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真正的震惊了,在一个狐狸精身边,居然不想着跟她疯狂的啪啪啪,居然还能保持身心清净,说一些正正经经的事。

  不可小觑少年人啊!这样的人当天师,倒是可以,和当年的张道陵相比也不遑多让。

  胡十三娘打着饱嗝:“我吃的好饱啊~给我揉揉~”

  朱见济给她揉着鼓溜溜的肚子:“那些祭肉你都吃了?别吓着母后,普通人家的姑娘吃不了那么多。”

  “那是牛肉不是鸡肉,你太久不吃肉了,瘦成这副样子,到真像个小神仙。”

  “我知道,我说是祭祀的祭。”

  “好吧好吧。”胡十三娘懒洋洋的趴在他怀里:“是嘛?母后一个劲儿的劝我多吃一点。”

  朱见济便不说什么了,捏了捏她肚子上的小肥肉:“或许母后觉得胖子都能吃。”

  “我才不是胖子呢!”胡十三娘咬了他一口:“这是过冬的储蓄!”

  朱见济闷哼了一声,搂着她试图抱起来,或者拖到自己怀里,根本抱不起来啊!

  胡十三娘拽着他的胳膊把他拽下地:“没大没小!别总在屋里打坐,出来活动活动!跑两圈走~”

  “不想去……”

  “乖!听话!”

  朱见济忽然反应过来,尖锐的问道:“你吃撑了?”

  胡十三娘抽抽鼻子,顾左右而言他:“这地方有神仙来过?”

  、第200章 经筵上跑出来个娃

  讲经筵的人具是朝廷中的大儒, 一个个花白胡子, 形销骨立, 一副皓首穷经的模样。——为了衬托他们有文化, 特意用了好几个成语。

  满朝文武都被皇帝召来听这场公开课, 大儒们眼睛直抽抽, 旁边那十二扇屏风围起来的地方准是万贵妃。

  理论上来说, 后妃都应该来听经筵,但理论和实际从来都有很大的差距, 先帝在位的时候别说后妃们不来听经筵,就连皇帝都难得开一次经筵呢!哪里像本朝, 皇帝一次次的开经筵, 贵妃除了坐月子的时候之外,都来捧场。

  “唉, 外戚也该来听一听。”

  “平心而论,老夫觉得万家比周家好一些。”万贵妃的兄弟只是到处吃喝玩乐乱花钱, 干的最坏的事儿就是亲自插队买烤鸡,老夫当时就在后面等着, 简直气死了, 瞪了他半天。可是周家太混蛋了,居然抢夺民田!

  “万家有些骄横奢靡,还知道收敛, 不知将来贵妃成了皇后之后, 又该如何。”

  万家是否骄横, 全靠同行的衬托。

  “一个贵妃一心好学是好事, 她出身卑微,后天有些学识才好教养未来的太子,但是嘛……后宫中她一人独大,又这么努力向学,”野心是不是有点大?是不是所图不小?是不是准备干政?

  “圣上正当青年,年少力壮,身体健康”不会有汉高祖,唐高宗、宋真宗那种因病而将政务托付给皇后的事儿。

  “老夫所忧虑的,乃是大明朝历代君王的寿数……”都不咋长啊。都出了几个太皇太后了?为啥有这么多太皇太后?因为丈夫死得快,儿子也死的快,只有孙子能熬着!

  大儒们忧心忡忡的嘀咕着,都是互相暗示自己的意思,不能把话明说。

  忽然又有人想起来:“还记得前朝周贵妃,如今的周太后当年从来不来听经筵。”

  他们都沉默了。不听经筵的人图谋的小么?不小!闹的事儿少么?不少!所以呢?宫妃的地位全凭皇帝喜好和母以子贵,简直和谄臣一个样,你们还是好好读书吧!

  他们继续整理讲稿大纲,继续小声议论。“听说太后嗜丹药。”

  “是啊,听说昏过去了一次,还是要吃,太医们都不敢去康宁宫。”

  “张天师都杀了,她还能有多少丹药可吃?”

  “熊兄,您以为圣上为何出此题目?”“长宁侯能敬奉龙虎山的丹药,也能寻到别的道士。皇上富有四海,难道连几个会炼丹药的道士方士都找不到?就算找不到,总还有些骗子。”

  “!!!”

  虽然由他们来讲课,皇帝坐在下面摆出一副学生的姿态来听,但是嘛,他们讲课的题目由皇帝定。

  皇帝定下的题目在昨天送到他们面前,看的大儒们一阵挠头:【事母几谏,谏志不从】

  这话简直是说的太清楚了,太直白了——我天天劝我妈,我妈根本不听!

  让大儒们来以此为主题开讲,真是有些难为人。但皇帝的态度很明显,把后面那句‘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给省略掉了,但凡是个有学问的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是说‘我不可能恭谨的听话,任劳任怨’。

  表面上看,这样不好,不孝顺。

  但是这是皇帝的事儿!不仅关系到是否遏制外戚,还关系到要如何应对服食丹药的的太后!

  这么一想,皇上不听话就对了!一朝天子,万众之尊,怎么能听一个深宫妇人的话呢!

  道理是道理,怎么解释道理就看人啦~

  经筵终于开始了,大儒们见到皇帝走进大殿中,忙迎上前行礼:“吾皇万岁。”

  朱见深今儿是来听课的,也客客气气的还礼道:“诸位先生不必多礼,今日不论君臣之分,只叙师生之礼。”

  内宦们站成一排,挡着侧门到屏风后的这几步路,老先生们连忙低下头不敢细看,只看到他们挡不住的地方,清清楚楚的看到一件雪白曳撒飘了过去,还有环佩叮当之声。

  女人穿男装实在是不像话,可是谁也不能说。

  众人一一坐定,经筵要仿古制,都在地上铺了席子,席子上摆了另一层长条形垫子分出行列,又在行列上摆了一个一个又大又厚的软垫。这地位的区分、席子摆设的方向,选择的质地,都有代表意义,都遵守古礼。

  可能摆在大殿各处的火盆不够古制。

  所有人都做好准备,开始听课。

  老先生们正要开课,忽然看到屏风后跑出来一个跌跌撞撞的小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