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第160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8)

  此时已经被缙国大将军奉为座上宾的谢知非打了两个喷嚏。

  受乱世影响, 时人已经充分见识到了士人翻云覆雨的本事,武将不论心里这么想, 起码表面上对文人还是很尊重的。

  谁不想军队里有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军师呢?

  将军连忙关切地问:“谢先生,你没事吧?”

  谢知非摇了摇头,含笑道:“大抵是有人在念叨我吧。”

  应该是南怀瑾没瞒住,还是被公子发现了。

  哦对,现在该称陛下了,希望陛下不要太生气, 他的身子可气不得。

  谢知非知道即使他不来,最后的胜利也必将属于他们, 可是那要太久了。

  他问过何太医, 何太医虽没直说, 他也能看出来陛下的身体或许真的撑不了多久——他势必得在最短的时间内, 为陛下打下一片浩瀚疆土。

  论民生, 他不如周衍;论吏治,他不如南怀瑾。可这件事只有他最适合, 谢知非谦虚地想,谁让他什么都会一点呢?

  将军礼貌性地关心了一句, 之后就进入到了正题,“谢先生,漠城失守了。”

  谢知非慢悠悠喝了一口茶水, 平静地问:“为何?”

  “在下预测宇文军会从西北方向而来,错了吗?”

  将军不由自主坐得乖巧了些,他嗫嚅道:“没有。”

  “在下说漠城易守难攻,宇文山必定会阻断粮草运送路线,对城池采用围困战略, 错了吗?”

  将军轻咳一声,脸色微红:“没有。”

  谢知非轻笑,“那在下倒是奇怪了,在下请将军以逸待劳,于运粮军必经之路上埋伏,先歼其先锋部队,再顺势绕到后方,不仅漠城之危可解,还能逼得宇文大军将阵线退后……在下实在不知,漠城是如何失守的。”

  将军多了几分急躁:“我也不知,负责埋伏的是那群山匪,都是废物,如此充足的准备,敌在明我在暗,竟然还能战败。先生,他们逃回来的人还好意思说是宇文军准备充分,非但不疲累,相反还严阵以待。”

  谢知非沉吟片刻:“山匪当初能在缙国引起如此大动乱,必不是无能之人。如此一来,事情就很清楚了,将军,要么是山匪另有异心故而未曾尽力,要么是有人泄露军中部署,让宇文军早有防备。”

  燕国大军如无根浮萍,被迫依靠缙国,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泄露军机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燕国。

  将军若有所思。

  谢知非低头又为自己倒了一杯茶,“山匪毕竟是匪,不守军纪,难以指挥,这次他们被俘者众,也许会引发骚乱,将军还要早做准备。”

  比起燕国,他果然还是更讨厌周和。

  将军神情严肃:“多谢先生指点。”

  谢知非微笑。

  背叛陛下的人怎么能全身而退?必定得付出代价才行。

  *

  “呵。”

  沈明欢又是一声冷笑,“谢子正帮你勾搭敦王,你帮他偷跑去缙国,你们俩胆子都挺大啊,朕之前还真是小看你们了。”

  南怀瑾老老实实地跪下,他不是很有底气地据理力争:“不是勾搭,也没有偷跑……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沈明欢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朕很生气,所以朕决定让你在这多住两天。”

  南怀瑾觉得要罚人还会认认真真说理由的沈明欢怪可爱的,沈巍把他打得半死的时候都不会给原因。

  他有些想笑,又不敢,于是只好低头勉强装出一幅知错的愧悔模样。

  沈明欢拉开门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朕会让人把公务送来,你别以为能够偷懒。”

  这算什么惩罚?南怀瑾哭笑不得,对着他的背影长揖行礼:“遵旨。”

  大概是桌椅点心沈明欢都没让人撤走,分明还是那个牢房,南怀瑾如今再看已没了刚进来时的那份压抑。

  他在椅子上坐下,还能依稀听到拐角后沈明欢交代小吏的声音:“多取几盏油灯来,地牢昏暗,别让他把眼睛熬坏了。”

  南怀瑾终于忍不住,轻轻地笑了起来。

  沈明欢边吩咐边往外走,一道人影从南怀瑾隔壁牢房出来跟在他身后。

  来人羞愧躬身:“陛下,臣愚钝。”

  沈明欢看了他一眼,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笑意:“陈御史,你都听到了吧,现在可以放下心了吗?”

  陈御史总觉得南怀瑾荣宠过甚,不是为臣之道,一直想找个机会提醒他,结果一不小心发现对方在笼络朝臣。

  陈御史最初只以为南怀瑾想要结党营私,出于种种情分,他没第一时间告诉沈明欢,只想劝南怀瑾在还没铸成大错时收手,哪想对方先积极地邀请他加入敦王阵营。

  这可是谋逆!陈御史痛心疾首,找了机会立马进宫禀报了沈明欢。

  之后沈明欢也向他解释过,南怀瑾所谓的拉拢朝臣无非是想将不安分因素一网打尽,而陈御史的过度关心或许才是被他误会成谄媚与结党营私。

  时间紧迫,南怀瑾也来不及多加分辨,因此才拿敦王做了个简单低级的试探。

  南怀瑾一开始的计划绝对不是这样的,他一定会是想等自己把事情全做完才告诉沈明欢,他才不会让沈明欢有一星半点的危险。

  只不过两边都误会,导致沈明欢提前猜到,这才会有他亲自去了现场抓人那样在南怀瑾眼里危险无比的事情。

  可是陈御史并不相信沈明欢的解释,他只觉得南怀瑾太过阴险狡诈,竟然能编出这种理由欺君。

  沈明欢没办法,只好安排他来偷听。

  南怀瑾哪里说得出什么奴颜媚骨的话啊?那人对沈明欢的字字句句,都恨不得将一颗真心剖出来。

  沈明欢轻轻叹了口气,“陈爱卿,朕才回国不久,对朝堂一无所知,手下能信任的人不多。子正、怀瑾,再之后便是你了。你们是朕在这朝堂上的依仗,朕希望你们能同心协力,勿要相互猜疑。”

  沈明欢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今日能毫不犹疑地相信怀瑾,来日,亦会毫无犹疑地信任爱卿你。”

  陈御史当即俯身行了个大礼:“臣德疏才薄,愿为陛下效死。”

  “朕不需要你效死。”沈明欢将人扶了起来,“如此贤臣良才,世间难得,爱卿得好好活着,别学怀瑾。”

  他顿了顿,“日后若是朕不在了,你也可以放心相信怀瑾。朕可以向你保证,怀瑾绝不会背叛朕。”

  他说出口时有一瞬间的恍惚,好似许多年前,他也曾这样坚定地对小楼说——小白不会背叛我。

  可见从前难知以后,一朝物是人非,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变得怎么样。

  但大多时候,人是顾不上以后的。

  于是他笑了笑,又加上一个人名,重复了一遍:“子正和怀瑾,绝不会背叛朕。”

  陈御史不知道沈明欢这话中的“不在了”是指彻底与世界告别,他以为只是形容像此次这人不在场的情况,所以他的感动没有任何负担:“臣遵旨!”

  从今天开始,他就是陛下金口玉言认定的心腹!和谢知非与南怀瑾一个待遇那种!

  *

  “听说了吗?敦王被赐鸩酒,赵家、钱家、孙家被判抄家流放,还有今日朝堂上空的那些位置,据说是因为他们联同谋逆,被陛下当场拿下。”

  “你没见那几家大人的姻亲都不敢说话吗?除了谋逆大罪,还有什么能把他们吓成这样。”

  下了早朝,相熟的朝臣们聚在一起,一阵唏嘘。

  沈明欢圣旨中只写他们犯下大罪,却不曾写明原因,也没有拿出证据。

  本来,这是妥妥的昏君行为,定是要被人在朝上撞柱死谏的,可是稍微知道点消息的人俱都一脸愤慨,一幅“陛下仁慈”的奸臣模样。

  小官们不明觉厉,只好也学着沉默不语。

  “我听说,这件事那位南大人也有参与,可是陛下舍不得杀他,所以只将他下狱。”

  “真的啊?陛下对他也太好了吧?”

  “可是我听说的不是这样,据说是南大人立下大功,这次能这么轻易拿下反贼,全都是南大人的功劳。”

  “那南大人为何还会被下狱?你消息不准吧?”

  “胡说,南大人要是真有参与,陛下怎么可能会舍不得,陛下可不是昏君。再说了,南大人虽然被下狱,但是陛下可是让人把公务都带去地牢给他,这像是罚的样子吗?”

  “说的也是,他就算住到牢里,也能管得了我们。”

  “那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南大人喜欢住在那种地方?”

  众人对视一眼,复又表情复杂地别开脸。

  大人物果然都有些奇怪的癖好。

  而此时,改名为申固的敦王正带着面具站在沈明欢面前。

  他难以置信地问:“你真的愿意让我去边境领兵出征?”

  沈明欢拥着围裘,伸出手给何太医把脉,“说好朕不对外公布你的罪行,给你留一份身后名,你便为朕征战,皇叔现在想反悔?”

  敦王瞪大了眼睛:“我当然不会反悔,但是你、你真的要让我领兵,要给我军权?你不怕我再造反吗?”

  “你可以试试。”

  沈明欢漫不经心地瞥了他一眼:“皇叔你之前有皇室的身份都不能成功,现在沈崮已死,你只是孤提拔的将领申固。造反?你看这满朝文武听谁的。”

  敦王:“……”

  虽然但是,他觉得沈明欢给他改的这个名有些随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