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不驯(GL)>第81章

  明舒是在人工湖畔捡到秋天的, 也就是自家别墅附近,偶然路过时就在垃圾桶旁边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狗狗。

  当时的秋天才满月不久,体型跟普通的小狗差不了多少, 它遭受过诸多可怖的虐待, 被发现时不止是毛都没了, 它腿上、背上还有腹部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伤口,连脑袋也被沥青封裹上了——虐狗的那个死变态想借此结束它的生命,打算用沥青封住小家伙儿的鼻子和嘴巴, 然后将其活活憋死。

  得亏死变态手段不过关, 没能真的把小狗的嘴鼻等呼吸部位全堵住, 不然秋天早没气儿了,哪还救得回来。

  明舒打小就没养过宠物,捡到秋天后也不晓得究竟该往哪儿送,最初的念头就是记起一中后街有家宠物店, 便用毯子包住臭烘烘的秋天跑这边来了。

  宠物店不敢接收秋天, 一来是没救治的法子, 对此束手无策, 二来是担心秋天有传染病如细小等,怕收留它进店后会传给别的狗。店员为明舒指了条路, 告知不远处有家小规模的宠物医院, 让去专门的医院看看。

  明舒便抱着秋天到宠物医院去, 找医生救治小家伙儿,掏钱缴费, 费心费力地转悠了一个白天。

  医生为秋天清理沥青就耗费了大量时间, 那玩意儿粘得太紧了,不能硬扯,只能用饱和脂肪酸将其溶解, 然后再慢慢清洗。

  秋天疼得嗷呜嗷呜叫,反应很是激烈,打下手的护士都快摁不住它。

  明舒一直拧紧眉头,站在旁边也做不了什么。

  清理完沥青,接着还有一大堆繁杂琐碎的工作,用棉花团擦拭污渍,为伤口消毒、缝合,帮小家伙儿接骨。医生告知明舒,伤得这么重肯定是要做手术的,秋天腹里有化脓的迹象,估计要开刀才行。

  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七年前就预计花费超过小几万了,宠物医院那边从明舒的打扮就看出她应该家境不菲,便询问她个人的意见,治还是不治,要治的话需要多少钱。这要是普通人,医院一般就建议安乐死了,或是让带回去送小狗最后一段路,毕竟大部分寻常家庭不会花这么多钱在一条毫不相干的流浪狗身上。

  明舒自是选择继续救治,虽然当时她还是个学生,与家里冷战后明义如女士已经不怎么打钱给她了,但她卡里还是有一小笔闲钱,几万块钱换一条小生命还是能接受。

  由于伤势太重,秋天必须长期住院,等伤好了才能离开。

  医生对其还是揪心,不确定能不能把小家伙儿救回来,认为秋天应该是经过了反复几轮的虐待才会如此。医生说秋天也许会成为瘸子,就算现在治好了,以后多半也会成为累赘拖油瓶。

  明舒依然坚持让救,觉着以后大不了把秋天带回家。反正老两口不缺钱,年纪大了也无聊没事干,养条狗就正正好,家里应该会热闹点。

  自然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截然相反。明义如女士不喜欢狗,一天到晚都忙得焦头烂额了,公司里那么多烂摊子都处理不完,哪里还有心思养宠物。

  明义如的观念与女儿有很大的不同,当妈的总是更负责任一些,即使是不喜欢,可还是认为养了就应该负责,而不是关在家里就完事。明义如拒绝了女儿的请求,亦不同意专门请人看护狗狗的提议,始终觉得养宠物就得花时间陪伴它,无论如何都不松口,不养就是不养,十分坚决地表示不能把秋天带回家,否则自己会直接把它送去相应的机构。

  明舒拗不过亲妈,劝也没用,找萧老师帮忙说话都不行,甚至发动林姨都还是改变不了明义如的想法。无奈,她只能找别的办法,暂时把秋天寄养在宠物医院,打算问问周边的同学和朋友要不要养狗。

  然而都大四了,同学们正面临着找工作等难题,要么自身难保,要么准备离开Z城去其它城市发展,剩下的则是留学深造与读研党,以及不愿意养宠物的。众同学全都摇头拒绝了,有人倒是有点想法,本来打算尽力试试,但一听是病秧子狗还是打消了念头。

  往后能不能养得活自己都是难题呢,谁还敢养一条开销巨大的病狗。

  朋友那边就是老曹和凡楚玉她们了,可这一年老曹等人大多都还在国外打拼,余下的与明舒交情一般,部分人也瞧不上干瘪丑陋的秋天,皆都为难地拒绝了。

  也不能怪人家以貌取狗,主要是被救助后的秋天看着确实太吓人了,正规品种的无毛猫还一大群人不敢下手呢,何况是蔫了吧唧的秃子狗。

  秋天住院治疗了俩月,明舒便出钱养了小家伙儿两个月。

  这一年的明舒其实挺忙的,一边是奔波于Z大的毕业,一边是继续向意大利那边递交各种各样的资料等等,她在秋天做完手术后就不怎么去医院了,很多时候都是在手机上与医生的助手联系,亲自过去探望秋天的次数不超过五次。

  助手在电话里说,秋天恢复得不错,已经稍微长了点肉了,就是胆子仍旧比较小,它应激反应很大,对谁都不信任,即便不会主动攻击人,可每次有人靠近它就会往角落里缩。

  秋天好像是抑郁了,求生的念头不是特别强烈。

  明舒又去医院看了一次,听从医生的建议安抚小家伙儿,试试能不能缓和一下。

  只是秋天依然恹恹的,对周围的所有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一副狗生无望、无牵无挂的样子。明舒靠近时,它不会躲开,任由摸摸,可也不会太亲近明舒,顶多是用鼻子轻轻嗅两下,记住明舒的味道。

  医生表示这是防备心太重,秋天对人有心理阴影了,以后还需要长时间的调节才可以。

  可明舒哪来那么多空闲时间做这些,能做的事终归有限,别的也无能为力了。

  等到接秋天的那天,明舒又将秋天送到一中的宠物店寄养,想着一中离大学城不远,而且自己和萧何良时常都会路过这里,这样亦能时不时来看看它。

  出院后的秋天仍然是条无毛狗,它还可以长毛,但为了避免感染,医生让坚持剃毛半年左右。

  被寄养到宠物店后,明舒又再去看过秋天几次,有时是特意过去,有时是正巧路过,但中途间隔的时间还是有那么长,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能去一趟。

  小家伙儿病好了,明舒便不咋上心了,开始注重真正重要的事,于是很多时候都让萧何良前去看看。

  宠物店还算负责,把秋天养得很好,不会因为主人长期不来就不管小家伙儿。

  宁知是在一次巧合间发现秋天的,放学路过宠物店门口时无意瞧见了正在笼子里晒太阳的“骨头架子”,霎时就被丑得惊为天人的秋天吸引到了。

  明明都被救治好几个月了,秋天还是老样子,不爱动,不长肉,对外界所有事物都兴致缺缺,成日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狗笼子的铁丝门开着,可秋天还是不愿意出来,宁愿单独一条狗待里面趴着。它有气无力的,活像是得了什么难以治愈的大病。

  宁知直直站马路边上,认出了秋天身下的那条有着向日葵图案的毛线毯子。

  小家伙儿似是察觉到了有人在打量自己,恹恹地抬起头看了看,很快又趴下去,都快把脑袋埋进爪子底下。

  宁知走近,凑过去继续看那条毯子。

  秋天不给瞧,扭扭屁股墩儿,将毯子藏肚子下压着,不住地往笼子角落里躲。

  店员在这时出来了,见宁知干站着不离开,热心问道:“同学,你是要买什么吗?”

  宁知回答得干脆:“不是。”

  店员笑笑,看她穿着一中的校服就心里有数了,当是过来逗狗的,“那需要我们的帮助不?”

  宁知还是摇头,“不用,只是随便看看。”

  看狗不犯法,怎么看都行。店员随便她了,为秋天换了碗干净的水就要离开。

  宁知忽然问:“这狗是别人送来的?”

  店员回头,没所谓地回答:“寄养在店里的。”

  宁知问:“它主人呢?”

  “不知道哪儿去了。”店员说,语气还颇为感慨,“好像是Z大的学生,还在读书,前几次过来交了钱就没影儿了。这狗是她捡的,但是她好像不打算养,还不知道会怎么处理,反正暂时由店里看管。”

  宁知颔首,了然了。

  店员又说:“有时是一个男人过来照顾它,好像是你们学校的老师,长得高高大大的。”

  宁知哦了声,再垂头瞅秋天一眼。

  秋天还是埋头藏着,小家伙儿怕生,仅仅是面前站着一个人罢了,它却吓得身子都在抖,哆哆嗦嗦的。

  店员没办法,又不好撵宁知离开,因而过了一会儿就把秋天抱回去了。

  笼子里还有东西没拿,秋天不愿走,不停地叫唤。

  宁知提醒:“它的毯子没拿。”

  店员又折回来取毯子,将其包在傻狗背上。秋天这才停止了喊叫,立马就变得乖乖的。

  宁知在店门口站了一两分钟,静静地从外面打量内部的样子,似是想进去转转,可终究还是没有。过一会儿,她背着书包离开了,不慢不紧地打电话给自家司机,让到这边来接自己。

  宠物店离一中太近,走一小段路就能过去。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宁知几乎天天都会瞧见笼子里的秋天。且每一次,秋天都是那个要死不活的寡淡样,除了那条毯子,其余什么都不在乎。

  小家伙儿一如既往地不亲近人,有时被惹急了还会龇牙。它对谁都不信任,连对照顾自己的店员都不亲。

  明舒很长时间不来这里了,临时出国了一趟,从早到晚都忙得找不着北。

  宁知倒是有空就过来瞅两下,有那么两次还顺手投喂火腿肠给秋天。

  秋天不识好人心,对火腿肠那是闻都不闻,别说吃了,东西放笼子里了,它还会费劲儿地将其扒开,戒备心不要太重。

  店员让宁知不要喂了。

  “它不会吃的,其他人喂也一样,全都不吃。”

  某一天,宁知牵着一条不知从哪儿顺来的博美到店里来洗澡,期间指了指秋天,有意无意问店员:“那条狗的主人还没来?”

  店员惋惜地摇摇头,“快一个月都没出现过了,打电话倒是会接,说是在国外,好像要去意大利读书了。”

  宁知问:“那这狗呢,往后怎么办?”

  店员说:“她让我们帮忙找主人,以后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寄养,或者送救助站去。”

  宁知转头望望秋天,抿了抿唇。

  店员牵着博美问:“这您养的狗?”

  “不是,”宁知否认,实话实说,“朋友的,我帮忙遛遛。”

  无人领养秋天,养大型犬费钱,治病费钱,能达到领养条件的基本上都会选择用这点钱重新买一条更好更健康的宠物。

  宁知也没考虑过要领养秋天,只是随口问问而已,心底里还是不想多管闲事。

  傻狗的待遇还是那样,一成不变。它愈发自闭了,时常双眼无神地望着马路上,状态呆滞,神情茫然。

  那年冬天,明舒终于从国外回来,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以及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她回国后还是第一时间就去宠物店看秋天,这时终于有好消息传来,有人愿意领养秋天了。

  明舒一颗心落地,勉强踏实下来。

  领养流程交给了宠物店帮忙,其余的明舒没再管了。

  剩余的冬天时光里,明舒一直在沉心复习,准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与综述这些。那阵子她几乎每天都会去Z大附近的书屋,早上进门,晌午出去吃个饭再回来,直至下午五六点才归家,整个人都快钻书里了,恨不得在书屋扎根。

  宁知曾在书屋遇到过明舒几次,她不知道她在哪里,也不是有心偶遇,只是被同学带去大学城附近闲逛,然后进书屋买饮料时就发现了坐在桌子后边的明舒。

  几个月不见,明舒又换了个样子,变得沉稳多了,不论做什么都非常认真。

  进店的人每隔一会儿就有一两个,有时会有顾客点单,但那都不曾打扰到明舒。明舒一直不抬头,不好奇吧台那里在做些什么,亦不曾发现那里的宁知。

  宁知故意在不远处的凳子上坐了十几分钟,还刻意与同学小声地交谈,但明舒始终是那样,一门心思都在书本和电脑屏幕上。

  没发现就算了,宁知也不是很想搭理明舒,到时间还是跟同学一并离开这里。

  后来的相遇与这一回差不多,基本都是一个样儿。

  除了有一天,明舒把刚回国不久的凡楚玉带过来了。

  七年前的凡总那叫一个意气风发,站人群里绝对是最亮眼的那个。

  二十七岁的凡楚玉比后来还不着调,乍一看就特别不靠谱。凡总比较在意明舒救助的狗,在店里就提了好几次。

  宁知也是通过凡楚玉的话才知道,原本打算领养秋天的那户人家临时变卦了,到店里看了秋天一眼就改变了心意,接受不了秋天。

  凡楚玉想帮明舒,可家中的果儿对狗毛过敏,确实爱莫能助。凡楚玉小声问:“你这还有几个月就得走了,想好怎么办没有?”

  明舒大半精力都花在论文上,暂时不上心地回道:“再看吧,到时候再想办法。”

  凡楚玉提议:“要不送救助站?”

  明舒说:“先试试领养。”

  凡楚玉说:“你把它送过去指不定还好点,现在这样也麻烦。”

  明舒嗯声,听不出同意还是不同意。

  宁知背对着她们坐,将这些话都收进耳朵里。

  人的想法总是一时的,很容易就改变。鬼使神差的,宁知倏尔决定要领养秋天,念头来得突然,稀里糊涂就打算养狗了。

  宠物店把关严,不会轻而易举就把秋天交给一个未成年人,必须家长出面才可以。

  宁知没找宁老太太她们帮忙,更不会找宁爸或庄启年,她让司机代为出力了,顺利从店里带走了秋天。

  明舒同意这个,她那边收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关于司机个人的,看过资料后认为可以,之后又跟司机联系沟通了一番,确认司机这边是诚心领养并且会好生对待秋天,接下来就完全放手了。

  宁知将秋天接回家,带到宁家老宅那边。

  家里不反对宁知养狗,宁老太太都由着孙女了,平时还会帮着照顾一下。

  秋天的名字是宁老太太取的,老太太问这是哪儿来的狗,什么时候发现的,宁知本想回答是最近,可犹豫了下还是如实说:“宠物店领养的,别人九月底捡到的狗。”

  宁老太太慈祥地摸了下小狗,和善地说:“那就叫秋天吧,好不好?”

  宁知同意了。

  秋天是个挺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宁知与明舒第一次遇见就是那时候,明舒也是在第二年此时捡到了傻狗。

  直至来年开春,Z城的天气一直都暖洋洋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秋天亦在这会儿长出密密匝匝的毛了,小家伙儿在宁知的精心照料下变得稍微肉乎了点,不再是行将就木的死样。

  宁知其实不是很喜欢养狗,事实上她对这些毛茸茸的东西不感兴趣,最初养秋天也是一时兴起,且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没把秋天当自家的狗对待,还是不适应丑东西的存在。

  而同样的,秋天对这个新主人亦不接受,它不太理解怎么就换了个地方,到陌生的环境里后就更加胆小孤僻。小家伙儿隐约知道以后应该是见不到明舒了,便着急得连奶都喝不下,连着两三天都不怎么吃饭,像是要绝食以表忠诚决心。

  虽然后来秋天还是能屈能伸地放弃了抵抗,可被带到老宅的半年时间内,秋天从来不靠近宁知,每每见到人就跑得远远的。

  傻狗不识好人心,以为是宁知导致自己和明舒分开了,还是怪伤心的。它对救命恩人的感情太深沉了,心心念念想跟明舒回家呢,可惜不能。

  再后来就是初三这年了,时光荏苒,一晃眼就过去。

  那一年明舒顺利出国了,不顾明义如的反对就只身赶往意大利,头也不回地追梦去了。

  萧老师又升职了,于这时成了一中的副主任。

  初三对于宁知而言也就那样,作业多一点,玩乐的时间少一点,其余的一切不变。崽儿不准备去别的学校读高中,亦不打算出国留学,嫌这些太麻烦,还是想留在一中继续。

  初中高中都在一个学校就读,也就是直升,宁知对此感到无比轻松,半点压力都没有。崽儿是以全市第五的成绩升上去的,中考压根没怎么复习,那阵子她有空就回家遛狗,整个一年下来,除了上课和做作业的时候翻过书,平时碰都没碰过这些。

  高中第一学期是按成绩排名分班,文理混合,全年级共三十九个班。宁知运气不错,恰巧就被分到萧何良班上。

  萧老师这一年又当班主任了,开学第一天的课堂上,因为没有学生自愿举手当班干部,他便钦点宁知当语文课代表。

  宁知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她本来是要拒绝的,可最终还是没有,不由自主就点头了。

  高一上学期是高中三年中最轻松的,即使没分科前要学的科目较多,可学业任务不算太重,整体还行。

  萧何良不是个严格的教师,课上课下都较为风趣温柔,他与学生向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很少时候会摆架子。新学期为了让学生们尽快融入集体,也为了更快地了解大家,萧老师特地开了个班级迎新晚会,请所有人吃零食,亲切交流交流。

  宁知在这时加上了萧老师的微信,与明家的人有了正式的接触。

  七年前,微信的使用还不如企鹅广泛,朋友圈功能亦不如后来那么多种多样。宁知本来是没有微信号的,都是为了方便联系萧老师才新申请了一个号。

  萧老师喜欢分享生活,有时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有关老婆和继女的动态。

  通过萧何良的朋友圈,宁知不知不觉间就了解许多关于明舒的事——明舒在意大利的求学之路非常顺遂,她喜欢服装设计这个领域并报以一腔热忱,出国后便努力充实自己,她结交了形形色色的朋友,不断拓展知识面和人脉,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半年后拿了一个创意小奖,再之后又加入了一个什么协会……

  宁知无心窥视明舒的生活,只是不经意就知道了。崽儿这会儿还是对明舒没有任何不该有的想法,坦荡且平常心面对,偶尔见到明舒的照片了也没太大的感受。

  高一上学期结束,下学期就该重新分科分班了。

  学校还没出具体的通知,孩子们不清楚自己会被分到哪个班去,部分学生舍不得萧何良,觉着可能会因此就分开了,于是自发地赶在考试过后到湖边别墅探望萧何良。

  其中就包括宁知。

  老两口热情接待了这些人,下午还留她们在家里玩。

  萧何良带孩子们到楼上参观书房,分享一家人收藏的书籍。路过明舒房间门口时,萧老师笑呵呵地介绍自己还有一个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告知大伙儿明舒也是一中的学生,大学读的Z大管理系。

  其他人都进书房里转悠,东看看西瞅瞅。有学生想借书,萧何良爽快就借了。

  “我这儿的书都可以借,你们什么时候看完再还都行,反正我开学后都在学校,到办公室里就能找我。”

  宁知不喜欢看书,可还是从众地借了一本。

  那本书是一本外国名著,全英文版本,宁知将其带回家后并没有翻看。

  崽儿不爱阅读,生性懒散惯了。

  高一下学期,宁知还是被分到萧何良班上,兜兜转转还是继续当语文课代表。

  萧何良喜欢宁知这个学生,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就问她:“书看完了吗?”

  宁知迟钝地回忆了半秒钟才记起这茬,她愣了愣,无端端就说谎了。

  “看完了。”

  萧何良竟然记得宁知借的书的名字,随即就问及观后感如何。

  宁知答不上来,说不出书里的内容。

  萧何良见此就懂了,又打圆场地说:“我女儿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就是这个。”

  宁知嗯声。

  萧何良说:“可以再看看,考试也可能会考到。”

  宁知应下:“好。”

  宁知用几个晚上读完了那本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之一的《童年》,然后亲自到湖边别墅还书。

  至此,她又开启了借书还书的路子,有时一个星期过去一趟,有时是两三个月。

  明舒一走就是整三年,三年内都没回国,节假日也不回来。

  老两口有时会飞到意大利旅游,一家人在那边团聚。

  宁知高三这年,明舒终于时常回国了,有空就飞Z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宁知面前。

  她们的首次重聚是在别墅里,明舒进门时,宁知正坐在客厅里看书。

  明舒是临时起意要回来,没提前通知家里人,谁都不告诉,忽然两手空空就出现了。她轻手轻脚走上前坐桌子对面,而后伸手叩两下桌子,好奇地瞧着宁知,出声问:“你谁啊,怎么在我家里?”

  宁知这才发现有人进来了,霎时心头一紧,没拿稳手上的书。

  啪嗒——

  书掉地上了。

  明舒不解,大喇喇靠后抵着椅子。

  “我有这么吓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4387466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2769009 5个;湘玉给你溜肥肠、小黄人、LUN、路人只為路過、チョウニマ、3060282、青丝绕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头木 78瓶;小黄人 20瓶;喻言孟美岐老婆 6瓶;4387466、小孩 5瓶;树树树树 3瓶;湘玉给你溜肥肠、偶然路过 2瓶;路边一棵草、婧子、贯朽粟陈、10米长泽雅美、8592288 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