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名著] 我在红楼话聊斋【完结番外】>第270章 漫画家尤夫人

  转眼间宝钗就三岁了。

  因着年纪小, 怕折了她的福寿,敬王府也不敢大办,只是在这天一早, 玉莲就亲自带着她,到寿宁侯府给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妈磕头。

  众位长辈都准备好了寿面、寿桃等物,受了小姑娘的礼之后,就拿出来给小姑娘添福添寿。

  从傅家出去之后,玉莲带着宝钗回府,接受家中管事和管事娘子们贺寿。

  后厨早准备好了酒菜,以宝钗的名义赏下去。众人各自称谢不提。

  再说贾政和尤家定亲之后,婚期很快就算了出来,就在三个月后。

  虽然有些赶了, 但贾家在张夫人的主持下诚意十足, 尤家又想借贾家的势, 婚期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于是,三个月后,张夫人再出现在各家的宴会上时,身边就跟了一个身姿婀娜, 容貌柔婉的俏佳人。

  不明就理的要夸一句尤夫人和贾政是郎才女貌, 知晓贾政为人的, 不免惋惜一句: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新婚的尤夫人对这场婚事还是很满意的。

  别的不说,就俩字:安稳。

  如果再添俩字的话,就是清静。

  只说自打她进门之后,就没见贾政进过妾室的屋子, 也没见那个通房得宠过。

  通房妾室不得宠, 也就意味不敢闹到她面前来。

  再有就是贾政前妻的孩子, 儿媳妇都娶进来了,且儿媳非常能干,把家里上上下下的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也就是说,管家用不着她,让她有了充分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虽然贾政并不像她爹和继母说的那样博学多才,但尤氏也不求他这个,只要他不打扰自己的正事就好。

  是的,尤氏也是一个有自己事业的女子。

  她是一个漫画师,以画风瑰奇诡谲著称。通过晋江出版社,已经刊印出版过三部原创灵异漫画。

  因为她的灵异漫画实在是太过传神,负责她的主编,还专门向她约过《聊斋志异》系列的同人画稿。

  在这个世界画《聊斋》,蓝本肯定是电影和同人小说。

  可由于电影是往唯美那方面拍的,聊斋的同人小说又是较早出版的那一批,同人作者并不是很放得开手脚,因而小说的风格难免和电影过于相似。

  初初接到这个约稿之后,还是少女的尤夫人很是为难了一阵,因为她的风格,和纯爱唯美根本就不搭呀。

  就在她委婉拒绝编辑时,编辑告诉她:咱们大老板总觉得这些故事少了几分诡谲之气,所以我才推荐了你。大老板看了你的画稿之后非常满意,你就放心大胆地画吧!

  尤夫人还能如何,被赶鸭子上架,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于是,在她的笔下,本就颇富心机的聂小倩,多了几分诡异和残忍。

  她给宁采臣安排了一个原配妻子,聂小倩这个女鬼被领回家之后,那原配妻子就逐渐病弱。

  忽然有一天,聂小倩向宁采臣告别,说是自己在阳间受的苦够了,判官已经恩准她去投胎了。

  宁采臣虽然依依不舍,但到底不能耽误她投胎转世。又怕她在阴曹地府为人轻贱,还特意给她烧了许多香烛纸马。

  可一心为聂小倩着想的宁采臣却不知道,聂小倩前脚拿到了他烧的东西,后脚就去贿赂鬼差,让鬼差把宁采臣的原配妻子勾走了。

  然后,她就顺理成章地占据了那具失去了灵魂,却又阳寿未尽的躯壳。

  在画册正文的最后一幕,就是宁采臣的原配温柔地给自家相公斟茶,拿着托盘转过身的一瞬间,半明半昧的容颜却依稀是带上了聂小倩的影子。

  最绝的还是在番外篇里,揭露了宁采臣和其母早就对妻子不满,聂小倩占据妻子的躯壳,他们不但知道,还在其中推波助澜了。

  当时傅玉衡看完之后,叹为观止的同时,还有一种诡异的似曾相识感。

  可不就是似曾相识吗?

  在《聊斋》的原著里,宁采臣本来就有一个病弱的妻子。聂小倩去了宁家没多久,宁妻就病逝了。

  然后聂小倩就成功上位,后来还替宁采臣纳凉个小妾,简直不要太贤惠。

  如果不是确定这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个穿越者,他都怀疑对方是不是看过原著了。

  还有《黄九郎》这个故事,原本的受害者表妹,被她改编成了最终BOSS,是幕后掌控一切的人。

  何子萧贪图她的美色,黄九郎试图破坏她的修行。

  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妹也在觊觎二人身上的气运。

  漫画的最后,黄九郎永远变成了一只没有灵智的普通狐狸,何子萧被吸干了气运,一辈子穷困潦倒,碌碌无为。

  由于尤夫人的漫画受众都是喜欢猎奇的,所以哪怕她画的主角都不是什么好人,却依旧受到了大批追捧。

  除了那三部原创的不谈,经她改编的《聊斋》,让看过电影和同人小说的人觉得特别刺激,特别过瘾。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但人家是有理有据的改编,有条有理的胡说。

  许多人都对她改编的《聊斋》惊为天人,在有声书版《西游记》推出之后,不少她的老粉丝都在网上呼吁,让她改编一版《西游释厄传》。

  由于读者呼声太高,编辑已经和她商量过了。如果不是筹备婚礼耽误了,这会儿她的第一份画稿,已经放在编辑桌子上了。

  奈何人成婚之后就不自由了,头几个月她一直跟着大嫂张夫人,到处应酬认人。

  偏这些应酬还免不了,张夫人也是一片好意。

  好在张夫人如今正忙着采收第一批五年份的珠子,只是领着她把亲朋好友认了一遍之后,就不再管她了。

  尤夫人大大松了口气,终于恢复了每日吃饭、睡觉、画漫画的快乐日子。

  ※※※

  这天她娘家继母带着两个继妹妹来看她,言语间询问她日子过得怎么样,贾政对她好不好?

  尤夫人笑道“挺好的。他喜欢在书房待着,我就在东厢房作画,谁也不耽误谁。”

  尤老娘忧心忡忡,“这怎么行呢?夫妻之间,不是这么个相处法呀。”

  尤二姐也是满脸担忧地看着姐姐,柔声细语地劝道:“姐姐往日的性子也该改一改才是,别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画上。画是画不完的,别把夫妻感情给生分了。”

  尤夫人只是笑着答应,根本没往心里去。

  在场唯一支持尤夫人的,只有性格泼辣的尤三姐。

  听了娘和二姐的话,尤三姐冷笑了一声,“你们爱围着男人转,就自己转去呗,干嘛要把大姐也拉下水?”

  她对尤夫人道:“大姐你别听她们的,我在万年县可见多了自在女子,可比许多大家夫人都快活多了。”

  尤夫人摸了摸三妹白嫩的小脸蛋,笑着问道:“《三国》拍完了?”

  提起自己喜爱的事,尤三姐立刻就把方才的话题抛到脑后了,兴致勃勃地说:“《三国》时间跨度太长了,要分三部分拍,第一部 分已经拍完了,正好拍到了隆中对。”

  尤夫人歪着头想了想,纳闷道:“这部分里也没有哪个有名有姓的小姑娘吧?”

  她妹妹今年也才八岁,能演谁呀?

  “是没有呀。”尤三姐点了点头,“我演的是少年孙权呀。”

  “孙权?你演了一个男孩子?”

  尤三姐点着头笑得欢快,“对呀,我在里面反串。孙坚死于黄祖之手,孙权就作为使者,要回了父亲孙坚的尸首,可谓是小小年纪就有勇有谋,真不愧是坐断东南的孙仲谋也呀!”

  这番话说得尤夫人笑了起来,“看来你最近没少读书。”

  然后她就惊奇的发现,自己这个一向泼辣大胆的小妹,竟然脸红了。

  难不成,这还有什么内情?

  尤夫人看向了继母和二妹,又对着尤三姐努了努嘴。

  二姐便低头掩唇直笑,却不言语。

  还是尤老娘满心无奈道:“还不是那个柳家二郎?那也是个不爱读书的,你妹妹在万年县结识了他,不知怎么的,两人就约定要一起发奋读书。

  哎哟哟,这下可了不得了。回到家里之后,这丫头就跟疯了似的,从你爹书房里摸出一本《诗经》,一个人看得津津有味的,也不知道看懂了没有?”

  “哎呀,娘!”尤三姐跺脚急道,“那书上有爹的注解,我怎么就看不懂了?”

  尤夫人却是神色一顿,“柳二郎?哪个柳二郎?”

  继母清不清楚她不知道,但尤夫人心里很清楚,她爹之所以肯养着继母前夫的两个女儿,还让她们改姓尤,就是看中她们打小就是美人坯子,将来联姻用的。

  若是那柳二郎家世不堪,只怕三妹要芳心错付了。

  尤二姐道:“就是大剧院的副总管,柳长春柳老爹的独子。”

  “原来是他。”尤夫人点了点头,看向尤三姐的目光里这才有了几分笑意,“既然你们已经约好了,你可不能落后于人,省得被他耻笑了去。”

  尤三姐信誓旦旦地说:“大姐放心,我读书可他厉害多了。《诗经》已经读到了第三本,他还在第一本呢。”

  她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对了大姐,你什么时候画《诗经》呀?”

  尤夫人好笑道:“你又不是没看过我的漫画,觉得我画《诗经》合适吗?”

  “啊,是不大合适。那《三国》呢?”

  “我正要画《西游》。”

  “《西游》也好。”只可惜不是她和柳二郎一起拍过的《三国》。

  尤夫人道:“如果你想学画,我可以教你。到时候你想画什么都可以。”

  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提议,尤三姐有一瞬间的心动,但她最终还是拒绝了。

  “不了。”尤三姐摇了摇头,“我还是更喜欢演电影,演电视剧。”

  她还不记事的时候,她亲爹就没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操持,生计日益艰难,自然也没有余钱让她们姐妹学习琴棋书画。

  那些都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们才有机会接触的东西。

  后来,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改嫁,嫁给了父亲曾经的同僚,生活质量一下子就提高了。

  可是,不管是她还是二姐,都不好意思让继父掏钱给她们请先生。

  她之所以选择去做演员,一是因为如今的演员地位高,继父会因此同意她往外跑,二就是觉得自己漂亮又有天赋。

  事实证明,她也的确是有天赋,虽然小小年纪,但被导演稍微指点一番,反串少年孙权就有模有样的。

  可虽然演员这条路她眼见是能走通了,对于幼时因经济状况接触不到的琴棋书画,她心头也不是不渴慕的。

  也幸好恶劣的经济状况不但剥夺了她发展爱好的权利,也培养了她另一项品质。那就是心性坚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她从如今才开始学画,且不说晚与不晚,耽误她读书和提升演技却是肯定的。

  如今家里的经济状况虽然好了许多,但若要为她延请名师,那是绝对不够的。

  再加上她读书的天赋并不是十分出众,想要读出个样子来,必然要付出十二分的刻苦。

  她既然你选择了读书,就不能再多添一个作画。如若不然,到头来鸡飞蛋打,一样都抓不住,她到哪儿哭去?

  见她只迷惑了一瞬,便意志坚定地做出了选择,尤夫人眼中划过一抹淡淡的欣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你姐夫这里藏书最多了,你若是喜欢读书,我便和他说一声,允许你从他这里借书。”

  “可以吗?会不会太麻烦姐姐姐夫了?”尤三姐的眼睛蹭光瓦亮,里面满满的都是渴望。

  尤夫人忖度着贾政对她的态度,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你姐夫是个读书人,也最欣赏肯上进的孩子,只要我跟他说,他肯定会同意的。”

  她话音才落,便听见贾政道:“太太说得很是,只要你愿意上进,我这个做姐夫的哪里会不支持呢?”

  母女几个急忙抬头望去,便见小丫头已打起了帘子,贾政背着手,步履款款地走了进来。

  “哎哟,是姑爷来了。”

  尤老娘忙要起身相迎,却被贾政拦住了,“岳母大人不必多礼,该是小婿前来拜见才是。”

  说完便抢上前两步,拱手深深施下礼去,“小婿拜见岳母大人,岳母大人福寿安康。”

  “姑爷快快请起。”尤老娘简直受宠若惊,慌慌张张地起身虚扶。

  还是尤夫人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扶住继母,略显强硬地把她按回了椅子上,带着两分嗔怪笑道:“母亲这是做什么?他是你女婿,拜拜你又怎么了?”

  贾政忙道:“太太说得是。”

  尤老娘这才坐立难安地受了贾政的全礼,又叫两个女儿来拜见姐夫。

  众人寒暄了一阵,贾政因不耐烦这个,就借口书房还有公务,告退出去了。

  目送他背影消失在帘子后,尤老娘道:“倒真是个端方人物,虽然年纪大了些,也不怕你跟着他吃亏了。”

  对此,尤夫人笑了笑,“母亲放心了,回去也叫爹放心,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儿子虽然是前头那位留的,但儿媳对我却很是尊重。”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她明确表示了自己不会和李纨争权,李纨自然对她投桃报李,两人至今相安无事。

  至于贾政……尤夫人不知道该怎么说。

  要说贾政对她不好吧,自她进门起,就没见贾政往妾室房里去过;可若说贾政待她好吧,却又总觉得有种难以言说的违和感,说不清道不明。

  尤夫人本来就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弄不清贾政的心思,干脆就如成婚前打算的那样,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了。

  不过,这些内情就不必让家里人知道了,也免得多几个人跟着担忧。

  她这个继母虽然她对总是带着讨好的心思,但也不是个坏人,真心也是有的。

  母女四人又说了会儿话,尤夫人收拾了些糕点布匹之类的,让尤老娘带回去用,又吩咐自己的丫鬟瑞姐,“你去老爷的书房,借一套《四书通议》来。”

  又准头对三姐道:“这套书属于入门级的,上面印着名家注解,你就拿这部书来启蒙,可千万别把学问给学歪了。”

  尤三姐兴奋地点了点头,“多谢大姐,我一定好好学。”

  她又关心了二姐几句,见尤二姐一心只想着针织女工,也就没再深劝。

  毕竟不是亲生的姐妹,便是关心也要点到为止,过了界就难免惹人厌烦。

  尤二姐悄悄松了口气,旋即又低下头,心里有些自卑,还有些自弃:大姐是不是也觉得我没出息?

  为了这个,她已经被三妹说过许多次了。

  尤夫人没注意到二姐的神色,她只是有些奇怪,“怎么瑞姐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

  正要再差人去找,就见瑞姐抱着几本书进来了。

  尤夫人看出她神色不对,快速打发了尤老娘母女,这才问道:“怎么回事?”

  瑞姐战战兢兢,听见她询问更是额头冷汗直冒,“太……太太,您千万别让婢子去老爷的书房伺候……千万别……”

  作者有话要说:

  啊,我卡文了,好痛苦,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