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57章 准备

  “昔日董卓据京师, 天下诸侯十八路前来会盟,最后结果如何呢?”

  钱家的家主接到报告,把外面的三路大军当成了昔日的讨董联盟, 觉得不值得关注。

  他的大儿子,钱家的少主听了,觉得父亲的说法不吉利,“父亲,咱们不是董卓, 也不是占据京师, 外面更没有一个曹孟德。”不是这么比喻的。

  钱家的家主当然知道这样比喻不好,只是他最近得意惯了,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无碍,你去准备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是他们报答咱们的时候了。”

  少主没有出去查看大营,而是直接去了后院, 和端木家一样, 后院也有个老太太, 但是这位老太太慈眉善目,头发都白了,脸上有肉,胖乎乎的非常爱笑, 观之令人觉得可亲,说起话来缓慢有节奏, 言语中没有像她儿子一样到处抖书袋, 是个很慈祥的老祖母。看到孙子来了, 高兴的嘘寒问暖。

  大家族的当家夫人,都是有管理家族的权限,只不过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有的会插手,有的不会插手。这位老太太有插手的资格,但是因为夫家和娘家的传统,她没插过手。

  “来了,外面冷不冷?让我摸摸你的手心热不热。”

  少主点点头,表示外面冷,“我是来问问您最近冷不冷的,这些年的气温有些反常,我听家里的老人说,这两年尤其的冷。”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我是相信老辈的说法,都说天子无道,天上必有警示。自从当年先皇去世,这世道一年不如一年了,庄稼收的少不说,连气候也不可捉摸了。”

  少主不想听这些,外面大军压境,他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钱家重金养出来的部曲只有两万人,可外面的大军联盟少说十万人。这让他心里没底。

  “祖母,我听说当年有很多人吆喝着清君侧,说皇帝得位不正,当时有人反叛,咱们家还派人镇压过的,有吗?”不知道那些老人家如今还在不在,如果是当年参加过的,只要现在身体好,他愿意请回来供奉,要不然靠现在的部曲,他觉得这事儿不好办。

  钱家的老祖母点点头,“有,当年咱们家倾巢相助,为此当年的太后还免了咱们家五十年的赋税。后来......”她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明显是有故事的。

  “后来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当时西园县的县令,那个姓陈的县令,我记得好像是姓陈,这么多年忘了他姓什么了,他带着老婆来上任的那个,他媳妇差点难产,还是那个长生老母给接生的。

  后来有人告发他,说他窝藏朝廷钦犯,引来的大军围着咱们山阳郡,当时你祖父已经病重,你父亲知道这回事,回来跟我说有人故意报错,报上去那姓陈的是绿水的县令,不是西园的,然后大军进入绿水县,一顿镇压,唉,那真是惨啊,杀了不少人家的媳妇,但凡是看着二三十岁的,不管是不是本地人,一律杀了。”

  少主就问:“为什只杀女人?”

  “说朝廷的钦犯是个女的,有的说是三十多,有的说二十多,反正把绿水县的妇女在二十到三十之间的杀了一个干净。宁肯杀错不肯放过,哦,这就是咱们家和那齐家结怨的原因。齐家说这是你爷爷报上去的,报错了,他们那些人家要找你爷爷报仇。可你爷爷病的起不来,怎么可能管这个。说了他们不信,因为当年咱们家的部曲帮着剿匪,这账算在了咱们家的头上,如今你父子窝藏杀了齐家老土匪的那股子小土匪,这下更是存了血海深仇。”

  说完叹息着拍孙子的肩膀,“我说你父亲不要插手这一切,他不听,我说那些土匪没一个好人,何必引狼入室让他们进入咱们均县,这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将来他们成了势力,反过来咬咱们一口怎么办?就算是不咬咱们一口,因为他们,齐家的孩子们必要报仇,仇上加仇,与咱们不死不休,都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你爹不听,我老了,说的多了嫌弃我唠叨,你往后要三思啊!”

  “我知道的祖母。”

  钱家的老祖母咳嗽了几声,脸上潮红。

  少主赶快问:“您这是怎么了?”

  “老毛病了,冬天必要咳嗽的,没什么事儿。”

  “还是让大夫看看吧。”

  “大夫也开不出什么高明的方子来。我都这么大了,一辈子吃喝不愁,福气也享够了,就是现在去找你祖父也没什么怨气了,就是放不下你们父子,为人就该行善积德,祖上都是宽和爱人,你们也要有祖宗遗风。”

  “是。”

  老祖母摆摆手,“出去吧,我睡一会儿。”

  少主扶着老祖母进了卧室,看着丫鬟盖好被子才退出来。刚出来,就看到自己的小厮裹得很厚,兴奋的问:“少主,咱们要去大营吗?”

  钱家少主点点头,往大营去了。

  大营是一片庄子,效仿军垦,一边耕种一边训练和读书。读书人一直认为耕种是一种很高雅的事儿,所以这群部曲们也非常认真的种地,也让这群部曲们觉得,他们不是武夫。

  少主来到大营,因为这里大雪纷飞,部曲们没有训练,而是在读书。朗朗读书声传遍整个庄子,让人觉得这里不是大营,是一处学院。

  这让钱家的少主第一次觉得让部曲读书未必是好事儿,战场上是要见血的,学了仁义的部曲们,还有多少血气呢。

  绿水,西园,北郭,三处军营隔得很远,半夜廖安民回来了。

  他喝了一口水,用袖子擦了擦嘴,一脸高兴的说:“神女,这件事有谱,我一介行商找不到大人物,只找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下级军官,是一个千夫长,另外一个是参将,算是中间的官员。

  他们都同意私下里卖给咱们兵器,但是那个千夫长要粮食,说兄弟们只认粮食,那些大头兵惨啊,自己吃不到,家里老婆孩子饿的不成样子。那个千夫长说了,珠宝金玉都是虚的,他们只要粮食。”

  秋叶估摸着千夫长手里没多少的兵器,粮食也行。“那个参将呢?”

  “他不缺粮食,他想要珠宝,最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他要拿这些孝敬上面。”

  “这个好说,端木家的宝库打开你随意取用。”这里秋叶再次觉得对不起端木家的老管家,那家伙说的都是真的,自己看着劣质的假货,在这里真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秋叶的印象里那个油滑的老管家的形象已经模糊了,唉,当时真的错怪他了,怪不得人家看不起自己呢,自己是真没见识。

  她也就这么想了想,想完就抛之脑后了。

  眼下要紧的是这批兵器有多少,什么时候能弄来。

  “三日后交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有多少?”

  “第一次他们不敢多换,那个千夫长手里也没多少,只说刀三百把,铠甲三百副。那个参将说,他手里有五千刀,五千铠,另有驽马三百。但是这次只和咱们交换三分之一。”

  秋叶很急躁,“伯伯,这生意不是长久的,对他们来说,吃空饷是要掉脑袋的,就是能偷出来卖也是有限的。对于咱们来说,第一是非常紧缺,第二是隔壁有两家邻居,咱们能干的事儿,他们也能干,倒是人家握着兵器看到买家这么多,一旦抬价就糟了。”

  “神女,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带着两件珠宝去找他们,只要舍了钱稳住他们,我再追加刀剑铠甲,他们必定会同意的,咱们就做这一锤子的买卖。”

  秋叶点头,“山口驻扎了五万大军,我估计最多能买卖三万套刀剑铠甲,不会再多了,咱们一口气吃下这些,钱不必在意,哪怕是把端木家的库存全部用了也不要心疼。”

  廖安民点点头,又喝了一碗热水,对着秋叶抱拳,婢女用托盘端上两颗像青苹果一样大小的夜明珠,廖安民用布分别包了,塞到胸前就离开了。

  秋叶看着他带着几个小青年重新踏入茫茫雪原,只能叹口气。

  秋叶暗暗告诫自己,有些事儿是不能急的。

  晚上睡不着,她就把自己最近的一段所作所为写出来慢慢的分析。

  用孔夫子的话来说:一日三省吾身。

  而远在隔壁北郭县的大营内,富贵收到了家书,只是家书的内容不太好,让他血压升高心头火起。当场抓着杯子砸了下去。

  嘴里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小东西”!

  信上说,他和刘寡妇生的两个儿子昨日跑出来藏着,在何夫人必经的路上冲出来,吓了何夫人一跳。人当时吓着了不假,周围的丫鬟们都扶着呢,倒是没什么事儿。这两个小东西却跑过去对着何夫人的肚子撞了一下,把她推到在地,然后得意洋洋的跑了。

  两个小家伙都快十来岁了,吃的壮壮的,丫鬟们拦不住,何夫人被撞在肚子上,流胎了。

  这两个对自家的人下手的蠢货和秋叶对全家人下手还不一样。

  秋叶干完,富贵觉得这丫头真是老子的种,他能理解秋叶,因为在母女两个遭遇抛弃的时候,能这样扭转劣势为自己求一条活路,是有本事的,是能理解的。

  但是这两个小子完全是蠢,蠢的冒泡!

  他对何夫人是不是受伤这种事不放在心上,他惋惜自己的嫡长子就这么没了!

  富贵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把那俩个小子连同他们娘一起赶出去,不是我巫马家的人,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作者有话说:

  新年好啊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