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朕乃昏君[系统](GL)>第113章 楚月的妙计

  早朝, 楚月果然没有看见阳清涟站在第一位上, 她心里有点不舒服, 一直以来站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女人,今天不在,让她都没精神听这些大臣们瞎扯了。

  倒是系统今天蹦跶的非常厉害。

  叮——阳清涟不在,宿主可以趁机加大力度完成二级昏庸的称号。

  朕不用你提醒,只是不知道为何朕感觉今天没什么精神?

  叮——你该不会也那个来了。

  楚月有气无力的样子,看起来像魂都丢了一样。

  她道:“朕的例假都有在特殊安排着, 你不需要知道。”

  而且她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根本就没那么快。

  楚月想,姑娘家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大姨妈,有的人痛得死去活来,有的人舒舒服服跟平常没两样该吃啥就吃啥,甚至还能喝冰水。完全没有痛苦。

  她就是属于那种舒舒服服的人。

  那阳清涟, 算不算前者?她突然担心阳清涟的大姨妈了。

  就这样早朝在楚月若有若无的敷衍下,导致好几个大臣开始对她的态度非常的不满。

  叮——恭喜获得100+昏庸点。

  楚月早就习惯突忽其来的经验了, 这些从之前她就开始分析过, 阳清涟越是放权给她, 她的权力越大, 一旦做出属于自己判断的决定,底下的大臣就越不满。好像是没做到他们觉得舒服的那块。

  同时,楚月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从前的奏折在阳清涟的管理下,就像个一言堂,规定什么说什么?从简单到难的等级让她历练, 并且越上升就给她更多话语权比较大的奏折。比如昨天,她就收到了柳公王的邀请。

  今天批改奏折时,就发现了有臣子在暗示阳清涟懈怠的奏折。说她并非病假。而是请假游山玩水?

  看来阳清涟虽贵为首辅,可身后的人有多少小心思和达利亚都押宝一样押在她身上,一旦她做的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便要反水了。这次奏折只是试探楚月的态度,估计再过段时间,阳清涟继续放权下来,甚至说放权过多给她,会引起不少先皇派的不满吧。

  楚月不言苟笑暗道:“朕初登基时日不多,还真把我当小毛孩看啊。”

  叮——按照身体年龄,宿主本来就是小毛孩,再者,宿主曾经是和平年代的普通人,如何争斗过这些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大臣。

  楚月道:“或者你说的没错,不过,先皇派们虽然政斗丰富,但他们的权力注定就在朕之下。朕哪怕在他们眼里只是个小毛孩,朕也有他们的生杀大权。”

  叮——随便打打杀杀确实符合昏君主旨,宿主你说出这句话,说明已经有了觉悟。还有你确实有昏君的大潜质。

  叮——只是太懒了,对任务不积极。

  楚月挥挥手道:“慢工出细活,别着急别着急。 ”

  叮——真是服了你了。

  一人一系统聊了一会儿。

  底下一位大臣立即跪在地上,奏请道:“陛下,关于前几天兵部尚书人选,既然已经有了三位官员在候选名单内,还请陛下定下时间,让臣等早选出合适的人选。”

  楚月无语了,她好不容易打发了这件事,怎么又给推上来了?是不是看阳清涟不在,就敢来欺负朕了?不对,虽不算欺负,但算是在看她年纪小,不懂太多政务,想趁机钻空子吧。

  那她偏要反其道而行了。

  她就要让这些有别样心思的大臣知道,阳清涟不在,谁也管不了她,她爱干嘛就干嘛,任何苦头他们都得守着。

  让他们好好看看,现在朝堂上风平浪静,是多亏了她阳清涟看着朕。别总倚老卖老,觉得什么风向顺着他们的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楚月就道:“兵部尚书一职,十分重要,如今阳爱卿不在,朕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此话一出,果然有一个大臣不满站出来了,他有点吹胡子瞪眼的感觉,好像恨铁不成钢,恨她听一个女人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楚月认出他来了,这不是孙太师,孙公默吗! 三孤大臣之一,和阳太傅是同一期的老臣子老同僚,同样是受先帝重视的大臣。

  她不说话。

  孙公默语气又沉又亮道:“启奏陛下,兵部尚书一职,不可拖时间。再者,陛下才是大沥朝天子,何须听一个女人的话。您自己怎么想,可以说出来。”

  “众臣会给您分析实际情况。让您可以有把握决定一切。”

  还分析情况。楚月暗地里无语了,所谓的说出来,就是让这些大臣以一副他们才是老前辈老经验的态度站出来,咬文嚼字地训她。然后想三言两语改变她的主意,让自己顺从他们的意思。

  真是老江湖,看起来是为你着想,但也得看你这个皇帝有没有基本判断的本事。

  不过在这些大臣看来,她楚月还真没有。

  楚月就故作一副头疼的样子道:“孙太师,朕近日正愁这件事,今天听你老人家这么一提醒。朕有些顿悟了。”

  孙公默眼睛一亮,道:“还请陛下说说自己的看法。老臣,一定站在陛下这边。”

  说起来就像是给了楚月极大的勇气和靠山一样。

  楚月就叹气道:“那朕就不再推脱了。”

  “朕觉得。”

  她说着顺便看看底下的一百多双眼睛,大部分直勾勾看着自己,还有的胆子小低头不敢看她,可耳朵还在,自然可以听着。

  楚月道:“朕近日看过柳董,刘年、左功免、三人曾经的功绩,发现此三人皆是朝廷栋梁。一时分不出哪个人胜任。不过幸好今天有孙太师的提醒。”

  “让朕忽然觉得,这三个人若是能打碎再和水捏在一起,变成一个人就好了。这样朕就不用选了。”

  “免得你们打的头破血流,老胳膊老腿都折了。到时候朕还得面对你们,你们说辣不辣眼睛。”

  “朕希望你们都健健康康的,而不是变成一个残疾人。 ”

  让她说心里话的孙太师:.........

  陛下确实说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说的彻彻底底。

  让大家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众臣:........

  封王:........

  礼王:........

  陛下啊,这又不是人偶怎么打碎?还要和起来?

  叮——恭喜获得1000+昏庸点。现在有3600+昏庸点。

  楚月丝毫不在意众臣现在的表情,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样子,好像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楚月觉得她压抑自己本性太久,以至于大家以为她就该是个温温吞吞,该听取大家意见的新帝王。

  她道:“孙太师,朕已经将想法说出来了。接下来朕要出主意了。”

  孙太师觉得自己好像被眼前的孩子耍了,不过都是他自找的,他以为自己很了解陛下,结果,陛下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孙太师现在是说出来的话,打碎牙都得坚持下去了。

  他道:“陛下,请说出您宝贵的意见。”

  最后的咬字已经有些重了。

  楚月暗笑一下,她宣布道:“这样吧,朕为了省大家的时间,就麻烦大家在这段是配合一下。”

  “兵部尚书一职,既然大家都各有人选,那倒不如按照朕的计划来。”

  “以一个月为一个试验期,三人分别各自暂职兵部尚书的位置,和处理事务,谁做的好,那就看三个月内成绩结果来分出胜负。”

  “朕相信,众位爱卿的眼睛是雪亮的。 ”

  到了最后。楚月看见孙太师的表情,那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还有廖真一副吃惊的模样,还有老刘一副陛下你爱干嘛就干嘛的表情。

  至于其他大臣,神色各异,就不用说了。

  只有一部分年轻的小臣纷纷拘礼符合道:“陛下此法甚妙。”

  孙太师顿时吹胡子瞪眼道:“陛下,兵部尚书必须要稳定,短暂内的间隔治理效果极差,摇摆不定,定会让兵部处于损耗的状态,更加大了其他官部的麻烦。”

  楚月就想笑了,要是你们不管兵部尚书的事情,至于有这个麻烦吗!要是让她好好随便指一个人才不就行了。

  反正她看这三个人都有能力掌管兵部,哪个都行,现在搞得那么麻烦还不是这些大臣作得。

  她就露出为难又委屈兮兮的表情道:“可是,可这是太师,让朕说的,让朕自己决定。”

  “怎么朕说了到头来还遭到反对。”

  楚月说着举起手,指向孙太师道:“你在打击朕的积极性,朕,明天后天大后天都不上朝了。以后你就带大家上朝吧。”

  话出,众位大臣纷纷意味不明地看向了孙太师。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孙太师引起的,被陛下反过来利用的也是他。

  孙太师:.......

  这次楚月直接站起来,就要走了,郑公公赶紧在上面劝道:“各位大人啊,陛下生气了。您们快点决定吧!”

  众臣想了想,绝对这个办法不是不可行,只是这期间会造成很多不安的因素,都会因为兵部尚书的位置产生波动,到时候不知道影响多少人的前途。同样,最后的选择还在陛下手上,如果现在不顺着陛下来,到时候她又不知道要怎么乱出馊主意。

  还不如现在直接了当,让他们私下处理。

  而且在场有的人赌不起,已经打算不搀和这件事情了。

  不得不说,楚月这招剔除了一部分臣子的跟风,还让三股势力自己看着办,看着周旋,如果最后搞砸了,说不定所谓的三位候选人,不会成为尚书,还会遭到她的质疑,变成罪人。

  所以说,他们三方可以斗,但不能无限制地斗,必须要各自约束三方才行。

  就这样,楚月的一个算计,直接圈定了他们的厮斗范围。只要不祸及池鱼,那些池鱼肯定会跟着楚月的一举一动行事。

  于是,孙太师不得不低头道:“老臣遵从陛下的意思。”

  众臣纷纷跪下道:“陛下英明。”

  得到了全部人的一致同意。

  楚月这才高高兴兴挥着袖袍道:“如此同心协力,想必先帝看见众位的举动,一定会颇感欣慰的。 ”

  众臣道:“陛下圣明!!!有陛下在,我大沥必定文武成德,千秋万代。 ”

  随即郑公公就宣布退朝了。

  楚月哼着小曲,一路带着高兴的心情去了御书房。

  而殿外的一众大臣都在等孙太师了,因为阳清涟不在,早上的话又是孙太师为陛下保驾护航,所以大家现在不找他找谁呢?

  孙太师有些苦不堪言,早知道就不心软答应那个小子了。

  孙太师只好看着三派人的脸色,寻他们去内阁商量,内阁便是大臣们散朝后,可以临时办公的地方。开会期间,三派人一起在争吵,可见他们都在选出任人选的顺数。

  吵得是孙太师差点没将茶杯砸在他们脸上。

  最后还是选了用抓阄的方式,选出了结果:“先是左功免,刘年、柳董。”

  早朝的这件事传入了楚荆的耳朵里,他陷入了沉思,或者说,逐渐不得不接受楚月新的成长。

  林平之看王爷有一丝不甘心的情绪,他道:“陛下此招,既拖延了时间,又让咱们三方不得不为了一个尚书之位而约束彼此。”

  “若说从前为了尚书职位打得头破血流,那这次,就相当于,三方为了尚书职位,非但不能打得三方头破血流。”

  “三方人还得互相调和互相帮忙。并且在争斗之中将伤害控制到最小的范围内胜出。”



  “如此一来,累的麻烦的可是我们这些人。并且最后结果哪怕不如意,也怪不了陛下。”

  “甚至陛下到了最后,她手里还有拿捏着推翻三人候选,重新再择新尚书的权力。”

  “而看的透彻的人,便会忌惮陛下再选新人。之后做什么事情,都得在纲线内执行,不敢越俎代庖。 ”

  说到此次。

  他忍不住赞叹道:“此心计之深,若不是阳大人不在场,让卑职以为素妃娘娘还活在这个世上。”

  “实在令人折服,折服啊!”

  回答林平之的则是,楚荆忍不住捏碎了手掌中的茶杯,尖利的碎片扎进了他的掌心,一滴滴鲜血落在了茶案上。

  宣示着主人家如何的不甘,不愿、和要被赶上来的焦虑等等的情绪。

  王爷,他在战栗在感到害怕。

  他就那么怕被陛下超过吗?

  林平之见此,便不再做声了。

  他只希望,主子能想通,于他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权力不是争一口气。

  而是兄弟和睦,家庭美满。这样,贵妃娘娘和先帝最后的心愿,便可以通通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