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46章 倒塌 二

  在冬天的夜里, 白雪的衬托下,京城的城墙高入天际。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样一只疲于奔命, 被人家追着到了京城下面的流民军是没办法攀爬京城的城墙的。哪怕京城真的是一个空壳的王八,但是这个王八壳比任何地方的王八壳都要坚硬。

  “真的要攻打啊?”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结果不攻打怎么办?不攻打没有吃的。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面,如果在两三天内找不到吃的,大家只能饿死冻死。

  早在东西大营的大军逃出去之后, 京城的这些权贵们私下里已经在给自己找退路了。有的和地方豪强有了联络, 有的赶快把京城里面的财富和私藏的粮食转移到老家或者是其他地方。大家都不认为经常能够守得住。

  所以就算是有大军进入了卫京郡,他们也不可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物质, 京城附近大量的农田属于权贵和皇室, 这的粮食早就被转运走了,这里是没有一点点的吃的。

  这一支流窜到这里的流民军已经好久没有吃饱饭了,最近也是粮食告罄, 若是天热的时候哪怕是树叶草根也能充饥,但是如今是冬季, 树叶没有, 草根早就被人家挖干净了, 茫茫大雪天外边真的不能久待。

  但是这群人也不能和守城的人硬碰硬,哪怕守城的这些兵卒大家都知道是纸糊的。但是在京城城墙的衬托下,流民军还比不上城墙上那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士兵呢。

  “吃了这么多的亏,咱们要想办法。硬碰硬已经不行了, 兄弟们饿得连走路都有些艰难,也没办法攻城。咱们只能想其他的法子, 我记得那谁的老婆还跟着呢, 把她送到城墙上给咱们开门。”

  “一个女人怎么开门?”

  “只要她豁得出去, 就能开门。”

  说完之后就有人跑到队伍后面揪出来了一个女人,几个人围着这个女人交代了半天,这个女人不得不同意,因为这一路上走的实在是太难了。尊严尽数抛弃,时不时还会挨打,出卖了一切最后活的猪狗不如。

  哪怕命运如此悲惨,生活如此艰难,这个女人也不敢脱离这支队伍。因为跟着这支队伍多少还有点吃的。离开了这个队伍,过不三天她只能成一具白骨。

  把威胁和怂恿抛在耳后,她鼓足了勇气来到城墙下。

  “救命啊,可怜可怜我吧。”或许是想到了自己这悲惨的命运,这个女人在城墙下哭了起来,哭得十分伤心。

  “大过年的是谁在下面嚎丧?这么不吉利。”城头上伸出一个脑袋向下看了看,下面雪地里有一个穿的破破烂烂蓬头垢面的女人。

  这个女人只是独身一人,周围没有看到其他的人。

  “大爷,可怜可怜我吧,我要饿死了。”

  “滚!”

  “大爷,我饿死在这不吉利啊,新年头一天门口饿死人了,上官问起来难道你不会挨骂挨罚?大爷我吃的少,一点就够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爷我给你们磕头了,求菩萨保佑你们公侯万代......”

  上面没有说话,这是不想搭理了。这个女人看祈求不行,赶快把自己的外面破烂的棉衣脱下来,“大爷,我是好人家的姑娘,我不是斥候探马,我没带任何铁器。”

  说着就不断的脱,在寒风雪地瑟瑟发抖。

  她是不是斥候不重要,她是个女人很重要。上面的人明显动了色心,哈哈笑了起来。

  这个笑声女人太熟悉了。她一边脱一边大哭,直到看到了从城头上放下的大篮子,她就知道了事情成了,自己还能再活一天,明天之后怎么样呢?管它呢,能活过今天就好。

  篮子被城头的人拉了上去,破烂的衣服留在了城墙下。

  后半夜,城门突然燃起大火,哪怕是固若金汤的京城,在设计建造之初它的设计者在门洞内设置了无数的机关,用厚实的铁包着门,哪怕是十万大军都打不破的城墙,在火油中一切都变形,化为灰烬。

  很多人想就救火,或许是王朝的气运已经用尽。在这关键时刻,突然起了大风,大风卷着雪粒吹进了门洞,火焰烧的更旺,这是倒了火油的,水是扑不灭的。城楼在天亮的时候被烧塌了,所以大年初一,皇帝哪怕是信了儿子们的鬼话,也能在宫中看到一股冲天的黑烟直插云霄。

  就好比周秦汉唐看过的狼烟,那是外敌入侵的消息,眼前这是王朝的覆灭的证据。

  滚滚黑烟覆盖了半个京城,恐慌瞬间布满了人群,这一处城门燃烧起来,其他城门还完好无损,逃难的人坐着马车骑着大马从京城奔逃出去,去他的新年大朝贺,朝廷已经没了,谁还愿意哄着皇帝玩!

  到了下午就有消息传给了秋叶:京城被流民军攻破。

  谁都知道京城是多么的难啃,流民也不掩饰他们拿下京城的手段,一女夜哭门的手段瞬间被人知道了。

  这出乎秋叶的预料,秋叶把人网京往京城驱赶,没想到会这么快的拿下京城,想着好歹也需要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呢。她再次感慨,有时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因为是大年初一,秋叶面前集中了大量的文武属下。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去京城里逛一逛。

  “不急。”

  秋叶这个时候根本不着急,这个时候京城里面有大量的珠宝,但是珠宝对于征战天下没有太大的作用。粮草铁甲这些东西才是要紧的,但是粮草这玩意儿早就没了,军械铠甲被东西大营带走了。

  这年头稍微还有一些价值的就应该是皇帝。

  秋叶第二步就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秋叶对于老皇帝的存在与否非常关心,让人先去探听结果。

  结果还没有拿到消息,有新的情报送了过来,卫京北面的通源郡派人进京,打着勤王的旗号,已经把流民杀尽了。如今通源兵占据了京城。

  “那么皇帝呢?”

  “皇帝?哦,皇帝驾崩了。通源兵说是流民冲进宫杀了皇帝,但是因为流民死了,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通源的郡守张甲说要推举新皇帝。”

  秋叶发现自己的计划被人家执行了,自己准备好的剧本让人家拿来用了。而且她对皇帝死于谁手有点存疑,流民一群,哪怕是真的冲进宫里,宫里有侍卫,就算侍卫逃命没有管皇帝,流民在乎的是珠宝粮食,没有什么敏感度,他们不会第一时间杀了皇帝!

  相反,作为郡守,他有敏感度。秋叶怀疑是他杀了皇帝。

  不过不要紧,通源不是自己的对手,既然没有抢得了先手,那就按兵不动,没有实力敢挑大梁那是出头的椽子,总有一天先烂。

  秋叶不着急了,让人把宴会撤了通报全城,令山阳,山阴,平阳三地给皇帝戴孝,民间禁三个月婚嫁。这倒不是秋叶多么的忠君,而是要让天下人看看,自己也是个忠臣,皇帝死了她也很伤心。所以到时候出兵和天下人相争的时候也有一个理由:“我这是清君侧。”

  “如今天下彻底乱了,咱们既然没有抢到了先手,那就不要抢了。静观天下大事就好,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春耕,山阴郡那边要动作快一点,把水渠修好了之后立即组织春耕。那些前来投奔的流民尽最大可能接收,之后安排到山阴郡编入户籍调拨土地,让他们尽快的安定下来。如果有手艺的,问明了之后派到各个地方,铁匠尤其重要。”

  等到秋叶安排下去之后,天已经黑了,她让这些人散了。

  秋叶因为还在给老母守孝,过年之后就要除服,无论如何要回一趟山阳郡祭拜老母。

  于是秋叶就通知朱大姐收拾行李,让婢女传话:“就跟我娘说赶快收拾行李,到时候我回去带着他们一块走。别想着回来住,这两三年内我都不在富平。她来这边住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回老家那边,亲戚朋友都在也有人陪她说话。”

  这么说的原因是最近一段时间天下不安宁,山阳郡因为有长生关,很可能是世外桃源能免受战争之苦。

  过来两天,卫京郡西边的武州郡发出矫诏,说通源郡匪首张甲留宿皇宫内院,霸占后妃公主,毒杀了皇子皇孙。

  列举了张甲三十六条罪状,号召天下群雄讨伐。

  一时间周围几郡都在响应,除了正在混战的泰阳,最先响应的是舒川,归德,兰封,石城,庆安,鹿州,平阳,庆阳。几天后距离比较远的旭州,东平,博洋,会宁,临庆,安丰也响应了。又过了几天,更远的葱州,岭北,源水,宁山也响应除贼。

  北方各郡几乎都参与了进去,既然有人响应,那么自然是要结盟。

  武州郡守鲍方南就派人给秋叶送信,要在平阳郡内会盟。理由也非常简单,平阳郡的地理位置最好,能组织大军直扑京城。

  秋叶接到这封信之后就把手下的人召集了过来:“鲍郡守的意思是要在咱们境内集结,你们说咱们答应不答应?”

  平阳郡就是四战之地,想要守住不容易,但是一旦守住之后,就能卡住卫京的咽喉,而且向东可以攻击富饶的海滨三郡,往西去就是广袤的丘陵地带。这里本身又是一个产粮大郡,拥有这片地方就拥有了战略价值极高的基础盘,前提是能守得住。

  所以下面的这些人一番讨论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如今礼崩乐坏,朝廷名存实亡。天下各路大军虽然名义上是进京勤王,但是绝对不会出十成的力气。如果进得了京城,大家会在京城内瓜分朝廷留下的东西,如果没能进京,会在平阳郡自相残杀。很有可能有些势力庞大的人想要吞掉平阳郡这一块肥肉。”

  换句话说,有人想要吞并她巫马秋叶。

  怕是有这个想法的人多的是。

  秋叶冷笑一声,既然如此那就过来吧。有的时候面对着一些有恶意的人,躲是躲不了的,不如直接放进来大家掰掰手腕,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到时候他们吃了亏就知道有些人是不能惹的。

  会盟的地点秋叶放到了靠近卫京郡的边境,甚至为了避免大军踩踏了庄稼特意把会盟地方定在了山区。时间定在了二月初二。

  消息传到了江南,不同于江北各路诸侯纷纷出动兵力做出一种义愤填膺的架势。江南的各处诸侯销声匿迹一般不对这件事做任何表态。

  巫马富贵拿着手里的这一份儿情报跟身边的人说:“咱们要是在江北肯定能看很多热闹,可惜了,是在江南。”

  他身边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这是他身边年纪比较大的一个儿子,叫做鹏振,这名字是后来才改的。鹏振之所以能站在这里,完全是因为年纪大。

  和秋叶有相同的苦恼,巫马富贵也觉得后继无人。秋叶的苦恼是自己怎么才能找一个合适的孩子或者是自己一定要生一个吗?巫马富贵的苦恼是儿子倒是挺多的,但是没一个管用的。

  尽管对儿子们都看不上,但是到了目前这个位置,巫马富贵还是要经常把儿子们拉出来让大家瞧一瞧。

  如今还是正月里面,正月十五还没过去,大家聚在一起一般是以联络感情为目的饮酒。所以这个时候把孩子们叫过来在旁把盏倒是显得合时宜。

  可是鹏振这孩子终究是见识有些短浅:“父亲,为什么可惜了?若是父亲也想去江北,不如咱们派一支大军也去共襄盛举。”

  巫马富贵斜着眼睛看了一眼这个儿子,嘴角挑起来笑了笑。他实在是不想点拨笨儿子:“你去江北容易,但是你该怎么回来?难道不知道趁着咱们渡河的时候,只要埋伏下一队人马,渡江到一半的时候半途而击之,到时候大家只能葬身水底。”

  这么多人面前巫马富贵也没有教育孩子的想法,便对众人笑了:“还是年轻好呀,年轻是什么事儿都敢想。”

  下面纷纷笑了起来,有本地的一些将领就对鹏振说:“公子不知道,咱们南人和北人不同。自古以来各王朝的朝廷都在北方,分分合合几千年。向来是北方人把咱们给收服了,咱们南人一直以来都是挨打的命。让他们北方闹去,要是能闹的人口十去七八更是一件好事。”

  好在鹏振这个时候没说他们父子也是北方人。倒是因为刚才那个将领的话其他人也感慨了几句,说是自古以来南方从来没有北伐成功过。换句话,南方的势力从来没有统一过北方。

  然后又开始举例子,这些人说者无心,但是巫马富贵听着心里面很不舒服。这些人说的历史事实好像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心里面的宏图到头是一场空一样。

  然而巫马富贵还不能发作,他也只是端起酒喝了一杯,微笑的看着大家议论。心里面就不住的在想,若是自己在北方,面对着北方风云变幻的局面,该如何做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秋叶同样在想这个问题。

  会盟的时候秋叶必须出面,同样其他势力的掌控者也会出面,但是大家碰头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如果有一些人心怀叵测,这群人里面将会有一部分人死里逃生,有一部分人命丧当场。

  在下面的人筹划秋叶安保的时候,有一个秋叶不想面对的事情再次摆到了台面上。

  万一秋叶很不幸没能回来,那么谁将带领着大家继续奋斗。

  这个问题秋叶沉默了很久,下面的人也没有追着问,然后君臣一块把这个问题含糊了过去。紧接着下一个问题是秋叶必须回答的:“您走了之后,谁临时代替您的位置发号施令?”

  秋叶既然参与会盟,有很多问题不便及时处理,但是有一些紧急问题又必须马上处理,那么就要留一个人代替秋叶处理这一些问题。

  秋叶就指定金山老主管全权代理。

  这个安排无人反对,但是等到散会了之后,老人家就找到了秋叶。

  “属下一把年纪了,说不定明天醒不过来也是有的。万一要是醒不过来了,谁来替我处理事情?这是有可能会发生,万一发生了,请您提前指定一个接替我的人。”

  秋叶安慰了老主管,说是自己去会盟,也顶多是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一两个月是包含战争的时间。天热了之后,战争很难进行下去。

  而且秋叶不会长久的留在那里,会偶尔回来几次。“你不用想那么多,您的身体还硬朗着呢。”

  但是老主管在冬天的时候因为风寒差点儿伸腿儿驾鹤西去,这个时候不得不小心。

  而秋叶也在考虑继承人的事了,到了目前这个状况下不是秋叶不愿面对,事情就能过去的。迟迟不能选定继承人,很容易对自己的势力造成动摇。

  她想了想对老主管说:“等这件事结束了,老母的孝也守完了。我要考虑生孩子的事儿。”她知道婚姻对自己来说是很奢侈的东西,爱情更是如此。就对老主管说:“短时间内我只能生一个孩子。也无所谓成亲与否。人选......我希望是个有本事的。我不想因为亲爹的愚鲁,孩子长大是个笨蛋。”

  老主管就表示会把这件事当成大事和首要事情去办。

  二月初一,气温还不高,各地的人已经到了。

  秋叶一身男子打扮,头发梳起来戴上发冠,这样穿非常利落,上下马也很方便。

  作为本地的地主,秋叶特意开宴席邀请了各地的豪强,在这一次的筵席之上,大家不仅要互相认识一番,而且还要推举出此次的盟主。明天由盟主主持结盟,等到仪式结束后就要兵发京城。

  宁山郡的赵大帅就推举秋叶,原因也非常简单:“在座的各位除了巫马大人,大家都是只有一郡之地,巫马大人是三郡之主,论麾下的人口和大军,都是咱们了里面最顶尖的,大家说不推举她推举谁?”

  来之前秋叶也考虑过自己要不要做这个盟主,做盟主有好处,首先是在名声上能让天下尽知,其次是能指挥各路大军,在指挥各路大军的时候,能够名正言顺的打击其他势力。当然了,秋叶也没想着把这一些势力们一网打死。最起码对旁边的邻居不敢说在战争的时候做到了如指掌,也能说能看清他们是什么成色。

  所以秋叶在来之前已经决定了自己要努力争一把盟主的位置。

  这个时候既然有人推荐自己,按照江湖惯例,这个时候是要站起来推辞一番,说自己人微言轻,又说自己德行不够,或者说自己年纪小不堪大任。总之一句话,这就跟让皇位一样,也要来个三请三让才行。

  秋叶就想着自己怎么做才不失体面,这时候有人反对。

  “此言差矣,咱们在这里会盟为了匡扶天下。此乃是正义之举,必须要选一个德高望重之辈才行。”说完这个人站起来对坐在中间的武州郡守鲍方南抱拳:“咱们当中若论德行,若论资历,还属鲍大人为最优。大人,您心怀天下尽忠王事,此次为了朝廷将大家召集在此,还请您做盟主。”

  下面的人也分成两派一部分,认为这是一场军事行动,肯定要实力最强劲的人做盟主才行。有的说就应该选德高望重之辈,只有德高望重才能平衡各方关系。

  就为了推选盟主,大家在一起吵吵嚷嚷。

  鲍方南这个时候主动站起来,“各位,多谢各位的抬爱,在下只是小小的郡守而已。我们武州地方狭窄,兵员不多。这一次仰仗巫马大人的地方实在是多,在下觉得还是推荐巫马大人为盟主比较合适。”

  这人主动退了一步,在别人看来确实是在争执不下的时候主动退让是识大体的表现。可秋叶瞬间就觉得有些不好,自己确实是嫩了一点儿,没办法和这一些玩儿了一辈子权谋的人比。这哪是退了一步,这分明是以退为进。看来老东西是要当定盟主了,秋叶的胜负欲瞬间爆棚,她知道,就冲着自己和这老家伙的争斗,怕是这场结盟根本没什么好处,不过自己势力确实很强横,趁着这个机会吞灭一个郡还是可以做到的。

  秋叶优点是实力强劲,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人比较年轻,其次是个女孩。

  果然就在鲍方南坐下来之后,大家纷纷炸了锅,特别是原本支持鲍方南的这些人更是拍的桌子不同意,说秋叶是个女子,又说秋叶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秋叶心中暗恨,只能暂时放弃盟主之位,主动站起来让大家先别讨论。

  “各位,就像刚才各位说的那样,咱们这一次是为了天下正义而来。在下年轻,难以担当此大任,所以在下推荐鲍大人出任盟主。”

  果然鲍方南这个时候脸上一脸为难的模样,并没有再推辞,在他身边那些支持者的推动之下,半推半就的跟大家说:“既然是各位抬爱,巫马大人信任,那在下只能先做盟主,有句话在下一定要提前说在明白处,在下才疏学浅难当大任,若是出现了比在下更合适的人,一定要把这盟主大位交给更适合的人才是。”

  秋叶的眼神往那老头子身上看了一眼,心里面忍不住哼了一声,果然是糟老头子坏的很。

  但是糟老头子也没有让秋叶的支持者不舒服,他认命秋叶为副盟主。管理粮草的是他的邻居石城郡的吴大人,前锋是秋叶所部五万人。

  秋叶再次看了一眼这老头子,微笑的应下了。

  第二天十几万大军聚集在一起,诸位豪强纷纷登台,面对着皇天后土祖宗先帝发誓,一定要救出皇嗣匡扶天下,解民倒悬之危,如若不遵,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有话说:

  古代史,从南往北打,成功的只有明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