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朕乃昏君[系统](GL)>第108章 楚月搞事情

  楚月想了一会儿, 为了避免阳清涟从自己的宫殿正门出去引起更多的误会, 她特地将奏折堆积在一起让内侍们过来搬, 这样就可以造成一个彻夜批改奏折的假象。

  虽说不可能完全杜绝外面的流言蜚语, 但起码有借口可以让那些人闭嘴。

  至于昨晚的人,她会让郑公公去处理。

  只要在皇宫内还怕有人不闭嘴。

  楚月想自己真是越来越毒菜了, 越来越像个封建帝王。

  事后,她和阳清涟用完了早膳,便直接上朝去了。

  金銮殿还是像之前那样,三点一线, 一样的面孔一样的姿势, 还有奏报各地民事。总之国泰民安。

  楚月坐在龙椅上,她无聊地听着各位大臣汇报河道粮食的事情,还有关于兵部尚书悬空一事。很多时候都是关于民生的事情, 还有北方干旱之类, 司农官建议换种粮食, 或者南粮北调,这些都是一些大工程。

  她听着新鲜,可没打算去效仿现代那样, 要想致富先修路的想法。毕竟现在的交通工具最多是马车之类的。好一点可以骑上汗血宝马。不过路修好就能促进经济。

  楚月不是没看过她父皇治理下的经济,可以说,她父皇根本不擅长这方面的事情,倒是三年前阳清涟上位后,第一件着手的事情便是疏通商业,打开商业街, 制定物价,另外还特别设立了市场辅务官。这类官员就在军机阁分部效力,他们的职务不高,可各自发挥的作用却让无数百姓受益。

  她还看过一个小官员在奏折的上汇报的一件小事,那就是明启帝十五年时,百姓一年四季只能吃不足十次肉。而到了最近三年,百姓的生活大弧度提高,普通人家已经可以一个月吃上三次肉,一年下来可以有吃二十几次的肉,百姓家里的米缸,年年有余,还有人拿出来卖或者以多少升,换一升精米来尝尝鲜。

  “看来朕不仅仅继承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代,还算是个丰足的天下。”楚月忍不住感叹几句。

  叮——可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楚月道:“百姓安居乐业,不用颠沛流离不是很好吗!”

  叮——可对宿主的任务进度可不好。

  她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纠正这个死板的系统。

  楚月就例举道:“你让我做的是昏君,又不是亡国之君。”

  叮——宿主,本系统特别提醒你少接触阳清涟,她身上的气息与你完全相反。

  “什么气息?”

  叮——  一个废物和一个精英。

  楚月:........

  早朝期间,不少大臣的眼神直勾勾瞥向阳清涟。

  而阳清涟站在首位,光是不回首,那昳丽与百官之首的威势,浑然一体,让不少人纷纷不敢多说什么,只敢自己在心里想着。

  这时,礼部尚书廖真站出来道:“启奏陛下,兵部尚书一位悬空已有四十五天,还请陛下早日选贤任能。让兵部顺利运转。 ”

  他一说话,吏部的老刘都站出来附和了。

  接着是其他三位尚书,这三位尚书平常十分的低调,做什么说什么,都会依阳清涟的眼色行事。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楚月听说过这三位尚书都是寒门出身的人才,低头办事的本领很强,那架势和他们协理的能力与阳清涟都是一个风格的。

  只有廖真和老刘才是世族出身,敢于直接面对她。

  很快,礼王也站出来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位人选。”

  楚月还蛮想听听这位皇叔的意见,只不过听听就行了。

  她道:“不知皇叔心中的人选?”

  礼王见楚月肯给自己面子,他顿时道:“陛下,柳公王世子柳董现任江南知州,协助江南王处理江南事务。周边的水利治安,此人功不可没,而且他能力优秀,从小擅读兵史,其父柳公王亦曾是先将,并且他最擅长管理之技。 ”

  楚月就道:“柳董协助江南王治理江南多长时间了?”

  礼王就道:“在江南王入驻前,足足有八个年头了。”

  八年的治理经验。听起来确实是个人才。

  楚月只是点点头,再问了其他人,其他人就像一致协商好一样,推荐柳董就任兵部尚书。

  当然还有人大胆反对。

  这个人便是封王。

  封王站出来道:“陛下,柳董乃是皇族世子,不可继任兵部尚书,他日他若继爵位,按照祖制一人不能肩负双职。 ”

  礼王见平常要好的皇兄反对自己,他顿时道:“柳公王身子骨安康,精神抖擞,柳董继爵位少说还得等十几个年头。这期间完全可以让有经验的人统领兵部。”

  礼王这边的人纷纷附和起来:“礼王所言极是。”

  “柳董确实是个人才,当了那么多年的知州,是该上京了。”

  “兵部可不能错过如此人才。”

  封王那边的人立即站出来道:“兵部尚书乃是省令官,极其重要,还需要谨慎选之。”

  “就是,他柳董再厉害,能厉害过阳大人。”

  “阳大人如今不能肩负两职,选可以,但不能比阳大人差太多!”

  于是两派的人吵了起来,平常这两派关系不错,一致对外,当然那个外人就是西安王一派。可今天西安王一派的人没有吭过声,低调异常,所以别人找不到攻击他们的理由。

  一时间朝廷吵了起来。

  楚月坐在上面津津有味看热闹。

  叮——你看戏的样子,倒像个昏君。

  “去,别来吐槽朕了。朕在想怎么添一把火?”

  叮——请务必添火,特别建议利用阳清涟。

  楚月斜了眼底下的人,看看西安王那派首位站着的一个男子,好像兵部右侍郎刘年。此人看起来正值中年,面部只留着两撇胡须,相貌堂堂,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样子。

  她眼珠子转动了一下,便打断了底下的人吵闹:“刘年何在?”

  刘年迅速站出列,他跪在地上道:“下官在。”

  楚月语气显得漫不经心起来:“你在兵部做事多少年了?”

  刘年低头道:“下官有幸进入兵部公办,如今已经在职十五年。 ”

  话音落下,楚月就发出夸张的惊呼声,她喊道:“这不是有更老的资历,十五年,足以有资格入选兵部尚书的继任者名单。”

  底下的众臣听后,心思顿时活络起来,原本没有说话的西安王一派,逐渐有人走出来纷纷道。

  “陛下,刘右侍郎曾经可是阳大人的右臂。协助阳大人办理过不少事情,政绩上也有不少的亮点。”

  “刘侍郎曾经办理过山匪大案,亲自监斩过匪首。”

  “刘侍郎还处理过不少河道流寇。 ”

  一瞬间西安王一派就雄起来了,特别的热闹,原本很多人以为陛下将西安王禁足在府内就是想打压打压他的嚣焰,于是底下的人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得罪人。

  现在看来陛下还是没忘记自己的兄长,她都能宽宏大量封废太子为王了。怎么可能对自己更亲的哥哥下毒手。

  这些人的活跃,楚月是看在眼里。

  她道:“刘年有资格入选尚书之位。廖尚书和刘尚书,觉得呢?”

  廖真瞬间迟疑了,他只好道:“实至名归。”

  老刘却直接道:“若刘年可行,那左侍郎左功免亦可。他时任侍郎十四年。曾被誉为阳大人的左膀官。”

  “还请陛下多加筛选。”

  又推出一个左功免。

  楚月有些无语看着这个老刘,虽然知道他很忠心,可现在的操作,明显还是要对付西安王一派。不想让刘年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

  罢了。

  她道:“左右侍郎,还有公王世子,三人便列出尚书候选人名单。为时三个月,看各自政绩和经验为主。再另行判断。”

  此话一出。

  很多先帝派看向了阳清涟,却发现阳清涟目不斜视,一直盯着陛下,完全没有打算站出来说话的意思。好像是默认了陛下这么处理。

  尤其是栖皇爷,他看阳清涟的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哎,虽说让阳清涟放权是先皇派们的意思,可她真放了,先皇派的众位反而对陛下的处理方式有些异议。真是进退两难。

  还有,早上传出过阳清涟在皇宫留夜的消息,令他十分在意。并且上朝前,有几位先帝派大臣已经明里暗示自己,要去探探阳清涟的口风。

  看看阳清涟有没有入后宫的意思。倘若有,可怕这首辅的位置,便不保了。

  对于他们这些先皇派来说,现在的阳清涟作为首辅的价值,她比成为后宫一员的作用要大,所以估计到时候大家都会尽力反对阳清涟进宫。

  除非,不损害先皇派的利益。可现在,这大沥朝的兴盛,成也阳清涟,可能反之亦是阳清涟。

  如今尚书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之后免不了一番的明争暗斗。

  这对楚月来说,算是好事。起码这些大臣们不会因为兵部尚书的位置来烦她了。

  叮——恭喜获得1000+昏庸点。

  楚月:?????

  “这得来的莫名其妙?”



  叮——特别提醒,由于宿主扶了一把大家讨厌的西安王一派,导致有5%的人不满。

  “也没有人能百分百做到让人满意吧?”

  “朕不管了,让他们去斗个头破血流。”

  叮——最好能打的你死我活。

  楚月只是打了个哈欠,给郑公公的一个眼神,郑公公就立即站出来宣布: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众臣跪在地上纷纷行礼。

  她便从后殿走了。全程没有看其他人一眼,其实她想看看阳清涟的,可惜她现在还得演戏演对阳清涟没兴趣的戏。

  这样让那些人抓不到把柄来说她和阳清涟。

  等散朝后,众人陆续走出了殿庭。

  栖皇爷就在云梯下等待阳清涟,他身后还有几个老臣,一起站着等阳清涟。

  可奇怪的是,他们等了一炷香都没看见阳清涟。

  几个老臣都是朝着二品大官,他们纷纷道:“皇爷,阳大人是不打算出宫吗?”

  “听说她昨晚就留在陛下的寝殿。”

  “即便是百官之首,身为女子也该多注意一下名节。”

  “莫不是,她有了入后宫的心思?”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让栖皇爷的头都痛了起来,他好不容易打发了柳公王送来的孙女,现在还得帮忙打发阳清涟。想想就觉得心烦。

  他必须要为赵家做些什么,在那之前,谁也不能捷足先登,早一步先帝的遗旨。

  尤其是现在先皇派一致反对阳清涟入后宫。

  虽说阳清涟并没有表现出自己要进后宫的打算,但他们还是得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