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校门口时, 乔一安和言舟遇到了正在拿外卖的苏玥。

  外卖小哥看到苏玥明显愣了愣,语气也变得有些不确实:“苏……先生……同学?”

  乔一安和言舟听到这个称呼,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苏玥显然听到这个称呼也愣了一下, 和外卖小哥尴尬地对视了一下。

  乔一安瞬间明白过来了,女生点外卖的时候性别显示男性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

  但下一秒, 苏玥开口说话了:“接电话的确实是我,谢谢!”

  说完,苏玥就迅速接过外卖小哥手里的外卖, 转身走了。

  乔一安愣地站在了原地, 要不是苏玥边上并没有其他人, 要不是他知道这不是言舟的声音,他是不会相信,这个低沉、有磁性,应该是一个男生的声音是苏玥发出的。

  乔一安喊住经过他面前的苏玥:“苏玥,你嗓子怎么了?”

  苏玥手里提着外卖, 还对着空地打了个喷嚏,打完后,对着乔一安说道:“可能是这两天吹到了风, 感冒了。”

  乔一安:“……感冒了你这个声音也……?”太低沉、太像男声了吧。

  苏玥清了清嗓子:“安哥, 今天咱去打哪个学校!”

  乔一安怔住了:“打学校?为什么要打学校?”

  苏玥一脸“不是吧”的表情:“打架啊!”

  乔一安:“……兄弟你这个声音听起来, 可以一打五。”

  苏玥:“是吧是吧,过两天应该会好的吧。”

  言舟突然开口:“可以试一试盐蒸橙子,会让你嗓子有所好转。”

  苏玥意外地看着言舟:“舟神竟然会主动和我说话?”

  言舟:……

  言舟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他摸了摸鼻子:“可以试试。”

  因为教室里不允许吃外卖, 苏玥只能去小卖部外面的座位上吃, 和乔一安他们不顺路,于是, 苏玥接受了言舟“盐蒸橙子”的建议后,便和他们分道扬镳了。

  等到乔一安走回教室,坐定下来后,才突然问言舟:“苏玥住宿舍的,她怎么煮盐蒸橙子呢?”

  言舟很有逻辑的推理:“可是她没有反驳。”

  乔一安思索道:“可能她在敷衍?”

  言舟:“也可能,她有违章电器。”

  乔一安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我打水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她。”

  说完,连连咋舌,还朝言舟不赞同地摇了摇食指,

  --

  三千米长跑,作为二中校运会的压轴项目,是仅次于教工组接力比赛的倒数第二项比赛,可以说是全校师生关注的重头戏。

  乔一安和言舟作为高二一班的参赛人员,为了今天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快半个月了。

  检录完成后,乔一安站在起跑线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班级的副体委,丁谢比上场的乔一安和言舟更紧张。

  丁谢:“安哥,你的脚真的好了吗?”

  乔一安隔着好几个运动员,伸出手臂,对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你放心,真好了。”

  乔一安收回手势的时候,感觉到了站在他隔壁的隔壁,有一道异常嫌弃的眼神撇了过来。

  放在以前,乔一安是不会管的,甚至会故意避免和对方对视,假装没注意。

  但今天,可能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站在比赛场地上,多少有点激动、有点热动,他一冲动,和对方对视了一眼。

  这一对视,刚对视上,他就后悔了。

  对方的眼神更嫌弃了。

  乔一安赶紧收回视线,刚刚举着没收回来的手,也赶紧收回来,做了长跑前的热身运动。

  可对方显然并不如他所愿的当做无事发生。

  “上世纪的手势还在做,也太土了吧。”

  乔一安:……

  他看了一眼挑衅似的看着他的陆行周,重新伸出自己的手,竖起了中指,对着他做了一个更古老的手势。

  “土不土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用。”

  说完,乔一安没再看他,而是转头和一旁的言舟聊起了天。

  “你!!!”陆行周隔着一个同学,不方便和乔一安起冲突,作为二中的校草,他还有些“偶像包袱”,不愿意用同样的国际通用手势回击乔一安。

  他知道,虽然不像偶像明星的站姐们,有很多长炮,但这一刻肯定有很多手机、照相机的镜头在对着他,他不能在镜头里留下不雅手势。

  于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乔一安像没事人一样如无其事地和言舟聊天。

  陆行周故意别过脸,但还是听到了乔一安和言舟的对话内容。

  乔一安:“你热身热得怎么样?”

  言舟:“差不多了,跑完全程应该没什么问题。”

  乔一安:“恩,我刚刚检录之前,去积分帮上看了一眼,我们还是第一,第二名是八班,我算了一下,我们和八班差了十四分,所以只要八班的两个人不拿很前面的名次,我们班的第一就稳了。”

  言舟:“恩,一会儿跑的时候,我们盯着点他们。”

  乔一安:“行。”

  听完了全程的陆行周:???这就是大声密谋吗。

  随着裁判老师的一声枪响,男子三千米比赛正式开始了,乔一安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跑完全程就行。

  操场内圈,还有许多同学在陪跑,丁谢和陆瑜他们也是其中一员,他俩分工明确,丁谢跑前半程、陆瑜跑后半程。

  还有体委也在,体委坐在轮椅上,在最后的重点上等着,乔一安和言舟每跑过一圈,体委都会提醒他们还剩下的圈数。

  有马拉松运动会曾经说过,跑一长段马拉松会很难,但是把马拉松分成好几个赛段,每一个赛段都是一个小目标,努力达成小目标,就会发现大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

  但站在终点处的体委并不会成为乔一安的精神支柱,反而他每次对着乔一安播报剩下的圈数,都会让乔一安更加心生绝望。

  有点速度跑步的乔一安又不能说话,只能经过体委的时候,朝他挥挥手,示意他闭嘴,不要再播报了。

  显然,体委并不能理解他,还以为是他在和他打招呼,兴奋地也朝他挥手。

  乔一安:……更绝望了。

  两圈下来,言舟似乎注意到了这一点,下一圈快跑完的时候,他跑到了内圈,换乔一安跑在外层。

  乔一安感激地看了一眼言舟,很感动,虽然并没有用,因为体委的声音实在太大声了。

  七圈半的三千米,乔一安在言舟的带领下,也算是跟住了大部队,大部队是整场比赛的第二梯队,争夺前三名的第一梯队运动员们,已经把他们甩开一大截了。

  还好的是,乔一安观察了一下,争夺前三的种子选手们都不是八班的。

  十四分,就算八班的两个运动会一个第四一个第五,也追不上他们班了。

  放松下来的乔一安,开始有一些享受跑步的过程了。

  初秋的风吹拂在脸上,凉凉的,广播里在声情并茂地念着同学们写的通讯稿,看台上他们班同学此起彼伏的加油声,还有跑在他身旁的言舟,跑了五六圈下来微微喘气的呼吸声。

  乔一安感受到了这个书中世界的真实性,他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或许,他就是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