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97章 腐朽 四

  富贵睡不着, 富贵的心情不好。就把大臣召见过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些大臣们一听脸上都带着苦涩。还能怎么办?实在是对面那皇帝她不是正常人。

  正常的泥腿子皇帝见识到了繁华之后,定力不好的, 直接把大号局面败光了,定力好的,总会迷失几年的。结果人家按部就班,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据说没什么爱好, 这日子过的什么劲!

  想弄出来一个昏君很容易, 美酒厚味道声色犬马这几样就够了。

  美酒这玩意,据说她不沾, 而且还对大臣说喝酒伤肝, 少喝点才能活的久。美食这东西,人家也吃,也说好吃, 但是浅尝辄止,吃了一点点, 还对女官们说少吃点, 吃多了臃肿难看。声色......她嫌弃跳舞的舞娘劈叉不够快, 胳膊打不直,而且节拍太慢,要激昂一些,谁家的温柔乡是激昂的!!!最后她不骑马, 说是骑马容易沾一身味......

  女人,本来就是女人心海底针, 以往的招数都没有用, 男人很多时候摸不准这些女人在想什么。话又说回来了, 女人的招数用在她身上也不合适啊,珠宝玉石人家也有,亭台楼阁表示目前足够,不需要再建了,她没需求,也没谷欠望!

  但是又不能以平常女人的心思来衡量江北的女皇。哪怕是投其所好,要连人家的喜好弄清楚才行。弄不清楚怎么投其所好?!

  没办法投其所好,就只能看着人家一路向前冲。

  今日陛下问起来了,又不能不回答,所以就有一个文官想了想,上前来应付。

  “陛下,有上中下三策。”

  “说说看”。

  “上策,就是您励精图治,群臣同策同力。这个时候想要追上还不算晚。”

  这话说了跟没说是一个样子的,富贵能保证自己励精图治,但是下面能够群策群力吗?

  但是富贵夸赞了对方,脸上却有些为难的表情:“这么做倒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只不过要辛苦大家了。既然是上策,那肯定是最好的。咱们就按上策来,不过朕也想听听另外两条计策。”

  这个大臣立即笑了笑,先是低下头:“另外两条计策就有些上不了台面。”

  “没关系,你尽管说。”

  “这中策,”说到这里,这个大臣笑了一下,“听说咱们江南有个香公子... ...”

  大家都是男人,光这种口气说出来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富贵的心里有些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很多是因为这种事儿一来不光彩,二来是要用到自家闺女身上。

  哪怕富贵和秋叶真的是打死打活,都不想饶了对方的性命。但是有那种血缘关系,有的时候做事儿心里面还是稍微有那么不舒服一下。

  有些人不知道这个所谓的香公子是什么人,献策的这个官员就解释了一下。

  这位香公子是江南一个香料商的儿子,家里面祖祖辈辈是贩卖香料的。虽然生意比较庞大,但是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还是比较低贱。

  如果碰上那些贵人们买香料,都是他们这一些东家亲自带着掌柜的上门。

  这个香料商为了让儿子早点接手自家的生意,也是常常带着儿子出入那些达官显贵的府邸。可这小子长得很不错,颇受一些上了年纪的贵妇人喜欢。这种喜欢并非是那种对小辈儿的关怀,里面掺杂了不少别样的情谊。这父子也不是不知道,就是用这种关系反而把生意越做越大。

  富贵听了解释,看了看旁边的石墨,石墨这段时间对京城盯得紧,当然知道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儿,于是隐晦点了点头。

  富贵就觉得有点恶心,“那下策呢?”

  “那就是派一忠贞之士,等待着她们母女出行的时候,”说完手掌在脖子这里一横,“除去。”

  刺杀啊!

  主要是一旦刺杀失败之后,闹出来的外交纠纷没办法收场。上一次刺杀一个官员,还能应付,但是这一次是刺杀对方的皇帝和储君,一旦不密,就是大事。

  富贵就觉得这种事儿真的是兵行险招,不到最后还是不要用。

  “下策,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

  上策才是一条正大光明的路子,但是这条路不好走。而且需要的时间又比较长。中间这一条计策... ...说真的,也太……

  富贵就对身边的官员说:“咱们来商量商量如何用上策吧。”

  商量完了之后,这个建言献策的大臣也没有立即走,而是悄悄地跟富贵说:“陛下,不如带那个香公子来给您瞧瞧?”

  石墨也有事等着回秉,听了就有些看不过眼,转身看着远处。

  这个官员看富贵没有反对,于是说了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

  “当年大公主成亲的时候您并不知道,而且听说驸马身体不好,谁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鸳鸯失伴,岂不可怜。您也是送一个人过去陪着大公主。将来要是那位驸马不幸离开人世,公主倒也不必太过伤心。这也是您做父亲的一番心意。陛下说是吧?”

  这么一说,富贵心里面倒是好受了不少。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说的对呀。只是,那孩子对驸马一往情深,这些事儿还是要悄无声息的办才行。”

  意思就是别张扬。

  这官员当然知道什么意思,君臣相视一笑。

  石墨就后悔自己为啥长了一双耳朵,等到这个官员走了之后,石墨看到周围没其他人了,才劝谏富贵。

  “陛下,这件事儿一来有失光明。二来,林荣也不是吃素的,您这多少有点看不起他了。他要是动手杀人了怎么办?”

  “杀就杀了,死一个人而已。如果因为这个人的死使得他们夫妻闹起来,倒也是一件美事。”

  石墨就知道事情已经拍板了,根本没办法劝解。只能在心里面暗暗叹了一口气。君主不行正大光明的阳谋,岂不知损了帝王威严。然而渐渐年老的富贵慢慢的走入了死胡同,没了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和昂扬向上,变得石磨都快不认识了。

  他出宫门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巍巍宫阙,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舒服,有光明正道不走,偏偏走小道。却不知道这世间有些路是必须走远的。

  很快江南的一队商队进了江北的地界。经营的种类从针头线脑到玉石珠宝都有。一路卖一路收钱,很快到了京城。

  有一些贵重的东西要在京城出手,顺便再从京城这边进货带回江南去卖。已经到了年底,越是靠近年根儿,买卖行情越好。特别是京城这里,权贵之家迎来送往,出手的都是好东西。

  腊月二十八,京城外边。

  明珠和林荣从城外的庄子出来准备回城。

  到了年根儿林荣就要祭祀父母。虽然坟墓在老家,但是京城外面有一处巨大的庄园是属于林荣的,他在哪儿设了祠堂,带着明珠出来提前祭祀。

  一般祭祀是在晚上,但是明珠的安全非常重要,晚上不能在外边过夜。林荣也不舍得让明珠在外面受冻,所以早早的父女两个出来,在白天祭祀完了之后,下午吃过饭才开始回城。

  眼看快到京城了,就有外边跟着的随从禀告。

  “公爷,前面好像是廖老爷。”

  明珠一听赶快把脑袋伸出车去,冷风一吹明珠打了一个喷嚏。前面果然是一个老头骑着一匹骡子,骡子上面还挂了一些包袱,前面有一个牵骡子的青衣仆从。

  因为明珠他们这边是一辆马车,数十匹马。骑骡子的人就在一边让步,明珠一看侧颜,果然是廖叔齐。

  “姥爷……姥爷。”明珠喊了一声把脖子缩回来:“爹爹,真是我姥爷,就骑了一匹大骡子。”

  林荣就赶快让人把廖叔齐请到车上来。

  廖叔齐穿着半旧的衣服,在马车外边儿被人扶着上来。刚进来被热气一蒸,嗓子就比较干,咳嗽了两声。

  明珠就赶快端了一杯茶水。

  实在是马车里面空间比较小,林荣也只能坐的端正一点表示尊敬。按道理来说,林荣要和明珠下车问候一声。

  明珠和廖叔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宗法上讲,廖叔齐是秋叶的继父,该有的尊敬还是要有的。

  廖叔齐没讲究那么多,语气略微有些责备:“皇储刚才就不该喊老夫,幸好这前后左右没人,要是有人,还认得老夫的身份,您这一喊倒是暴露了。”

  明珠就说:“我就是知道没人了才喊姥爷的,姥爷怎么一个人带着个长随在外边?大舅舅怎么不来接您?”

  “老夫不让他来,别那么轻狂。他如今就该稳重点。”那小子每次出行都是跟一群人,到了书院那种地方,多少有些张扬了。

  廖叔齐因为刚到京城的时候在城外的一家书院找了一份工作。给人家当先生,先生这种职业,虽然清贵,但是也清贫。他一个月在书院里面讲半个月的书再回家住半个月。

  今天正好是书院放假,所以把自己日常用的一些东西带着回家,特别是一些坐垫儿外套,也该拿回家拆开洗洗。所以骡子上面就挂了不少东西。

  如果看廖叔齐的言行举止和穿着,真没人相信他会是秋叶的继父。廖叔齐这个人非常朴素,又不贪图享乐和排场,就个人修养而言,这个人是一个品性高洁的人。更难得的是为人还很清醒,与人相处的时候不卑不亢。

  林荣对这一位岳父是非常尊敬的。但是也提醒廖叔齐往后多带几个人,“一来是天冷各处结冰,一个人跟着照应不到,略微没有扶住您,要是滑倒怎么办?再有就是,您这个样子到底与身份有些不匹配,万一被人家顶撞了,或者是冒犯了可怎么办?”

  廖叔齐摆摆手:“你们都这么劝老夫,多虑了。老夫如今身体还好,没有到了那七老八十非要人搀着才能走路的份上。再说了,老夫也就家里面和书院两头跑,不和人家结怨,也不去看什么热闹,路上遇见了主动给人家让路,能跟什么人发生口角?没有口角人家也不会冒犯老夫。

  再说了,老夫是个什么身份,一没有爵位,二没有官职,也就是书院里面一教书的先生,摆什么排场。”

  明珠听了就问:“回头让我妈妈给您个爵位... ...”

  “别别别。”廖叔齐赶快把杯子放下去,“这是要折寿的,再说了,爵位给老夫这样的老东西干嘛?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予。要不然这天下谁能服?”

  转头跟林荣说:“这事儿一定要跟皇储好好讲讲,免得将来民间非议。”

  林荣就知道明珠说说而已,廖叔齐和朱大姐不一样。朱大姐总觉得给的少了,就是不给也是要张嘴要的。而廖叔齐不是个贪图富贵的人,或许是知道交往的尺寸,在秋叶面前拿捏尺寸拿捏的非常好,别看朱大姐是个亲娘,但是说话的分量绝没有廖叔齐重。

  于是笑着答应了:“您说的对,她呀,回头还要再好好说说。”

  明珠对着廖叔齐赶快笑了笑,又抱着茶壶给他倒了一杯茶。

  说话的时候马车进了城,外边的侍卫就请示该如何走?林荣吩咐先把廖叔齐送回去再回宫。

  快过年了,京城里面热热闹闹的。廖叔齐就请林荣和明珠先到家里面坐一坐。“你们别急着走,老夫的行李里面有一罐好茶叶。是南方的红茶,一个学生送的。你们等会儿喝一盏,要是觉得好分你们一半拿走。”

  明珠还没有喝过南方的红茶呢,实际上北方也没有太多的产茶地方,茶叶一般都是从南方送来。她因为年纪小,秋叶对她喝茶限制的很严格,怕她走困了,所以跃跃欲试。

  就答应喝一口试试。

  林荣对这个倒是没有太多的热衷,既然明珠想要喝一口,那就喝一口。

  马车到了廖叔齐家门口,明珠就从车窗缝隙里面看到门外停了很多马车。忍不住在心里面想:外祖母真是知交满京城。

  马车没有停,直接进门。家里面儿的奴仆中有认识跟随林荣的人,赶快派人去后院请朱大姐。

  朱大姐是知道的,林荣只要是出宫几乎身边都带着明珠。林荣来了,明珠也来了。立即高高兴兴的出来迎接,到了二门那里,果然看到明珠从车上跳了下来。

  朱大姐这几年也发福了,小跑着过去搂住了明珠。“哎呀,小乖乖。终于来看看外祖母了,平时盼着你出来,你就是不出来,小没良心的。”

  明珠被她抱得很紧,含糊不清的含着外祖母。

  廖叔齐看了就忍不住皱眉:“你把孩子松开一些,看你抱那么紧。”

  又看只有朱大姐出来,却不见儿媳妇儿和儿子。就问到:“今天孩子没回来?”

  “回来了,刚才外边有事把他们夫妻叫走了。齐侯家的姑娘不是要嫁给周家的哥儿吗?周家不是现在给他们家的老太太守孝吗,婚礼往后推了,以前准备的嫁妆觉得不太合心意,他们家特意把儿媳妇儿请过去问问,看怎么准备,我说儿媳妇挺着肚子呢,儿子也跟着一块去了。”

  廖叔齐听了也没有放心上,点了点头。就让人把茶叶找出来,外边太冷,几个人往后院去。

  结果就在跨台阶的时候,廖叔齐就发现自家门口站了一个相貌俊俏到不像话的小伙子。俊俏到人群里居然一眼能看到的那种。

  家里面可没有这样的奴仆呀,这相貌,真的是奴仆不可能不记得。而且这小伙子衣服穿的还挺不错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怎么在二门口站着?

  廖叔齐就有些不高兴,毕竟二门口这里有女眷出入,站着一个明显不是自家的人这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谁?”

  朱大姐赶快扭头看,忍不住赞了一声:“这小伙子好相貌呀。”

  旁边就有管家禀告:“这是赵夫人介绍来的香料商人,等会儿要拜见夫人,所以让他在这边等着。”

  廖叔齐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规矩大的大户人家不会让陌生人靠近二门。

  可如今有个陌生人站在了这里,就让廖叔齐觉得朱夫人对家里的管理松懈了。

  明珠本来被朱夫人搂在怀里一块往后院去,这个时候明显感觉到气氛有些不正常。忍不住看了看林荣,林荣只是对这个年轻俊俏的人看了一眼,对着明珠摇了摇头。

  对于廖叔齐来说,这会儿招待林荣他们是重要的事,于是一群人到了后院正房,喝了些茶,吃了点点心。朱大姐又给明珠打包了许多零食,京城中的人巴结朱大姐的大有人在,她零零碎碎的收了不少礼物,有很多不错的,一股脑拿来塞给明珠。眼看着天黑了,明珠说必须要在天黑前赶回去,这才被朱大姐给放走。

  父女两个刚上马车,明珠就直接说。

  “我看着姥爷想生气呢,外祖母肯定挨骂。”颇有些兴灾乐祸。

  林荣心想你不要表现的这么明显好不好?好歹那是你亲外祖母!

  嘴上只能说:“她为人糊涂了些,但人还是不错的。”

  林荣的这句评价非常中肯,朱大姐确实是糊涂。但是这个人也真的是善良,欺男霸女的事她做不出来,也做不出来什么过格的事情。但是少不了被廖叔齐说了几句让他管着点家奴,省得到外面惹事,或者是给家里招惹些不三不四的人。

  等到儿媳妇儿和儿子回来了,一家分两桌吃饭,为了在儿子面前给他亲娘留点面子,廖叔齐也就不说了。

  父子两个就挪到外间去吃,留下她们婆媳在里边儿。

  廖叔齐就跟儿子说朱大姐:“你母亲耳根子软,只要有人奉承她几句,他就把人当成自己人。”

  他儿子心想这不就是一直都有的事吗?忍不住问“爹爹怎么今天说这个?我娘不是一直如此吗?”

  “以前倒是没什么,只是和她交往的那位赵夫人你了解多少?”

  秋叶的大兄弟廖家的小公爷摇了摇头,谁管这个呀?女人们在一起说的也就是那些闲话,他的事儿多的是,和这些女人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从来都是不见面。

  廖叔齐有一项别人没有的独门技能。他会看相!

  “今天那个人老夫瞧了一下,不是个好东西,是个风流债太多的人。到处招惹女人,死在风流债上,而且是个短命鬼。”

  秋叶的大兄弟还在想:老爹说这个什么意思?人家死不死的与咱们何干?

  廖叔齐发现儿子不上道,忍不住压低声音说:“你我父子加上你媳妇儿都要盯着点儿你娘。免得有人想借了你娘的这根梯子攀青云路。”

  那个男的,青云路,借我娘的梯子……小伙子毕竟见识少。

  “他要请我娘举荐?我娘的糊涂性子......就算是我娘肯推荐,陛下也得信啊!说不定从宫门口走到陛下跟前,我娘都忘了该怎么夸那男的有才华了。估计也就是翻来覆去干巴巴的说‘有学问’‘读过书会识字儿’……弄得跟我姐面前的人没读过书似的。说起来她跟前都是鸿儒,既然是个小伙子才读了几年的书,怎么能在这堆鸿儒里混出头来。”

  说到这里就想起个笑话,忍不住想笑。

  廖叔齐问:“给陛下跑腿干活的人天下不缺。要是卫之夫赵飞燕之流。你觉得呢?”

  卫子夫赵飞燕和一个男的......

  秋叶的大兄弟脸色就有点不太好了。回头一想,家里面的人都说那小子长得好……

  “我娘没那么糊涂吧?我姐可是亲闺女。”也说不定,主要是自家亲娘的脑子转不过人家。被人家哄着说不定就信了。亲闺女咋啦,就自家亲娘这德性,说不定连亲闺女都会坑。

  想到这里他赶快说:“回头您要是不在家,我就把她接过去,就说让她看着孙子孙女。不能留她一个人在家。”

  廖叔齐也是这个意思。

  林荣和明珠回去,明珠先回去换衣服。林荣就跟秋叶说:“今天我和明珠送老泰山回去,你猜我们在他家二门口看见什么了?”

  看见什么了?

  “看到了一个妖艳的男孩子。”

  妖艳……男孩子……

  秋叶顿时生出了一些不太好的想法。“你的意思是说……不可能不可能,我娘才不会那样呢。我娘和廖叔叔的关系好着呢,她我是知道的,不会的。”

  林荣就不是一个背后说人闲话的人,能说这么多也已经够破格的了。

  “反正你自己去查吧。”

  秋叶真的坐不住了,亲爹就不是那种有节操的,假如亲娘也不是,那该怎么办?

  而且自己还有女儿了,有这么一个外祖母将来怎么教育孩子。

  秋叶被这个消息雷得外焦里嫩,想要呼唤天上的雷劈死自己。

  “不不不,我娘不是这种人。”秋叶哪怕嘴里这么说着,还是赶快跑出去让人打听一下那小伙子。

  全家人吃完晚饭之后消息就送了进来。

  那小伙子也确实是江南的香料商人,也确实长得很好看,也确实和上了年纪的妇人关系那啥。

  而他如今的金主就是和朱大姐关系特别好的赵夫人。这个赵夫人并非是什么官员家的家眷,而是个北方来的皮毛富商。

  北方的女人本来就非常彪悍,再加上赵夫人的丈夫早早的没了,子女都在北边。所以非常放得开,但是她本来就是做生意的,很注重名声,知道她这种爱好的比较少。秋叶倒是没看不起这位赵夫人,当年老母还在的时候,那些妖艳的男孩子多的是,秋叶包括当年的婢女们都被这些人给恶心过。

  可能这些人太恶心,导致伺候过老母的女官目前都是很厌恶男人,到现在三十多了都不愿意成亲,当然了,她们不成亲没人敢逼着,也没人敢在她们跟前叨叨。秋叶刚才觉得没法教育孩子就是因为这个,有亲近的长辈太出格,没法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

  特别是这位赵夫人和朱大姐还真的是一对好朋友。主要是朱大姐为人赤诚,没看不起商人。而且朱大姐比较有钱,那位赵夫人好几次手上不凑巧,朱大姐还主动慷慨解囊。

  那位赵夫人还确实是有几分江湖儿女的模样。对待朱大姐也确实全心全意……全心全意到了自家的小宝贝儿也拿出来......这简直是个损友!!

  秋叶默默的把纸团成一团,扔进了火盆里,心里向着明天把大弟弟叫来,让他严防死守,不能让某些人破坏朱大姐的生活。旁边榻上林荣拿本书做掩饰,静静的看着秋叶,秋叶脸上的表情过于活泼。

  秋叶把纸扔出去之后,用手捂着脸使劲的揉了揉,然后双手握拳,学着土拨鼠尖叫无声的呐喊了一下。

  叫完心情爽了,随后发现林荣正盯着自己。

  “看我干嘛?”

  “看你是因为你好看。”

  夭寿啦,这家伙说好听话了,秋叶心里居然有几分高兴。既然会说好听话,那不妨多说几句。

  “我哪里好看?”快夸夸我。

  “你崩溃的样子真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