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公主殿下来自千年前(GL)>第八十五章 时间

  傍晚时,京城的雪已经慢慢停下。

  临走前,沈砚冰帮黎明月把帽子和围巾拢好,笑着挥了挥手。

  黎明月没有动作,等人走了一段距离,才小跑着追上,挽住对方的手臂。

  沈砚冰停下看着她。

  寒风凛冽,华灯初上,映着路面的一层冰霜。

  黎明月抬头:“你什么时候再来?”

  沈砚冰把她额角的发丝捋到帽檐后,顿了顿,轻声:“等你需要我的时候。”

  黎明月鼻尖冻得有些发红,两人说话带出的凝雾有些氤氲,她看着对方,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开了手。

  沈砚冰凑近她的脸,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彩灯绚丽的购物中心前,亲了亲她的额头。

  黎明月这一次没有追上她,只是久久凝视着走远的背影。

  沈砚冰这一趟折腾了很久,回到酒店拿好东西后又去往机场,回到滨城公寓时已经是凌晨。

  黎明月在京城辗转难眠,也一直到凌晨深夜才勉强入眠。

  这一夜无人关心世界。

  十二月的滨城的气候相当好,阳光像怎么也洒不完一样,一直到快圣诞节,路上也没多少穿羽绒服大衣的人。

  沈砚冰今天穿了件长款风衣,照例上完课,下课时收到不少苹果。

  滨城国际化程度很高,滨大在这方面管理松弛,虽然不提倡过洋节,但也没有明令禁止。

  回到办公室,一大簇一大簇的玫瑰让沈砚冰不禁后退两步,终于忍不住朝被包围在其中的周迎喊:“你最近做了什么?”

  周迎虽然一直受人欢迎,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见。

  周迎仰头一副躺尸状:“我求他们了,送到这里是要闹哪样啊。”

  沈砚冰笑出来,回到自己办公桌上,忽然看到自己桌上多了一个红苹果。

  “有人来过吗?”她问周迎,顺带把学生刚送的放到了一边。

  周迎懒洋洋:“有个学生来过。”

  沈砚冰没有在意,把收到的盒装苹果装袋,看到那孤零零放在桌面的红苹果,似有所动地额外带回了家。

  晚上,沈砚冰站在阳台落地窗前,外面的月亮若隐若现,弯钩迷人。

  她接到了黎明月的电话。

  两人闲聊几句,黎明月忽然问:“有没有收到我的苹果呀?”

  黎明月少有的雀跃,这是她第一次过西方节日,觉得送苹果实在是件可爱的事情。

  沈砚冰闻言挑眉:“你的苹果?”

  她立马想到自己桌上多出的那个红苹果,没有任何包装,简简单单放在空处。

  “我拜托果粒送的,你没见到她吗?”黎明月有些诧异,“她说已经给你了。”

  沈砚冰一笑,“我收到了。”

  虽然不知道事实如何,但她直觉相信桌上那个红苹果就是黎明月托人送来的。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挂断通话时,沈砚冰走到桌前,清洗完苹果,难得没有切块,就着整个慢慢啃起来。

  远在京城的黎明月在做什么呢,她忽然遗憾自己没有送她一个苹果。

  窗外万家灯火通明,平安夜里只她一人。

  到次日圣诞,全国商场到处装点起圣诞树和拐杖麋鹿,黎明月给沈砚冰发了照片过来,看得人会心一笑。

  何叶是爱玩的人,黎明月被她打扮得喜气洋洋,带着的红围巾和红帽子很显精神气。

  两人开了视频通话,沈砚冰在家冷冷清清,被对方商场的闹腾打动,挂断通话时一个人窝在沙发点开了一部喜剧电影。

  往年的节日她是怎么过的呢,不需要喜剧电影,也不需要喜庆热闹,平淡得与往日无异。

  沈砚冰头靠在黎明月最常抱着的抱枕上,柔软间,有些失神。

  如果没有遇见黎明月,那她本可以忍受孤独。

  沈砚冰倏然一笑,“还是遇见比较好。”

  圣诞过后没几天就是元旦,沈家没有过圣诞的习惯,但元旦通常会小聚一番。

  邓妍知道黎明月去了京城,言谈间调侃沈砚冰当下孤家寡人。

  沈悦然吵了一阵子黎姐姐没来,垮着脸拉衣袖要去京城玩。

  “等过年就能见面啦。”邓妍把她面前的甜点切掉小半,“不要吃这么多。”

  沈原过了好一会儿才脱身到达地点,几人聊起最近工作和生活,对快到来的春节都很期待。

  “砚冰的生日快到了吧。”邓妍想起,“我记得是在除夕前一天?”

  沈砚冰笑:“还有好久呢。”

  “就这个月月底了。”邓妍招呼起来,“还是在沙城过吧?家里人应该都聚齐了。”

  沈砚冰的生日在寒假过年那会儿,全家人基本都不会错过。

  沈原早早问起她想要什么,不管年纪多大,生日礼物是永远不能省掉的。

  “我要送小姑一张画!”沈悦然举手,“我要画小姑和黎姐姐。”

  沈砚冰摸了摸她的脑袋,莞尔:“谢谢呀。”

  公历新年,到处在办元旦晚会,滨大也组织了节目,沈砚冰没有参加,和沈原一家聚过后就一个人回了家。

  黎明月最近在忙国展的事,改了又改,也没空过元旦。

  她接通沈砚冰的视频电话时,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憔悴。

  “大概要到小年才能回来了。”黎明月下巴搁在桌上,手机竖立着,眼神有些放空。

  “最近忙期末的收尾。”沈砚冰循着叹气,“大概也要小年才回沙城。”

  这一别,就是近两个月。

  黎明月静静看着,忽然转换了前后摄像头,对着桌上的白纸,顽皮:“让我来给你送祝福吧。”

  沈砚冰头靠在沙发,静静笑着。

  黎明月左手举着摄像头有些摇晃,右手提笔却奇稳。

  蘸墨落下,她一笔一划地写:“祝你健康快乐。”

  一句朴实无华却真挚的祝福语——要健康,要快乐。

  沈砚冰唇角弯起,“也祝你健康快乐。”

  挂断通话后,她躺在床上,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对方的笑意,一摸摸到着空荡的被子枕头,只好慢慢合上了眼。

  滨大办公室。

  周迎打定主意要离职,期末还没结束,已经规划起之后的行程。

  沈砚冰最近一直在准备一个社科基金的申报,方向确定后比先前更忙,碰手机频率都大大下降。

  她的博士导师对这个课题也很感兴趣,给她发了不少资料,看到申请表时奇怪问:“你怎么没申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级社科基金申请的基本要求是副高职称,沈砚冰上次吃了亏,连带这回受到牵连。

  导师对她没有评上副高的事大为吃惊,立马反应过来:“谁卡你了?”

  沈砚冰没有抱怨:“风气而已。”

  破格评选在京大最顶尖一众人眼里是常态,但在滨大却是可以卡你的重要理由。

  庸碌之下,不需要拔尖。

  “你这个项目,完全可以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师感到遗憾,“真的不考虑调任京城?”

  现在的调任其实并不简单,先不说京城那边编制能否顺利拿到,滨大学院这边肯定要卡她的档案。

  京城不是她理想的定居点,但滨大也不是她理想的象牙塔。

  十全十美的决定可遇不可求。

  两人就项目的事情交流了许久,挂断连麦时沈砚冰坐在办公椅微微仰头,若有所思。

  一月初,滨大的期末考试也步入尾声,沈砚冰这几天忙着监考,把项目申报的事情有意无意地抛到了脑后,其他动作却有条不紊地提上了日程。

  京城的期末比滨城早一些,但黎明月并不参与考核,依旧于出租房、画室与章老书画室三点一线往返。

  黎明月在筹备一场京城的书画大展,除了书法,还有她的国画公众首秀。

  一旦成功,未来的道路可谓一片坦途;口碑一砸,挽救起来难如登天。

  两人维系着往常的通话频率,但因着太忙,每次聊两句就随意散场。

  这并没有让黎明月忧虑,每晚一句简单的“晚安”,就能带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思念是一条长河,绵延连通着心潮,抚慰能激荡起汹涌浪花,也能让难宁的心重归平静。

  一月份的滨城阳光依旧明媚,沈砚冰穿着薄薄的外套走在校园路上,熟悉地往行政楼走。

  她面色从容,似乎与往常无异,但熟悉她的都会发觉,今日的沈砚冰有些特别。

  她这回来这边,是确认调任事项的。

  京城那边已经来了通知,这几年她的学术成果没断过,加上在出版社的口碑,已经足够打动京大。

  当然,更少不得其他疏通。

  人才引进表格已经填写完毕,京城落地的把握已经很足。

  沈砚冰没有多少惊喜的情绪,一切顺理成章。

  路上不少认识的学生同她打着招呼,沈砚冰笑着颔首,走到办事处时忽然注意到一件小事。

  路过办公室里有学生正努力同教务办老师道着歉,“老师,这都是污蔑啊,摄像头那一幕只是错位,我怎么可能作弊——”

  “我年年都是年级前几,学习态度老师都知道的,怎么可能呢,我有什么必要,我还要保研啊!”

  办公室没有关门,盛卓的声音清晰地传到走廊上,沈砚冰没有停步地走过,找到了人事处。

  几位老师看她的表情颇有些微妙,但没有为难地把事情办妥下来,“按规矩,沈老师你还得去人社局跑一趟。”

  沈砚冰微微点头,对他们的态度并不意外。

  一般的青椒滨大或许敢卡,但沈砚冰并不是。

  当初沈砚冰来到这里,不少对她有过调查的人都不禁惋惜,现在这一转调,在很多人眼里反倒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滨大竟然已经留不住,不如最后博一个美名,与这未来可期的学术新星及背后的关系交好。

  时间一晃,一月中旬也差不多过去,沈砚冰这学期的试卷批阅和录分工作已经完成,交接也在滨城大学正式放假前完成了最重要的大半。

  此时何叶已经从京城回来,出租房里只剩了黎明月一人。

  沈砚冰知道时动了念头,垂眸:“我明天可以去京城。”

  黎明月那边顿了几秒,意料外的不乐意:“可是我很忙。”

  沈砚冰一来,她的节奏一定会被打乱,半点心思留不到正经事上。

  再好的自制力,也抵不过几月未见的澎湃情思。

  这样她的任务完成时间恐怕要无限延长……

  黎明月唇抿得很紧:“三天后,我去找你。”

  三天是她任务完成的极致效率。

  沈砚冰笑着应好,“不用强求。”

  三天后,小年的前一天,沈砚冰在沙城的机场接到了独自前来的黎明月。

  ——如约而至。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零点更新最终章,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