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94章 腐朽 一

  周挺虽然死了, 但是周挺造反这件事留下来的后果很严重,大家这个时候才发现,对啊, 他巫马富贵就是造反才成为皇帝的,他能造反,为什么我们不能造反呢?

  有人说,自从汉朝结束,从三国开始一直到唐朝一统, 所谓的忠君都是一场笑话,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个时候的江南和那个时候非常非常的像。

  皇家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德行,臣子也不必像臣子那样毕恭毕敬。

  皇家的威严一且消散, 是再也不能聚拢起来的。富贵很敏锐的察觉到了, 因为富贵发现自己发布下去的命令已经不会被实打实的执行,总会有些人在某些地方故意阳奉阴违。

  这些世家子弟在如何应付皇权这一块拿捏的十分到位,自古以来君权和臣权就是在不断的争夺。此消彼长之下, 富贵手中的皇权在一点点的被臣权侵蚀。

  特别是这些大臣们一致要求废太子,到了这个时候, 太子的存在关乎到皇权的威严是否还在。如果富贵能保住太子的位置, 那么还能弹压得了这一些大臣们。

  然而比这些大臣们更积极的是诸位皇子。这些皇子才不想那么多的, 他们发现可以把大哥从太子的位子上拉下来了,只会弹冠相庆积极奔走,根本不会考虑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为了保住太子,换句话说为了保住皇家的威严。富贵将这些儿子们聚集了起来。

  这一次太子没有参加。

  太子没有参加, 就是富贵对这些儿子们隐晦作出的保证。现在太子这个位置上还需要你们大哥坐着,他日自然会将他拉下去的。但是你们大哥不能在这场风波里被废。

  只是这些儿子里面没有人能够看懂富贵的意思。富贵嘴里面在斥责他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乱窜。

  这些皇子们表面上唯唯诺诺, 心里面却对富贵的话十分不服。

  甚至还有那些年纪小且莽撞的皇子直接小声的嘀咕, 就是说父皇太偏心老大了。

  看着这些愚蠢的孩子, 富贵纵然是对这些孩子们不抱什么希望,也被气得手脚发抖。

  富贵只能更隐晦的提醒他们:“咱们老家有一句老话,叫做大河无水小河干。你们都是兄弟,老大有这样的下场,你们做兄弟的难道心里面就没有一点伤心吗?”

  物伤其类你们难道不懂!老大今日被群臣要挟着废除位置,将来就是你们做到了皇帝的龙椅上,除了当个傀儡,你们是不会拿到一点权利的。

  但是这些皇子们是真的不懂,他们只当是老头子还是心疼老大?

  出了皇城在回家的路上,这些皇子们纷纷跟自己心腹幕僚们吐槽。

  “父皇是什么意思?不还是想让我们维护老大吗!

  我们帮着老大安然度过这一次危机,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老大只会继续欺负我们。他老大就没有什么德性,本来就不该做太子,如今被废也是应该。”

  这些皇子们身边的明白人不是没有。

  有一些也非常隐晦的把富贵的良苦用心给提了出来。

  “太子是谁无所谓,之所以大皇子作为太子向来遭受非议却一直未曾被废,乃是诸子之间竞争极大,陛下为了平衡各方,所以才令大皇子坐在太子之位上。如今也是怎样,这个时候真的废了太子,那么朝廷里面又会马上要求立新太子,片刻之间,谁能作为太子坐上去呢?”

  坐上去一个新太子,难道就会服众吗?

  有了一个太子被拉下来,就会有第二个太子被拉下来。

  长此以往下,皇子的斗争已经显在了明面上,只会加剧朝廷的内讧。与朝廷的治理没有任何帮助不说,反而会让江北趁虚而入。

  这些幕僚们把事情给这一些皇子们讲明白了,但是真正有长远目光的人有魄力的人少之又少。

  这些皇子们在王府里面来回思索,到最后统一的想法是:我为什么要退一步,我退了人家又不会退。我退了之后别人不退反而显得我无能。到时候太子仍然被废,没有退一步的反而更进一步。没帮上老爷子的忙不说,反倒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

  何必呢?

  所以这些皇子都是死扛到底,一定要废了太子,至于废太子之后谁做太子,那大家各凭本事。

  富贵从朝堂局势以及各个儿子的反应当中,立即明白了过来。

  这群小兔崽子不仅不跟老子站在一条线上,反而先拆了老子的台。

  既然你们这么闹腾,那你们亲爹也不跟你们讲理了。

  于是富贵立即松口:废太子!

  在废太子的第一条圣旨发下去之后,各位皇子以及各世家还没来得及相庆。瞬间富贵又扔下了一条大新闻。

  富贵这个命令是以圣旨的形式明发天下。

  其大意是说朕是通过反抗前朝得到了如今的江山,为了不使子孙后代忘记创业艰难,特通过以下方式确立太子。

  确立太子的条件就是:进攻江北,先攻入江北京城者为太子。

  领兵去战斗吧,谁赢了谁是太子。

  至于这些人拿了兵权之后会不会在江南厮杀?富贵表示,他一点都不担心这个。

  这一群人会不会在江南厮杀要看朝政有没有崩溃。换句话说,是这些文臣之间要不要撕破脸。

  朝堂里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若是双方互为政敌,一旦有一个人辞官归隐,那么朝堂事朝堂了,另外一个还在高位的政敌不可对这个辞官归隐的人追杀,更不能对他个人及其家眷秋后算账。

  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保证有人在争斗失败之后能够保留一份体面。

  所以很多人眼看着时机不对,都会挂印归隐。如果一旦对那些失败的人进行追杀,这就是内战的开始。也是这些文臣彻底不要脸面,抛弃了体面。

  而这些皇子们虽然有清算对手的心。但是这些人如果是没有身边人的辅佐,又干不成事儿。他身边的那些人想要体面也想要将来在自己失败的时候别人不对自己清算,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这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富贵用这一招将君臣矛盾立即转嫁出去。并且将已经划分好的一些防区分配给了这些皇子。

  军队太少,皇子太多。好几位皇子分得一支军队。接下来又是一番内斗。

  富贵这一招玩的十分漂亮,他有充足的时间利用各派势力将一些刺头一一铲除。然而这一种做法是进一步透支了王朝气运。

  富贵在朝政平稳了之后禁不住想:自己这个江山还能延续多少年?

  自己这种行为无疑是饮鸩止渴。

  怎么办?

  这三个字出现在富贵的脑海里,富贵随后摇了摇头。船到桥头自有路,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江南的变局秋叶也知道了。秋叶对江南那个亲爹的做法简直是想要张口骂人。

  你国内的那些烂事你处理不了,你就把矛盾转嫁到我身上!真不愧是你,富贵!!!

  秋叶没有在女儿和弟弟面前发泄不满。到了林荣面前,秋叶对着林荣吐槽了两个时辰。

  秋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富贵和自己简直是互为一对克星。

  “我怎么现在才知道这件事呢?!我就该早几百年前知道我和他不对付!!跟着他,一天一顿都吃不饱……跟着他都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别人是新三年破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是直接补了又补十多年……”

  林荣忍不住想笑。

  秋叶非常不满:“你笑什么?!”

  “没有没有,我想起明珠了。”

  “你少在那里提闺女,你就是笑了。笑就笑吧,这是实事儿,说点儿你别嫌晦气的话,死人衣服给我,我都高高兴兴的收下了。这是真事,我们村里面有个老婆婆去世了。他闺女收拾东西的时候,老婆婆穿过的衣服没人要。

  结果那老婆婆的儿媳妇儿找到我和我娘,人家也挺不好意思的,我娘还有点不乐意。我心想有什么不乐意的,这年头不抢不偷弄点布料多难啊!

  我那个时候说话特别好听,我跟那老嫂子说‘婆婆是高寿没的,这衣服上沾了寿星的福气,给我了,我也要沾沾这个福气。’这几句话说的我娘当时想哭。马瘦毛长,人穷志短。怪得了谁呀?

  后来想想,谁都可以怪,唯独怪不到我身上。我可以怪皇帝,以前那个皇帝要是多管点儿事儿,县官哪会盘剥的那么狠。县官盘剥的没有那么狠,我们家好歹会留那么一点粮食,也不至于吃不起穿不上。

  后来想想,就算是家里面有了三五斗粮食,就我爷爷奶奶那个德性,我能有好日子过吗?所以除了那时候的皇帝县官,还有我爷爷奶奶都要怪。

  那些人也就算了,对我的伤害就一般般,这其中我最要怪,最最不能原谅,最恨的人就是我的亲爹。他要是但凡有一点用,但凡把我们娘俩放在心上那么一指甲盖的位置,我和我娘的日子过得能这么辛苦吗?

  这是我10岁之前的想法,我10岁之后就觉得我那10年的想法都太扯淡了。

  皇帝和当官的,甚至我爷爷奶奶再加上我的不争气的爹,都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但是实际上,我的软弱也让我过了这么久的苦日子。

  我想通了之后,跟我奶奶没有客气过,虽然以前也没客气过。后来跟那些当官的也没客气。不管我爷爷奶奶还是当官的和以前的皇帝,都是过眼云烟,都过去了。说实在的,从我生下来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要么是我爹弄死我,要么是我弄死我爹,没第二条路!”

  父女做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林荣就问:“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没有当初他在阵前抛弃你们的事儿。你会跟他和好吗?我的意思是说,你假如这个时候在南方是位公主……”

  哪怕林荣说的意思有点儿难以表达,但秋叶还是听明白了。

  不就是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份江山,又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辛苦了十几年之后亲爹的身份突然有了巨大的转变,连带着自己也成了尊贵的大公主,自己会不会和富贵父慈子孝。

  秋叶冷笑了一声。

  “你觉得呢?朕就是成一个讨饭的乞丐,也能靠一双手给自己打一下一番势力成就一番事业。想让我为了那点权势对他低头,等着吧!我就是真的出去要饭也不会跟他和好的。”

  林荣想想,别人说这话可以不相信,但是秋叶说这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秋叶也是非常感慨,“我跟你说,你别不信。乞丐是真的能当皇帝的,我知道的就有一个,人家真的是开局一只破碗,甚至连个破碗都没有,就那样赤手空拳打下一片江山。比起他,我还差了一点。”

  秋叶必须承认没有长生老母打下的基础,秋叶不可能以这样快的速度横扫江北。

  所以,当有人吹捧秋叶的时候,秋叶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的皇帝里面最厉害的那个。既然不是最厉害的,也不是最幸运的,幸运的那个叫刘秀,人家才是位面之子。就这一个各方面都挑不上优点的人,怎么好意思坦然接受人家的拍马屁呢?所以人家给秋叶灌迷魂汤的时候,秋叶从来不会飘。

  哪怕别人不知道,秋叶自己知道有人比自己还要艰苦还要厉害,付出的还要多,自己在古往今来的皇帝里真的没啥特点和优点,将来真的到有人拉了一个皇帝群,秋叶没啥能拿出手的。

  但是林荣不信,林荣自认为自己读书不多,但是对历史还是了解一些的:“那陛下举个例子,是哪一位皇帝如此……”他想了半天没想出一个形容词儿来。

  “洪武大帝。”

  林荣真忍不住了,觉得秋叶编得是有鼻子有眼儿。

  不过这一番闲聊,秋叶总算是把心里面的那份不满给宣泄出去了。可是眼下的事儿还是要办的。

  “我亲爹如此一番乱打拳,我那些弟弟们个个嗷嗷叫的想要对江北用兵,你觉得他们什么时候能够攻打江北?”

  “最快应该是在秋季。但是我觉得明年的可能最大。大军进攻,不是一句话说说就能完事儿的。老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连番用兵,哪还有什么存粮?

  我听廖老大人说今年江南雨水多,庄稼的收成不好。特别是夏季收小麦的时候,因为雨水多,小麦收到家要么发霉,要么发芽。民生如此艰难,他们想要筹粮北伐,估计是难上加难。

  弄不好会激起民变。”

  秋叶跟着叹了一口气,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时期。

  受限于土地上的产出不多,秋叶知道,蒸汽机不出现,时代永远脱离不了封建。

  但是以秋叶自己的本事又做不出蒸汽机,科技树不是凭空点亮的。一旦蒸汽机出现,海量的商品就会冲击着整个社会,社会就会被迫加速进化,资本的矛盾和封建社会的矛盾尖锐到天翻地覆,到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秋叶问林荣:“船舫那里有什么好消息没有?”

  “没有。短时间你想要什么好消息?”

  没想到到了封建社会,养一只水军也是如此的费钱,费人,费时间。

  秋叶给自己的时间只有5年,5年之后,一定要进攻江南。

  在这一次聊天后没多久,秋叶正准备让人收拾东西离开避暑行宫回京城。

  可没想到,就有江南的使者秘密来求见。这个密使是江南的二皇子派来的。

  秋叶很好奇来找自己干嘛的?难道是想提前投降?

  于是饶有兴趣地准备接见这位密使。

  明珠这一段时间在读史书,已经读到了东周的后半期,也就是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的使者们已经抛去了春秋时代的温文尔雅,变得很有攻击性,且武德充沛。

  比如说唐雎,那句“血五步天下缟素”,把人家秦王威胁的一愣一愣的。还有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借口给秦王指正玉璧上的瑕疵,把玉璧骗回来之后,举着威胁秦王……

  秦王,几乎被这些来使当经验包刷了一遍又一边。明珠这几天就特别迷恋这些动不动就威胁敌国君主的使者。

  于是非要跟着秋叶一起接见来使。而且还想要效仿先人,给对方的密使难堪,看人家怎么化解。

  秋叶想说:闺女,你这是把自己摆在了经验包的位置上啊。你没看见旁边有一个贼眉鼠眼手里拿了一本书和毛笔的家伙吗?这家伙是在随时记录你的言行,万一对方的使者也是蔺相如唐雎那样的人物,然后你这种人菜瘾大的形象就会留到史书上。你将来会对今天的决定感到后悔的。

  不过后来一想,旁边那贼眉鼠眼的家伙可能不会记自己闺女,而是把这件事摁到自己头上。

  这让秋叶再次萌生了想把那本书抢过来读一读的想法。

  哪怕秋叶反对,但是明珠想这么做。秋叶又是一个在某些时候毫无底线的坏妈妈。

  扭不过明珠的想法,觉得吓唬一下对方也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取了一个三国时期用过的办法。

  在空地上将一锅热油煮开,然后将对方的密使请到了油锅旁边。

  这边接待的女官面无表情地指着油锅对密使说:“陛下有令,若是请见,请先过油锅。”

  为了证明这是一锅热油,而不是那些走江湖卖艺的所谓油锅。旁边还放着一只拔了毛掏了内脏洗干净的鸡,就有人当着密使的面,把鸡慢慢的滑进了油锅里。

  空气里面弥漫着炸肉的香气。而密使还真不是邓芝这样的人物。

  已经吓得两股战战强撑着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接待他的女官仍然面无表情,“既然这么说,那就不全炸了,先炸你一只手吧。”

  只有几个五大三粗的侍卫过来,撸起他的袖子,就要把胳膊往锅里面摁。

  这个密使当场吓的失禁。

  当然这只是吓唬吓唬他,侍卫们直接把他拉下去了。

  这让楼上的明珠看的失望不已,摇头叹息。对江南的二皇子颇看不上:“唉,我的二舅舅究竟是眼睛多瞎呀,居然把大事托付给这样的货色。”

  明珠这下彻底失去了兴趣,也不管江南的二皇子究竟是派了密使过来想说什么。直接蹦蹦跳跳的到后面读书去了。

  秋叶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到了下午让那个受了惊吓的迷使缓了缓,在避暑行宫的园林里接见了他。

  说是园林,其实还是取了一段峡谷。沿着一条宽阔的河流两边开凿栈道,隔了不远处设亭台楼阁,两岸亭台楼阁连城一片,在水面行舟观看两岸,简直是水上宫殿连绵无尽,美轮美奂不假,就是维护保养的时候很费钱,让秋叶很不爽,而且一度生出不管的想法,最后还是舍不得这里的风光,想着自家人花费的不多,内库也能拿出维修的钱,才保留了下来。

  这里既能观景,又可散步。既能在岸上欣赏水景,也能坐船游河。夏季的时候在水边是最凉爽的,一般午后秋叶总是把那些公文搬到河边,一边吹风一边办公。

  今天也是如此,秋叶在阴凉处的一个亭子里面办公,这里摆好了桌子,在桌子的前面放了一只蹲兽铜香炉,里面燃烧了一些果壳香料,使得亭子里面弥漫着一种甜腻腻的香味儿。

  沿着亭子到两边的栈道,有无数的宫女女官和侍卫。还有不少背着筐的侍从官员,里面装满了书籍公文,预备着女皇随时查阅问询。

  这个密使被宫女带着走在了水边的栈道上。

  避暑行宫是前朝留下来的宫殿,修建的时候很有巧思。栈道铺设在水上,木板离水面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行走在上面的时候,脚步声与水面形成了回响。颇有当初吴国馆娃宫响屐廊的模样。

  这个密使虽然没有慷慨取义的气节和勇气,但是却有一颗享乐的心。

  走在这栈道上,居然浮想联翩,甚至这个时候想要赋诗一首。甚至觉得如若在这种地方,要如何摆宴,如何听乐……已经想好了全套玩乐。好在还记得自己是在什么场合,勉强让自己的脑袋低下来,没有四处观看。

  宫女让他在一边等着,她自己进去禀告。这个密使闻着从远处飘来带甜味儿的熏香,感受到山间吹来的凉爽微风,看到有几只野鸭子在水面上扑闪着翅膀,如离弦之箭一样飞速的游去,一瞬间觉得如在天上宫阙,觉得行宫如此富丽堂皇,不知道皇宫是何的模样。

  这家伙已经全然忘了上午的时候是如何丑态百出。

  宫女回来冷冰冰的跟他说:“陛下要见你,不可失礼。跟我来吧。”

  “多谢姐姐。”

  宫女对这家伙的油嘴滑舌并不理睬,这家伙今天吓得失禁的事已经传遍了御前,冷哼了一声,转身带着他往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