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定风波(GL)>第31章 书呆子

  禁卫将皇太后亲自出的考题押送至考场,由主考官当众启封之后再将试题抄录送往大殿。

  大内的城楼上站着一个穿淡黄色袍衫戴幞头的壮年男子,“那边在干什么,这么多士人。”

  候在身侧的内官弯腰回道:“回大家,今日是皇太后殿下亲试贡士。”

  “哦…”皇帝望着远处殿庭里喧哗的上万贡士,心中一阵苦涩道:“阿爷在位时也未曾见过一次有如此多的贡士赴京,阿爷也曾亲自在殿中试过殿试,但是只有九百余人,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先生说过入等的人里只有张九龄、郭待封几个人,母亲这样做是在效仿父亲么?”

  “非也,”绿袍登上城楼,屈膝跪拜道:“监察御史张谏之叩见陛下。”

  “张御史,国朝规矩,御史非奏事不得入殿庭,今日殿试…”内官转身,瞧了瞧四周斥责道。

  “哎,”皇帝抬手拦住内官,旋即上前弯腰将人扶起,“去年殿下设制举召试,张御史在名列第一,殿下说您是国朝不可多得的人才,御史特意来此见朕所为何事?”

  “自改元,臣已有半载未见到圣人,御史奏事直达天子,皇太后殿下在圣人壮年监国,祭天衮冕初献,于禁中大殿亲试贡士,此皆为僭越之举…”

  花甲老臣的激烈之语让皇帝脸色大变,“够了!”

  皇帝甩袖转身,“我本就不想当这个皇帝…”

  “皇太后殿下会如陛下所愿的,之前的祭天与如今的扶持寒门,都是在替江山易主做准备,”张谏之再次跪伏,声泪俱下道:“陛下!”

  “陛下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为她人窃取吗?江山一旦易主,李唐皇室将要迎来一场灭顶之灾。”

  皇帝将手重重搭在朱漆栏杆上涂金的雕花上,“我能怎么办?”

  “李唐还有万千子民,太宗与高宗皇帝的威望还在,只要陛下…”

  “阿兄是怎么死的?徐敬业与越王又是怎么失败的?你才归京不久,你不了解我的母亲,所以你才敢这样说,”皇帝转过身,“我告诉你,只要母亲不答应,这个天下就没人能够坐稳,”皇帝望了望无人的周围,走近一步将人再次扶起,“先生以后切莫再说这种话了。”

  -----------------------------

  举行殿试的大殿前,内官与礼部官员清点着贡士名册,上万人的喧闹声充斥着整座殿庭。

  “皇宫里还从来没有这般热闹过呢,今年的贡举人可真多。”太平公主与女官站在大殿的石阶顶端,低头望去皆是赴殿参试的贡士。

  女官盯着一群贡士目不转睛的问道:“你见过他了?”

  太平公主点点头,“嗯,他抵达洛阳的第一刻我就知道了,我还知道他住哪儿呢。”

  “如何?”

  太平公主想了一会儿,转动着眼珠子回道:“倒是一副好皮囊,长得干干净净,只不过有些迂腐了点。”

  “七娘的眼光怎会差,公主都这样夸,难不成是看上他了?”女官试问道。

  太平公主扭过头看着女官的侧脸,“姐姐想什么呢,且不说他是七娘的人,就他那榆木疙瘩,我怎会看上他?”

  女官笑道:“我只是开个玩笑,殿下想要做什么公主是明白的,所以之后与武家的婚事公主也要考虑得仔细些才好。”

  “母亲希望我嫁给武承嗣,可我不喜欢,”太平公主盯着女官,“姐姐希望我嫁给谁?”

  “公主下降,妾不敢妄议。”

  “你又来了。”太平公主显然有些不悦。

  “公主想听真话吗?”

  “我讨厌欺骗与隐瞒。”太平公主认真道。

  “柳絮因软弱无力而随风动,飘浮不定,人也是如此,若自己失了骨气,便也成了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不希望公主下降任何人,可是殿下此举为的只是保护公主。”

  太平公主侧头看着不远处被簇拥的身影,“平心而论,不管是谁我都不喜欢,母亲的安排我不能违抗,但是我可以有选择,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公主…”女官笑道:“这次不和殿下对着来了?”

  “我可怜的不是薛绍,而是那几个孩子的父亲而已,不然我也不会想着顶撞母亲。”

  “武承嗣名声极坏,且为人心术不正,野心勃勃,殿下虽处事果决,却在武李两家徘徊犹豫,时局僵持,野心大之人怕是难得善终,且又年长你这般多。”女官望着殿庭里带甲的武将,“右卫中郎将武攸暨如何?”

  “他不是有妻子吗?”

  “前不久身故,听说是暴病而亡,武攸暨为人谦让,懂得进退,公主若是不喜欢,日后不招他入府侍奉,他断然也不敢说什么。”

  “好,我都听你的。”

  -------------------------------

  “拿好号牌,殿庭之内不得喧哗。”殿中侍御史高声喊道,“都站好咯。”

  一群内侍与朝臣看着懒散难以排序的队伍议论纷纷,“这寒门就是寒门,一点规矩都不懂的乡野之人,今后做了官这朝堂的风气怕是都要被他们败坏喽。”

  “嚷嚷什么,都给我安静点!”皇太后的贴身内官走出殿扯着嗓子吼道,“天后极为看重人才,不计出身,发德音,招贤纳士,为的是国家安定,百姓安稳,社稷永固,诸位贡士只身一人从千里之外远赴洛阳,足可见为国之心,天后有旨,凡天后亲试贡士之举,皆不问出身,朝廷也必不会辜负任何一位有才之士。”

  ——哐!——朝阳初升,沉长的钟声便从旁侧的殿庭中传出。

  “廷试开始!”

  有司引着考生序位入殿,王瑾晨站在队列中间还在想着适才端门前的事,突然被人从后推了一把。

  王瑾晨回过头,推她的人也是从越州来的贡举人,“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出神,要入殿考试了。”

  王瑾晨跟上队伍一边摇头道:“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

  “什么琐碎事比功名还重要?”

  王瑾晨没有再回话,举人便又道:“我适才好像瞧见了会稽高县令的儿子,好像还穿着绿色的公服。”

  “他穿红还是穿绿跟我有什么关系!”

  听着王瑾晨有些过快的语气,举人愣了愣,“王贤弟,你今日有些冲哈…这是谁惹你生气了?我还以为你不会动怒的呢。”

  “没有,好好考试吧。”王瑾晨心不在焉道。

  “哦…”趁着登阶入殿的时间,同州的举人便又接回上个话题回道:“他穿什么是和你没有关系,可是他母亲遭流放被休,即便遇到大赦也不能回到高家,虽然说是自食恶果,但是…他比你早当官,若是以后挟私报复,你不得提防着点?”

  想事依旧想得出神的王瑾晨并没有在意他的提醒,举人见人没反应便止住了嘴,“得,说了半天白说了。”

  按座次一一入席,考官们负手巡游在跪坐答题的考生之间,“都对着号入座,答卷期间不得离席,如有夹带者,轰出考场取消入考资格。”

  “第一试,帖经,时长…”钟响后,考官将准备好的三根蜡烛点燃其中一根,“以三盏烛火为时限,烛尽试停。”

  王瑾晨低头瞧了一眼刚发下来的帖文试题,几乎每段文章提醒的字眼都极少,旁侧的人纷纷提笔默写,唯独她跪坐着迟迟没有动静,半刻钟过去试卷仍旧是空白一片没有动笔写半个字。

  考官走到王瑾晨身侧看着白卷上的名字旋即加快了步子,“崔侍郎,那人就是王瑾晨,”官员指着坐席上正跪坐着发呆的人,“半刻钟过去仍旧只字未答。”

  礼部侍郎崔挹兼任此次贡举十名主考官之一,绯色公服腰间所系的金带上还悬佩着银鱼,看着有些呆愣的的人心里不免泛起了一阵嘀咕,“公主怎会推荐这样的人?”旋即走近几步瞧清了考生的样貌后眉头紧蹙,“难不成要出第二个千金公主与薛怀义?”

  王瑾晨低头看卷,并没有察觉台上正有人盯着自己,“甲科要前三才能授予官职,可是头几名会不会太引人注目了些,反正只要得中进士就有了入仕的资格,之后再经吏部,三年…”她想着萧婉吟守孝禁婚嫁的时间只剩了两年,而进士受吏部考核需要三年后,“答还是不答,全答还是…”直到第一根蜡烛燃尽,几番犹豫后她才提起桌案上的笔作答。

  上万人的廷试足足持续了好几日,进士科三试,三试定去留,前两日淘汰的人数便已经过了半。

  十名穿朱紫公服的主考官与其他考官聚在一个房间中锁院阅卷,将三试成绩按名次分等排列出来。

  主考官将几个下属召集,“将有名流推荐的卷子先找出来。”

  “喏。”

  “崔侍郎,”绿袍拿着一份卷子凑拢俯下身,“这个人先前的帖经与杂文无一错处,字也写的端正,可就是最后试策写的平平无奇,句式倒是无误,下官看着内容,好像有些不大精明的样子。”

  礼部侍郎崔挹看着策文上的名字,“此人莫不是个书呆子?”

  “他是长公主推荐的人,下官在礼部多年,还从未见过有人能得到长公主的推荐。”

  礼部侍郎看着卷子上齐整的字迹,“句式工整严谨,这个人是不是在刻意隐瞒什么?”

  “是不是隐瞒,总要排序的,公主推荐的人,这咱们该如何排?高了,又显得太过刻意,低了又怕得罪长公主。”官员忧心道。

  “将他排到前十最后一位,”崔挹将试卷放下,“剩下的就交给皇太后殿下钦点。”

  官员大悟,称赞道:“侍郎高明。”

  作者有话要说:  高宗殿试时张九龄高中是旧唐书的记载(但是别的记载里,张那个时候好像还没出生。)也可能是我理解有误。

  正式场合称陛下,皇帝亲近的人还可以称他为郎,正式场合自称朕,平常多用我、吾(所有人皆通用的自称)

  皇室内部称呼与寻常人家无异,正式场合和大臣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