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217章 江南春 九

  在这种时候明珠满脑子想着不能让妈妈的名声受损, 也不能堕了朝廷的威严。

  可明珠身边的官员都在想,战争或许要结束了。

  毕竟那么多皇家的家眷和官员的家眷都送到了北边,这不等于是想要投降吗?

  之所以这个时候没有提“投降”两个字, 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这些官员都自认为体会了富贵的意思。

  所以他们觉得接下来这一段时间压根不用逼迫的那么严密。对方都已经把家眷送过来了,等于已经把人质送到手了,还不是一个两个,谁真的能把这么多家人送给人家杀?如此大的代价, 真是想投降呢, 正是该怀柔的时候。

  有这样想法的人几乎占了整个官员队伍的4/5。

  被他们这么一说,明珠也觉得或许是这个意思。

  身边还有人不断的在明珠耳朵边说:“毕竟是亲人,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怕是南边的这位皇帝想要向咱们陛下要点好处。说到底, 恐怕陛下也需要给这位伪帝一些体面才行。”

  明珠心里面比较认可身边官员的话,但是心里面五味杂陈,不想原谅富贵, 但是话又收回来了,人家富贵也确实是个人物, 他让明珠的心里面非常佩服。

  所以说来说去明珠还是有一些天真, 以为这就像身边那些人说的那样, 战争到现在为止已经能看得清楚轮廓,胜利已经指日可待,很快就能班师回朝了。

  至于对江南这些官员以及皇帝的处理,那就是需要妈妈考虑的了, 自己没必要考虑那么多,留着他们的性命就行。

  在京城的明珠终于从这十多天的担惊受怕中把心放了下来, 火速让人写了一封信给爹爹送去, 又让水军将那些江南的皇族接到了宫里。

  以前的那些皇子公主们就是在宫城里面长大的, 如今出去了10多天,再回来看到这些熟悉的景色,忍不住悲从中来。

  那一些年纪小的不懂事儿还以为回来了,有不少人欢呼着跑向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

  年纪大的知道出去再回来,身份地位已经不一样了,想要哭的时候欲哭无泪。

  面对着像主人一样接待他们的明珠,这一些人更是心里一面儿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皇子们并非是没有灵气,而是实在是在短时间内接受不了这样的身份变化,多少显得有些呆滞。

  公主当中,除了一些以前比较受宠的这个时候表现的脸上不乐意搭理人之外,那些以前不受宠的已经开始对着明珠奉承了。

  明珠来接待他们,一来是为了脸面上好看,给那些投降的人一个比较正向的反馈。

  二来就是想要看看这些姨妈和舅舅们都是什么样的人,结果看了之后有些失望。

  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或许就像人家说的那样。巫马家这么多年都是泥腿子,往上倒腾30多代人都没有一个有学问当过官的,如今能出来这样两位皇帝,那真的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这些人里面,哪怕是那些刁蛮任性的公主也不会傻到要给明珠脸色看。

  相反他们这些人还比较机灵,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份骨气宁折不屈。为了将来的日子,也为了自己身后的人,自然是不敢给明珠不痛快。

  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所以明珠干巴巴的说了几句安抚人心的话也就退了出来,反倒是那些大臣的家眷,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明珠显得热情了许多,表现的也比较自然。

  这其中就有石磨的父母,这一对老人家如今已经80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干活多,所以到了老了之后所有的病痛找上了他们。

  老太太还好,老爷子弓着腰,整个人佝偻着已经直不起来了。

  明珠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老人家,忍不住问他们:“为什么不让大夫看一看呢?”

  石磨的老母亲是一个很热情很豁达的人,听了之后笑了一声。

  “殿下这话说的就是孩子话,世间有这么多病都能治,唯独两样病治不了。一样是穷病,一样是劳碌命。这两样病是一起发作的,得了之后就治不好了。”老太太说完拍了拍老爷子的背:“他这是年轻的时候死命的干活,拉着那些大架子车,把人当牛马使唤,一年又一年,拉了一辈子,腰就再也直不起来了。我是整天爬上爬下干活打柴,膝盖这里偶尔能动动,如今走不了一二里路就疼的受不了。也找那些太医看了,太医说我这是膝盖里面磨掉了两块骨头。”

  要是人家在明珠面前这么空口白牙的说,明珠是不会信的,但是有这样两位老人坐在自己面前,有事实在跟前,明珠是不信也要信。

  更何况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被送来的这些官员家眷里面有不少这样的老人家,说起来都是妈妈同村的长辈。

  一共有八/九十位老人家坐在这里,他们背后都站着不少穿锦衣的家眷。

  这形成了一个很奇特的反差,前面是这些骨瘦如柴,看上去又上不得台面且一眼能看出来是劳碌命的老人家。他们的背后儿孙们却个个神采飞扬,气度高华。

  这让明珠走在他们中间的时候就有一种极度的不适感。

  明珠想着如果妈妈将来要给面子也是给这群老人家面子,这群老人家如今年纪都不小了。就算是获取优待也没有多少年。

  至于他们背后那些曾经享受过的儿孙,那真的是不用多管。

  明珠把这些人安排下去之后,又赶快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速的送往秋叶那里。

  因为如今正在打仗,信息的传递对于秋叶来说是一件大事儿。所以一些消息就是飞鸽之间接力传输。

  秋叶收到明珠的信是在这个事情发生了三天之后。

  秋叶不仅接到了明珠的信,还接到了林荣的信。

  林荣在信里面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做。是不是要派人和江南的富贵接触一下,劝降。

  人家已经把家眷送过来了,江北这边是不是应该给他一个台阶下?

  秋叶收到林荣这样的信之后,又把明珠的信反复观看。

  只把那些年幼的男孩和没有出嫁的女孩送了过来。那些成年的皇子以及他们的家眷都没有送来。

  这是什么意思?

  并且那些大臣们的家眷都送了来。这不就是吃准了自己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吗?并且在秋叶看来,恐怕对方的目的是想要甩脱这些累赘。

  既可以把这一些行军时候的累赘甩出去,还可以省下不少的军粮。算得上是一石二鸟的好计策。

  不不不不不,这不算是一石二鸟。

  如果秋叶或者明珠当时接手的时候处理的态度不好,还容易给天下落下话柄。到时候母女两个很可能会被千夫所指。

  富贵这一招让秋叶恶心的不行。怎么什么好处都让他占完了呀?若是随了他的意,那岂不是让他更得意?

  秋叶把两封信放到一边,再结合着其他的情报,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不顺了富贵的意还真的不行,秋叶还真的没办法和那些年幼的弟弟妹妹计较。更没办法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计较,这些老人家当时走的时候只是被当做家眷带走的。

  重要的是当年秋叶还真的接受过人家的帮助,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就算秋叶不是个皇帝,这个时候也该还债了。

  秋叶就把冬风叫了过来,询问冬风,老家那边周围还有没有闲着的荒地。

  “既然他们要来,我这边是不会养着了,让他们回去耕种吧。顺便交给老三看着。”说到这里秋叶看着冬风:“你跟我马上往江南去一趟,家里面大小的事情交给你,你把他们送回老家去。

  我要会同你姐夫一起,一鼓作气,把江南的势力一下子荡平。绝对不能给他们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冬风这个时候小心的看了看秋叶。

  “姐,咱们俩才是一国的,我一直是站在您这边的。我有一句话想说,您听我说完再决定走不走。

  现在不是说他们想投降吗?若是不想投降,为什么把人送到咱们这边来?而且您这个时候赶过去处置他们,怕是有些不好。”

  秋叶冷笑了一声:“有什么不好的?你真以为咱们那个爹好心的把那些人送到我这边来?

  全天下都觉得他可能是跟自己孩子拉不下脸面,所以才用这种办法投降,大错特错了,我不了解其他人我难道不了解他吗?

  你等着瞧吧,他这个时候肯定是想向南逃窜,一定会继续力量反攻你姐夫。他是不会在乎这些孩子的生死的。下面的这一些弟弟妹妹全是他抛出来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觉得他会投降。他抛出来之后这些人是生是死与他无关。”

  冬风看到秋叶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心里面觉得应该不至于这样。但是想想自己都被抛弃了,觉得姐姐的说法也挺有说服力的。

  “行吧,咱们去吧。那一些兄弟还好说,给他们几亩田地,回头娶个媳妇儿。可那些姐妹们就没办法了,她们从小锦衣玉食,让他们嫁给周围的那些田舍郎,她们是不愿意的。

  可是嫁给了一些达官显贵,他们这样的身份您若是不点头,谁敢娶?这群公主是最难处置的。”

  秋叶冷笑了一声,自己当年重生的时候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假如说自己的命运就在黑暗里面摸索前进,要不要嫁给一个人?

  秋叶当时的考虑是嫁,并不嫌弃人家是农夫,只要是个脾气好的不打媳妇儿的,他是哥能干且能沟通的,而且秋叶是愿意嫁的。自始自终,秋叶都没有通过婚姻改变自己处境的想法,那种靠嫁给一个好男人从此之后开始享受好日子的鬼话就不要信。

  真有这样的优质男人,自己凭什么和人家结婚,是自己的美貌?关于美貌这种事儿,有“以色事人者,能得几时好”的认识。是自己年轻?拜托,谁没年轻过!是自己的见识?对啊,有的,还是超过几千年的,有毛用啊!别小看贵族土著,上辈子秋叶逛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一节陶土做的地下管道,才发现,老祖宗的智商不低,这些后人们反而一直止步不前,有什么资格觉得老祖宗没见识?

  如果到了秦朝,只需要献上一张地图给秦始皇,绝对能改变历史,他们是受条件限制,可他们不是傻子!

  婚姻从来是只能看人品,然而渐渐的婚姻已经变味了。婚姻成了一种买卖,古代是家族做主,现代自己估价。

  她们愿意要是抱着公主的身份不愿意放开那就算了,管不了。

  他们亲爹妈都不管她们了,她们自己要是不给自己打算,那么还有谁愿意为她们打算?

  秋叶说是要到江南去,但是这一路走过去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就在秋叶还在路上的时候,根本没有出乎秋叶的预料,富贵派人偷袭了林荣。

  这样的操作令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跌破了眼睛。

  富贵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想要鱼死网破还是怎么样?

  像富贵这种把孩子送到对方手里又要和对方决一死战的人,实在是少见。

  自从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明珠发现那些经常对饭菜挑剔的姨妈们安静了下来,给啥吃啥,连个意见都不敢再提。

  这也不傻呀!就不应该惯着她们。

  明珠虽然不会把气撒到这些姨妈舅舅身上。然而还是对富贵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同时对富贵手下的那一群将军们也佩服的要死要活的,富贵之所以敢这么做,还是因为他和妈妈之间有着那么一层若有似无的父女关系。

  那这些大臣们把人质送过来之后,怎么也敢去做这样的事儿?

  如今明珠已经搬到了富贵之前用过的书房里面住着。这里不仅可以住人,还可以看一些藏书。同时这里也是一处比较好的办公场所。

  再加上这里人来人往和后宫的那一群公主皇子们没什么联系。秋叶就拿后宫的那一亩三分地儿,当着临时软件那些人的地方。派人把守好了,同时又找人满京城的寻找地道就担心,到时候地道里面或者是工程的密道里面,再弄出什么事儿来。

  如今明珠的年龄也不大,根据秋叶的要求,明珠每天还要读书。就在明珠正读书的时候,楼梯上响起了脚步声,这样的事情在近一个月来是时常发生的,这代表又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事情。

  一个年轻的官员手里面捏着一张纸,赶快跑了上来。

  “殿下,这是南方的人发来的消息。”

  明珠接过来一看,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上面的消息是有人杀了富贵的二皇子,提了人头,扣留了他的家小前来投降。

  “这……”

  明珠有一些吃惊,哪怕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但是这个消息来了之后明珠就觉得有点儿心情复杂。

  前不久那些年纪小的舅舅和姨妈们来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告诉了明珠富贵对这些子女的安排。同时把那一些机关盒的消息也告诉了明珠。

  秋叶看完这个报告立即问:“他们来的时候带机关盒了吗?”

  这个年轻的官员摇了摇头,“下面的人没有问,对方也没有主动说。像这么要紧的东西,臣以为,这个盒里面假如真的装的有玉玺,这么重要的东西比那皇子的人头或者是他的妻儿老小更有用。若真的想要献给您,应该提前说出来才是。没有说这个东西,怕是要么被人家抢了,要么被人藏起来了。”

  明珠点了点头。

  “让人验看一下,看那个人是不是二皇子,如果是,就在江南埋葬了吧。二皇子的家人送入后宫,到时候回江北一块带走。”

  毕竟三皇子还在北边,作为亲叔叔的照顾一下亲哥哥留下的这些孩子也说得过去。

  相处了这一段时间,明珠就觉得这一群亲戚真的是一群负担。就应该扔给小舅舅他们。

  母女两个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同步了。

  后宫当中年轻的皇子,十一二岁或者十三四岁的都有。被明珠叫了过来,明珠十分客气的跟他们说。

  “几位小舅舅,刚才收到了消息。二舅手里面的人犯上作乱杀了二舅,现如今拿的二舅的首级,扣押了王妃和一些亲戚打算来投降。

  请你们过去看看那个首级是不是二舅舅的。如果是的话,就把王妃接回来吧。”

  有这个事情开头,接着接二连三的事情不断发生,富贵那一些年纪大的儿子没过几天被杀了一半。

  有些人会提着人头来投降,有些人就直接卷了财宝和女人逃到山里面去了。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

  宫里面的这些公主皇子们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们现在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叫出去辨认那些死者是不是亲属。

  每被叫出去一次就代表有一个小家庭已经支离破碎。

  当时兄弟之间争得恨不得想弄死对方,但如今江山已经没有了,他们人也死了。除了那些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个时候听到了他们的消息,都忍不住叹息一声。

  那些皇子和公主们或许会因为大家同出一源多少有一些兔死狐悲之感。但是后宫的那些妃子们却是各种各样表现的都有。

  她们这个时候也无所谓争宠了,目前还暂时居住在自己以前的宫殿里。吃穿用度确实比以前降下来了不少,但是能吃饱。

  相对来说这群人已经自暴自弃,以前为了保持身材美貌,会刻意少吃一些。现在是有多少吃多少。就担心自己会在不远的将来连吃饭的机会都没有。

  没事的时候把自己以前的那些衣服珠宝收拾一下,将来这也是过日子的。在暴饮暴食和到处打包之外,这些人也会一块串串门说说话。

  毕竟现在分别以后,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有些人彼此敌对了这么多年,马上要分别了,特别是不知道前路在何方,不知道命运又要拐到什么地方。这些女人反而客气了不少,把以前的一些尖酸刻薄都收了起来。

  她们如今得到了这样那样的消息都会聚在一起,所讨论的也不过是那些昔日的妃子怎么样了。

  “你们还记得沈妃吗?当初我走的时候还特意跑过来笑话我,说我生个姑娘有什么用,如今这会儿要靠儿子。

  听说他儿子被杀了,儿媳妇年轻,还没有孩子,连带着王府的几个年轻的女眷和她一起被土匪掠走了。”

  这话说完之后,几个人都纷纷摇了摇头。

  “不是我背地里说人坏话,唉,这个时候什么名声不名声的,只要能保命就行,可她从来都是受宠的那个,就算是被那些大户人家给弄走了,也未必受得了委屈。怕是过不两三年也会香消玉损。”

  有一个听了摇摇头但是没说话。宫里面的女人都能忍,好死不如赖活着,说不定会活的比较久呢。只能往好的地方想,希望将来能有再见面的时候吧。

  不过这个妃子想了想,又决定将来如果真的有见面的机会,也不要相认,更不要相见。就当往事随流水,不必再翻起来了。

  消息已经传到了别的地方,其中一个用一把团伞挡着自己的嘴,悄悄的说。

  “我听说女皇要来。说是要抓陛下。”

  “她是做人女儿的,抓到陛下之后呢?会将陛下怎么样?软其起来还是流放?”

  众人都摇了摇头,这事真的不好说,他们巫马家的人都没有几个正常的。

  与其想那些不知道结果的,还不如想想自己的结局呢。

  这些人都没有再说话,心里面都有各自的盘算。

  秋叶到江南的消息并非是什么秘密,特别是秋叶一路大张旗鼓的向南去。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连江南的富贵也知道了。

  被富贵寄予厚望,或者说是被富贵这些老兄弟们寄予厚望的决战开局还算顺利。可是后来,在实力面前渐渐的有些力不从心了。

  一场战争拼的还是综合实力,只要谁多喘一口气,谁就能拿下最终的胜利。

  富贵已经渐渐感觉到因为粮草在不断减少和伤兵越来越多导致士气低下,进攻已经不如前几次那么犀利了。

  如果再不解决这一些事情,恐怕最后会一败涂地。

  富贵正在思考着怎么解决这些事情的时候,又收到了那些儿子们被杀的信息。

  富贵颇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模样。他在这些大臣们面前表现的十分悲痛,然而内心里毫无波澜。

  说白了就是要在大臣面前表现的悲痛一些给他们看的。让他们也知道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儿子死了自己也会难过。

  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富贵也会问自己,明明对这些儿子也是寄予过厚望的,出生的时候也是有喜悦的。

  怎么在他们死的时候一点都不难过,就像是听到一个陌生人一样。甚至有一些儿子的死相非常悲惨,还有一些儿孙不知道流落何方。为什么不挂在心上?为什么没有念念不忘?

  就算那群逆子们做了很多伤透了老父亲心的事,他们死的时候自己也该动容一些。可为什么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