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公主殿下来自千年前(GL)>第七十五章 家人

  次日,沈砚冰醒来时太阳已经高照,摸到身边空无一人。

  她慢慢睁眼起床,洗漱完,下楼见到保姆阿姨正在打扫,打招呼:“张姨早。”

  张姨也同她问好,顺带告诉她:“黎小姐和郑女士一起去晨练了。”

  沈砚冰略感诧异。

  时间已经不早,餐桌上给她留了早餐垫肚子,刚吃完,就看见郑曼和黎明月有说有笑地进了门。

  小区里绿化做得很好,石子路沿着花坛延展,早上有不少在那晨练的人。

  郑曼不是广场舞爱好者,却是晨间太极的忠实拥趸。

  黎明月今早下楼,正好遇上出门打太极的郑曼,两人聊着走过去,黎明月也跟着学了好几式拳法。

  回来路上,两人放开了许多,聊的话题愈发宽广,尤其扯到古代风俗,谈起来头头是道,郑曼对她的来历也信了几分。

  要在一位历史学资深学者面前不露馅地谈论这些,可不是普通功底就能达到的。

  今天是周日,明天滨大还有课,沈砚冰订了下午两点的高铁票,打算吃完午饭就离开。

  张姨做了一大桌子菜,“郑女士说今天郑老先生他们过来吃饭。”

  这个他们,包括的通常是郑珂及她的律师丈夫。

  沈砚冰无奈,昨天晚宴仓促,家里的事没在外面提,今个儿是不打算轻易放过她了。

  黎明月因着昨天拒绝郑老先生的事,还有些不好意思,今早和郑曼女士谈完,才解开心结。

  “砚冰也不爱听安排。”郑曼如是感慨,“听从自己的心声吧,放手去做就好。”

  郑曼女士的开导,和沈砚冰的鸡汤简直是同出一脉,黎明月却很是受用。

  中午时,一家人到达,饭桌上,郑珂不断追问着黎明月两人在一起的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另外两位严肃派导师的好奇心,把黎明月逗得有些发窘。

  郑家的饭桌上,从来没有过“食不言”的规矩,反倒一直是分享见闻的绝佳时机。

  沈砚冰话也比往常多了不少,问起兰亭展后的其他书法盛事,咀嚼着记了下来。

  “小黎还是要提升一下其他方面。”郑珂提出中肯的建议,“国画啊,素描水彩,最好不要有明显的短板。”

  除了专精,其他领域不求多出彩,但也不能是完全的小白。

  黎明月点头,感谢了对方的建议,“我会尽量平衡好的。”

  郑老先生一辈子扑在书法纂刻和国画上,对西洋那些向来不感冒,闻言也没有制止,“现在不比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还是要接触看看西方哟。”

  说着,他瞥了郑珂这个半路跑到油画的家伙一眼,强调,“但也千万别学过头了。”

  黎明月保证自己不会。

  她一个古人,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甚至被同化被吸收,还是有相当的困难的。

  一顿饭下来,从生活到事业,方方面面的细枝末节都聊到了。

  郑珂帮黎明月做了个简单的规划,接商业字画、上国展,申请人才计划,一步步考虑到位,比黎明月四处搜集的闭塞信息管用无数倍。

  沈砚冰没能评上副高的事也引起了几人深思,简单说两句,在座的几位对其中的门门道道立马了然,郑曼皱眉,“这路高还欺负到你头上了。”

  路高就是滨大文学院的副院长,和沈砚冰水火不容的派系领头人之一。

  “明年再申吧。”沈砚冰倒是看得开,她今年虽然材料过硬,但资历确实还差了一年,要是成功那就是破格评上——虽然每年高校都有这种破格情况。

  几人也都不是狭隘之人,沈砚冰说没事他们便不再插嘴,转而同几人谈起今年社科基金申请的事。

  郑珂现在是书法期刊主编,没有挤进高校,也就没有论文压力,逍遥自在得很。

  “你们滨大现在要求怎么这么多?”郑珂感慨,“你最近几篇评论文章不是被转了好些次吗?有知道我们关系的,还特意来找我联系你呢。”

  她说的评论文章不是论文,是沈砚冰给出版社写的短篇小传。

  “实在待得不痛快就辞职,还怕没地方去吗?”郑珂丈夫开口得爽快,“大不了回沙城。”

  郑珂附和:“活得自在最重要。”

  “哪有那么夸张。”沈砚冰哭笑不得,“又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务。”

  郑曼对滨大还在卡她青年基金的事不满,“你虽然年纪不急,但青年人才充满变数,还是早点拿到比较靠谱。”

  沈砚冰举双手赞成,“我都明白,但真的急不来。”

  她自己有着清晰的事业规划。

  饭后,郑珂夫妇开车把两人送到了高铁站。

  郑珂朝沈砚冰挥手,同黎明月拜了拜,“再见就是过年了!”

  沈砚冰:“再见。”

  沈砚冰托着小行李箱,黎明月跟着往里面走,说:“郑小姐人真好。”

  高铁站到处是推着行李箱走动的人,沈砚冰侧头看她一眼,笑:“喜欢上她了?”

  黎明月嗔怪地看她,沈砚冰故意逗她,“郑珂是不是很漂亮?”

  郑珂五官明艳,长大后学会化妆更是令人眼前一亮,相比而言,从小被夸美人胚子的沈砚冰五官要柔和许多,耐看但并不特别抓眼。

  但在黎明月眼里可不是这么回事。

  “你最好看。”黎明月抱住她的手臂,“我才不看别人。”

  大厅里人来人往,但这一刻,两人的手臂紧密贴着,整个世界像只有她们两人。

  沈砚冰刮了刮她的鼻梁,“幼稚。”

  她却喜欢极了黎明月这样的幼稚。

  沈砚冰那常年无波的心绪少有的被扰乱,再一次重拾了年少的悸动。

  回到滨城,两人又各自忙了起来,黎明月名声大噪,接二连三受到当地书协或其他展会邀请,几次独自跑下来,熟悉套路后,黎明月已经能熟练地拒绝新来的邀请。

  “他们一点也不尊重我的时间。”黎明月同沈砚冰抱怨,“为什么别人去拿的是报酬,我去只是用几份礼品打发?”

  黎明月在意的不是出场费,而是这明晃晃的区别待遇让她感到特别冒犯。

  沈砚冰从文件里抬头,放下手中的事,“欺负你年纪小,欺负你是女生,这种展会以后都不要去了,掉档次。”

  黎明月也是这样打算的,凑近过来看她,“今晚还要忙吗?”

  沈砚冰已经连着几晚在书房熬夜了。

  “出版社那边的事和学校的事叠在一起来,过几天就好。”

  她摸了摸黎明月的脑袋,“时间不早了,你先去睡吧。”

  黎明月执意等她,窝在了书房的飘窗上,抱着枕头,翻着书页等她。

  眼皮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架,书页久久没有翻动,沈砚冰时不时把视线从电脑上移到对方身上,无奈地起身,领着人回了卧室。

  “早起继续赶工好了。”沈砚冰自言自语,订了闹钟,躺下时看到黎明月的睡颜,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也被带得健康了许多。

  黎明月抱着她的手臂,亲昵地靠了过来。

  沈砚冰失笑,把被子往上捻了捻。

  十一月初,滨大的各大社团活动越多越多,几乎每个周末都被各种新花样占满,就连沈砚冰这完全不关注活动的老师,走在路上也感觉到了学生们的热情。

  黎明月同画室里的同学混在一起,感受更加明显。

  这个周六,程果粒想约她去参加古风社的宣传活动。

  “果粒说会有很多穿古装的人。”黎明月盘腿坐在客厅沙发,翻着手机图片,“社团在外面租了很多套衣服,她们问我要不要试试。”

  沈砚冰笑,“她们都认识你了?”

  黎明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滨大古风社很多美院的人。”

  盛情难却,黎明月本来就有兴趣,于是答应了邀请。

  沈砚冰对她慢慢交到朋友,能够独立参加活动的表现很是欣慰,她一直担心黎明月过分依赖自己,不肯同他人接触。

  黎明月展露的社交属性让她放了心。

  到周六时,黎明月老早就开始准备,坐在客厅的化妆台前好奇地摆弄,但迟迟不敢上脸。

  “果粒说会帮我化妆。”黎明月有些抗拒,但也清楚现代的化妆和景朝不是一回事。

  沈砚冰不爱化妆,连带着来现代这么久的黎明月对美妆还是小白一个。

  “可以学一下,以后出席活动用得上。”沈砚冰随口,但也不是很在意,“一般会有化妆师的,没有的话也不缺帮忙的人。”

  黎明月点头,沈砚冰走到化妆镜前,含笑看她:“公主殿下不化妆也是大美人啊。”

  “哪有。”黎明月不好意思地垂头,拉着沈砚冰的手臂晃悠,“你陪我去学校吗?”

  她想问的是,沈砚冰来不来看她。

  “手上还有一堆事情。”沈砚冰叹气,她不是拖延的人,收到任务通常很快就会着手做。

  黎明月有些失望,也不强求,“那好吧。”

  下午黎明月走后,沈砚冰说是不去看活动,但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要抬头看眼时间,几番下来,她还是开车去了学校。

  古风社的活动从会堂的路前铺开,一直延展到学生会堂舞台里面,到处是穿汉服穿古装的学生,一边介绍着今天的活动,一边引导着学生登记信息入场。

  沈砚冰看着年轻,今天穿了身休闲的鲜色外套,混在学生堆里也毫不突兀。

  古风社租借的衣服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是小袖汉服,社员没有弄复杂的头饰,基本的交领右衽也没有出错,配饰色彩搭配不浮夸,整体大差不差,对于一个小社团来说算是费心了。

  这边的学生多不认识文学院的沈砚冰,她乐得自在,打算独自往会堂里面走,看一眼黎明月就悄声离开。

  然而没多久,眼尖的程果粒就发现了她,惊喜地朝她招手。

  她的旁边并没有黎明月的踪影,沈砚冰不知是失望还是庆幸。

  “沈老师,您是来找明月的吗?”程果粒走近了依旧兴奋着,“她在会堂里面的化妆间,我带您进去吧?”

  沈砚冰没拒绝学生的热情,跟着穿过人流,顺便问:“待会儿是有什么节目吗?”

  会堂里面比她想象的热闹。

  话说着,走廊一侧的房间门突然打开了,来人身着绛紫广袖上衣和月白齐胸襦裙,发髻插着钗梳,长发几缕垂在前胸,妆容精致,红唇明艳。

  ——这是来自古代景朝的昭月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