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分轻重缓急,等给娘娘们上了尊号,再追封老郕王也不迟。”

  于是他们继续商议。

  一个太监走出来,尖声尖气的说:“皇上,周娘娘有旨。”

  朱见深觉得她要搞事情,默默的站起来:“谨领训。”

  本来坐成两排的文臣们也都站了起来——他们不需要下跪,只有听皇上的圣旨才用下跪,太后的地位虽高,毕竟不是君主。

  周娘娘的意思简单明确。

  “钱皇后病废之人,不足称太后,应该独尊皇贵妃为皇太后。钱皇后无子,哪有做太后的资格?早该循宣宗朝胡皇后的先例被废掉了。”

  朱见深有点气,又浮现了一个邪恶的想法,如果我把这事儿容后再议,然后请钱娘娘支持万贞儿当皇后,实在是太卑鄙太无耻了,可是,可是只有这样她才会支持万姐姐啊!

  大臣没有这份耐性,蹦的一个比一个快。

  顾命大臣李贤:“先帝遗诏已定,怎能随意更改!”

  彭时:“皇上既以孝治人,岂有尊生母不尊嫡母。”

  “哪有儿子废嫡母的道理!”

  “先皇遗诏清清楚楚的说了,要同钱皇后合葬。”

  他们非常有选择性的吞了和刘敬妃合葬的事。

  实际上,朱见深也很淡漠的这件事忘掉了,先皇的遗诏又如何呢,大臣们不提,太子假装没听见,刘敬妃被葬在别处,也就罢了。

  他们想起钱皇后这些年从来不闹幺蛾子,温良恭俭,端庄娴静,在丧夫之后悲戚至今,更加义愤填膺。

  周大莲虽然不能出来说话,却让太监传话,跟大臣们一顿互怼。

  朱见深假借发呆遮掩:“于太师,这该怎么办?”

  于谦一直在旁边看着,知道他心里头不喜欢母亲,那女人也不值得尊敬,可是不孝顺母亲会留下恶名。于谦也不喜欢周娘娘,正如他不喜欢万贞儿,但这两个女人放在一起比较谁更母仪天下,他宁愿万贞儿当皇后,周娘娘算计的是蝇头小利,万氏还会沽名钓誉呢!

  万氏读书读的多,知道一些事该怎么办,她办事周全。

  “搁置再议。”

  朱见深绝望道:“朝廷议事,都要用这么久?”

  “搁置一段时间,周娘娘会退让。”

  朱见深松了口气:“搁置三五年都行!”把这儿搁置不提,商议别的事。

  于谦:那不行!唉。

  商议——先帝的谥号和庙号,谥号是一长串,而庙号就是明*宗中间的那个‘*’,仁宗也叫仁庙,宣宗也叫宣庙。

  又开始吵吵。

  有人提议:“英宗如何?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又开始引经据典的吵成一团。

  朱见深揉着头,假装疲惫,在心里和于大人念叨:“我觉得幽宗更合适。”

  于谦被他这刻薄话逗笑了:“呵呵。”

  幽:动静乱常,早孤陨位,违礼乱常,淫德灭国。

  朱见深又道:“父皇若是英宗,叔父定是睿宗。”

  于谦道:“皇上,废郕王帝号毕竟是先帝的旨意。”

  朱见深道:“太师,你与我父皇见面之后,可还好么?”

  “都好。”于谦心说我挺好的,可他好像不太好,文四姐不是讲理的人,也不知道把他抓到哪儿去了。

  他推敲一番:“先帝去见洪武爷了。”

  朱见深一听见洪武爷,黑胖的小圆脸吓得发白,差点从一个黑面馒头吓成白面馒头,洪武爷余威犹在啊!不管怎么想……都觉得父皇会很惨。

  一想到这里,他喝了口水,情不自禁的偷偷笑了起来。

  “太师,我有主意了。”

  他假装咳嗽,努力咳了咳,对大臣们说:“父皇的庙号定为‘专’吧。”

  好功自是曰专;违命自用曰专。

  群臣仔细想了想,想起这字的意思,不由得一起偷笑。

  互相飞了一阵眼色:“陛下不可,须为尊者讳。”

  “正是如此。”

  “皇上,请三思。”

  朱见深早知道他们不会同意,激动道:“为何不,不可?如实而已已!既然诸位爱卿,卿不同意,谥为‘钦、钦’吧。”

  群臣又差点乐出声来,这是多么高级的嘲讽啊!威仪悉备、肃敬而承上、敬慎万几、寅恭供职都是钦的意义,但是皇上您选择这个庙号,一定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著名的钦宗曾经被人抓走,嘿嘿嘿。

  他们又互相飞眼飞了一顿,既然皇上自己都不给自己亲爹留面子,咱们还费什么事啊!钦这个字本身没有任何坏含义,如果把宋钦宗的事排除在外,这根本不是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