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25章 扩张 二

  有句话叫做身怀利器, 必起杀心。

  秋天的风从北方吹了过来,早晚的气温已经下降了不少,只有中午那会儿还比较热。作为一个农业大县, 西园县正在经历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抢收。这个时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能闲着的人,连那些调皮捣蛋不懂事的小孩子也被这种紧张的氛围裹挟着不敢在家里面捣蛋。

  秋叶更是推了工作来到了外边的田野里,看着满地金黄的庄稼在无数农夫的镰刀下一排一排的倒了下去。这一次的收成关乎着冬天以及下一个春天是否能够安然的度过,秋叶骑在马上,从田间小路以及为了运粮运兵特意修建的官道上疾驰而过。等到秋叶在全县各处查看过了之后进入坞堡, 就看到廖安民已经等着秋叶了。

  秋叶来不及喝水, 直接问:“外面有消息?”

  “有,北边关口那边传来的消息, 说是有人想要来咱们这里买粮食。”

  “不卖。”秋叶是不会把粮食卖掉的, 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会卖的。

  “是北面平阳郡的冯大帅派人来商量的,人化妆成行商, 轻车简从来到咱们坞堡门前,这一路走一路看过来, 知道咱们如今大丰收, 怕是不好推脱。”

  “冯大帅?”

  秋叶对周边的邻居清楚一些, 去年因为几天几夜的暴雨致使南边那条大江河水暴涨,最终在山阴郡那里冲开了堤坝,将山阴郡上百万的人口逼的背井离乡,也是在去年的秋季, 山阴的流民中,有人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 江北二十四郡, 有十八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叛乱, 公开反了朝廷,但是后来朝廷派出不少人和这些叛乱头子接触,暗地里许诺令阿们自治,这些人也不再提反抗朝廷的事儿了,算是相安无事起来。

  去年平阳郡虽然没有被洪水淹没,但是因为地理环境是一大片平原,被很多流民进入致使间接受灾。原来的郡守逃跑,几处县令勾结当地乡绅,和其他地方一样,平阳郡也已经成了朝廷不能实际掌握的地区之一。

  而冯大帅出身乡绅,家里有良田十几万亩,凭借着家族地位和实力,已经是所谓的“平阳王”了。冯大帅就是平阳郡的叛乱头子,也是目前朝廷“认可”的“郡守”,这人以平阳驻军统帅自称,所以都叫他冯大帅。

  这位冯大帅刚刚上位的时候还挺看不起秋叶的,认为秋叶也不过是一介女流而已,同样也看不上长生老母。两处虽为邻居,但是从来没有打过交道,廖安民也仅仅是从平原郡借道而已,和他们从来不产生什么接触。

  尽管秋叶认真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不和外部的那些人有太多的来往。但是对周围的邻居还是了解一些的,冯大帅所控制的平阳郡今年的收成不太好。收成不好的原因无外乎是天灾和人祸。

  首先平阳郡因为是平原地带的核心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但是却缺少灌溉条件。不像是山阳郡,山阳郡临着大江,总能从大江里面引水灌溉。

  缺少水源的平阳郡只能打井,如果是一般的年景打井倒是能缓解一部分干旱,可如今干旱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水井里面也几乎打不出什么水来了,没办法灌溉,连人吃水都成了问题。平阳郡目前濒临崩溃,稍有不慎就会有大量的流民背井离乡,有可能会冲击山阳郡。

  冯大帅自己也明白,但是上百万的嘴要吃粮食,到了如今丰收的时节,如果平原郡想要弄粮食,只能向邻居们“购买”。

  但是平阳郡又非常倒霉的在卫京郡的南面,卫京是京城,卫京所在的郡就是京兆附近,属于被京城直接管辖的区域。

  就算是他冯大帅再怎么胆大包天,也不敢把手插到卫京里面。毕竟京城的皇帝虽然在事实上丢掉天下,但是卫京郡里面还有几十万大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卫京郡的土地都是大块大块的被那些勋贵老爷们占了。隔不远都能看见建造的精美的庄园,那都是京城权贵们的田产别院。

  冯大帅还不敢去招惹京城里的老爷们,只能把眼光放到其他能招惹的邻居身上。

  它的西边是山阴和庆安两个郡,山阴比平阳郡还乱,灾民逃的逃死的死。去年洪水过后,留下的土地有很多还不能种植,今年的收成几乎没有。庆安郡自来就穷的要饭,以往年景比较好的时候庆安的百姓还在冬天扶老携幼的出来讨饭吃呢,所以西边榨不出二两油来。

  那么东边呢?东边接壤的有兰封和泰阳两个郡。这两个地方都是好地方,区别是兰封这个地方比较小,因为和卫京接壤,境内山川秀丽,也是京城权贵们的后花园,他们在山中置办产业,每年夏天送家眷来这里避暑。所以兰封这个地方也惹不起。

  泰阳这个地方是好地方,土地肥沃,境内山林密布,重要的是面积大耕地有很多,按道理来说这个地方绝对能让平阳郡榨点油出来。然而,这里是学府圣地,惹了这里的人,冯大帅能被天下的读书人用吐沫星子淹死。

  所以看来看去也就是南边的邻居山阳郡是个软柿子能够榨点油出来。

  看看南边的山阳郡,面积在天下三十六郡中算的上是不大不小,能耕种的土地也只有山阳郡一半的面积。虽然土地看上去不多,但是因为临近着大江方便灌溉,年年都是周围几郡的粮仓。

  今年除了旱了一点,天气还不错,冯大帅能够确定他们今年还是大丰收。

  再看看他们山阳郡的当家人——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毛丫头!

  对于冯大帅来说,这简直是天赐的好事儿啊。那边的邻居就是闹市当中抱着金元宝的小童,这个时候不欺负一下更待何时?

  于是这位冯大帅决定先礼后兵,装作派人去买粮食。先探探他们有多少粮食,值不值得自己下大本,借着讨价还价把价钱往下压一压,再用手段买通里面的人,最后只需要派出大军把粮食拿回来就行了。

  至于横亘在两地之间的雄关,在冯大帅看来这就不是事儿。人建造的关隘到时候肯定能被人攻破,目前这座雄关并不是什么障碍,障碍就是那小毛丫头要是吓得魂不附体迫不及待的献粮食,她手下的那一群人不听话该怎么办?目前听说这小丫头一人号令六县,冯大帅是觉得她背后肯定有人,这丫头就是个傀儡。目前让冯大帅觉得棘手的也就是她背后的人了。

  不过不着急,先探明了他们的粮食多寡,再去探听他们是谁在当家。

  于是冯大帅的使者进关之后,带着信直接来到了西园县。

  一张嘴,直接买五百万石粮食。

  这个数字把在场所有人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秋叶心想:你们以为我这里是朝廷的粮仓了!还五百万石,又不是五百斤,不卖不卖。

  问就是没有,有也不会卖。

  钱老抠甚至还带了一点讽刺的对使者说:“别说我们没有,就算是有,你们也出不了这么多银子啊!”

  五百万石粮食,光是银子就能堆半个库房。

  但是冯大帅的使者却笑着说:“自古以来买卖不同心,价钱咱们好商量呀。你们漫天要价,我们坐地还钱,只要你们有粮食,我们就能出得起价。”

  这话说出来让堂上所有人都觉得冯大帅手里的银子不少啊。

  没想到人家平阳郡平时不显山不漏水,也是非常有钱的呀。虽然粮食不能卖,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卖的,比如说绿水县的药材皮毛木材什么的。秋叶迫不及待的想让绿水县这个时候赶快创造点价值,毕竟往里面倒贴已经贴了好几个月了,到现在为止,秋叶不仅一文钱的税没有收上来,差点儿被这个县城的百姓吃的晚上做噩梦。

  特别是知道绿水县不仅有他们本地的百姓,还有山阴郡那些翻山逃难的难民,秋叶差点忍不住跟钱老抠一样蹲在粮库门口哭一场。

  所以秋叶清了清喉咙,“我们这边粮食是真没有,但是好东西却有不少,我们绿水县山中有好皮毛,这不是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吗,咱们两家也能做一做皮毛生意呀。”

  谁要你的皮子啊,我们要的是粮食!皮子是能吃还是能顶饿!

  使者很不屑,“若论皮子,还是旭州和通原那里的产出好。”说完之后摇了摇头,“我们大帅没想过买咱们南边的皮子。”

  北方的通原郡和旭州郡挨着草原,一年只能种一次庄稼,但是那里不缺肉食,满山遍野都是野兽。所以当地民风彪悍,要是哪个小伙子没杀了几头狼几头鹿,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皮毛生意竞争不过人家,秋叶包括堂上的几位主管都有些兴趣缺缺。粮食是肯定不卖的,这年头粮食能救命,而且还是战略资源。秋叶除非疯了傻了,不然的话一粒粮食都不会卖出去。更何况还有星苑和绿水这两个拖后腿的县不种粮食,那么多人口等着救济呢,粮食是绝对不能卖的。

  所以这买卖没法往下接着谈,秋叶心想现在活那么多,没时间跟这个人耗,就说:“这样吧,请回去转告冯大帅,就说我们这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也没有粮食可以卖。假如明后几年要是收成好,咱们再做这粮食生意吧。”

  使者就有些着急,现在买粮食是救命的,要真的今年有粮,何至于来这里看这娘们的脸色。

  他赶快站起来,一个箭步挡到秋叶面前:“神女,咱们两家挨着是邻居,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您总不能看着我们白白饿死吧。”

  话说的已经很严重了,秋叶在心里面算了一下,粮食是真的不能卖。但是能吃的东西又不仅仅是那些谷物类的,秋叶盘算了一下,绿水县除了有动物的皮毛,其实还攒下了不少的腊肉,再加上一些干果和果脯也能凑出来几吨。虽然这些东西连塞牙缝都不够,但是好歹是一番心意不是。

  “我们这边真的没粮食了,但是像一些羊羔肥猪还是有一些的,今年新下树的干果也有,那些萝卜白菜什么的也能凑出来一些,别嫌弃,实在是挤不出来一点粮食了。”

  肉倒还好说,但是那些萝卜白菜这个使者还真的不稀罕。“我们大帅要的是粮食,不是菜。这样吧,我们愿意花五百银子的价格买一石的粮食,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你想想看,像这样的高价您这几年都没有见过。你们这里是产粮的地方,稍微勒紧一下裤腰带就够我们吃的了。更何况我们愿意给银子。只要您让外边那些穷鬼们从牙缝里省一点儿,您这里就有大把银子的进账,何乐而不为呢?”

  秋叶听到人家愿意花500两银子买一石粮食,这绝对是价钱高到了离谱的程度。这价格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所以忍不住把眉头皱了起来。

  而坐在一边至始至终没说话的林荣抬起头看了看这个使者,这事儿有诈。他看了看周围的主管们,这些主管纷纷皱眉,就算是钱老抠,也没有在他脸上看到一点儿因为银子进账而欢欣鼓舞的样子。

  他再看秋叶,秋叶的表情也不是对银子心动的模样,反而脸色更凝重了。

  林荣闭上眼睛,他已经听到战鼓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