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孝道最重要,但是嘛,有时候就很呵呵了。

  ……

  朱见济现在沉迷于画符不可自拔,静心凝神,心无杂念,真炁耘与笔尖,这样画出来的符咒自己能看到!能看的清清楚楚!他已经画了半年的符咒,郕王府内外,每个人都戴着郕王画的护身符,家奴家里的小孩子都戴着郕王画的记名符。最近又迷恋吹箫,用手摸着就很准,带着没事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吹奏一曲,真是神仙的生活。

  他忽然想起来,应该买一头青牛,坐在牛背上吹箫,那才有意境!“管家,去给我买一头漂亮的大青牛。”

  “王爷,这世上只有黄牛、水牛,黄牛是黄色的,水牛是黑色的,没有青色的牛啊。”

  朱见济心说你真笨,我又看不见,你随便找一头牛过来跟我说是青牛,不就得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派人去找,泛着点青色也可以。”

  等一下,你骗我吧?那么多诗文中都写了青牛,怎么可能没有。

  管家无语了,含含糊糊的答应下来:“小人撒出人去,努力寻找大青牛。”一转脸把事情禀报到太后面前。

  于是郕王就被太后请去说话。

  汪太后决心先下手为强:“儿啊,你该成亲了。”

  朱见济愣了一会,啊,这个话题还没结束?还要继续探讨?

  汪太后笑呵呵的说:“你瞧你,高兴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不是不是。”朱见济小声说:“娘娘,我还小,不用考虑这些吧?”

  “你哥哥的儿子都要出生了,你也该娶王妃啦!”

  朱见济想不出借口来回绝,之前给哥哥的借口很多,但那都是不纳妾的借口,不纳妾只娶妻时用不上。

  汪太后继续道:“你是王爷,不是外面的文人,用不着等得了功名再成家立业。”

  “到你这个岁数,哪怕不立刻成亲,也该把婚事定下来,女方大你几岁小你几岁都行,主要是人品端正善良,不趋炎附势,不贪财,能一心一意的照顾你,跟你好好过日子。唔,不能信佛,也得信道。”要不然那,咱们王府里一个小道观,一个小佛堂……这都没什么。就怕你尊道抑佛,她尊佛贬道,那就有的热闹了。

  “哀家知道你一心向道,可是龙虎山张天师也有子孙后代呀,人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那么灵验,也是子子孙孙的传下来。你娶一妻,生一子,也让皇上给你封一座名山给你修道观,既不耽误你在世外超凡脱俗,又能享受天伦之乐,哀家到九泉之下见了友庙也有话可说。”

  朱见济迟疑道:“娘娘,我真的不喜欢女孩子。”

  胡十三娘在旁边搭话道:“你喜欢狐狸精嘻嘻嘻~”

  朱见济在心里说:姐姐,你有什么法子?

  胡十三娘:如果我踏月而来,呃,请几个朋友凑一个排场,跟她说我是天上来的仙女,跟你有缘分,她会信吗?

  朱见济心里头很是嘀咕,这是个好主意,他在太平广记里看到不少。只是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你能凑出什么样的排场!这是关键!太平广记里那些‘仙女’和凡人成亲生孩子,是有不少车驾仆从,可是那凡人家里都不是名门望族。汪太后可是一位皇后!不好糊弄!

  汪太后顿了一会,目露惶恐无措:“什么,难道你你,你喜欢男孩子?”

  古有分桃断袖之癖,有龙阳君和弥子瑕,现在也有些年轻人结拜为兄弟,食则同桌寝则同床。难道见济也是这样?他的确对于身边的侍女不假辞色,喜欢让小厮和太监伺候,难道?冷静!要冷静!

  朱见济刚端起茶杯,准备喝口茶,慢慢给太后说这件事,一听这话吓得他差点把杯子跌在地上,呐呐的说:“怎么会呢!我,我没有啊。我只是想要修行,炼丹。”

  汪太后将信将疑的盯着他,看他俏脸微红,心里更是打鼓。表面上信了:“是哀家相差了,怎么会想起那种事呢。你回去画符玩吧,哀家自己想一想。你毕竟是友庙唯一的儿子,你若是无子,他就绝嗣了。哪怕皇上找宗室家的孩子过继到你的名下,毕竟不是亲儿子。”

  朱见济乖乖的点头:“我知道了,容我想一想。”

  胡十三娘嘀咕道:她看起来要干坏事。

  汪太后吩咐道:“送王爷回去。”

  胡十三娘甩着整整三条大尾巴跳到她身后的靠背上,把四只小白爪子踩在美人榻那没人靠着的靠背上,稳稳当当的趴了下来。

  郕王被扶上凉轿,四个小厮抬着轿子把他抬回去。

  汪太后等他一走,立刻严肃了:“白迎!”

  “小人在。”

  “一会见济去道观,你带人把他屋里的小厮和太监都盘查一遍,验一验身上有什么痕迹。”

  “啊??是!是,小人遵命!”白迎宽慰娘娘:“自古常言说得好,见美色起淫心,王爷看不见小姑娘有多好看,他又是个正人君子,不能直接上手去探查,所以不感兴趣。”

  “有道理。”

  过了一会,王爷又去道观玩耍,白迎带了十个家丁和四个媳妇到正殿去,命令他们把衣服都脱掉,接受检查。

  结果令人尴尬,王爷屋里有八个小厮,八个太监,还有六个侍女。

  这六个侍女里,全都不是处子,而这八个太监里有两个也有那个啥的痕迹。

  好了,全都对上数目了,这八个小厮真是……

  白迎满脸的‘握草’。

  、第126章 郕王府风波(上)

  白迎严令家丁和媳妇们不许泄露这件事,自己立刻把这件事禀报太后,他不想瞒着这消息,也不能瞒着。这样的大事,瞒是瞒不过的,如果是厨房、马厩的小厮丫头,随便怎么发落都行,可这些人都是王爷屋里的人。

  快步走到后殿,虽然是炎炎盛夏,他却觉得浑身冰凉:“请娘娘屏退左右,小人有事禀报。”

  汪太后正在吃一碟西瓜,在水井里水浸的冰凉凉的西瓜,仔仔细细的切开,把里头最甜又没有瓜子的西瓜心切出来,切成小块,搁在绿琉璃的盘子里,配上一支波斯进贡的雕花小银叉子。“嗯,你们都出去。”

  白迎又仔仔细细的关上门,跪在娘娘面前一五一十的都说了:“事情就是这样的,小人管教不严,不料想在王爷身边有这些污秽之事,请娘娘降罪。”

  汪太后本来在吃西瓜,听了这件事,呆若木鸡。

  一动不动的坐在这里,吃惊的无以复加,上一次她这么震惊,是丈夫死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