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43章 交代

  这一刻的何夫人是感激这个宋姨娘的, 然后她见识了更让她目瞪口呆三观震碎的场面。

  宋姨娘一顿祖安输出让老两口闭嘴还不算,接下里骂的更劲爆,问老两口:对小儿媳妇那么好, 是不是打算让小儿媳妇当大儿媳?还是老太爷对小儿媳妇有什么想法,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卖力的讨小儿媳欢心?

  别管是高门权贵还是田野农夫,伦理都是一个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有人骂某个人“没天伦”,基本上是开除人籍了, 因为没天伦的骂声背后往往是“不如畜生”这样的评价!

  最直观的例子是三十年前皇权更迭, 浑身没一处可攻击的太子为什么迅速倒台,因为有人说他趁着皇父病重强迫庶妃气死了先皇......这话题一出现, 哪怕太子没做过, 他已经败了。更何况这奸妃真有本事,和宫外的将领勾搭上了,他真的是一败涂地, 再没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老太爷也是知道羞耻的,这问题杀伤力太大, 当时掩面而去。没了老太爷撑腰, 老太太完全不是宋姨娘的对手, 宋姨娘直接冲上去和老太太撕打起来。

  这件事,让何夫人震惊的三天没缓过来。

  她挺感激宋姨娘的,打定主意在面对老两口的时候和宋姨娘结成同盟,而且她还怕富贵回来处理宋姨娘, 打定注意要保护宋姨娘母子,谁知道富贵回来听说了没任何表示, 仿佛挨打的不是他亲娘一样。

  这件事何夫人一直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连带着她身边的嬷嬷们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富贵的后院妻妾就这么诡异的相处极好, 何夫人把出嫁前家里那一通“论与姨娘如何相处”的理论忘到了天边。

  这是几个月前的事儿了, 现在何夫人有孕,管家权就要放一部分,何夫人投桃报李,打算给宋姨娘一点权力,正好借力打力,让她管着采买和二门的出入。

  特别是采买,这是个肥差,宋姨娘知道是怎么回事,立即来表忠心,保证绝对不会让家里的东西出去一针一线。

  宋姨娘来陪着说话,何夫人就打算让她们母子的日子好过一点,宋姨娘的儿子正是准备入学的时候,所以何夫人费了点心,给宋姨娘的儿子找了一个不错的师傅,还给这孩子安排了几个贴心照顾的侍女嬷嬷。

  宋姨娘更是感恩戴德,一妻一妾的关系绝对是和睦极了。

  不管怎么说,巫马富贵没受什么家庭拖累。

  这会他还算高兴的到了前院,前院已经坐满了人。有自己的老兄弟,也有当地的大户家主。

  东渠先生拿出一则消息,“主公,端木家被赶尽杀绝,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孩子也没留下吗?”连蛮夷都知道,攻打一个部落,没有车轮高的孩子可以活命。朝廷流放犯人,十五岁以下可以不用流放。难道以慈悲著称的长生老母就把所有人杀了?

  东渠先生就说:“这件事是他们神女主持的,端木家所有人的罪孽公示于众,连续三天,让大家看看哪一件罪名有冤情,可是没人替他们翻案,于是神女说,秋天乃是万物萧杀之时节,正好行刑。”

  狗屁,都已经到冬天了!

  赵镇赵大狗子忍不住把身子前倾,“主公,如今西园县携带大胜之威,怕是想和咱们做一场,划下个道道。”

  巫马富贵点点头,自己手里还捏着他们西园的俩个镇呢,这丫头不会不惦记。

  “早晚有这一天她要和咱们盘盘道,我也看看我这女儿是什么成色,咱们先礼后兵,诸位先生谁愿意替我走一趟,化解即将到来的兵戈之灾?”

  他把眼光放在这些大户人家的顶梁柱上,这些人都默默观察自己的衣服或者自己前面的水杯。

  谁都不愿意去,谁去谁是二百五。这摆明了不是什么好儿。

  没人争抢,巫马富贵就知道他们贪生怕死,这县里有不服管教的人,正好送给西园县,最好这些人能口出狂言,借敌人的手灭了自己厌恶的人。

  “潘先生,麻烦你走一趟了,我素来知道潘先生有三寸不烂之舌,咱们北郭没几个人能比得过,大家说是不是啊?”

  “是是是”

  “主公说的对”

  “主公明察秋毫”

  ......

  这个时候谁敢唱对台戏,正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时候,大家一股脑的给潘先生带高帽子,送他走一趟。

  潘先生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被这群人架着下不来,说自己病了,有人说离得不远,有的说车上可以熬药......总之,他是不得不去一趟。

  而从漫水县赶回来的秋叶,听说老母病了,立即来看望。

  老母的年纪大了,她的眼睛几乎到了半瞎的程度,之所以喜欢嗮太阳,是因为在太阳下多少能看得到一些东西模糊的样子。

  她握着秋叶的手:“你这件事做得不错,超乎我的预料。”

  秋叶打心眼里觉得这件事办的真不怎么样,“您这是夸我呢,我自己知道这事儿办的不怎么样,全靠运气好才得手了,如果端木家主直接走了,我去哪儿找密道的入口?

  而且我准备的不充分就攻打庄园,实在是急躁了一些。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时刀架在脖子上让我进退不得,王大有献绝户计,要驱使漫水县的百姓,用银子刺激他们拿命攻破庄园,这手段太下作,也很险恶,更难以控制,那些人为了银子能攻打庄园,如果端木家拿出更多的银子,反过来攻打我岂不是更加容易,而且他们的老太太也正是这样打算的,金子都搬出来了,我的人头都标好价钱了,再给她几天时间,说不定我要带着残兵游勇逃出来。

  只是到那时如果我久攻不下,咱们的人死伤惨重,我恐怕真的会用这个计策,就算不用这个绝户计,我也有更残酷的手段......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啊!”

  长生老母摸索着伸出手去,摸了摸秋叶的头,“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事情是一步一步做的。慢慢来,有件事我要告诉你,我大限之期快到了。”

  秋叶忍不住把心提起来,“这?不不不......”

  秋叶不希望老母在这个时候离开,她现在真的战战兢兢,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驾驭这一切,没有老母,她甚至不知道做一个决定是不是对的。她还没有成长到独自面对一切的程度。

  “这一天早晚要来,我是信天上有神佛的,我也信我是特殊的,我这不是尘归尘土归土魂魄归地府,我是要脱了臭皮囊到一个很少有人能去的地方的。要不然,我怎么会在大行前遇到你。”

  “老母......”秋叶想说我那是骗你的,那是不存在的,你都知道我是骗你的!

  可怎么都说不出来。

  “趁着我走之前,给你把事情安排好,我身边的这群孩子,想留下的,你别委屈他们,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耕种。想离开的,让他们走。这些管事们不听话有二心的,在我走之前,我先送他们走。这是顶顶要紧的事儿,在我走之前,你要让上下与你一心,去吧,去干你的活儿吧。”

  秋叶泪流满面。

  “去吧,我一两天还能撑的住,不必哭泣。而且这是喜事,你哭什么?”

  “我不舍得您,哪怕是为了我,您再留一段好不好?”

  “我留的够久了,”她摸索着伸出手,“我是生了孩子的,我的孩子丈夫等我几十年了,我最近频频梦到他们,他们都在催我呢。”

  秋叶压抑着自己的哭声,把头埋在褥子上,泪如雨下。老母的手在她头上一下一下的抚摸着。

  秋叶知道,人无法抗拒死亡。自己总要有一天面对一切恶意和苦难。

  “您......除了这些,您......的事儿,又什么嘱咐我的吗?”

  秋叶已经很快控制了情绪,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冷静了起来。

  老母的嘴角带笑:“好孩子,很好,你要记住,成大事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没什么事儿能打倒咱们,无论是大败,背叛,陷害......如果有一天你一无所有,像苻坚一样狼狈逃命,周围风声鹤唳,如楚霸王一样听见四面楚歌声,敌人就在四周......不要怕,要像华容道上的曹操一样大笑出来。”她揉着秋叶的头顶,“就是死了,也要站着死,像个一方霸主一样体面的去死。哪怕死后被人枭首,被人车裂,被人挫骨扬灰,那是死后的事儿了,不能在死的时候哭哭啼啼。”

  “我记住了。”

  “我死了之后,你在西园县替我立庙,把我的衣冠葬入墓中,让那些贫苦的信众来祭拜,他们收留了我,奉养我了三十余年,我对此地百姓心存感激,所以你要记住,你我今日全是这些贫苦百姓给的,将来不可辜负他们。

  我的尸体你拿去火烧,如果出现舍利子,你拿了其中一枚随身戴在身上,全了你我之情,剩下的在你的大军攻打京城的时候送到京城往南一百二十里的小凤山。山上有一处三十多年前修下的一大片无名坟,那里有看墓人,你跟他们说,未亡人要入葬,他们自会给你指点地方,按照他们的指点你把我葬下就行。如果我全身成灰,这说明你我无缘,将我装入罐子里,全部葬在坟墓里就行。

  但是你要答应我,必是你带兵攻打京城的时候将我入葬才行,到那个时候让大军给我披麻戴孝,你如果偷偷摸摸的把我葬进去,我自会在九泉下不让你安宁,我宁肯永远不入土,也要等着王朝覆灭的那一天。”

  她说完两眼无神的看着房顶:“我要看着这江山改朝换代,等你将来成功了,以九五至尊的身份来祭祀我,我就知足了。”

  秋叶不知道她和这朝廷有什么仇什么怨,立即答应了:“是,我答应您。”

  老母欣慰的笑起来:“好孩子。去吧,让我休息一会儿。”

  秋叶看着她睡着了给她盖好被子,刚出门,她的婢女说:“神女,北郭县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