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46章 葬礼 上

  老母留下的东西不少, 除了这肉眼可见的一县之地,还有就是数量庞大的珠宝和几万控弦操刀之卒。

  无论是土地,还是属下, 或者是珠宝,秋叶接收的时候都没什么负担,唯独有负担的是那一群涂脂抹粉的男人。

  这群人哭哭啼啼的不愿意走,按照老母的交代,秋叶给他们每个人盘缠土地, 他们的奴仆他们也可以带走。

  但是这群人要是有点志气怎么可能愿意伺候一个老太太, 一群好吃懒做的家伙们,根本没什么谋生技能, 这年头就算是偷鸡摸狗也是有组织的, 街溜子的老大都能做豪强,这群人连街溜子都不如。

  老母去世后,只有一个胖脸的小伙子愿意离开, 给老母的遗体磕头后,又给秋叶磕了头, 背着小包袱去种地了。

  分给他的土地在漫水县, 只有两亩, 人家也去了。其他人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怎么可能愿意就这样从这里离开。

  还有几个胆大包天的在灵堂前勾引秋叶,甚至有人拿钱找朱大姐帮忙表示还想接着伺候秋叶,被廖叔齐赶出来了。

  秋叶真是受够了这群人, 让老母的一个大丫鬟香香把他们全部赶出去。至于香香怎么处理他们,秋叶不管。

  反正这群人交给这些婢女后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群婢女们对他们恨之入骨。

  秋叶连着给老母守了三天的灵, 打算停灵满九日就火葬。这一天婢女进来禀告:“均县的家主来了, 进了咱们西园县境内了。”

  “他怎么来了?”

  “给老母哭灵,说是要送老母一程。”

  秋叶冷笑:“是吗?以前没听说他和老母有交情,这是想打劫的吧。”

  均县的家主带着五个儿子都来了,家里的老仆人赶着牛车,慢慢的往前走,一共五辆牛车,前面坐着他们父子,后面拉着供品和他们的行李。

  牛车慢慢踏上西园的土地,大冷的天,其中一个把手里的书放下,看了看满目的冬小麦,羡慕的说:“西园真是一片膏腴之地啊。”

  钱家的家主说:“天下三十六郡,每一个郡有若干个县,在以前,县侯已经是顶到天了,比如汉朝的冠军侯,那才是县侯。他们未必能有如今这样广袤的土地和坐拥如今的人口。”

  他有个儿子看不起女人,听见家主这样的话,忍不住问:“这长生老母一辈子也算值了,能聚拢起这么多流民霸占下这么一大片田地,这人到底是什么来路?我就不信没人能查清她的根脚。”

  少家主就问家主:“爹爹,这女人是不是来路不简单?为什么咱们还要上门祭拜?”

  家主就不高兴的呵斥他们:“让你们跟着来,你们来就好了,到时候把你们脸上的表情收一收。长生老母值得你们去哭灵,要是放在以前,咱们这种人家连见到她面的机会都没有。”

  牛车上的兄弟几人对视了一眼,年纪小的忍不住把自己的衣服裹得更紧一些。这种日子真的是太冷了,他们坐在牛车上连个遮挡的都没有,虽然有火盆有皮裘,但还是很冷。

  这个时候远处一匹快马追着他们过来,快马停在他们牛车附近,上面的家丁从马上跳下来,快步跑到牛车边上报告。

  “家主,探听清楚了,绿水县的人出县城往西园县来了。”

  家主点点头:“去打听一下北郭县是什么反应,赶快来报。”他转头对儿子们说:“那老土匪也来了,这下更热闹了。”

  齐公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爹是发什么疯,听说老母去世,立即穿上素服,带着自己和几个老叔叔一块出城,冒风顶雪的往西园县赶。

  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还问:“爹,你要是攻打人家多带点人来,你要是想去探看消息,咱们这几个人又有点儿多了,你老人家到底是想干什么去的?”

  “你小子问那么多干嘛?”

  老土匪对自己儿子也不讲理,一巴掌打在脑门上,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这几天看到你老子都觉得眼睛疼,被一个丫头片子玩的团团转,你有点出息行不行。”

  一个老叔拉开老土匪:“大哥,你别打他,他不知道,要我说你好好跟孩子说,咱们这是去送恩人一程。”

  “唉”老土匪叹口气。

  “老母是你们恩人?你们平时恩将仇报的事儿没少干啊!”齐公子感慨。

  “你不懂,”这个老叔拍了拍齐公子的肩膀:“事儿不是这么论的,恩是恩,仇是仇,她既是恩人也是仇人。大哥......”

  “别跟他说那么多,咱们虽然教育孩子们不要忘了咱们以前是干嘛的,但是,也不能长久的当土匪,总要把这身土匪皮脱掉的,以前的事儿往后别再提了,她既然死了,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恩怨一笔勾销。”

  秋叶也收到消息,北郭县的大军陈列在边境,下一步就是冲破边境闯进来了。

  秋叶冷笑,她和星苑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远交近攻就适用于现在。只要富贵不一口吞并了星苑,秋叶就用粮食养着星苑,让他们贴在富贵身上,时不时给他找麻烦,让星苑成北郭永远甩不掉的狗皮膏药。

  她对婢女说:“不必担心,北郭县就算是来了,也要睁着一只眼看着自己背后。”

  实际上秋叶不怕北郭,她担心的是均县,均县的钱家父子真的表现的如他们自称的那样儒雅随和吗?

  不见得吧。

  绿水县是骑马来的,速度很快,在坞堡外面就下马,老土匪兄弟几个哭着往里面来:“老姐姐啊,你怎么就这么早的走了啊!”

  “老姐姐啊,兄弟们想您啊!”

  ......

  既然上门,秋叶吩咐给他们撕孝布,每人六尺布,头上顶的身上披的腰里绑的,鞋子上还缝了白布。

  这些人在门口穿戴齐了,门口顿时鞭炮齐鸣,四周一起烧纸,风卷着灰烬飞起来,这些人哭着进了灵堂,在灵堂上四叩首,主持葬礼的人大喊:“孝子还礼。”

  秋叶行大礼叩谢。

  老土匪面相凶恶,胡子乱糟糟的,上来劝慰秋叶:“孩子,节哀。”

  秋叶再拜:“多谢您来送老母一程,大冷的天一路赶来,辛苦了,请去喝点热茶。”

  有人请他们下去休息。

  秋叶看着这群人的背影,心想老土匪也只是凶悍,脑子不大好使,这种人讲究道义又不讲究道义。平时他可以欺负人,但是白事上老土匪是不会乱来的。秋叶已经听下面回报率,老土匪一群人只有八匹马,没有带随从,这意思就是单刀赴会,让秋叶放心办事儿,他们是不会捣乱的。

  秋叶松口气,这份情要记得,让人去好好的招待他们。

  过了半天,钱家的人来了。

  他们是哭着下牛车的,但是不像是老土匪哭一声老姐姐,他们就哭,也不说词儿。

  秋叶吩咐:“撕孝布给他们。”

  除了家主,其他人都不乐意披,这玩意不吉利。

  但是钱家的家主已经披上了,他的几个儿子一咬牙,也披了。

  门口鞭炮齐鸣,四周开始烧纸,周围的下属一起大哭,这父子几人的奴仆把供桌抬上来,钱家的家主从怀里拿出一条白帛,上面写满了字。

  他站在寒风里,用一种古怪的音调开始读起来,寒风卷着灰烬和帛飞起来,这位家主的袖子灌满了风。一时间这人有几分魏晋风度。

  读完之后,他把帛书举起来,三跪九叩来到灵前,把帛书放进火盆里烧了,一遍烧一遍哭:“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声音一声比一声大,配上他涕泪齐飞,真的让秋叶震惊了。

  这人和老母什么关系?

  而且把一边主持葬礼的人也弄不会了:他一直喊“魂归来兮”要喊到什么时候,没主持过贵族葬礼啊,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秋叶只能自己叩拜,“多谢,一路辛苦,请去喝杯热茶吧。”

  钱家的儿子上来扶着来父亲,少家主和秋叶见过面,走的时候拱手施礼随后退下了。

  秋叶仔细回想了一下钱家的祭文,没听懂。

  秋叶觉得自己两辈子都不学无术也真是够了。

  她转头看看躺着灵床上的老母,心想如果老母没走远,或许听懂了。

  这时候婢女来报:北郭县的人往这边来了。

  富贵出发前,东渠先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冲动,看着时机,如果大家来参加葬礼,富贵就不能在葬礼进行的这段时间进攻,如果大家不参加在葬礼,那就好说了。

  他收到了钱家和齐家都来的消息,立即让人置办了东西,也来参加葬礼。

  对于秋叶来说,心怀鬼胎的来齐了。

  富贵从小在乡间长大,见识了太多的葬礼,虽然老母的葬礼规模大,但是还是脱不了那几件事。

  他在距离坞堡还有几里地的时候就下马,带着石磙石磨兄弟两个,一路哭着往这边来了。

  路上很多都是给老母祭祀的百姓,看他们一路哭而且穿一身白孝,就知道是来祭拜老母的,顿时陪着哭了起来,富贵还没有进入坞堡,就引起了轰动。

  他在门口停下,趴在地上大哭不止,而且人家是自带孝服,也不需要坞堡给他撕布,周围有人上来扶他,他被扶着抬头一看,坞堡的大门如城墙一样巍巍然矗立,被扶着往里走,四周鞭炮齐鸣,一路上都是烧黄纸的味道,但是进去一看,这坞堡真是易守难攻,什么瓮城假城门一应俱全。

  到了灵堂前,他一把挣脱扶着他的人,跌跌撞撞的哭着上了灵堂。

  这位能哭的比较多了,谢谢老母养了他的女儿,谢谢老母这么多年对百姓施恩......秋叶木着脸看着他,这人可能真的是水做的,哭的两眼通红还能口齿清晰,哭到激动的地方,拿头在地上不住的磕......听声音都很头疼。

  这种人,估计主持葬礼的人也见的少,过了一会儿才喊:“请北郭来的巫马大人起身。”

  接着就是一句:“孝子还礼。”

  两边上来人架着富贵起来了,富贵就看到浑身重孝的秋叶端正的还礼。

  作者有话说:

  富贵:老子还没死呢,你穿一身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