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明觉这个人,和他的威名一块传到韩雍耳朵里。

  韩雍对于这个一路到处热心帮着清除匪患的人,颇有兴趣,仔细研究了一下,只诛匪首,从犯不究……这虽然有点放虎归山留后患,可也算应当。

  他,一个热爱杀叛贼的坚定无神论者,对于所谓的天师府的小舅子真没什么兴趣,要感兴趣,也是武功和杀人的手段。

  ……

  皇帝恢复了上朝,就又在闹心。

  大臣们又在瞎哔哔:一国之君就该有国君的体制,后宫制度也在其中。帝王后宫空虚不成制度。

  朱见深结结巴巴的挨个怼回去,怼了一上午,他的劣势是结巴,优势是他能坐着喝水,别人都得站着干说。即便是如此……还是气的他把好几个非议万皇后骄横不容人、毫无女德的大臣拉出去:“庭杖三十!”

  别瞧挨揍的这几个人是文弱书生和胖子书生,被揍了三十下,被人抬回家去,还是很有气节的没喊疼。

  朱见深气的有点头晕,更令他生气的事是,今天的计划本来是和他们探讨武官领兵打仗的能力,要大臣们推荐人才!江山代有才人出,朕的人才不够用!

  得了,到了该用午膳的时辰了,回宫回宫。

  “现在这些官员,一点正事做不得,就知道抓着后宫这点事儿。朕若不纳妃,挨骂,若是纳了妃子,勋贵家里的要说外戚权重,平民家里的要说无才无德,不宠幸说皇后不好,宠幸了说朕贪欢好色耽误朝政。”朱见深恶狠狠的用筷子戳带鱼:“这帮御史,真是人嘴两张皮,反正都使得!他们这些话都不新鲜,偏叫人没办法,朕就是不能让他们得逞!”

  万皇后也一肚子气:“都是耍嘴皮子的,这帮书生可不如说书先生有意思。”

  “怎么?谁给娘娘气受了?”

  “太子现在的先生是个什么东西。”万贞儿气呼呼的说:“我每天早上带着佑桢练武,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能培养他尚武的精神,今儿练武之后他又饿了,又吃了一顿饭,跑着去上课时拉伤了腿,老师问是怎么回事,他就如实说了。那个老秀才就把”

  “是个进士,老翰林……”朱见深小声说:“他的学问还是不错的,只是迂腐了一些。”

  万贞儿白了他一眼:“那个老棺材瓤子,行了吧?”

  皇帝觉得这是一个公正的描述,虽然带点恶意但是没错,点点头。

  嗯,好久没听见万姐姐骂人了~

  万皇后咬牙切齿:“老棺材瓤子不仅把佑桢数落了一顿,还直眉瞪眼的说我粗鄙,说我不通文墨甚不贤良!老狗贼离间我们母子!哼!皇上,把他换掉,天底下有学问的人多得是,他能有多金贵?非他不可么?”

  “换掉换掉!”朱见深皱着眉头,离间太子和皇后,这还是人嘛!这和李弘身边的文人有什么区别!万姐姐的字写得极好,虽然不懂听琴品香,可是朕也不懂啊,她要是不贤良,天底下还有什么人贤良!

  皇帝可不想养出一个完全被文官腐化的人,虽然朝廷中的有一部分傻子坚定的反战反对蓄兵,另一部分聪明的文官和武将用兵如神,另一部分傻子疯狂的想打仗,但皇帝要从中平衡,听取各方意见,太子也得是一样。“佑桢没说话么?来人呐,把太子叫过来!”

  朱佑桢抱着书从里屋晃出来,目不转睛的看着书,捧着书跪下磕个头,眼睛一刻都没离开:“爹爹!”

  “起来吧,看什么书呢?”

  “《说岳全传》。”万贞儿道:“得往回掰一掰。坐下说话。”

  “娘,我没听他的。这书真好看!”朱佑桢又捧着书,自如的晃到椅子旁边,单手一撑稳稳当当的往后坐好:“我当时就反驳他啦。”

  “哦?这才是朕的好儿子,你怎么说的?”

  “我问他,如果我打他,他能怎么办?他给我讲了一大堆道理,说我不能打他,什么君臣师徒,礼贤下士,呜呼哀哉。我还是问他,我就要打他,我就不讲道理,他能怎么办。他又说了一大堆。我还问他,我偏要打他,他能如何。他说他只好受着,但是对我的名声不好。我就问他,他骂我娘,我打他,我的名声有什么不好?”朱佑桢抬起头,小胖脸一脸严肃:“爹爹都得给我立一个贞节牌坊,表彰我是孝子,是不是?”

  朱见深:“孝廉是有块匾,但是和牌坊不一样……一会再给你解释。老家伙怎么说?”

  “他说我一意孤行,不能听建议,什么什么的,那两个成语我听不懂,什么断什么无的。”朱佑桢道:“我就告诉他,我要打他,正如瓦剌不讲理想要打我,他现在和先帝一样,只会说空话废话,一点用都没有。他娘如果在他小时候教过他练武,起码他能跑喽。”

  万贞儿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佑桢就抢了老头的拐棍,举着就跑了。课也不听,学也不上。”

  小小胖子一扬脖:“他只知道说仁义道德,还说什么有了仁义道德天下可安,哼。”爹爹整天都在愁派谁去打人呢!

  朱见深:“……”

  说的挺好,没打人也挺好。

  干啥抢人家拐棍。

  、第217章 哼!幸好朕机智

  那个老翰林差点气死, 他发现太子比皇上还不讲理,仁义乃是立身之本, 只要君王心怀仁义, 天下就会安定, 四海就会太平,那些奇巧淫技有伤君子德行,乃至于征伐和杀人都是不道德的。

  由于这种思想太恶心, 就不细写了。

  他被太子抢了拐棍, 还是走的很快,本来嘛, 拐棍是为了显示自己很老, 其实用不上。

  出去就找朋友喝酒吐槽,朋友还问呢:“赵兄今日好早啊。”

  赵翰林气哼哼:“太子甚是无礼!将老夫赶了出来,还抢了老夫的拐杖!”

  “哎呦?这是为什么?”

  赵翰林大声抱怨, 努力传播太子如何傲慢无礼,骄横讨厌, 目中无人,甚至还和老师动手,不仅没有教养, 就连一点礼义廉耻都不知道。

  其他的人听在耳朵里, 只是将信将疑,太子一向有早慧的名声, 对其他人也很有礼貌。

  一个小孩子, 如果对所有人都没礼貌, 那是真没礼貌。如果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唯独讨厌一个人,那这问题肯定出在那个人身上。

  赵翰林和他们的朋友们只是同榜同乡,并不是一起志同道合讨厌皇后的人,他总是喋喋不休的数落皇后如何如何不好,到叫他们觉得不耐烦。谈诗论文听琵琶才是正经事嘛。

  上午本来有两堂课,赵翰林上第一堂课,太子抢了他的拐棍就跑了,赵翰林也气跑了。

  在旁边的吴翰林目瞪口呆,一直等到中午也没见太子回来,他也收拾收拾东西,下课回家,和母亲、媳妇说了一声,带着儿子出去会朋友喝酒,谈笑间说了这事儿。“太子将那老朽怒斥一番,抬手夺下他的拐杖,太子虽然年纪小,身量不高,却身姿灵敏,孔武有力。甚是威武。你们是没瞧见赵翰林那张脸,就跟郊外的草地一个样儿!又青又黄!”

  “2333”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