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中,万贞儿正躺在美人榻上打瞌睡,中午在太皇太后那儿伺候她吃饭,顺便自己吃了半只鸡和红烧鹌鹑蛋,可有点饱,回来又品尝了几块准备进上的月饼,饱食昏昏欲睡。

  在肚子上搭了一块丝绸,躺在这里舒舒服服的睡了起来,睡了不知道多久,在美人榻上不方便翻身,正觉得脚发麻,忽然一阵轻松,舒服。她又沉沉的睡着了。

  过了一会睡醒了,睁开眼睛就看到有个穿着素色衣裳的女人跪坐在地毯上,双手给自己捶腿,她低着头,看不清面容。

  万贞儿一怔,眯眼笑道:“谁啊?到真乖觉。”

  喜红扬起脸来:“奴婢伺候娘娘。”

  “哎呦,怎么是你啊,起来说话。”

  喜红连忙摆手:“娘娘恩典,奴婢能给娘娘捶腿,是奴婢的福气。”

  万贞儿左右一瞧,小麦小粟高嬷嬷她们居然都躲开了,想必是她花钱打点了一番。她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听见腰上咔的一声,看来靠在美人榻上睡午觉对腰不好:“你来找我,是有事儿要说吧?你说吧。”

  喜红没想到她这样单刀直入,呐呐的说:“娘娘,您能调奴婢来伺候娘娘么?再不然,去伺候钱太后也行,求娘娘千万别让我出宫。”

  “怎么了?宫外有人要抢你的银子?”

  喜红含泪点头:“是啊,娘娘恩典奴婢们见家人,奴婢才知道,奴婢的老子娘已经寻摸了一个不要嫁妆的人家,叫奴婢去给他家的傻子当媳妇,就看重奴婢在宫里管过事儿,能管家。求娘娘恩典,哪怕御赐奴婢出家呢……555”

  万贞儿沉吟了一会,忽然笑了起来:“喜红,,你姓什么?”

  喜红忐忑不安的抬头看了她一眼,又赶忙低下头:“奴婢姓李,吃的那个李子。”

  万贞儿淡淡的说:“封你为李美人,赐住永和宫。你去烧香念佛,给周太后念经祈福,再过些年,本宫再给你提到婕妤。”

  喜红大喜过望,跪着向后行了两步,磕头如鸡啄米:“多谢娘娘恩典,多谢皇后娘娘救命之恩!”

  万贞儿依旧斜倚在美人榻上,轻摇小扇,笑道:“这有什么呢,当年在康宁宫中你多次帮我,我当时就想答谢你,就定了这个主意,本打算等出了孝期再封你。”

  喜红对这番话将信将疑,但这些话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用出宫嫁给傻子了!太好了!娘说;‘虽然是个傻子,可是才二十多岁,又不打人,家里有钱,吃的胖墩墩的可憨厚了’,一听就吓人。万一打人呢!胖子可有力气了!

  “行啦,别磕头了,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让你收拾宫外的平民百姓,或是咱们姐们在一处打牌消遣,都行,可我要是知道你往皇上身边凑,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喜红连忙笑道:“奴婢岂是那种不知恩图报的人!娘娘尽管放心。”年纪大还能得宠的,也就是您一个吧。

  万贞儿:“来人呐!”

  在隔壁乘凉偷懒躲清闲的丫头们都跑过来:“娘娘有什么吩咐?”

  “奴婢在。”

  “在。”

  皇后坐起身子,伸手拉喜红起来,一手搂着她的腰,这个原本清瘦的大宫女在太后去世之后变得胖墩墩的,显然是放心的吃零食,大胆的睡懒觉导致的:“过来给李美人磕头,如今她就是后宫嫔妃了,你们都尊敬些。”

  众人一脸懵逼,还是跪下磕头。

  万贞儿又幽幽的说:“我知道,你们都避了出去,必然是她使了银子。这可不像话,我和喜红情同姐妹,你们敢要她的银子?真不像话!还不都还回去。”更不像话的是,你们居然真的收了银子就出去了,也不留人看着她,要是她想暗害我怎么办?喜红能有今天,是因为她替我解决了心腹大患,我既要优待她,又不能放她出宫。

  喜红高兴的昏了头,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就当是我给你们的赏钱。”

  拿了银子的众人却都有些忐忑不安,娘娘好像不大高兴啊。

  万贞儿慢慢悠悠的站了起来,跺了跺脚:“得啦,你回去搬家吧,把那个叫二黑的丫头调来坤宁宫。后院水井里的西瓜捞一个上来,我去瞧瞧皇上。”

  井ba西瓜冰冰凉凉的,又不是冰箱那种冷,冷的舒服又不伤元气。

  到了乾清宫,拿去茶水房切了,给皇上切出里面最甜的、去了瓜子的瓜肉,余下的就赏给这儿的小火者们。

  小火者们当然高兴,他们有西瓜,可没有井去泡冷。

  朱见深丢下奏折吃着西瓜:“朕受不了了,朕想顿顿吃肉,想穿粉色的衣裳,想要满宫里穿红挂绿……”

  万皇后笑嘻嘻的在旁边点头答应:“我也想我也想,好多匣首饰等着我呢~”

  “朕打算找个借口出孝,呼,当年就该以日带月的!”

  “毕竟名声要紧…”

  “说的也是。”

  “为了这点子名声,我刚替你封了个美人,伺候母后的喜红。”

  朱见深一怔。

  万贞儿小声说:“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以前母后看我不顺眼(现在她看不见我了2333),我在康宁宫的宫人那儿使了许多银子,叫他们护着我……见深,你可不许去宠幸她。”

  朱见深听她说了半天都没想起来喜红是谁,笑嘻嘻的答应:“我不去,她就算是你的嫔妃,好不好?”

  “嗯……”万贞儿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就把他推倒了。

  正在旁边默默看皇帝批奏折的于谦终于发现事情不妙,立刻飘走。

  正准备进入正题呢,门口有人来报:“启禀皇上,天师府汪太后昏倒了。”

  朱见深连忙爬起来,系裤带:“怎么回事?”

  隔着门有人回话:“回皇上,汪太后箭射纸鸢时累昏过去了,天师在闭关,王妃请太医去诊治。”

  朱见深一拍桌子:“这些人真是胡闹!派禁军去,驱散那些放纸鸢的妇人,若有人抗旨不走,即刻下狱!派王白芷,胡青倪等太医前去。”

  “遵旨。”

  皇帝平复了愤怒的心情,又脱裤子,准备继续。

  刚刚进入正题,又有人扣门:“启禀皇上,顺天府府尹有要事求见皇上与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