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206章 松动 八

  几天之后, 这些江南土人们被送上一艘船。这明显是刚刚做出来的大战船,崭新崭新的。

  当这些人看到船里放着的兵器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变得尤其的精彩。

  那些年轻人是兴奋的模样, 看到兵器的时候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双手动了一下,想要去摸一摸,但是顾及着身份和兵器旁边站着的那些彪形大汉,忍了下来。

  与那些年轻人的兴奋不同, 这几个老人家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惧怕。

  随船一同前往江南的官员看着他们的表现, 心里面就免不了有了一种好奇。为什么他们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呢?

  等到船上的人各司其职,大船开动, 从大江往出海口划动的时候。船上的官员就问其中一个老人。

  “老人家, 是不是没有见过这样锋利的兵器?不要紧,往后这些都是你们的了。”

  这个老人家面色悲哀,脸上的畏惧是怎么都掩饰不下去的。

  “大人, 不是我们没见过兵器。而是见过,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所以心中害怕。一旦刀戈四起, 哪里还有我们这些小民的安生日子。寨子里面的男人要成群结队的死在战场上。这是不祥的东西!”

  说完立即痛哭了起来。

  这位官员尚且年轻, 而且满脑子建功立业, 完全体会不了老年人的心情。看到老人家这个样子就有几分不悦。

  “老人家,有了这个东西才能保护你们寨子。你这样哭哭啼啼怕是有些不妥。再说了,除了拿兵器保卫你们自己之外,你还有别的路子可走吗?你要知道你们在江南想要弄到这些东西是千难万难。等到将来我们江北的神兵一到, 你们理应外合,陛下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老人家捂着脸, 整个人木愣愣的。

  官员就有些不高兴,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是不想要这会儿说一声, 我们送回去还来得及。”

  听着这个官员的口气已经危险了起来,老人家赶快把脸上的泪痕擦干净。

  “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只希望到时候你们神兵一到我们能享得太平。”

  官员这个时候才高兴了起来:“那是自然,往后就是安乐日子了,天下百姓共享太平。”

  大船一路顺流到了出海口,紧接着挂上风帆又向着江南海岸线游去。

  当时在大江上的时候看向江北,江北已经进入了秋季,一副萧瑟秋景。到了江南,从船上向岸上看去还有一些绿意,气候也比较暖和,船上的人啧啧称奇。

  经过这一路航行,江南土人们也把兵器的事儿放下。因为归乡心切,江南就在眼前,这一些人里面的年轻人看了看船舱里面放着的兵器,自认为找到了解决办法,于是就变得欢乐了起来,和船上的这些官兵们有说有笑。

  他们就向这些官兵说到了秋季,江南百姓,特别是他们这些土人们都是要谢神的。很欢乐的邀请这些官兵一块儿跟着他们去山里面谢神。

  江南江北拜的神不一样,江南那里,他们当地的土人拜的是当年春秋战国时楚人崇拜的神祗。而江南的那些富人们,因为他们祖上大部分是衣冠南渡时北方的门阀世家,所以对礼佛敬道更有兴趣一些。

  如今的江北乱七八糟的信仰通通靠后,也不算是靠后,当初秋叶为了在长生老母面前显示出自己的不凡,编撰了一套神仙家谱。融合了佛道两家,把长生老母的地位摆的非常高,更是凌驾于佛道两家之上,所以老母庙更是满地开花。

  秋叶一直避免神权凌驾于君权之上,所以在不断削弱宗教的影响。秋叶对于老母非常感激,也非常崇拜。但是秋叶不想让老母的影响对将来的朝廷有着超乎寻常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秋叶每年带着明珠祭祀老母的时候,都会对女儿讲的非常明白。

  秋叶曾经告诫过明珠,要将长生老母当成祖宗来祭祀,而不是当成教主来崇拜。

  关于长生老母,秋叶虽然不知道她老人家的身世以及前半生的经历。但是在修史的时候,秋叶曾经跟编撰史书的官员特意强调过。要对长生老母以君王来记载。而秋叶会在自己死后让明珠来追封长生老母为帝,要求以后历代君王要严格控制宗教。

  所以在江北,对于宗教的管控特别严格。在开国至今的这几年里,秋叶已经对大小寺庙和村口私立的神位梳理过好几遍了。

  所以江北可以因为秋天大家丰收了请戏班子连唱几场大戏。却不能为了给某个神庆寿诞而排一场庙会。

  所以当江南的土人说江南这个时候该祭祀某神的时候,江北的这一些将士们都有些好奇。

  好几个人说等到上岸了之后一定要去见识见识。

  宗教的问题也让富贵有了一种想吐血的感觉。可是和胶囊的这些官员以及门阀势力比较起来,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算个事儿。

  关于江南的这一些官员们,富贵想要躺平不管了。

  富贵也提拔了不少的文官,这些文官无一例外都是精通经典的人物,不管是寒门还是世家,都跟富贵说从古至今那些君臣相得的佳话实属稀有,所以才被记录在案。

  富贵新提拔的一个老先生就是一个寒门读书人,这个人在江南的名声特别好,也确实是个厚道人。

  因为年纪大,读书多,为人温和。富贵乐意和这个人多聊聊。现在正是秋季,秋高气爽,在江南,这种天气爬上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很适合谈古论今。

  富贵先提拔起来的这位老先生姓张,祖上曾经是大夫。所以给他取名字叫张本草。

  张本草陪着富贵爬山,爬到山上之后看着远方。富贵这个时候兴致正好,就问张本草。

  “先生,今日有什么教朕的?”

  张本草谦逊的说:“不敢不敢。臣今日只和陛下讨论古事而已。”

  富贵就问:“讨论些什么?”

  “陛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说,臣不敢说都能解答,但是都知道一些。”

  富贵笑着伸手隔空点了点张本草,“既然如此,朕还真的有一件事儿不太明白。为什么唐朝之前的房子都有高高的地基,而现在都没有了?比方说汉唐时候的宫殿都是在高台上。如今怎么把高台去了?”

  张本草微微一笑,用袖子扇着风,颇有几分名士的不拘小节。

  “陛下,当年有高台是由好几个方面促成的。

  这第一嘛,是因为当年北方雨水丰沛。陛下乃是北方人,在北方所见所闻皆是各地大旱。而且因为江北的土地连年耕种几乎不休,所以出产极少。在当年江北,那可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地方,和如今的江南差不多的。”

  富贵听了点了点头:“远的不说,听说唐朝的时候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如今再看看现在的长安,真的找不出几条像样的河沟了。”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了抵御水患,自然要修建高台。

  这第二个原因是为了便于守护。陛下您想,如果一旦有人攻打,高台上的宫城就如同现在的城墙,没点人手没点办法是上不去的。”

  富贵点了点头,这也说得过去,为了防御修高一点儿也是可以的。

  张本草就接着说:“至于其他的,比如说高大巍峨的高台能让那些百姓们心存敬畏也是一方面原因。再有就是有些诸侯建造了如此高大的高台也是有夸耀的意思。”

  富贵再次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本来到此结束了,张本草想了想,又看了看富贵的表情,然后微微一笑。

  “陛下,既然说到这里了,臣也不过是布衣出身,身后没有家族牵绊,没什么不敢说的。斗胆向您说的再深一点。”

  富贵有些意外,但是聊得更深入一些也没什么坏事,于是就问:“老张你想说点什么?”

  “陛下,从古至今,仁义道德这几个字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早些年间,殉葬的事情几乎天天都会发生。那个时候别管是诸侯亦或是达官贵人,没有一个把升斗小民当人看的。再圣明的天子一旦驾崩之后,他的陵墓旁边总有那些殉葬坑。

  例如如今人人歌颂的文王武王亦是如此。若是有人反对,必有人会说这种事自古有之。又说这是古代贤王留下来的规矩,唉!民生艰难,短短四个字,字字带着血泪。”

  富贵默默的听着,他这会儿摸不准张本草想表达什么?

  张本草接着说:“臣因为出身贫寒,早些年跟随着父亲祖父在江南江北出诊学艺。见识过很多,不瞒您说,我们祖孙三人在江北认识过一伙盗墓贼。那群盗墓贼也是一家人,这样的手艺自然不会传给外人,而且这样的事儿一旦被官服逮住可不得了。那是要杀头的,所以一家人才是最保险的,都不会出卖家人,而且在墓里面发生了意外,也不会弃家人逃命。”

  富贵跟着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什么鄙夷之情。毕竟富贵本来就是个街溜子,偷鸡摸狗的事做的就不少。

  当时富贵特别崇拜一句话:“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无论是盗墓还是偷鸡摸狗,大家干的活性质是一样的,谁也别笑话谁。

  若是富贵有这样的手艺,自然也会下斗。所以听见张本草这么说饶有兴趣的问:“盗墓这种勾当一直听说过,却未曾见过盗墓贼。你既然见过,想必也是有一番感悟的。”

  张本草点了点头:“确实有一番感悟。他们跟我们说,墓里面的事千奇百怪。地下是亡者的地盘,都归阎王爷管。可是触目所及全是血泪,他们因为干这个时间长,能判断出来里面哪个是奴哪个是主,哪个是少年而亡,哪个又是寿终正寝。

  当时他们很得意的跟我们说,带了万千珠宝下去又有什么用?便宜的都是他们这些盗墓贼。他们甚至盗过金缕玉衣,把金丝拆下,玉片扔了,那些玉匣里面的王公贵族尸骨被拆分扔的到处都是,死后的体面还不如那些陪葬的奴仆。

  臣扯的有些远了,臣想说的是,他们从里面弄出来了不少好东西,上面都带着铭文。臣当年看过一件东西,那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个年代用过的一面铜镜。铜镜的背面刻着一句话,叫做‘子子孙孙永享’。

  这句话读来令人发笑,如今再看看,当年五霸的子孙七雄的后人又在何处呢?

  这一些达官贵人当年何曾把人当成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驱民流离骸骨如山,一句‘大争之世’,成就的是始皇帝天下一统。

  从那时到现在,纷纷扰扰上千年。他们当年把百姓当鱼肉,如今这些鱼肉又翻身,将他们的子孙当成鱼肉。循环往复,何曾断绝。

  最终在太宗皇帝的嘴里用一句话给概括了出来。‘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没有万年不坏的江山。也没有万年不败的家族。

  如今若是出手尚可挽救,若是不管放任不顾。只怕到时候悔之晚矣。”

  富贵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张本草看富贵没有说话又接着说下去。

  “人人称颂文王武王。说是周朝如何如何,周礼又如何如何。那么多人想要复原周礼,又说如今这个当下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只不过当年由礼乐做一层遮羞布,现在把这层遮羞布给去掉了而已。当年幽王烽火戏诸侯。及至后来犬戎入侵,谁来救天子了?这些诸侯又把天子当成了什么?

  后来人都说是幽王不对在先,不该戏弄诸侯。其实祸根在幽王之前就已埋下。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幽王之前,天子与诸侯已经斗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些人说烽火戏诸侯之事乃是后人诬陷,本来就是子虚乌有之事。为的就是这些诸侯要瓜分周朝的王畿。

  在人人称颂的周朝,根本就没有君臣相得,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仁义道德,有的也不过是冷冰冰的算计罢了。

  权力之争,何曾少过?

  陛下,人若不死,斗争不止,望您三思啊!”

  富贵伸出手去在张本草的膝盖上拍了几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到后来回到了宫里,富贵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思考张本草的话。

  从张本草这一段话里面延伸出去,想到了死在江都的隋炀帝。

  隋末的时候不也是君臣相斗的非常激烈吗?那个时候经过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所积累起实力的门阀世家,谁把隋炀帝放在眼里面了,并且他杨家得位不正,夺了外孙的皇位。别说是那些世家门阀,就是路边一老百姓都看不起杨坚欺负孤儿寡母。

  势力庞大的世家,在隋朝和皇帝斗来斗去,在唐朝也不消停。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世家门阀都看不起他们李家,没几家愿意嫁女儿给他们皇家的。

  世家是什么时候倒霉了呢?是碰上了武则天。也就是这位女皇有魄力,把这一些世家们扔进了垃圾堆里。

  富贵想到自己眼下遇到的困难,想到每日都在超出自己掌握的朝局。年纪已经不轻的富贵就在想:要不要自己再大干一场?再斗一回!?

  随后他又在想朝廷需要稳,这和当年造反的时候不一样了,当年造反的时候根本不用考虑那么多,只需要打仗就行了,现在需要考虑的比较多了。

  富贵比较崇拜刘邦,刘邦一生只做了两首诗。最有名的是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富贵是个文盲,虽然如今认识几个字,却没法像刘邦那样做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诗词。

  然而到了刘邦晚年,刘邦想要立刘如意为皇帝,却屡屡不可得。当年他在戚夫人面前吟出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如何的呢?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年老体衰的刘邦已经感受到了朝廷所带来的羁绊。与其说儿子已经羽翼渐成,甚至说翅膀已经硬了。不如说自己面对着眼下的局面也无可奈何。

  到这个时候富贵居然和刘邦有同感。

  都有一种徒之奈何的无奈。

  这一晚上的富贵没有睡着,然而第二天一早却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昨天陪着富贵一块爬山和富贵说了那么多话的张本草,就在昨晚暴毙于家中。

  下面给出来的答复说是张本草回家之后饮酒过量以至于酗酒而亡。富贵根本就不相信,首先,张本草出身贫寒,日子过得非常节俭。酒这种东西用的是粮食,酿造是一种奢侈品,纵然是张本草喜欢饮酒,也没有那么多钱去买酒,更谈不上酗酒。哪怕是一个小孩子就知道这是有人暗中谋杀了张本草。

  富贵眯着眼睛,盯着下面的大臣,颇有一种择人而噬的疯狂。

  张本草的死,富贵没追究。

  在这些大臣们看来,富贵听了之后,先是惊讶,接着是平静。

  只是念在张本草陪着读书的份上,富贵厚葬了张本草。打那之后富贵的日子过得一如往常。

  但是细微之中总能察觉出来点什么,富贵是一个纵情声色的皇帝,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美酒美女的追求。

  在以后的日子里,富贵虽然还喝酒,但是却浅尝辄止。以前喜欢年轻的宫妃在夜里伴着一起入眠,可是在此之后富贵偶尔会把那些年轻的宫妃留宿宫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入睡。

  时间很快到了冬天,江南的冬天湿冷湿冷的。朝廷里面上了年纪的大臣比较多。每天早上上朝的时候都起不来。

  然而朝廷的威严法度规定每一个老头必须赶过去上朝。赶不过去或者迟到的都会被拉出宫门之外,扒了裤子噼里啪啦的在同僚们面前挨一顿揍。

  江南的朝廷一如既往,每天因为一点小事争争吵吵,像是朝廷里面永远不会发生大事一样。

  紧接着,靠近海边的一座大山里有人叛乱。有山民杀了不少朝廷官员。

  这不是一件大事儿,知情的都知道,是因为有些人太贪婪了,压迫的那些百姓们挖矿,死了那么多,那些泥腿就不乐意了。

  这些朝廷大员们以为,随着官府的镇压,事情马上就会结束,可是并非如此。

  连州官都已经被杀了,就是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行了。

  所以在事情发生了两个月之后,天气已经很冷了。这些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富贵才收到了报告。

  择人而噬的富贵自然是暴怒之极。

  下令对这件事要从头到尾的梳理一遍。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陷入到这个案子里面的大臣不计其数,每天都有人被拉到午门外问斩。

  这个时候那些老大人们去上朝真的是抱着去入坟的心情,并且在出门之前都跟家里面交代好了遗言。

  而这些官员的家属们,每天看着这些官员出门都是哭哭啼啼的,日常也是强颜欢笑,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当中,当见到家人能平安回来的时候,那种劫后重生让人看了唏嘘不已。

  大家都盼着这件事赶快过去,可是没想到这事牵扯的越来越广。

  被抓进大牢里面的官员攀咬的越来越多。有不少皇子都被牵连了,富贵对于自己的儿子也没手软,下令建一座特殊的大牢,将这些犯事的皇子们革除了王爵,通通关进去。

  更是对这些儿子身边出谋划策的狗头军师们没手软。

  一时之间这个冬天真的是杀的人头滚滚。到处风声鹤唳,连平时给秋叶写小说的钉子们都安静了下来,没那个胆量去街上买纸了。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会向秋叶报告的,秋叶接到富贵最近一段时间的行动册子,又接到了一本厚厚的名单,这名单上的人都是倒霉鬼被富贵砍了的。

  他们死亡时在什么职位上,以什么名义在什么时候被拉到午门外问斩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富贵真的是有目的的杀人,秋叶已经从这份名单上看出来了。

  这些名单上的人大部分都是结党营私的,与其说富贵整顿朝堂不如说要把那些不受自己控制的官员斩尽杀绝。

  秋叶拿着这份名单,忍不住发愁。

  这些家伙死有余辜,这并不会让秋叶觉得可惜,只是秋叶发愁的是富贵这么砍下去,江南是有明白人的,假如江南的明白人举兵造反,把富贵给推翻了怎么办?

  秋叶并不是可惜富贵的皇位就这么白白的没了,而是想着自己对富贵还算了解,如果要是来了一个比富贵手段更高超的皇帝,到时候斗起来,自己要付的代价肯定更多。

  然而她只是发愁而已,这样的事假如发生了,秋叶也不怕。

  因为如今江北的军备已经走入正轨,已经进入了发兵的倒计时,不需要再长久的等待下去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06 22:01:09~2022-07-07 22:08: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瑞德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