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般拉着妲己的手,走出了屋子。屋外,杨戬一手背在身后,指了指桌上的茶杯,对般般道: “喝点水再出发吧。"

  般般: “我不渴。”

  妲己却给了她一杯,自己也拿了一杯,解释道: “长安城内能人异士颇多,我们虽只是去游玩,问心无愧,但也没必要节外生枝。喝了这杯水,便可以掩藏妖气,与人无异了。"

  "哦?还有这种东西?"般般好奇地尝了一口,咂了咂嘴,好像确实和普通的水味道不太一样。

  妲己一饮而尽,般般学着妲己的样子,也一口气喝了。

  她在妲己身上嗅来嗅去,又举起胳膊嗅了嗅自己: "妖气这就没了吗?我怎么闻不出来呢?"

  哮天犬道: “你们住了这么久,附近全是你们的味道,当然闻不出来了。等到了长安,自然就没了。

  般般乐道: "那咱们快走吧,去晚了天都暗了,恐怕就不好玩了!"

  杨戬驾起云头: “今日是人间的上元节,家家户户都会出门过节,官府甚至为此专门取消了这天的宵禁,好让百姓彻夜游玩。所以,不必担心去得晚。"

  "原来人间还有这种节日吗!”般般兴奋起来,“晚上黑咕隆咚的,能玩什么?"

  “正是因为天黑,所以人间会开设大型灯会,有成千上万的灯供人赏玩。”杨戬笑了笑, “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哇,看来真君是去过?"

  “见过,但不算是去过。”毕竟他也没有逛街的爱好。般般又看向妲己: "娘亲去过吗?"妲己轻轻笑了一下: "没有。我也只是听人说的而已。"

  这千百年风云变换,人间也多出了很多新的节日、新的习俗,她有时候听罗刹女提起,只觉得人类花样真多——也许真是因为寿命短暂,所以每一年都过得珍贵,才更喜欢靠节日来让自己的生命有趣一些吧。

  “那原来大家都没有过过这个节日呀!”般般更开心了, "那正好今天咱们一起玩!"抵达长安,恰逢暮色四合。

  街上的人比上一次来,多了不知凡几,最热闹的地方,简直是摩肩接踵,

  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般般大为震惊: “竟然有这么多人!”

  妲己虽未说话,但明显也被这出行人数惊了一下。

  杨戬找了个偏僻点的巷子落地,妲己握紧了般般的手,叮嘱道:“人太多了,一定要跟紧我,不要乱跑哦。"

  般般腹诽: “这么挤,我想跑也跑不了吧。”

  此处虽非最热闹的地方,但街头巷尾也挂起了彩灯,游人三五成群,也绝对不少。般般仰着头,指着那些灯笼道: “娘亲,你看那只是兔子灯,那只是荷花灯……哇,看上去好复杂啊……”

  妲己莞尔: "前面就有灯笼摊,想买一个吗?"

  般般立刻拉着妲己来到了摊位前。摊位上卖的灯笼有大有小,有的适合挂在屋里,有的适合掌在手上,有的适合放在桌上,造型不一,各有特点。

  摊主热情地问: “几位是想买大的,还是买小的?若是买小的,不妨一人一个,这样才有过节的气氛嘛!"

  般般看了一圈,问: "有狐狸灯吗?"

  “有,有!”摊主连忙从灯笼堆里扒拉了一个出来, "小姑娘看看,这个喜欢吗?"

  般般打量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可能是摊主没见过狐狸,形状照着书上画的,总之长得没那么好看。

  "不喜欢?不喜欢也没关系,有没有别的喜欢的小动物?或者看看其他的灯呢?咱们家的走马灯卖得可好了,好多小孩子都喜欢!"摊主从架子上取了一盏手提的走马灯下来,递给般般看。

  只见那棱柱形的灯内,蜡烛静静燃烧,些微的热气推着灯身轮轴缓缓转动。暖黄色的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面的纸屏上,上面描画了一些飞翔的鸟雀、骑马的游人、盛开的鲜花、扑蝶的孩童等等,一转动起来,人影变换,看上去甚是有趣。

  制作如此复杂,一看就是这个摊位上最贵的灯。般般果然被吸引了目光,拨弄着灯面,爱不释手。

  杨戬上来付钱,摊主却还不太想接,对杨戬笑道: “公子再看看吧,也给你家夫人买一个,母女两个一起拿着,多好看呐。"

  妲己道: “我不用。”

  摊主: "夫人也选一个嘛,这样,你们买两个,我

  算你们第二个便宜些,如何?"杨戬看了哮天犬一眼: “你过来,给每人挑一个。”摊主笑得合不拢嘴,还多给他们送了几根蜡烛。既然每个人都有一个灯,妲己也只好接了。

  哮天犬分给她的是一个牡丹花灯,给自己的是一个桃灯,给杨戬的,则是一个小犬灯。杨戬看了看手里的小犬灯,又看了看哮天犬手里的桃灯,问他: "这真是给我的?"哮天犬嘻嘻哈哈地说: “当然是给主人的!我自己就是狗,我要这个干什么!”

  杨戬笑了一下。

  般般得了新玩具,心情倍儿棒,走路都有点飘起来了。

  "这个好玩哎,娘亲!"她举起手里的走马灯,给妲己看, "这个会动!你那个花灯不会动!"

  妲己笑道: “娘亲看你玩就行。”

  一行人又往前走过了几条街,路上又买了些零碎的小玩意儿,不多时,般般手臂上已经挂了好几条手链,脖子上也多了个璎珞项圈,就连头上,都多了个毛茸茸的帽子。正值冬季,为了不惹人注目,妲己给她穿得多了些,现在又带了顶毛帽子,显得她更圆了。

  愈到城中,人流愈多,速度愈慢。

  街边不乏堆起来的小高台,高台之上有人在表演,般般左看右看,忍不住道: “比上次好玩很多耶。"

  “毕竟是一年一度的节日,当然要隆重点,上次只是日常生活,没这么多花头。”杨戬道。

  远远地,便能看见城中搭起了一座巨大的灯山,据说是宫廷匠师的手笔,制造出来与民同乐。许多人都是要往那里挤,争相一观。

  上元节正值冬日,人人穿得厚,加上人本身就多,道路变得愈发拥挤,几乎是被裹挟着前进。饶是有巡城士兵在努力疏导,也只是杯水车薪。

  般般长得矮,被挤在人群中,脸都挤歪了。只听啪的一声,她的走马灯终于不幸夭折,被彻底挤扁,连烛光都被压灭了。

  哮天犬唬了一跳,下意识抱住了怀里早已取下蜡烛,折叠保存起来的其他几盏灯。

  般般看着脚下被人踩住的灯面,举着光秃秃的一根杆子,悲痛地看向妲己: "娘亲——"

  妲己连忙安慰她: “没事,没事,等会儿再买一个,反正这地方多的是。”顿了顿,又问, "还要接着看灯吗?要是你不想看了,我们就想个办法走。"

  般般却道: "要看啊!那么大的灯,还没排到我呢!"她努力踮起脚,从人群缝隙里张望那座灯山的影子。杨戬弯腰,把般般从地上抱了起来。

  他并没有抱得特别高,免得阻碍后面人的视线,只是手臂低低地环着,让般般坐在了自己的臂弯里。如此一来,他能看到的东西,她便也能看到。

  般般哇了一声: “上面的风景真好。”

  不仅视野开阔了不少,连空气都好像充足了一些。

  其实按照般般现在的外形,已经不是需要抱在怀里的孩子了,绝大多数凡人也没法长时间这么抱着这么大一个孩子。所以当往前挪了几十丈后,看到杨戬还稳稳当当地抱着这么大一个般般,后面人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

  "好厉害,怎么抱得动的?"

  "为什么不再抱高一点,抱那么低反而吃力啊。""这么大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走,为什么还要抱?"

  般般耳朵尖听见了,回头朝他们做了个鬼脸: "干嘛,我很重吗?"后面人吓得立刻闭嘴。

  妲己啧了一声,伸手把般般的头转了回来。般般问杨戬: "我很重吗?"

  杨戬笑了一下: “不重。”

  般般环顾四周,突然发现其实也有不少人是抱着孩子来赶灯会的。不过没她这么大只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两三岁、四五岁的小娃娃,要么坐在脖子上,要么抱在手里。

  毫无疑问,那些人不是孩子的父亲,就是孩子的母亲。

  般般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和真君太熟了一点。就连真君把她抱起来这个动作,她都没感觉到哪里不对,甚至还能很自如地坐在真君胳膊上玩着新买的手链和璎珞。

  诶,要不要下去呢?

  她挠了挠鼻子,内心挣扎了一下,最终还是算了。是真君主动要抱她的,可不是她自己求的,不算她失礼。再说了,真君胳膊坐着挺好,比站在下面贴人后背强多了。

  人潮在缓慢地移动,终于,轮到他们站在灯山前,欣赏灯山了。般般仰起头,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

  在远处看

  着还没那么厉害,但站在灯山脚下,才更能感觉到它的高大与恢弘。几乎是两三层楼的高度,全部由木轴和纸张构成,纸面上还绘制着宫廷画师的作品,多少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精美的画卷。而这一切,在明亮而暖融的灯光映照下,宛如一场巨大的美梦。

  哮天犬道: “凡人有时候确实挺厉害的。”

  “真好看!”般般眼睛亮亮的, "以后我有钱了,也给娘亲你买一个!"妲己失笑: "什么给我买,是你自己想买吧。"

  般般: "嘿嘿。"

  她心情好,很想摇尾巴,但她忍住了,只能在杨戬胳膊上扭来扭去。

  杨戬本来一直在看妲己,纵然他们两个换了容貌,但在这样的五光十色、人声鼎沸的环境下,他依旧会忍不住看她,看她眼底映照出的那些光芒,看她唇角微微勾起的弧度。

  然而般般实在是扭得太厉害了,他不得不多看了她两眼。

  这一看就顿住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般般脑袋上顶的那只毛绒帽子,居然被她从针线缝中顶出了两个洞,两只毛茸茸的尖耳朵,就这么穿过帽子,大喇喇地露在外面招摇。

  杨戬迅速四下一瞥。也许是大家都在忙着看灯山,根本没人注意到他们,也许是大家就算是看到了那对狐耳,也只当作是类似虎头帽、兔耳帽上的装饰,没有放在心上。总之,没有人在惊恐万分地喊妖怪。

  杨戬悄悄松了一口气,不动声色地把般般放回了地上,然后伸出手,把她的耳朵按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