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庄里用过了午饭之后稍作休息, 庞书文便引着秦霁上山去看种植的水果和药材。

  先是去看了的药材,药材种植在较为平缓的坡地上,很大的一片。

  药也是百姓们生活中容易用得上的东西, 这人哪有不生病的?小病也就罢了, 一个轻微的头疼脑热靠自己熬过去也就是, 若是大病,不靠吃药, 那人是铁定挺不过去的。

  秦国医药并不分家,看诊的大夫都是在医馆里, 当场就能根据方子拿了药来煎熬,只是药材不比大米小麦,再加上炮制的过程复杂, 所以价格不算低。

  庞书文尝试种植药材,也是想着如果有适合大面积种植的药材,就鼓励百姓们种植药材,这也可以作为一项收入来源。

  自然,这也得建立在家有多余的土地的前提之下,若是没有多余的土地,那么也就只能用来种更加必要的作物, 也就是粮食。

  从药材的种植田往山上走, 种的就是水果了。

  很多果树都还是树苗,没那么快能结果, 还得养上几年, 而一些浆果类的水果现在也还不到适合种植的天气, 要等进了暖春之后才会种植, 所以现在还有一片土地是空置着的, 就等着天气彻底回暖了之后再动工。

  “陛下, 再往山上走就没有土地了。”在秦霁已经走到了果林尽头却仍然脚步不停后,庞书文忍不住提醒道。

  “朕知道,朕就是想上去看看。”秦霁见山上是一片树林,所以想去看一看有没有蕨苔。

  庞书文自是跟上。

  如今开了春,要是有蕨苔,那么蕨苔应该还挺鲜嫩的,可以摘回去做个菜什么的。

  秦霁在现代社会时,有报过一个兴趣营,当时就是带队的老师将他们带去山上摘蕨苔,然后给他们做了凉拌蕨苔吃。

  进了山林里,就没什么路了,皇庄一向不在这一片山上砍柴作柴火,因为距离要远一些,没得绕这么一个圈跑一趟,没有常常进山来,也就没有路。

  春天万物复苏,那些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杂草都纷纷吐了嫩绿的新芽来,顽强生长,展现着自己不输于参天大木的生命力。

  秦霁钻进了林子里,一下子就看见了生长得无比旺盛的蕨苔。

  “把这个挑着最嫩的部位摘下来。”秦霁折了一根蕨苔下来,“回宫的时候带一些回去,交给御膳房做个菜。”

  吃着面皮卷烤鸭,再搭配点凉菜,想想就美滋滋。

  “陛下认得这个?”庞书文略有些讶异。

  秦霁:“认得蕨苔很奇怪吗?”

  庞书文道:“在有粮食能吃,或者是别的什么吃的时,很少会见到有人吃蕨苔的。”

  更何况秦国建国至今,不说年年风调雨顺,却也极少遇到什么天灾大难的,即便是偶有些祸事,也有朝廷发赈灾的银子,帮着受灾的百姓,所以还真没有出现过百姓们饿到了需要上山挖蕨苔来吃的情况。

  “那是因为前朝时百姓们没有吃的,什么都要收税,这蕨苔是天生地长的东西,既不用交税还能挖来充饥,久而久之的,人们吃多了蕨苔,就对蕨苔下意识地心生不喜。”秦霁将手里的蕨苔交给了一名侍卫专门拿着。

  庞书文执手:“臣受教了。”

  其实很好理解,蕨苔在前朝被百姓们用来充饥,却也没能充到几分,依然食不果腹,蕨苔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是贫穷、灾祸、饥饿的代名词,自然不会再喜欢食用蕨苔。

  而后来秦国建立,给土地给政策,帮助百姓们恢复生产,且历来收的赋税也不高,百姓们生活过得比以前富足,那自然也会想多吃一些好东西,谁又还会想着祖祖辈辈都由衷不喜欢的蕨苔呢?

  “朕也就是吃个新鲜劲儿,真要是天天把这东西往餐桌上摆,那朕也是不干的。”秦霁又摘了一把蕨苔,看着蕨苔的份量已经不少了,便招呼着众人回去。

  秦霁从山上下去,又到皇庄去休息了一会儿,方才骑马回宫去。

  他已经提前吩咐了人回去给御膳房传话准备今天晚上要吃的烤鸭,蕨苔只需要焯水,然后加些调料凉拌就行,便用不着急急忙忙地送到御膳房去。

  秦霁回到紫极殿时,卫瑜已经站在了紫极殿的正门等着他了。

  “你在门口站着做什么?”秦霁将自己的披风给解了下来,披到了卫瑜的身上去,“白鹭怎么回事?也不知给你披好披风,万一吹到了冷风不舒服该怎么办?”

  卫瑜哭笑不得:“我就是从屋里走到了这儿,距离近得很,几步路就能回去,哪里用得着什么披风?”

  秦霁也忒小题大做了些。

  “你可不许不当回事啊。”秦霁一只手臂从卫瑜的身后揽过人,一只手握住了卫瑜有些冰凉的手,“这风吹起来还是凉飕飕的呢。”

  卫瑜知晓秦霁在这个问题上的坚持,便不与他争辩自己到底会不会受凉,只道:“好,我都记住了。”

  进了屋子里就要暖和上许多,卫瑜再披着个披风倒会感到些热意,便将披风给取了下来挂去了一旁。

  “今天到皇庄去视察得如何?”卫瑜早早地就将秦霁回来要换的衣裳给准备好了,就挂着,顺手便拿了下来,“先将衣裳给换了,叫人拿去洗。”

  秦霁穿出去的衣裳在地里田间走了一遭,不可能还干干净净,现在一眼看过去还能看见些沾上的灰和草。

  “庞书文干得挺好的,他什么都种,粮食、蔬菜、水果、药材,他倒是不嫌累,每天都要将这些都给看过一遍才作数。”秦霁脱下了脏掉的外衣扔到一边去,穿上了卫瑜给他拿的衣裳。

  卫瑜抬手给秦霁整理着衣襟和腰带。

  “庞书文的确是个踏实能干的,就是不知他能不能做出些成果来。”卫瑜道。

  人最开始是没有种植也没有养殖的,最初的氏族社会都是依靠采摘、打猎为生的,是后来才驯化出了粮食作物,驯化出了家禽牲畜等等。

  虽说庞书文现在做的不是驯化,却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做得好,他那一片又一片的实验田能出几个成果都是好样的。

  “陛下、殿下,可以用晚膳了。”御膳房将晚膳送到了紫极殿来,高德便进寝殿去请秦霁饿卫瑜用晚膳。

  “晚膳我吩咐御膳房做了烤鸭,还让他们把我从皇庄的山上摘的蕨苔给凉拌了一个菜来,你尝个新鲜。”秦霁牵着卫瑜去用晚膳。

  卫瑜目光微讶:“蕨苔?你怎么会想到摘这个来吃的?”

  别看蕨苔能吃,可秦国对蕨苔那可是有着漫长的历史性厌恶,甭管蕨苔好不好吃,寓意不好,人们便会不爱它,除非是又回到前朝时那饥荒年代。

  “就是上山时瞧见了。”秦霁推着卫瑜坐下,“还有好些春天的东西呢,皇庄那边明日就送过来,今天中午我在皇庄用的那道清炒春笋还不错,明日叫御膳房也做来。”

  卫瑜坐下,见到了被片成了一片一片的烤鸭肉,目光都被烤鸭肉给吸引了,没了管蕨苔的工夫。

  “你这肉是个什么吃法?”他们所处的时代并无这样的吃法,说起来,秦霁突发奇想的烤鸭,在秦国还是头一回出现。

  “用面皮来包,夹了烤鸭肉蘸点甜面酱,再加一些大葱丝和黄瓜丝,把面皮给裹起来吃。”秦霁给卫瑜卷了一个,喂到了卫瑜的嘴边,“来,张嘴。”

  卫瑜听话地张开了嘴。

  御膳房出品的烤鸭味道不会差,也不敢做得差,这可是皇帝点名要的菜,那自然要拿出十二分的心力来做。

  大葱丝和黄瓜丝都切得薄厚一致,相当均匀。

  卫瑜细嚼慢咽,仔细地品尝着。

  “这个好吃。”卫瑜吃完了秦霁给他卷的烤鸭,评价道。

  除了凉拌蕨苔,御膳房还给搭配了一盆酸萝卜老鸭汤,有些烫,秦霁盛了两碗出来晾着。

  卫瑜吃了烤鸭之后正好就可以喝汤,酸萝卜酸酸的开胃,再加上晚膳都是以前没有吃过的东西,卫瑜不禁食指大动。

  而秦霁……他的胃口向来都是极好的。

  他一张面皮能卷三片烤鸭肉再加大葱丝和黄瓜丝,卷的一个能当卫瑜的两个,最厉害的是他还能直接给一下子全部塞进嘴巴里面去。

  卫瑜看得吓了一跳:“你一口塞进去做什么?”这不噎人吗?

  秦霁将烤鸭咽下后道:“没关系的,我嘴大。”

  卫瑜:“???”

  这难道算是在夸自己吗?

  秦霁又夹了自己亲手采摘的蕨苔,这蕨苔鲜嫩,脆生生的,还带着股甜味儿,御膳房的调料又打得好,蕨苔凉拌过后很入味,调料里也是加了醋的,吃着也有点开胃。

  一个开胃的酸萝卜老鸭汤和一个开胃的凉拌蕨苔。

  两个菜都比较开胃的后果就是秦霁和卫瑜双双吃多了。

  两人暂时没起身,就这么瘫坐着,看着彼此吃得太多的样子,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我们还是起身去走走吧。”秦霁认命了,这人还是得消消食儿。

  卫瑜将手递给了秦霁:“我起不来,你拉我起来。”

  秦霁先将自己从椅子里给薅了起来,才握住了卫瑜的手,用力一带,卫瑜就从椅子上到了秦霁的怀里。

  “那我们去御花园走走,可以去喂喂鱼。”秦霁道。

  卫瑜:“我们会不会把鱼也给喂撑了?”

  秦霁:“喂胖了就喂胖了,胖了才好逮起来吃掉。”

  卫瑜去挠秦霁:“你好过分,人家是观赏用的鱼,不是用来吃的。”

  秦霁不怎么怕痒,就任由卫瑜像一只不伸爪子的猫一样挠他。

  “那喂胖一点长得更大只才能更好瞧见,瞧不见还怎么观赏?”秦霁歪道理一套一套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看见了文案页上的消息没有,在这里也说一下哦

  因作者工作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太忙),以后更新时间就调整到每天晚上的十一点了,从今天开始

  感谢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