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地不算多,饶是如此,周其和方晴也忙了八九天才把稻子都收完,接下来还得晒粮、舂米,还有好几道工序。

  稻谷收完,先是得脱粒。两人把家里用来给脱粒的禾桶抬到田里。禾桶呈圆形,内壁成锯齿状,打稻谷之前,还得在桶边围上一张竹篾编的谷围,防止稻谷飞溅出去。

  禾桶打稻,不仅要力气还要巧劲。两手握住稻把,使出全身力气将稻把举过头顶,再狠狠打在桶板上,稻谷便会反弹到另一边的桶板上,这时再飞快地抖一抖,谷粒便会溅入桶内。

  周其和方晴常年做农活,动作娴熟利落,脱粒干净,配合的很默契,速度也快。

  打完一把稻谷,它剩下的秸秆也有用处,扎起来堆在地里,既可用来沤肥,也可以运回家烧火。

  虽说家里田地不多,但是打禾费时费力,两人一直忙到六月底才将稻子全部脱完粒。

  脱粒之后便要将谷粒及时晒干,避免粮食久放发霉。

  晒粮比起脱粒要轻松的多,夏季天热,若是不下雨,两三天就能把谷子完全晒干。

  家里院子晒不下这么多粮食,除了留下一部分在院子中,大部分都晒到村里特地开出来的平地上去了。

  晒粮是离不开人的,除了要赶走偷吃的鸟雀,时不时翻动一下稻谷,还得时刻注意天气。一有要下雨的苗头,就要赶紧收粮,要是淋湿了又来不及晒干,这半年都白忙活了。

  周其坐在一旁一边守着自家粮食,一边趁着这个时间编着竹筐竹篓。这竹篓竹筐除了自家用着,也可多攒几个一起拿去市集卖两个铜板。

  方晴也在家忙着。

  夏日里头除了收粮这等大事,还得开始陆陆续续准备过冬的粮食,平日里头多多准备着,到了冬天心里头也不慌,能舒舒服服的过个冬。

  方晴抱着一蒌子刚摘的蔬菜,进到灶房。

  后院里的菜多,方晴打算趁着太阳好,晒些菜干留着冬天吃,到时候也能多些口味。

  辣椒好晒,只拿个圆簸箕装着,放在太阳底下晒就好。茄子和长豆角晒前要先煮一煮。方晴生火烧水,等水开的时间,把茄子去蒂切片,稍微下水焯一下,就可拿出去晒了。长豆角稍稍麻烦些,要先去掉头尾。头尾去完后,在锅中煮到变软就可以捞出来,等到不烫手了,就可以晾到架子上晒干。

  忙了一上午,院子里晒满了粮食,方晴点点头,满意的做饭去了。

  昨天吃过晚饭刘婶送了几节莲藕过来,方晴给它搁水里泡了一晚上,到现在还新鲜着,方晴准备做个清炒藕片。

  莲藕是刚长成没几天就给挖了出来,正是新鲜脆嫩的时候。除了盐,什么都不用加,味道就足够清甜可口。

  炒完莲藕,方晴又去菜园里摘了几条苦瓜,炒了道苦瓜炒蛋。苦瓜洗净,切去头尾,再对半切开,挖去苦瓜中的白瓤。

  苦瓜中的白瓤特别苦,若是不挖去就直接炒,一整盘菜都会苦的让人难以下咽,方晴第一次炒苦瓜时忘了这一回事,最后强行吃完那盘菜的时候差点没高兴的哭出来。

  不过虽说被苦了这么一次,方晴也没多讨厌苦瓜这道菜,反倒还越吃越爱吃,夏天里隔几天总要吃上一回。

  挖去白瓤后,把苦瓜切片,接着把苦瓜片装入碗中,加一勺盐稍稍腌制一会,腌制好后,把苦瓜捏尽水分抓出来,放入锅中,和已经炒成块状的鸡蛋一起翻炒,最后加上葱、蒜、盐调味,菜就可以出锅了。

  苦瓜刮去白瓤,又用盐腌制过,苦味已经少了很多,这样炒出来的苦瓜清脆爽口,细细吃起来还能吃出些甜味来。

  炒完菜,方晴又打了个冬瓜汤。冬瓜炖的软烂,汤味清香,正适合这大热天喝。

  晌午周其要守着晒在外边的谷子,不回来吃。方晴一个人在院中吃完饭,就拎着提篮给周其送饭去了。

  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晒谷场上都是来送饭的村民。

  周家晒粮的地方在靠里边,方晴一路给叔伯婶子打着招呼走进去。

  还隔着两三户人家的时候,周其就看见方晴了,他急忙起身,接过方晴手上的提篮。

  “我又带了壶山楂水过来,下午太阳大,多喝点水,别中暑了。”方晴一边理着周其编好的竹篓一边说道。

  周其点点头,咽下口中的饭“:赵叔说今天这天看起来应该是不会下雨。”

  赵叔是种了几十年庄稼的老把式了,虽说不说是十成十准,但也有八九分把握。

  听了这话,方晴也稍稍放了下心,家里晒在外头的东西太多,这要是突然下雨,还真是个麻烦事。

  周其吃饭快,没两下就连汤带饭吃完了,方晴把碗装回篮里,又把提篮放进编好的篓子里,就回家去了,虽说听赵叔说的应该不会下雨,但还是有人守着更放心些。

  下午的天气和赵叔说的一样,一直是大太阳,方晴就在院里忙些家里的琐事,时不时用稻耙翻动翻动地上的稻谷,让底下的谷子也能晒到太阳。

  太阳慢慢落下来,方晴拿出簸箕和笤帚开始收谷子。

  晒了一天的稻谷散发着热气,方晴将稻谷扫成一堆,再用簸箕铲起来,倒入桶中。收谷子时扬起的灰尘和谷刺黏在露出来的皮肤上,弄得人又痒又难受,动作麻利地收起地上的稻谷,装进粮桶里,冲了把脸,出门去晒谷场帮忙。

  天公作美,晒粮这几天都是大晴天。稻谷晒干后,还得舂米,将白米从谷壳中分离出来,等到金灿灿的稻谷全部舂成白花花的大米,装入粮仓内时,已经七月份了。村里人还没来的急休息几天,就要开始种晚稻了。

  从六月一直忙到七月中旬,直到禾苗全部种好,周其才稍微得了一点清闲。

  晌午吃过饭,方晴和周其坐在树荫下纳凉。正午太阳最烈,没几个人在这当口下地,村里人大多坐在自家院里或是村口那个大榕树下拉拉闲话,下下棋。

  周其上午回来时抱了个瓜,现在吃正好。

  这瓜生的滚圆,刀刚压下去一点,瓜便应声而裂。

  “这瓜摘的刚好,再晚两天就要熟过头了。”方晴端着切好的瓜从灶房出来。

  周其看了看盆中的瓜,瓜肉瓤色鲜红,看起来就新鲜的很,他点了点头“:熟的刚刚好,晚上我把地里剩下的几个瓜也抱回来,那几个也熟的差不多了,再放着就得熟坏了。”

  家里西瓜种的不多,除了送几个给亲近的人家,其余的都是留着自己吃,吃到如今,也不剩几个了。

  “这瓜好甜,其哥,你吃一口!”方晴一手吃着,一手递了一块瓜过去。

  周其接过西瓜,还没吃就闻到了西瓜清甜的香味。低头咬一口,西瓜的汁水瞬间充盈口腔,嘴里满是西瓜甜味,又因瓜在井里浸过,吃起来还带着股子凉意,在这热天里吃着更是舒服。

  一边吃着西瓜,方晴一边说着家里的事“:地里的花生能拔了,今儿下午我去收了回来。”

  “我同你一起去,地里的活今天上午差不多都干完了,下午我去地里瞅一眼就行。”周其将最后一块西瓜推到方晴面前,收了吃剩瓜皮,倒进后院菜地去了。

  方晴笑着拿起最后一瓣西瓜,边吃着边进屋,蹭到周其身边,非让他咬一口。

  周其被缠的没法,捏了捏方晴有些肉的脸,依言咬了吃了一口。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方晴笑着往后院走去,把瓜皮扔到家里的鸡鸭面前,引得它们纷纷扑过来啄食。

  到了下午,隐隐有要变天的迹象,太阳有一阵没一阵的,还刮起了大风。

  眼见天色不对,两人加快了拔花生的速度,拔完就往家赶。走到半道,雨就落了下来。夏天的雨又急又大等回到家,两人已经湿透了。

  “这雨看着一时半会不会停,晚间也不出门,先去把澡洗了,身上舒服些。”周其见方晴想去收拾花生,微微皱了皱眉。

  听见周其的话,方晴转头看他一眼,不知怎么突然笑了出来,走到他身边,伸出手指揉开他皱起的眉心,径直进屋里去了。

  周其先是愣了愣,接着脸上露出点笑意,也跟着进去了。

  洗完澡出来,雨还在下着,还下的更大了些。方晴将拔出的花生移到堂屋门口,和周其坐在门口搽花生。

  今年的花生长的好,每一株下面结的花生都又多又大,方晴剥开一颗尝了一下,又往周其嘴里塞了一颗。

  把花生收拾好,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家里还有几个馒头,晚上就不煮饭了。方晴把馒头热了热,剁了些肉沫和茄子一起炖了,又去菜园子里摘了把空心菜,切了些姜蒜一起炒了。

  雨下到晚上,就渐渐小了。下了一场雨,晚上也没那么热,睡觉时还刮起了风,周其迷迷糊糊间不知抓住了谁的外衣,往两人肚子上一盖,便也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