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儿笑嘻嘻的说:“这都是娘娘教导的好。”

  太皇太后拿旁边的香橼砸她:“哀家教你什么了!”

  两只小可爱扑上去,冲到太奶奶怀里去打滚:“娘娘我饿。”

  “我也饿。”

  孙娘娘:“哀家早就吃完了,可不等你们。你们要是饿了,还有点残羹剩饭,要吃就吃,不吃拉倒。”

  两只小孩有点呆。

  万贞儿笑道:“那可好,叫我们沾一沾娘娘的福气。”

  端上来的哪里是残羹剩饭,分明是孙娘娘亲自过问、王尚宫精心准备的一桌美味佳肴。

  吃罢早饭,帝后陪着两位娘娘打牌,小公主在旁边玩小小公主,两只熊孩子在院子里疯狂撸猫。

  重庆公主的女红出众,还会做衣服,她给可爱的小侄女做了好多套漂亮的小裙子,正在拿小宝宝玩扮家家酒的游戏,一想到嫁人之后也会生这么可爱的小孩子……她脸都红透了。

  到中午,出宫去火器营检阅,轰隆轰隆的放炮。

  下午顺便去打猎,打猎是中国古代最原始也最简洁的一种军事演习,无论是拉弓放箭开始排兵布阵、围追堵截,都能应用的上。

  朱见深为了掩饰自己臂力不行,直接拿着火铳,边上跟着杜贞英,不仅拿着备用火铳还准备随时填□□。

  万贞儿正骑在大黑兔上,追着一只老虎拉弓瞄准,马跑的上下颠簸,她总觉得自己没瞄准。

  已经连续六箭落空,老虎屁股上还插着两只箭。

  弓弦响动,羽箭飞击,被人驱赶的疯狂逃窜的老虎应声倒下。

  围观的禁军们疯狂鼓掌:“好!!”“神箭!”

  要是皇上射中了,他们能喊万岁,现在都知道是皇后,但是什么都不能喊。

  嗯。一场完美的自欺欺人。

  朱见深在努力的打鹌鹑,究其原因有两个,鹌鹑是群居的,可以蒙对,另一个原因则是鹌鹑好吃。

  炸鹌鹑!

  烤鹌鹑!

  、第235章 还没完结呢!

  在朱永的军队之中,万达也滚回来了, 他去的时候是个百户, 回来的时候靠着裙带关系升成千户, 也算是不容易了。

  大臣们也不说什么,比起以前那个凭借侄女当上贵妃就要当上户部侍郎的张尧佐,被仁宗任命为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的张尧佐, 皇后娘娘对她的弟弟非常严格了。

  万达回来的第一件事是沐浴,随即进宫觐见皇帝,拜见姐姐。他溜溜的见皇帝的时候没哭:“臣万达叩见皇上,万岁。”

  小黑胖子正满眼兴奋的和朱永说话呢, 挥挥手:“起来吧, 去见你姐姐。”

  一句话就给打发走了,万达在门外还隐约听见,屋里皇帝兴奋的问:“蒙古多次犯边,如今总算是老实了。朱永啊,朕能得你,如得李绩。”

  朱永得了这样的赞美, 心中异常欢喜。李绩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他出将入相, 功勋卓著, 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朱永心想, 难道皇上在暗示我将来也能如此吗?太好了!

  他连忙道:“臣得遇明主, 乃是三生有幸。皇上朝中名臣名将不计其数, 臣侥幸得皇上看重,方能一展所长。”客气一下,我没什么的,是皇上你棒棒哒。

  朱见深听了这话,更是开心,又道:“爱卿过谦了,三军统帅岂能轻许,卿家的帅才在朝中有口皆碑,就连于太傅都对你赞许有加,这绝非侥幸。”

  他又例数了朱永的功勋战绩,表现出一副很了解这个大臣的样子——其实是昨天刚看了一遍。

  朱永有些奇怪,他不记得于谦夸过自己,就算夸过,皇上这年纪也不应该知道啊。说句不恭敬的,自己家小儿子都比皇上的年纪大。但是他又不傻,绝对不会戳穿皇帝说的话,跟着应声附和。

  君臣尽欢,皇帝留他吃饭,把太子叫过来,继续追问关于战争的问题。

  朱佑桢专用的碗盘上有青花瓷的帆船和海兽,他在旁边听的忘了吃饭,拿着一根骨头咬来咬去。

  朱见深慈祥的看着蠢儿子:“佑桢,你想问什么?”

  朱佑桢眼巴巴的问:“朱将军,蒙古有河吗?”

  朱永觉得有些奇怪,如实答道:“回太子的话,有河,有额尔古纳河、嫩江、辽河、滦河、永定河等大河。”

  太子眼睛一亮:“将军,你用水军吗?会用船来运送物资吗?”

  他,是一个船控!

  这边父子俩如何叨叨叨且不必说,另一边万达到了坤宁宫,宫女红豆拦住她:“娘娘在与人说话,你先等一等。”

  万达受了教训,知道好好做人以免被心狠手辣的姐姐丢到某个悲惨的地方去,就老老实实的跟过去喝茶,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又去解手,终于耐不住问道:“我姐姐在与谁说话?命妇吗?”

  高嬷嬷答道:“不错。”

  或许是皇后有过吩咐,年轻貌美的小宫女都没往他面前凑,来的都是老嬷嬷。

  正殿中,贞英夫人和三名年轻又有点急功近利的四品命妇正在向皇后汇报事情,上自朝中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大到妄议朝政,小到门人争斗,都一一记录下来,汇报给皇后娘娘。

  说起来也有趣,本来只有贞英夫人一个人打探消息,忙的不可开交,可是有人想要行贿谋求发展,显然给国舅爷行贿是不行的,皇上跟前的公公也很老实,只有这个乡下来的、皇后面前的红人可以行贿。

  郑大妮当时看到二十两黄金都傻了,这年头黄金很贵,一两等兑换三十四两的白银,这就等于是……反正是挺大一笔钱。她也不知该说什么,就说:“我不敢收钱……你要是打听到有用的消息给我,娘娘或许能看重你。”

  京城中小官的妻子,再怎么小家子气,也有一点位于天子脚下所带来的与生俱来的敏锐。更何况,急功近利的人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郑大妮就有了一个自己的组织,这个组织很快就壮大了。

  皇帝也不吝与给她们的丈夫一点小小的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