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万贞儿在冰天雪地中撒欢,坐冰床子,打刺溜滑,摔屁墩,扔雪团,凿坑钓鱼,把带来的蜂蜜牛奶装在罐子里,丢在冰水中泡,然后捞罐子里的冰碴吃,冻的直咳嗽。非常不养生,但是非常好玩。

  玩了将近一个时辰,累的一头大汗,气喘吁吁,又很饿。

  万贞儿的脸冻的红彤彤的,为了防止脸上皮肤冻的皴裂,她涂了厚厚的香脂,嘴唇上也涂了厚厚一层红红的口脂:“我饿啦,回去吃饭吧。”

  朱见深闻了一下冰冷的空气中越发清楚的香风,高兴的说:“好,跟我来!”

  两个胖球球又挤到一张宝座上,皇帝终于找到拉着她的方式了——直接挽着她的胳膊,把她的胳膊抱在怀里。嗯,万姐姐的胳膊在多层衣服的包裹下,粗的像个枕头,哈哈哈哈。

  冰床子一路疾驰,很快就到了岸边,被众人搀扶着簇拥着走下来,上了龙辇中,垂下帘子行了一段路途。

  忽觉花香扑鼻,掀开帘子一看,是一片梅花林,红梅花和黄腊梅,梅林中有一座八角沉香亭,亭子有门窗,青烟袅袅。

  朱见深急切的拉着她来到亭前,拉开门一看,几个厨子把一只鹿腿烤的金黄焦脆,微微有点深金色,刷酱料的部分是诱人的红棕色,还洒着芝麻,预备着蘸料,火炉旁边热着烧黄二酒。

  屋外窗前的红梅在枝头绽放,红似鲜血,黄腊梅也开的骄傲,一身贵气,白梅花与天地一色,在漫天大雪中只闻其香,不见其色。

  油汪汪红亮亮的烤鹿腿,散发着超级无敌迷人的香气,在这寒冷的三九天中,是最诱人的美味。油脂和蛋白质汇合在一次,亲密的互相渗透融合,经过烈焰焚身之后的梅拉德反应。

  “皇上,喝酒吗?”

  “有什么酒?”

  “有绍兴(黄)酒,金华(黄)酒,梨花白、绿蚁酒,还有最烈的烧酒。”

  万贞儿迫不及待的脱掉手套,解开外套,摘下帽子:“熟了吗?给我切一盘子。”

  “是,娘娘。”厨子们又对皇上说:“恕小人冒犯。”然后拔出小刀,开始片肉,要确保每一片肉都有皮有肉。

  烤鹿肉的炉子设在风景稍微差一点的一侧,朱见深和万贞儿坐在风景最好的窗前,看着千姿百态的梅花,梅花香的冷艳和烤鹿腿那热烈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非常庸俗,可是庸俗的太叫人开心了!太舒服了!太高兴了!

  史官在旁边默默的咽了咽口水,他既然要写皇帝的起居注,要从皇帝起床跟到皇帝上床睡觉为止。

  又有人捧了两盆热水和绿豆面过来,伺候二位洗手。

  万贞儿瞧着桌子上的食物,只觉得好笑:“拿金华酒过来,甜甜的筛两盅吃了便罢了,不要喝烈酒。”

  朱见深也是这么想的,他酒量不好,随便喝一点就晕了。先夹了两片又甜又脆的青萝卜吃,由于皇帝陛下的爱好,桌子上有一大盘柑橘和一盘子切好的猕猴桃、青萝卜。

  万贞儿笑道:“饿了?”

  “还没有,先吃点萝卜免得上火。”

  “冬天也只有这点东西是绿油油的,白菜说的蔬菜,却是白的,真奇怪。”

  朱见深又夹了一片猕猴桃吃:“万姐姐,你也吃点,要不然容易上火。”

  万贞儿又馋又饿,不住眼的盯着厨子们切肉,觉得他们切的好慢!伸手拿了个橘子剥开:“斟酒。”

  侍女连忙在金杯中斟酒。

  书中暗表,不要觉得用个金杯就算奢侈,皇上喝酒用的金杯是先帝做的,一套十个,从库房里翻出来就拿来用了。

  朱见深也在盯着那一盘烤肉,心中暗暗埋怨,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盘子来装肉!

  “别吃橘子,这东西不去火,要吃绿的才能去火。”

  这是玄学,懂吗!玄学!绿色属清气,属木,能克内火。

  史官:??

  万贞儿刚吃了半个橘子,点点头:“说得对,别切了拿过来!快点。”

  盘子放在一个盆上,端了过来,盆里是一盆热水,热气蒸着盘子底儿,可以保证皇上娘娘在窗口赏花,肉也不会被风吹冷。

  这肉真香,鹿肉比较瘦,可是他们烤的很肥美,油汪汪的,而且皮脆肉软,非常好吃。

  朱见深:“把窗户关上。”冷,肉是热的,拿起来送到嘴里就被风吹冷了,吹的快要结冰了!

  也不谈论诗文,也不谈论时政,只是对坐吃肉喝酒,专心致志的吃啊吃。

  刚刚玩闹的太累了,只觉得肉更香美。

  一连吃了七盘切好的烤肉片,各自腆着肚子靠在椅子里,满足的呼气~

  “好吃。”

  “真好吃!皇上真风雅。”

  朱见深欣然接受这赞美:“朕安排的多好!等暮春三月,祭天之后,朕带你出去骑马踏青,咱们去打猎。”

  “好啊!”

  朱见深高高兴兴的说:“钦天监的人和朕说,今年是个好年份,各地都会风调雨顺。”

  “阿弥陀佛,这真是老天有眼,太好了。”

  “你呢,万姐姐~再给我生个儿子吧~”

  万贞儿笑眯眯的抛了个媚眼:“臣妾遵旨。”

  朱见深心神一荡,要不是这地儿又冷又没有床,而且自己累的腰酸腿疼,他可真想干点什么。在心里揣摩了一阵子,脸上带着暧昧而愉快的微笑,对万贞儿嘟嘟嘴。

  史官开始思考这件事要不要记下来,他忽然想起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难道当年唐高宗在庙里私会武媚娘的时候,在这首诗送到皇帝面前时,旁边一直站着一位史官,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默默的记录下来?哇,唐朝那么放浪,史官前辈是不是经常能看到勾勾搭搭的事儿?

  我把这两句话简化一下,美化一下写下来:帝嬉言:‘更赐汝二子。’万氏笑称‘遵旨’。

  万贞儿隔空亲了他一口,掩面笑道:“吃的太饱了,站不起来。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