书会慎重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