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这样也不错啊!]

  [皇后真是工于心计。]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圣人岂能有两个。]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们无法反驳。]

  [娘娘千岁!]

  皇帝眼睛一亮,抚掌大笑:“妙啊!真是妙啊!元朝时封孟子为亚圣,实乃蛮夷之举,孟子理应并尊为二圣之一。”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山东邹城人。

  现在大家可以愉快的寻找一个姓姬的、或是姓孟的,德才兼备的老实人,把他全家丢到衍圣公府去。

  皇后轻飘飘的走了,回到坤宁宫中:“承恩。”

  承恩上前一步:“小人在。”他现在是坤宁宫的管事牌子。

  万贞儿道:“皇上对于衍圣公府的事儿很失望,有点伤心。”

  “是娘娘。”

  “可是皇上一向宽仁,还想在给他们一次机会。”

  “是。”

  “去吧。”万贞儿知道,很多人都愿意找太监打探消息,找皇帝或皇后身边的管事太监,她也乐于通过这种途径散布一些消息。

  朱见深很喜欢孟子,当天晚上愉快吃着香油炸豆腐蘸酱油醋,还有其他一些好吃好胖的菜,美滋滋的夸赞:“皇后才智旷达,通晓世事,善使奇谋。佑桢啊,你要多跟你娘学一学,将来也要娶一个像她一样的女孩子。”

  万贞儿被夸的都害羞了:“见深~”

  朱佑桢眨眨眼:“像是我娘一样的女孩子,世上罕见啊。”她们都挺瘦的,要么精明外露,要么是只有小聪明,我娘看起来端庄沉稳懒洋洋,多可爱呀。

  朱见深:“哈哈哈哈哈说得好!”

  当夜虽然是孝期,却也开怀,快活。

  皇帝捏着双下巴,悠然叹息道:“突然想西域进贡的葡萄酒。”

  万贞儿给他抓了一把葡萄干——这要是在别人的孝期中,偷偷的喝点酒吃点肉倒没什么,可是在孙娘娘的孝期中,要是偷吃不该吃的东西,她自己都于心不忍。

  朱见深接过这把葡萄干,扁扁嘴,勉为其难的开始吃:“这是回疆来的葡萄干?”

  “是啊,只有那儿的葡萄好吃。”

  “那儿的羊肉也好吃。”朱见深的脸上无限怅惘:“又软又嫩,一点膻味都没有,只是鲜。今年停了他们的贡品,明年再说吧。”他吃的羊,大多是回疆或靠近蒙古的地方的羊,甚至还有在互市时和蒙古人买的,买完之后派人赶到京城来,虽然在路上的时候会瘦一点,可还是那么好吃。

  “拿一个紫铜火锅,把切的薄薄的羊肉卷、羊肝、羊肚下进去,羊一定要用现杀的,搁时间长就不中吃了,用清汤慢慢烫熟,蘸着蒜泥韭菜花麻酱。”

  万贞儿拍案大怒:“出去!回去睡觉去!”

  守孝嘛,当然不能同床共枕,皇帝又回到乾清宫去孤枕难眠、辗转反侧,翻饼烙饼,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哎呀不好!

  洪武爷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他老人家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并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虽然后来被人劝谏,又给挪回来了,可是这毕竟是他的态度。

  朱见深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这件事非常顺利,皇帝御笔亲题,写了衍圣公四个字,赐到孟府去,他们将要选出一个人活几个人来进宫面圣,谁被皇上看重,谁就会成为新的衍圣公。

  京城中士人举子议论纷纷,都说孔弘绪太让皇上失望,又为祖宗抹黑,以致于皇帝找人取而代之。

  他们义愤填膺,恨不能打死孔弘绪!

  在某些幸运的人高中进士成为‘天子门生’之前,他们都只是圣人门徒。圣人门徒本来是个金光闪闪的称呼,可是因为圣人子孙这样的违法犯罪,都给抹黑了。

  士人们自幼读圣贤书,去女支院的时候讲究钱货两清,要是姑娘实在不乐意,或是有心从良不愿意接客,那也就罢了。这才是风流名士之所为,哪能用强!

  他们以己度人,想到女人看似柔弱,保卫贞洁的时候也会拼死抵抗,哪能轻易得手?孔弘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画亦是双绝,一定身体柔弱。如此说来,他还得叫家丁仆人帮忙!这更无耻了!

  ……

  成化十年。

  皇帝坐在金交椅上,裹着毯子看二宝带着小公主打拳,他沉吟良久,擤了一把鼻涕:“佑桢,你想不想巡游天下?”

  是的,皇帝感冒了。

  并且在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情进行时,把皇后也给传染了。

  万贞儿抱着一只异瞳狮子猫,在屋里嗑瓜子打发时间,不想出来吹风。

  朱佑星是个胖嘟嘟的小丫头,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在皇帝眼里是个大美人。

  朱佑杲已经八岁了,很不幸,他变得更调皮了,正在偷偷把抓来的蜻蜓一只一只的搭在妹妹的帽子上。

  太子已经十岁了,长得个子很高,相比起虚胖的小屁孩来,他瘦而结实,正在摆弄着石锁练习力量:“爹爹,儿子想去打建州女真。”

  朱见深忽然笑了:“好!我儿亲自领兵,甚好!你只要指挥得当,能从谏如流,就是你的功勋。”

  朱佑桢当然明白这道理,母亲不止一次的说过,每一个人都有特殊的聪明才智和擅长的事,当太子的、当皇帝的就该任用贤良,然后相信他、支持他,这样就能分走一半儿的功勋。只有识人才是最难的,而这一点嘛,父亲已经代劳了。

  三言两语,就定下了这件事。

  朱见深又说:“去和你娘说这件喜事儿去。男孩子重要在边关走一遭,见识见识天地辽阔,才好。”他开始吹捧永乐爷当年披荆斩棘的故事。

  所谓的亲自领兵可不是亲临前线,他只要坐在后方中军宝帐中,保证粮草供应,再给将军们写一写功劳簿,分派赏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