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人出资让杜家扩大糖厂的事传开了,据说程大人还给了杜家一个制作白砂糖的方子,虽然他们都没有吃过白砂糖,但是听说那白砂糖细白如雪,价钱更是能跟黄金媲美。

  程烨然听到这些传闻之后想笑,那白砂糖怎么可能跟黄金一个价格,就算真定那个价格,也卖不出去。

  不过传的越广越好,就当做是给白糖打免费的广告了。

  他们都在猜测杜家到底做了什么,得到了程大人的青睐,难道是给了钱?或者是出了人?

  他们想到了杜风辰的长相,是城中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又有才华,听说做了捕快之后就住在衙门里了,不会是被程大人金屋藏娇了吧,程大人竟然好这一口,可惜自家没有漂亮的儿子,没有办法像老杜那样把自己家的儿子贡献上去。

  没有人,那就多出点钱,把力气放在送礼上面。

  以前林大人在的时候,每年也要办个生日宴,或者各个节日也要他们送礼,每次都要花好几万两,一年下来得给十几二十万两。

  虽然交的钱多,但是交了钱保平安,他们也只能认命,不然就像那些不愿意巴结林知府的商户,被林知府用各种手段给抄家,人也死了,钱也没有保住。

  现在给程大人送钱,没准还能从程大人那边得到个方子,不仅保平安,还能发大财,他们更加乐意。

  大家铆足了劲,每个人都拿了五六万两银子,还有人一狠心,出了十几万两的银子。

  程烨然倒是没有想到他们能带来这么多的贺礼,以为每个人给个几百两的礼金就不错了,然后他在这些人中间挑选适合的扶持人选,没想到他们竟然给了这么多礼金。

  这次来的人不少,城里和几个县城里的商人都来了,门槛不算高,开个酒楼就可以过来,当然那些开小饭馆或者摆个小摊的就不用过来凑热闹了。

  顶层的几位商贾有四位,除了开糖厂的老杜之外,还有开沙厂的老陈,开砖厂的老李,开染布坊的老刘。

  这是城里的四大家族,剩下商贾赚的远不如他们,也给了几千两的红包。

  他们进门的时候,在门□□了礼金,有专人将礼金写在一张红纸上,这是这边的习俗,程烨然算了一下,加起来有三十多万两。

  程烨然在院子里摆了七八桌,都坐满了人,他带着沈云棠和程昭坐在主桌上。

  程昭虽然是个小朋友,但是程烨然以及把他带过来了,就是想让他从小多见识见识世面。

  在开席之前,程烨然开口道:“我先说几句。”

  程昭立刻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坐的板板正正,他的几个小书童也坐的板正。

  来这边的商贾看到主座上的五个小孩子,还以为那几个小孩子都是程烨然的孩子,他们又悄悄看了看旁边的沈云棠,沈云棠真能生啊。

  他们家里的夫人生了孩子之后身体走形,也变得苍老疲惫,倒是沈云棠,看着还是那么年轻漂亮,身材也好,看来平日里没少吃昂贵的补品,做官的就是有钱。

  他们又将目光看向程烨然,期盼着程烨然能给他们一点好处。

  但是转念一想,程大人手里还能有四五个方子不成?能有个白糖就不错了,叫他们过来估计就是为了收红包。

  不过他们刚才给了红包也没有多后悔,就当做是花钱买平安了,在程大人面前留个好,以后程大人不要为难他们。

  以前林大人叫他们过来吃饭的时候,也会讲一些长篇大论,都是没用的空话,听着好听,屁用没有。

  他们都做好了走神发呆等结束后鼓掌的打算了,就听到程烨然说要建造学校的事情,而且学校不是建一所,是建三所学校。

  建这么多学校做什么?敛财?

  以前林大人为了敛财,增加税收,现在的程大人为了敛财,是为了建学校?

  看来建学校要他们捐钱了,捐钱就捐钱吧,不然他们还能怎么办?他们的命都捏在当官的手里,跟程大人对着干,不要命了?

  以前城里还有一位比他们都有钱的商贾,骨头也硬,就是不给林大人行贿,然后被林大人找借口抄家了。

  只是现在他们后悔刚才给的红包太多了,刚给了大红包,现在又要捐钱,看来今日要大出血了。

  程烨然跟开砖厂和开沙厂的老板说,“办学校的砖和沙子就用你们家的,听说你们还有工人能帮忙盖房子?学校就直接承包给你们两家了。”

  他们一听,程烨然的意思是不用他们给钱了,但是要出人力出资源。

  两个人正肉疼着,就听到程烨然说:“用了多少料、人工费,你们都记下来,到衙门报销。”

  “报销?”他们还能从衙门那边拿钱?这,这不是在做梦吧?

  “不报销,难道还要你们出这个钱?”程烨然说到这笑了笑,“也算是你们出的,刚才你们捐了不少钱,到时候我会在学校门口立个碑,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

  捐钱?他们刚才给的是红包,怎么成了捐钱?

  他们还蒙着,就听到程烨然提了这三个学校都是做什么。

  “一所学校是官学,有幼儿班、成年班,幼儿班就是像我家孩子这样大的小朋友,成年班是秀才以上的学生。”程烨然前两天刚接待了从京城来的夫子,他们两个人聊了一下,发现这个夫子学问很高,只教小孩子都浪费了。

  程烨然准备让他去做院长,也不能让他太累了,平日里教了小孩子之后,在一周上两堂公开课,再培训培训其他的夫子。

  底下的商贾们点点头,但是没有当回事,他们家的孩子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跟他们没有关系,考上的学子数量多了,算程大人的功绩。

  程烨然又说了第二所学校:“这第二所学校,是专门为了衙门挑选人才,只要能顺利读完,都有机会进入衙门工作,女子哥儿都可以进来读书,以后也有进入衙门工作的机会,就算不进衙门,也可以留在学校里工作就职。”

  程烨然准备将衙门里的部门增加,未来会非常缺人手,急需培养人才,但他为了让更多的人将孩子送过来,就说名额有限,让他们有危机感,就会着急送孩子来读书,“你们作为捐赠人,你们的孩子优先入学,给你们每家三个名额,可以是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是侄子外甥,若是还想送超过三个以上的孩子来读书,就要参加统一的考试。”

  他们一听能进衙门工作,全部都心动了,进了衙门,身份都不一样了,自家的孩子没办法科举做官,去衙门里工作也是一样风光有面子。

  但是程大人为何特意提一句哥儿和女子也能进入学校读书?还说他们毕业后也能进入衙门工作?这太不符合规矩了,哪有女子哥儿进衙门工作的?

  难道程大人有别的意思?进衙门工作另有含义?

  他们悄悄看了看程烨然,他们之前打听到程烨然没有纳妾,就只有一个夫郎。

  难道程大人是想从城里挑选一些美人自己享用?夫郎不让他纳妾,他就打着别的名义,在衙门里偷腥?

  他们这种身份,自家的孩子能给程烨然当妾室都算是高攀,按程大人的意思,他们的孩子是不能进程家的后院,但是能捞到个衙门的官职也不错。

  程烨然在上面说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心里回忆家里哪个哥儿女子长相漂亮、聪明伶俐,到时候送去学校。

  程烨然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还怕他们不送女子和哥儿进学校,还特意强调了一下,“大家家中有女儿、哥儿的,尽量都送来学校读书。”

  他们听了程烨然的话,心说程大人真是迫不及待,看来平日里憋坏了。

  他们都是男人,自认为了解程大人的心思,就算家里有这么漂亮的夫郎,也要出去多找几个换换口味。

  程烨然又说了第三个学校:“这第三个学校,我准备跟我夫郎的厂子合作。”

  “合作?”底下的人回过神,目光转向了沈云棠。

  沈云棠接过程烨然的话继续道:“我准备在城中开一个服装厂,员工进厂之前要去学校里进行培训,培训分为三个学科,设计学科、刺绣学科、缝纫机工艺学科。”

  “除了服装厂,面料方面我打算跟刘老板的染布坊合作,我们提供染料,由你的染布坊染服装厂所需的布料。”沈云棠看向刘老板。

  刘老板被提到,愣了一下,他跟之前的杜老板一样,有些懵,不明白他的意思。

  沈云棠拿出几块面料,“我们家的面料颜色是独一份的,我希望和你的染布坊合作,刘老板有没有意见?”

  “没有问题!”刘老板看到那些面料的颜色,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京城最流行的面料颜色,没想到竟是沈云棠染出来的,现在沈云棠竟然还要把染料给他,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

  染料是从未来买的,这个世界还没有这么多颜色,也研究不出来,沈云棠原本想自己开染布坊,但是听到程烨然之前说的扶持本地的商贾,他就想到了合作的办法。

  “你的染布坊也要扩大,我们家入股进去,跟杜老板要求一样,你需要多招本地人做员工,工资方面也不能低于我定的水平,员工还要有假期和福利待遇,这些你若是都能同意,再决定要不要合作。”程烨然想要规范一下本地工人们的福利待遇,不能由着这些商贾们压榨。

  刘老板想着老杜都答应了程大人的条件,说明这事划算,他连忙点头,“程大人说什么我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