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51章 倒塌 七

  就在秋叶整顿宁山的时候, 北方三郡的收获很大,他们先是对兰封下手,兰封根本没有组织人抵抗, 他们的郡守直接逃到了东平。

  兰封的面积不大,境内多是一些山川,山川壮丽秀美。所以这里有很多京城贵族的别院,还有很多京城权贵的私产。如今这些产业的主人说不定都已经在京城里面被杀了,兰封郡守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 当然没有在这里过多停留, 直接带着心腹和家人逃走了。

  紧接着北方三郡转战归德,归德这个地方和旭州接壤, 务必要把这个地方打通, 才好把抢来的东西运回北方去。

  归德的状况和旁边的邻居兰封特别相似。不同的是面积稍微大了一些,境内也没有多少大山,而是有很广阔的草原, 境内的人也不多,所以任凭草原的草肆意生长, 却没办法组织足够的人手去开荒。

  这里的人倒是想抵抗来着, 可是偏偏不是人家的对手, 几场遭遇战之后也被占领了。

  这一下,北方瞬间和京城连接,他们一下子有了六郡的土地,立即成了天下第一大势力。可偏偏这一切都是唾手可得, 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

  三家非常高兴,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时间大摆筵席。

  消息传到宁山的时候秋叶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到了尾声。接下来的安排, 秋叶拿不定主意去北上干翻庆安和庆阳, 还是回到平阳去迎敌。

  反正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北方三郡不会让秋叶有太长的喘息之机。

  就如金山老主管说的那样:“这会放眼天下,能被他们称作敌手的也就是咱们。只要是把咱们打败,想要把北方24郡收入囊中也就是小事一桩而已。”

  于是秋叶打算回到平阳去重整旗鼓,准备迎敌。

  林荣倒是觉得没必要如此紧张,需要兵分两路,平阳郡兵马仍就准备迎敌,山阴郡的大军直接北上,收拾庆安和庆阳。

  林荣没有把北方三郡的骑兵放在心上。

  “看上去他们这几天风头无双,可是这些人却忘了一个很要紧的道理,他们的人手太少。

  京城所在的卫京郡,百姓不服他们,毕竟这群人身上背负着杀掉皇帝的罪名到现在也没有洗清,恐怕将来也洗不清了。再有他们一口气吞下了归德和兰封,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治理这三个地方,咱们治理一个地方的时候还觉得焦头烂额,更何况他们。目前他们抢夺一空,却不想着去如何治理,只要他们和咱们遭遇打上一两场败仗。他们占据的地方瞬间成了沼泽,拖死他们,让这些人寸步难行。”

  而且北方三郡占据的地方相对来说也富裕一些,再加上是在京城附近,这个地方自然是天子脚下,百姓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多多少少也能说得出几句古诗词,能讲得清楚一些忠贞爱民的大道理。

  朝廷当中的士大夫们看不起北方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也会影响到普通的百姓。再加上这些人杀入京城,抢掠归德兰封,不服管教的人肯定是大多数。

  他们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治理这些地方,假如要是从北方抽调人手,那么北方的防御就会显得不足。随时被蛮族趁虚而入。

  到了这一步,现实逼迫着他们三家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要天下还是要北方的根基?

  所以林荣把自己手里面的笔放到了一边,跟秋叶和金山老主管说:“我现在不担心他们拿去的地方太多,而是担心他们吞下的地方太少。”

  道理秋叶都明白,特别是秋叶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派遣大量的官员,为的就是维护当地的治安,稳扎稳打。也就是靠着这群官员秋叶目前才对占领的这些地方了如指掌。

  北方根本没有这么细致的安排。

  但是林荣兵分两路的建议秋叶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才行。

  就在秋叶派人询问山阳郡的存粮以及官员教育水平,综合评估自己各方面的实力,决定是不是要兵分两路的时候。北方三郡的人马又把京城附近的石城给占领了。

  石城郡守简直跟做梦的一样,他这个时候正上蹿下跳四处挑拨想要吞并别人,可自己的地方瞬间被人家占领了,从发现敌情到最后被全面占领,前后也不过五六天而已。根本没有把大军从前线撤回来,自己的地盘就这么丢了。

  石城也是武州郡守的狗腿子,逃出来的石城郡守立即找武州郡守,可武州郡守这个时候也觉得头皮发麻。因为他的地盘北边和石城接壤,东边和京城接壤,西边是正在动乱的鹿州,南边是掐的正上火的庆安和庆阳。

  也就是说武州郡守这个时候抬头一看,自己身边全部是战火。

  目前秋叶派出的大军在宁山和山阴对着北方虎视眈眈,北方三郡又从北边摩拳擦掌的准备南下。

  武州郡守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四面楚歌已经到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地步了。

  石城面积不大,抢劫起来非常容易,一句“征用”给抢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让当地的百姓不分大户贫民都是欲哭无泪。果然在半个月后,北方三郡立即进入了武州。

  这让武州郡守瞬间如热锅上的蚂蚁,仓促准备大军,但是几个回合下来,自己的大军连战连败,如今已经丢了大半个地盘了。

  不得以这个人赶快向秋叶求救,连脸皮都不要了。在求救信里面一口一个属下,哭着喊着要找秋叶投降,一把年纪的人也忘了一个月前和秋叶争夺盟主的霸道劲儿吧,别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天下形势变的太快,两个月都不到,从人上人变成了人下人。但是秋叶目前没有营救武州郡守的打算。

  秋叶明白,之所以张甲他们四处征战,是因为北方的粮食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天下大旱,北方本来就灌溉困难。再加上北方靠北的地方,粮食收获周期长,所以那边人口非常的稀少。人口稀少导致耕地面积不多,也导致了收获的粮食不多,所以当地的人口就少,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北方的粮草大部分是靠江边几个郡提供的。

  张甲他们占领了不少地方,所得到的存粮也仅仅够他们大军行动几个月的。

  他们南下除了弄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之外,也需要用大量的粮食输入北方三郡。可目前金银珠宝是掠夺了不少,粮食却很难完成目标。也就是说目前张甲,他们最大的想法还是要多多的弄一些粮食回去。

  于是秋叶更加不敢在山阴多停留,直接率领大军回了平阳,已经到了四五月份,再过一个月小麦就要开始收获了。

  也正是因为小麦快要收获了,这一段时间张甲他们停止了进攻。在占领了一半的武州休整,对瑟瑟发抖的庆安没有任何的兴趣,只等着绕道武州进入平阳。

  整个平阳上上下下都紧张了起来,麦子还没有熟,正在灌浆,这个时候根本没办法收割,所有的人都心急如焚。趁着如今还没有到收获的关键时刻,平阳郡的百姓为了能把粮食收回自家的粮仓,这个时候各村各镇把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全部集中起来开始操练。

  山阳郡的大军也倾巢出动,一瞬间,天下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平阳郡。

  没有人认为秋叶这么大的动作是被吓破了胆。在很多人看来,多么小心的动作都是能够被理解的。毕竟北方三郡他们攻击的速度太快了。从2月份开始到3月份截止,已经拿下了三个半郡。之所以还给人家留下了半个,完全是因为北方三郡不想动了。

  这样的战果让这些诸侯们都瑟瑟发抖,大家都是实力比较弱的,其实心里面都明白,最后无论是谁胜利了,终将会像是鲸鱼一样吞噬万物,会把这散乱的各方割据势力一口给吞下去。

  但是被吞下去之后是什么样子目前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秋叶的手段看上去更温和一些,稳扎稳打,但是一旦落到了这妖女的手里,基本上宣告了郡守本人和家族被草除根了。

  北方三郡如疾风暴雨一般,他一遍过去之后,不再管占领后的土地是什么样子。郡守本人哪怕倒霉了一些,但是家族还留有很大的势力。

  因此如果说在这个时候投降北方或许下场会好一点,也未必尽然。对方虽然做事没有那妖女细致,但是人家有一条规矩执行的很彻底,那就是搜刮的一定要干净。

  那要妖女或许要了大家的命之后再取了大家的财。北方的那一群蛮子是先有了大家的财,然后逼的大家没命活下去。比较起来,没谁更讲理,但是如朝三暮四一样,仔细比,还是有点区别的。

  所以这两家也没见得一家比另一家更高尚。

  可天下就是这样一个形势,各处分裂势力又反抗不得,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虎相斗,不知道最后谁能取胜。

  远在江南的富贵也关注着江北的事情,特别听说了山阳郡派出了25万大军之后,富贵对江北的关注度更高了。

  自从到了江南之后,富贵对于手中这一些密探的培养加大了力度,这两年更是不计成本,光是信鸽就有上万只。

  这些密探如今已经遍布了北方的各个势力当中。很快北方各地的消息集中送到了富贵的手里,富贵看了看,忍不住啧啧称奇。

  “北方三郡也知道秋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仅是秋叶这边增兵,他们北方也开来了十万精兵。可以说这一仗是奠定北方谁做老大的基础。”还有一句话富贵没有说明白,那就是赢了极有可能会取得天下,败了只能找到一个地方苟延残喘。

  从内心来讲,富贵倒是希望秋叶能赢。

  因为富贵对秋叶的多少还了解一些,但是对北方的张甲却没有什么了解。还有一个理由,无论是秋叶还是富贵他自己,无论是谁得了这个天下,最终天下都姓巫马。

  富贵在军事上的才华也就是一般般,为此特意请了周挺和东渠先生过来,几个人连着好几次推演战局。

  连着推演了好几次,根据手头的情报大家都觉得或许是北方的人能够惨胜,因为骑兵对于步兵来说优势特别大。平阳是平原,适合骑兵展开。

  直到其中一次推演的时候,周挺随口问了一句:“这一次还是林荣为帅?”

  石磨负责各方收集消息立即答了一句:“应该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布出来。不过听说林荣身体不好,一直在山阴修养,他还带着一支十五万左右的大军。”

  周挺听了之后看了看地图。

  “奇怪呀,在这关键的时刻,这小子怎么在山阴呢?”

  东渠先生也看了一下地图,因为年轻的时候去的地方比较多,他立即指出其中的关键:“京城附近都是山,作为屏障,骑兵不好展开。绕过京城攻击平阳分两路,第一路是经过归德和兰封借道到泰阳,从东边斜插到平阳郡内。第二路是从石城,经过武州,从西面斜插到平阳境内。

  按道理来说,从泰阳走是最方便的。可是泰阳如今在混战,原先的官兵三十万已经是惹不起的了,更别说泰阳本地也有不少军队。”

  所以说经过武州是最方便的。

  可武州下面是庆安,庆安的南面是山阴。不是他们看不起安庆的郡守,他没本事守住安庆军,早晚是山阴大军嘴里的一块肉。什么时候吃下去要看林荣的心情。

  富贵恍然大悟:“这小子是想截杀北方骑兵?”

  周挺和东渠先生同时摇了摇头。

  不是截杀,是要断其退路,和平阳郡首尾相接,要用大迂回的手段一口气吃下这支大军,让他们再也回不去。

  周挺作为家传渊源的个中好手,一眼看穿了他们双方的企图。

  “北方的骑兵优势是快,平阳郡的优势是稳。他们平阳郡的大军尽可能的要把战争时间拉长,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能够迅速送上来,也不用担心有人抄他们后路。北方却不行,不管是人吃还是喂牲口,他们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了,一旦双方交手之后。山阴休整的大军一路平推过庆安直扑武州,北方三郡的粮道一旦断了之后。是没机会准备第二条粮道的。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于山阴这一支大军什么时候掐断北方的补给线。”

  东渠先生也赞成:“这一次挂帅的仍然是林荣,好大胆的小子!他们君臣都大胆,表面上是他们神女亲征,其实是让几十万大军和他们神女在前面诱敌深入,他靠后发制人一举把这支骑兵葬送了。”

  这边江南的人赞叹不断,停留在武州的三郡郡守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旭州郡守认为不应该再继续攻击下去了,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咱们北方的气候和这里不一样,这里现在到了四五月间已经非常热了。我听说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是目前咱们的人骑在马背上。人流汗马也流汗,导致咱们有些人身上已经起了痱子,甚至大腿里面已经磨烂了。长此以往下去,咱们的骑兵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优势。”

  士兵一旦生病或者是身上有了一些伤口愈合不了,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很有可能会削减战斗力。所以旭州郡守反对接着征战。

  但是张甲的态度很强硬,他觉得出来的两个目的还有一个没有达成,那就是把南边所有的粮食拿回去让三地的百姓敞开了肚皮吃上几年。

  眼看着粮食就要成熟了,为什么不进攻呢?

  舒川郡守虽然赞成进攻,但是并不赞成进攻平阳郡。

  “平阳郡虽然有很多粮食,但是平阳郡的秋叶也不好惹,咱们何必硬拼命!叫我说咱们现在向西,通过鹿州直达临庆会宁。这两个地方粮食虽然没有平阳郡多,但是也够咱们吃一阵子了。想要拿下平阳去,现在还不是机会,不如等到那妖女虚弱的时候咱们再动手。”

  舒川郡守表达的意思是以后时间多着呢,往后再下手也行,没必要现在和一个浑身是刺儿的刺猬死磕。

  可是张甲不同意,他性格比较强硬,这两位相比于他显得软弱了一些。

  所以他再一次力排众议,决定还是按照计划攻打平阳郡。

  旭州郡守和舒川郡守从房子里面出来之后,发现张甲的儿子就在门口,旭州郡守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于是对这个小伙子说:“劝劝你爹,也让他到军中看看。咱们有很多人已经烂裆了,实在是不适合征战下去。”

  等这两个人走了之后,这小伙子进了屋子。张甲其实已经听见了外边那两个家伙跟儿子说的话,把脸板着问儿子:“怎么,你也觉得现在不能进攻?”他本想听一听儿子的支持,没想到儿子和那两个家伙的想法是一样的。

  因为是亲父子,这小伙子说话的时候也不像其他人那样委婉一些。

  “爹爹,既然说到这里了,让我说咱们现在就走吧,见好就收就行了,我担心最后多了嚼不烂。”

  张甲的心情就变得糟糕了起来,若是其他人不支持也就算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不支持。

  但毕竟是亲儿子,张甲也没有发脾气,而是站起来语重心长的跟儿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攻打平阳吗?”

  “是因为平阳的那个巫马秋叶是一个劲敌。”

  “也不止如此。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们两个是想跟着咱们发一笔财,如今这一笔财到手了,自然是想要退走。但是咱们不能走,咱们家除了和中原的朝廷有点仇之外,还有一点是你爹我没有跟任何人说的。为什么咱们就要在北方过那种苦寒的日子?为什么不能到中原的花花世界里来享受几年呢?”

  他儿子眼了一口吐沫:“享受几年?既然如此,也可以啊,咱们现在就退到京城去,京城要什么有什么。等到天下一统了,咱们再退回北方。叫我说这中间也有五六年够咱们享受的了。”

  张甲就发现儿子是个榆木疙瘩脑袋,到现在都没有发现自己心里隐秘不得见人的想法。

  “你老子的意思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他儿子叹了一口气。

  “我当然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要留在这里南面称孤,您的意思是家族万代统治这天下疆域。说白了,是想当皇帝。”

  张甲脸上带了些微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小子,我就知道你聪明,不可能猜不出来。”

  他儿子再次叹了一口气,不是他猜不出来,而是老爹脸上的野心明晃晃的摆着,别说自己了,怕是其他两位郡守早就猜出来了。所以人家这个时候才不想跟着老爹干下去,毕竟干下去之后未必能同富贵。

  “爹,你跟儿子说,想要统治这天下靠的是什么?”

  “好小子,你现在已经开始考你爹了。还能是什么?当然是靠咱们的骑兵。”

  他儿子摇了摇头,要是在草原上自然是谁的拳头硬听谁的。但是在中原王朝,自古以来是谁有德行听谁的,顺便有德行的□□头再硬一点。要不然就有个词儿形容叫做德不配位。

  针对这么多代皇帝,光有拳头没有德行的,有很多词儿来形容,好听点叫“兴师动众”,难听点叫“滥用武力”“穷兵黩武”。

  看到儿子摇头,张甲还挺高兴的,这证明儿子确实是有些见识。“当然了,光靠咱们的骑兵不行,还是要靠那些读书人治理天下。早些年我跟你说天下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话也没有那么绝对,也有一些忠臣的。到时候咱们父子只需要把那些忠臣挑拣出来替咱们干活儿就行。”

  “可如今咱们没有时间去寻找那些忠臣了。”

  “怎么没有?儿子你要相信,只要咱们赢了这一仗,到时候天下的读书人都会来投奔咱们,在这些人当中挑选几个忠心有本事的不是什么难事。”

  说白了,张甲就是想拿这一场大仗来赌一把。

  他儿子也知道没办法劝动张甲,只能闭上眼睛用手揉了揉脸。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往后推,天气越来越热。

  武州和平阳都在同一个纬度,两地的麦子都已经慢慢变黄。但是麦子当中还有一些水分,秋叶把一株麦子掐了头之后放在手心里揉出麦粒,吹掉了麦穗儿的皮儿。随后塞到嘴巴里嚼了嚼。

  有点水分,还要在地里再生长一周左右,这个时候的麦子一天一个样,如果现在强行收割,到时候晒干了麦粒绝对不饱满。而且轻飘飘的,含淀粉量很低。

  秋叶对身后的人说:“这段时间磨快了镰刀,一旦有命令来了,谁都别觉得可惜,赶快抢收。”

  如今大战的气氛已经烘托到位了,两军的大战就要从这几天开始。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根本不需要嘱咐。

  有许多辅兵和从山阴组织的几万麦客都到位了,整个平阳郡如果抢收,全体麦子进仓库,也就是十天左右。

  这十天不止是和敌人挣,也要和老天爷争,每年收麦子的时候必定会下雨,处理不好又会粮食发霉。

  就在秋叶想要多走走看看的时候,远处的战鼓声传来,秋叶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轻松的是终于等来了北三郡的骑兵,沉重的是,这一次也不知道是赢还是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