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和年下顶流炒cp翻车了>第40章 2.12剧本原型(二更)

  时间过的很快,但编剧老师一直以线上的形式和大家联系,说好的下周也被推迟,直到别墅区的戏份临近尾声,编剧老师才现了真身。

  编剧老师这一身份,只有这一世出现了。

  卓因行记得第一世,是导演从网络上发现了匿名分享的小故事,自己扩展成剧本的。

  第二世,他已经拍过一遍,不太需要编剧老师的帮助,也默认了剧本是导演扩展的。

  这一世,他本以为也是这样,但每一世都太多不同,直到周逢说了那些话,他才发现自己受重生影响,很多事情都想当然,没有进一步确认,而这些想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了他的盲区。

  他早该意识到这一点的。

  今天,他私下里约见了编剧老师。

  老师是个男生,很符合大家对编剧的刻板印象,宽松的牛仔裤和衬衫,黑框眼镜,手边一个小记事本,一本笔记本电脑,指甲修剪整齐,手指上也有厚厚的茧。

  “陈老师好,一直没机会和您深入聊聊,最近我拍摄有些迷茫,还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有这一部作品,是我大学的毕业设计,没想到被郑导看中了。”陈老师双手交叉按在膝盖上,手心搓着手背,很腼腆,“其实也得益于真实事件改编吧,感情和故事走向已经设定好了,我只是描述出来,现在的认可...我受之有愧。”

  “您,是在哪里听说的这个故事?或许,您见过原型吗?”卓因行尽量把语速放到最慢,让自己接连的问句,少一些咄咄逼人的感觉。

  他每问一句,都感受到真正的迷茫,不过不是因为拍戏。

  大家对他的评价,多多少少都有“话少”这一点,他总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拍摄当中,一出片场就对什么都恹恹的。

  罗姐说,这是他独一无二的特殊性,是其他演员不具有的气质,是他的优势。

  不是话少,而是眼里那种无欲求的平淡,不为任何人泛起涟漪的清冷,真的很能为电影感加成。

  可是现在,他感觉自己的特别正在一点点流失。

  《恋痣癖》已经拍摄到第三次了,第一次全力以赴仍不完满,第二次游刃有余补足遗憾,第三次,可以说是不动脑子就可以实现让所有人满意的一条过。

  于是他的精力被省下来了,他的执着被转移了,他在戏剧之外的眼神变得熠熠,不再木然。

  客观来说,这是好的转变,鲜活了,有奔头了。

  他从前的淡泊,是他在文艺电影圈的优势,但出演商业电影,总会有一种违和感,现在的转变是顺应他转型计划的。

  可是,他有些抗拒,他感到危险。

  与其说是他的特别在一点点流失,不如说是他自己的保护壳在一点点流失,他发现自己的执着点,不再是“拍戏”这样的死物。

  与其说他在执着于真相,不如说他在执着于...

  周赫。

  他应该在意的,是周赫的局与重生是否有关,周赫封锁的房间会不会有触发重生的联结物。

  可他现在明显更在意周赫有没有骗他,周赫到底为什么喜欢他,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

  周逢给他的玻璃片差点要被他忘在脑后,分明那才是他该跟进的重点。

  他说服自己,一切疑点都要查证,说不定就有关于重生,调查周赫只是顺带的事情。

  但深夜入眠前,理性消退,他知道自己已经本末倒置。

  最直接的,是昨天,和周赫拍吻戏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有了出神的瞬间,在周赫抚摸他的腰窝时,他一向匮乏的欲望竟然满溢到差点出现生理反应。

  他为什么在意周赫的喜欢是否纯粹,他为什么急于求证周赫的真诚与否,他为什么能轻易接受周赫那么多过分的要求。

  他好像很喜欢看周赫对他示弱,耍赖,他一边克制不住地怀疑这样的天真是假装,一边又从心底里觉得这样无害的周赫很可爱。

  他在几次重生里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了太多,改变了太多。

  他认为最初的自己在迷失,还特地去找罗姐,说他是不是变得不像自己了。

  可罗姐的结论是,没什么大变化,只是状态变好了,像谈恋爱了。

  他只想待在舒适区,他抗拒爱情,他还有真相要寻找,他的全部精力都应该贡献于真相。

  他这样认为,于是刻意忽略了罗姐的结论,逃避,是他的特长。

  即使每一个下意识的行为都在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他还是可以自欺欺人。

  编剧老师像一个考生,没有对他的提问感到不适,像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完美成品,卓因行问了,他就在第一时间拿出满分答案。

  陈老师双手拿框扶了扶眼镜,“主角殷行是我的同学,一个模特部的学生,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我在情节上做了处理,其实周贺是在校园杂志上看到了殷行的照片,我为了加强冲突,写成了渺小的人,和巨大的,闪亮的公交站牌,小模特的人设也为了戏剧效果,放大成了大明星。”

  这种设计逻辑完全没问题,原来是做了处理,又恰好撞上了他和周赫的经历吗?

  陈老师翻找着自己的手机通讯录,然后拿给他看,“就是他们,现在在新加坡定居,已经不再从事娱乐工作了。”

  卓因行接过手机看,是一个朋友圈的界面,大概是设置了一个月可见,动态发出的频率从半个月前飙升,起始于一条“开始休假旅游啦”。

  朋友圈里的照片多数是山山海海,少见的一段视频里,两个人素面朝天的在泳池里比赛,从水里抬起头的时候,高大的那个,脸上还隐隐有太田痣的痕迹,瘦白的那一个,脸上痣的位置和数量和他大差不差。

  原型都摆在他面前了,那周赫写剧本这种情况纯属谬论。

  他把手机还回去,“这样给我看没关系吗?他们不是很注意隐私嘛。”

  陈老师抠着手机边际,“没关系,他们是不想暴露在网络大众的视线里,私下给你看看没关系的,他们也很期待电影成品。”

  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卓因行交谈的欲望迅速减退,交谈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

  他对陈老师连连道谢,贴心打了车把人送走。

  陈老师一上车就拿掉了眼镜,朝他挥挥手,眼镜也是聚焦的。

  有点羡慕,像他这样的高度近视,以眼镜为第二生命,陈老师应该是轻度吧,觉得眼镜是麻烦。

  他松了一口气,开车回周赫家里。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能让周逢这么大费周章的,来挑拨他和周赫的关系呢。

  说曹操曹操到,他进门的时候,发现周赫周逢两兄弟正从那个被封锁的房间里出来,一闪而过的门缝里,能看到一些房间内的景象,那一块是很空旷的,没有什么藏品。

  周赫第一时间向他解释,“爸妈说封条不好看,让我们保护藏品但也没必要这样,藏品是要欣赏的,不用这么藏着掖着。”

  周逢也跟着补充,“是啊,他会错爸妈的意思了,现在我们整理了一下,每个藏品都摆放地稳稳当当,卓老师感兴趣可以看看。”

  “可以吗?”卓因行当然有兴趣,对线索感兴趣。

  周赫一改遮遮掩掩的姿态,直接大方地打开了房门,卓因行上楼,表面上脚步悠闲,但心跳根本无法抑制。

  他走到门口,墙壁上是一些油画和摄影作品,中间是整齐拜访的雕塑、珠宝、玉石,品类很杂,不像什么专门的收藏家,整个房间给人一种混搭拼凑的感觉。

  但是里面的藏品确实都是数得上名号的,只得被封条宝贝着。

  线索一无所获,无价的藏品也给人距离感,卓因行打算就这么远观,周逢却从他身侧擦过,站在一幅画前给他介绍。

  引他进去的意思很明显。

  他表现出对讲解的兴趣,“原来灵感是这样的,果然外行看画还是要配个解说,感受瞬间强烈了很多。”

  周逢一路解说,他一路附和,周赫也在他身侧紧紧跟着。

  沿着整条墙壁的画作走到尽头时,周逢突然大步一迈,直接跳到旁边一个展示台侧面,语气兴奋,“锵锵锵锵!这条项链是我最喜欢的,我妈说这是留给儿媳妇的,要是我一直不结婚,就等她他死了再给我哈哈哈哈。”

  周逢迅速解说完,就跳到了下一件藏品,紧随其后的卓因行都有点反应不及,更别提站在第三位的周赫了。

  看起来,周逢是想迅速跳过那件藏品,但卓因行的角度,周赫的视角盲区里,周逢用指尖指了指藏品的名牌。

  名牌是竖直着插进展台里的,名牌插 入部分的大小,肉眼上来看,与玻璃片的大小基本一致。

  卓因行终于理解了周逢的过度热情。

  本文大部分是卓因行视角,很多结论是卓老师的主观结论,大家可以有客观判断。

  后面可能会用一部分周赫视角,来揭秘,目前大家猜的都不太对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