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冷面帝王的娇宠小世子>第69章 去留

  见宁书珩出来了,在一旁等候的小厮连忙上前道:“世子,二爷说让您过去一趟。”

  宁书珩去了徐静南的房间,徐静南正在看书,见他来了,道:“过来了,那孩子怎么样了?”

  宁书珩道:“已经醒了,吃了东西又睡下了。”

  徐静南点了点头,把手里的书放下,道:“佑宁,你打算怎么安置他?”

  人毕竟是宁书珩救回来的,怎么处置也得看宁书珩的意思。

  宁书珩也不知道该拿宁如镜怎么办,宁如镜跟他非亲非故的,若是把他带上也不合规矩,若是把他丢下,在葭县这种地方他怕是也很难活下去。

  徐静南笑道:“怎么,很为难吗?你不是都已经买下他了吗,那就把他留下做个小厮也行啊。”

  宁书珩摇了摇头道:“那怎么可以,我买下他只是为了救他而已,不是为了让他伺候我的。更何况顾统领都跟我说了,他不喜欢为人奴仆,否则也不会被卖了之后还跑出来那么多次。”

  宁书珩身边不缺伺候的人,而且他看宁如镜的性子,也不像是个甘愿伺候人的。

  徐静南想了想倒也是,道:“那这样吧,他虽然父母双亡,但在这世上应该也还有其他的亲人,给他一些银钱让他去寻亲,也比待在这里好。”

  宁书珩思虑一番,觉得也只有这样了,道:“好,那我晚上跟他说一声,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到了晚上宁书珩把这件事告诉宁如镜,谁知他听了完全没有反应。

  宁如镜问道:“你们不是葭县的人吗?”

  宁书珩摇了摇头道:“不是的,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是要去青阳,只是途经葭县罢了,明日一早我们就要离开葭县了。”

  宁如镜没说话,是他想多了,宁书珩穿着富贵,身边又有那么多的侍卫,一看就非富即贵,葭县这种小地方哪会有这样的人啊。

  宁书珩见他不说话,问道:“葭县不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我会让舅舅给你一笔钱,你拿着钱去可以去寻你父母那边的亲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用再像现在一样颠沛流离。”

  宁如镜闷声道:“我连我父母都不记得了,哪还记得他们有什么亲人。”

  “啊?”宁书珩有些懊恼,是啊,宁如镜连自己的父母姓什么都不记得了,又怎么会记得还有什么亲人呢。

  宁书珩沉默了半晌,道:“那要不,我让舅舅把你送到幼善堂吧,你年纪还小,自己一个人也不能生活。”

  宁如镜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道:“我不能跟着你吗?”

  “你想跟着我?”宁书珩有些反应不过来道:“可是你不是不愿意为人奴仆吗?我听说你之前被卖到别人家做小厮,最后还打伤了护卫跑出来。”

  宁如镜抬起下巴,傲娇道:“不做小厮,我可以做你的下属啊,只要身契在我手上,那就不是为人奴仆。更何况你救了我,还为了买我花了五十两银子,我这人不是知恩不报的人,也不想欠别人的。”

  宁书珩呆呆道:“可是,我也不需要下属啊。你跟着我也没什么用,我已经有书童了,而且你不是没读过书吗?”

  宁如镜有些羞恼道:“没读过书怎么了,虽然我做不了其他的事,但我可以保护你啊。”

  宁书珩怀疑的看着他,不明白他这副伤痕累累的模样怎么还能说出保护他的话。

  接触到他怀疑的目光,宁如镜有些心虚道:“我这都是意外,我以前也是学过一招半式的好吗,更何况我年纪还小呢,只要我日后勤学苦练,必然会有所成。”

  说到这里他神气道:“只要给我十年,不,七年,我敢保证,就连你身边那个侍卫也不会是我的对手。”

  宁如镜对顾晟可谓是印象深刻,对方踢他的那一脚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宁书珩虽然心中不太相信,但还是很给面子道:“好,我知道你很厉害,但你真的想好了吗,跟着我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宁如镜道:“我难道会怕吃苦吗?就这么说定了,明日一早我就跟你们一起走。”

  宁书珩有些担心道:“可是你身上的伤还没好,若是坐马车恐怕会让你的伤势加重的。”

  “难道你打算抛下我吗?”宁如镜炸毛道。

  宁书珩连忙安抚他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也是为你的身体着想。”

  宁如镜道:“我不管,反正我是赖定你了,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跟你一起走。”

  宁书珩拿他没办法,只得妥协道:“好吧,那我跟我舅舅商量一下。”

  宁如镜这才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宁书珩回到徐静南的房间跟徐静南说了这件事,徐静南倒也不意外,道:“他想跟着你你就带着他吧,那孩子从小被人欺凌,许是因为你救了他,才对你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左右也不是养不起这么一个人,就一起带着吧,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定日后还真能帮上你呢。”

  宁书珩本就想带着宁如镜一起走,听徐静南同意了他高兴道:“谢谢二舅舅。”

  宁书珩去到宁如镜的房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得知自己可以跟着宁书珩他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宁书珩心中明了,宁如镜虽说表面上不在乎,但内心还是害怕自己被抛弃的吧。

  次日一早,大家就整装出发了。因为带着宁如镜这个伤员,行程慢了许多,原本半个月就能到的路程,硬生生拖了一个月才到。

  青阳是江南水乡,吴侬软语,小桥流水。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但因为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其富饶程度都能赶上那些比较贫穷的州府了。

  徐老太傅喜静,所开设的书院坐落于城郊,青砖碧瓦,旁边还有一条小河,真真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此时书院里的学子正在上课,朗朗书声从其中传出,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岁月静好。

  徐老太傅得知他们来了,连忙派了人出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