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夫人:“乱世人命如草芥,不过有能耐的人,总能支撑的长久一些。”

  万贞儿笑道:“兴许能女扮男装做个将军,那也未可知。”

  李(李贤)夫人道:“最可惜是那西汉的迟昭平,史书中一笔带过,并未细谈。王莽大兴土木,扩筑宫室,修建九庙,饰以金银雕文,穷百工之巧,又征淑女,选皇后,穷奢极欲不已。迟昭平抗官税、迟昭平荡官衙、杀豪绅、掠贵族、分粮与贫穷百姓,扶危济弱,杀富救贫,一时声威大振。可惜,美人名将,更不得白头。”她羞于承认,自己小时候看到这段文字时,蛮激动的。

  陆夫人道:“真要说起来,还是唐朝的平阳公主更胜一筹,她令出必行,招募七万人马,用兵如神!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然后她们又说起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和政公主,这位公主也很不错。

  最后又半遮半掩说道了:“宋末的杨妙真也使得一手好枪法。”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蒙古大汗窝阔台拜杨妙真为山东、淮南行省。耶律楚材对杨妙真甚为推崇,称其‘族出名家,世传将种。无儿女之态,有大丈夫所为。吏民服心,朝廷注意,遂授东台之仕,冀舒南顾之忧。’

  万贞儿笑呵呵的点头,她听说过这个被宋朝招降之后又被逼反最后投降了蒙古的女将,由于政治原因,她也不便对杨妙真过多评论,随手拿过旁边的小弓和没有箭头的箭套装:“这是给太子新做的弓箭,给他拿着耍,男孩子尚武总好过沉迷于书画和女色。”

  命妇们心说这不相干,那些尚武的君王们乃至于武夫,一个个都好色如命呢。尚武的君王容易自己作死……幸好你生了两个儿子,要是能再生一个,就更保险了。

  二宝就要伸手去抓,那弓身上红红黄黄的用彩漆绘制了老虎狮子的图样,特别招小孩子喜欢,就连朱见深看到之后也爱不释手。

  万贞儿神秘的说:“我有种直觉。”

  “娘娘觉得什么?”

  “我下一个孩子,可能是个小公主,这可好,儿女双全就是个好字。”万贞儿顿了顿,喝了口水,好像随口询问似得问起:“你们平日里怎样教养女儿?男孩子有皇上和老师们教导,女孩子要怎么教?”

  命妇们呱唧呱唧的说了半天,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管家说到侍奉祖先,又说自己家的女孩儿们请了西席先生教授。还有公主身边要有嬷嬷,还要选德才兼备的命妇给她上课。

  “哎呦,这可真是个学问,比养儿子还难啊。”万皇后顿了顿:“奇怪了,惠庆公主怎么没有这些学业?”

  “这个嘛”“咳咳”“嗯……”“咳咳咳”

  都不好意思直说,只有耿直的卢老夫人说:“周太后不懂。”

  万皇后满意的捂嘴轻咳:“为尊者讳,这些事就不要再说了。如今惠庆公主跟在钱母后身边,不用我操心。”

  “是啊是啊。”又都夸了钱太后两句。

  万皇后似无意的说:“听说民间有人裹脚,是么?”

  “是有些人缠足。”“家可不这样,外子迂腐的很,臣妾家里的女眷别说是缠足了,就连剪头发、扎耳朵眼都不让。”“……”缠足的人也不好意思伸出脚来让她看呀。

  万贞儿笑呵呵的说:“诸位家中的女孩子不缠足就好,将来的太子妃,或是二宝要娶的姑娘,非得像马皇后和我一样才好。”

  这就叫扯虎皮做大旗,她自己因为是宫女没机会缠足,就顺手把马皇后拉上,显得自己特别好。

  命妇们还是很淡定。本朝为了抑制外戚,规定了承恩公不能有实职,娶了公主的人也不能有实职,以免内外勾结,扰乱超纲。谁要是把孙女/女儿嫁给太子,就意味着这辈子都不能一展宏图,那才叫可惜呢。

  万贞儿看她们这样淡定,才想起来本朝有这个规定,想起自己亲爹万贵是‘带俸都指挥使’,不加前面俩字儿,官职非常高,加上之后……就是只领俸禄不干活。

  只好又说了些闲话,聊一聊时新的衣裳花样,南方运过来的好秋菊,金华的酒和火腿怎么那么般配,怎么把素菜做出肉味,老年人不爱喝水怎么办。

  家庭主妇们的话题很多,二宝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从母亲怀里爬出去,抱着弓玩。这弓的力不大,弦上的也很松,只是个玩具。

  道散了的的时候,万皇后道:“我近日阅读仁孝皇后所著的《内训》,深有所感,正好有一批御制新书,你们带回家去慢慢看。”

  众人谢恩不迭,出西华门回家去了。

  万贞儿把二宝抓回来举了举:“二宝啊~你也要长大去上学了!”

  二宝:“哈哈哈哈~”笑的口水掉下来,吧嗒一下掉在万贞儿脸上。

  自己的儿子总不能嫌恶心呐,她默默的擦擦脸,继续举,只是这次注意方向,不举在正上方,而是斜上方。

  太子放学回来,一见这场景就红了眼,哒哒哒的跑过来:“娘!抱我!”讨厌的弟弟,我去辛辛苦苦的读书写字,他在这里憨吃酣睡。

  万贞儿:“哈哈哈哈~好啊。”把二宝放在椅子上,一俯身捞起大儿子,又举了举:“乖宝宝!今天累不累呀?”呼呼呼这小胖子真沉,幸好我每天练武!要不然呐,早就抱不动了。

  朱佑桢羞答答的说:“不累,娘,抱抱嘛~”

  万贞儿又举了两下,拿他练练臂力,心中暗道:我也是力能扛鼎的人呐。

  皇帝下了朝,准备回来吃点零食,磨叽一会再去批奏折,就看到那么大个儿的儿子还恬不知耻的要亲娘抱着走路,简直是过分!可惜啊,万姐姐肯定抱不动我了……

  他悄悄摸摸的潜过来,却看到旁边桌上有几张墨迹淋漓的纸。

  拿起来一看,是批驳裹小脚的题目、给女子练武找冠冕堂皇大借口,还有公主的教育方式。

  ……

  郑大妮和母亲妹妹住在皇后赐予的宅邸中,发现京城中什么都贵,米面粮油都贵,就连柴火也得买!简直不可理喻!

  郑母急着把她许一个好人家,嫁出去,最好是个有钱有势的人家。

  她也知道自己女儿就是长得好看,可是粗手大脚,没文化又连绣花都不会。她普济庵里烧香祷告:“让俺女儿嫁个好人家吧,俺给观音娘娘供白面大饼。要是嫁的特别好,就供酥油糖饼。”

  旁边的人无不侧目:“噗。”

  “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

  “这是什么口音呀。”

  “谁知道了。”

  郑母听不太懂她们的口音,只知道是在嘲笑自己,气冲冲的瞪过去,见她们穿金戴银,又不敢说什么了。出了观音殿往门口走,看到知客尼姑正和一个游方尼姑说话。

  那游方尼姑生的面容清秀,肤白貌美,手指纤细如葱白,身上背的褡裢绣着栩栩如生的荷花:“阿弥陀佛,求师姐行个方便。”

  知客面露难色,似乎有些不愿。

  郑母眼睛一亮,凑上去:“小师傅,你要来这里挂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