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悠然见南山(GL)>第81章 一锅香

  一个多小时后, 两人到了云县。蓝姗本来想让陈悠然随便把她放在路边什么地方,但被陈悠然拒绝了, 直接把车开到了河边。

  果然, 烤烧饼的店今天并没有开门。

  然后又去了小十字, 前些年物资匮乏的时候, 过年期间街上冷清得很, 这些年经济开放,物资丰富起来,政府也开始组织各种活动,愿意在过年时出来活动的人多了, 商家自然也看准商机,在这里摆摊卖米豆腐的人着实不少。

  但他们想吃的那家老字号的店铺,一样还是没有开门。

  有手艺,就是任性。

  两人坐在车里面面相觑,都不免有些尴尬。

  “要不你随便在哪把我放下,我自己在这边逛逛,你去姑姑家吧。”蓝姗说。

  要陈悠然把自己一块带过去,她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索性退而求其次, 在这里等她。

  “算了,你能去哪儿?”陈悠然说, “反正我过去放下东西就可以走了,也不用多呆。你在车里等我一会儿吧,十分钟的事儿, 玩玩手机就过去了。”

  就这么把蓝姗放在路边,她还真不放心。毕竟虽然蓝姗找了借口,可是她们都知道她是为什么要来,陈悠然又怎么可能撇下她一个人呢?

  蓝姗闻言笑了起来,“也行吧,实在不行我包里还背着书,看一会儿也可以。”

  陈悠然闻言,深刻怀疑如果自己不开口的话,蓝姗今天的归宿就必然是到某个地方找个角落蹲下来看书。她深吸了一口气,指了指蓝姗,想说什么,最后又没说出来,只能无奈地感叹,“你呀!”

  虽然是打算上楼去放下东西就走,但陈悠然也没想到,自己来得这么不巧。

  陈伯平也在,并且还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和儿子。

  这事陈悠然是知道的,在拿回车之后,没多久那个带着儿子回娘家的女人就回来了。但也许是因为彼此间有了隔阂,两人并没有领证,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过着。直到儿子要上学,需要户口,拖不下去,这才领了证。

  但一来儿子都这么大了,二来陈伯平是二婚头,也没必要弄出太大的动静,所以没有摆酒,只是在家里弄了三四桌,请走得近的亲戚朋友吃了顿饭了事。

  结了婚,自然就开始跟亲戚们走动了。

  这会儿屋子里满满当当地坐着的人,热闹的喧哗声隔着门板都能够听到。但打开房门,看到站在外面的人是陈悠然的那个瞬间,屋里的声音都消失了,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她,仿佛她此刻出现在这里,打断了他们的热闹,是如此的不合时宜。

  陈悠然也愣了一下,但毕竟这几年在外面独当一面,已经锻炼出来了,这种场面上的事,不管心里想什么,面上必须要绷得住,半点都不露出来。

  所以她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了来开门的姑妈,“我过来看看你们,还有事呢,这就走了,这些东西给你们补补身体。”

  “等一下。”姑姑随手把东西放在地上,快步走了出来,顺手还把门给带上了。

  陈悠然本来要走,见她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只好站住了脚步。

  “怎么就你一个人来,小米没带过来吗?嫣然呢,她今年是不是该高考了呀?考得怎么样?”姑姑拉着陈悠然的手,十分热情地问。

  他们家虽然装了电话,但姑姑自己是没有用手机的,陈悠然也没有把手机号码给过她。所以对于陈悠然姐妹搬出去之后的事,她完全不知道,只有每年逢年过节才能见一面,但陈悠然不怎么提起。

  得亏她竟然还记得陈嫣然今年高考,估计那当爹当妈的两个早都已经忘记了吧?

  “考得还行,报了上海的大学。”陈悠然笑着说,“小米也好,但她还小,天气又冷,就没带她过来。”

  “那就好。”姑姑点了点头,又问,“那你呢?现在在做什么?还是在卖衣服吗?”

  “是啊,生意还不错。”陈悠然含糊道。

  她不想骗人,但也不想把实际情况说出来,只能这样含糊其辞,反正说得也不算错。

  不过在陈姑姑看来,她所谓的卖衣服,就是去店里或者商场做导购员、服务员,一个月拿底薪加提成,生意就算再好,又能赚多少?还得养活两个妹妹,肩上的负担可想而知。

  于是她立刻将手伸进口袋里,摸出一个红包来,“我想着你也该来了,这是给你的,我们做长辈的一点心意,拿着。”

  “不用。”陈悠然连忙拒绝,“我钱够用了。”

  然而就像是之前几年那样,她并没有推脱成功,姑姑强硬地把钱塞进她手里,“拿着,知道你们,条件不好,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不能做什么,也就只能多少给点钱,是那么个意思,你要是不拿,我可要生气了。”

  “再说,知道你现在工作挣钱了,这钱也不是给你的,是给嫣然和小米的。我们也不知道嫣然考上了大学,不然总归是要出点力的。”见她有所松动,姑姑又说。

  陈悠然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好在考虑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她在买礼物的时候,就特意选了几样贵的,也不算是占便宜。再说,既然是亲戚,以后走动的日子还长,也没必要非得撇清关系。——这已经是他们唯一还走动的亲戚了。

  见她收了钱,姑姑松了一口气,还想再说点什么,想了想,到底还是没有开口。

  本来她想劝陈悠然不用跟陈伯平把关系闹的那么僵,至少可以把陈嫣然和小米的学费生活费要过来。但想想,那边会不会给不好说,陈悠然这么倔的性子,想来也不会愿意去奉承他。

  再说,陈伯平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家庭,也很难再把精力都放在这三个孩子身上。今天进门那么久,就没听他问过一个字,就算陈悠然有心结这个好,又真的有用吗?

  目送着陈悠然下楼的背影,姑姑只能轻轻叹了一口气。

  按照陈悠然事先说的,她上楼下楼的时间包括在内也没有超过十分钟,蓝姗一页书还没有看完,她就回来了,只是脸色实在不好看,让蓝姗不免有些担心,“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陈伯平也在,”陈悠然说,“带着那边的老婆孩子。”

  “算了。”蓝姗沉默了片刻,拍了拍她的肩膀,“有时候亲情不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我们命里都没有父母缘,强求也没什么意思。”

  陈悠然自嘲地笑了笑,又道,“是啊,他的好日子也就是这么几天了,我有什么好在意的?”

  她说着打起精神看向蓝姗,“虽然米豆腐和烧饼都没有开门,但是可以带你去吃点别的好吃的。”

  陈悠然说的这家店距离云县一中不远,藏在一条十分隐蔽的巷子里,如果没有人指引,估计外人在这里转一天也不会发现。但这家店的生意却非常不错,客似云来,因为他们招揽客人的手段不是门口的招牌,而是食物的香气。

  才走到巷子门口,蓝姗就闻到了这股香气,也对陈悠然要带自己去吃的东西有了一点猜测,问她,“是卤味?”

  除了卤味,其他食物很难有这么浓郁特别的香味。

  “进去你就知道了。”陈悠然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

  到了里面,蓝姗才发现,自己的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这是一家“一锅香”。

  这是云县的一种特色小吃。实质上跟卤味应该是差不多,但又不太一样,有点像是她在北京吃过的关东煮,不过食材却没有被串起来,而是在汤锅上套上一个圆盘形的套子,各种食材就围绕着汤锅堆在圆盘上。特配的香料放在火上小火煨成汤底,咕嘟咕嘟地开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客人来了,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食材,放进汤里。

  耐煮或者需要煮很久的材料,比如猪皮、小肠、海带、冻豆腐之类,是提前放在汤里煮熟过的,只需放下去烫一下,再捞起来即可。而易熟的蔬菜粉丝之类,则要吃的时候才放下去煮。

  食材都是分成一小份的,散碎的则用线捆扎起来。煮好了捞上来放在盘子里,用剪刀剪碎,浇上一勺特制的辣椒水,再浇上一勺汤底,拌匀之后就可以吃了。

  特制卤汤里煮出来的食材已经完全入味,滋味十足,不管单吃还是下饭都很美味,是本地民众十分喜爱的食物。

  两人是吃过午饭才来的,所以没有要米饭。

  陈悠然向蓝姗倾情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猪皮,豆腐皮,苕粉,魔芋豆腐,土豆,黄花菜和莴笋尖,几样东西满满当当装了一盘子,吃下去又不会特别占地方,正好填补一下胃里的空隙,吃完之后再出来喝上一杯奶茶,顿时觉得人生圆满了。

  吃完了饭,又在附近的月亮山公园里转了转。

  这座公园,按照陈悠然的说法,是他们小学时每年春游的目的地。那时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只是后来搬家,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不过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县城里的人口开始往外流动,外面的各种东西也涌入了这座小城,孩子们可以玩耍的东西多了,就很少有人会来这里了,毕竟公园的位置有些偏僻。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园里的植被因为没有遭受破坏,倒是越来越茂盛了。

  行走在其中,树木高大得好像能遮蔽所有的天光,藤蔓攀爬在树干上,几乎彻底与之融为一体,杂草长到可以淹没人膝盖的高度,将这座公园衬托得幽深且荒凉。

  青石的台阶和路面上爬满了青苔,踩上去又轻又软,有种寻幽探秘的特别感。

  倒也不是没有行人,一路上偶尔会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在公园里闲逛,应该是饭后无事,就在这里散散步、说说话。

  旁边的亭子里,一群老大爷将鸟笼挂在周围的树枝上,摆开棋盘就是一场厮杀。其他人在一边围观,也没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规定,到激动处往往会分成两拨,激烈地争吵,为这座公园添了几分热闹。

  有不合群的老大爷独自在一边打太极,举动间透出几分怡然自得。

  要是在从前,陈悠然一定会嫌弃这里太过荒僻,都是老年人也没什么趣味。但现在,她反倒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这些树木就像这些老人一样,没人打扰,自顾自的安稳的度日,不也是一种美好吗?

  “以后等我们老了,可以回这边来买一块地,自己建一栋房子,闲着没事就到公园里来走走,锻炼一下身体,结交一下朋友,你觉得怎么样?”她问蓝姗。

  不用说,这话里带着几分试探。

  年轻时,往往会跟要好的朋友做过无数的约定,但等到年纪渐长,认识了新的朋友,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少年时的友谊便会逐渐淡去,那些约定便也在时光中失色。

  但至少此刻,陈悠然想要一句这样的承诺,证明蓝姗和自己一样,也希望这段关系地久天长。

  “好呀。”蓝姗丝毫没有犹豫。

  上次她刚回来的时候,陈悠然也提过舍不得雨市的那个院子。但那毕竟是租的院子,环境也着实不算好,所以当时蓝姗就想过,以后在省城周围找个地方,自己起一栋房子,这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进行设计。

  如果这房子建在云县,自然更好。只不过现在云县这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太麻烦了,所以不想理会。但这种情况总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总有一天,那些曾经深刻的影响过他们的人,会被时间带走,不留下一丝痕迹。

  到那个时候,反倒是这个地方,会因往昔的回忆而变得有意义起来。

  得到肯定的答案,陈悠然也高兴起来,但又忍不住问,“说真的,如果你留在北京,会有更好的发展,毕业之后你真的要回来吗?”

  “不想让我回来?”蓝姗反问。

  “当然不是,我只是……”只是因为自己有私心,反而不敢理直气壮的提要求。

  如果换做是陈嫣然呢?陈悠然不会要求她回到这座小城市,会支持她留在上海,因为那边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好的发展。

  换到蓝姗身上,因为她的一点私心,当然是希望蓝姗能够回来跟自己在一起,但越是如此,越不能提出这个无礼的要求。

  “只是什么?”蓝姗追根究底。

  “只是希望你有更好的选择。”哪怕那个选择不是自己,这也是陈悠然始终不敢对蓝姗表明态度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在她察觉到了蓝姗的回应之后。

  这个人这么好,好到陈悠然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对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就连自己也不肯原谅。

  “好不好?不是应该我自己说了算吗?”蓝姗笑着道。

  “是啊。”

  “那你就别问了,我总不会害了自己。我想要什么,我自己知道。”蓝姗道。

  也许其他年轻人会想要精彩的、不确定的、有着各种可能的未来,冒险总是更刺激,更令人兴奋。但对蓝姗来说,看得见的一切,能抓在手里的一切,才是她想要的。

  天色暗下来时,两人才开车往回赶。回到家天已经黑了,陈嫣然做好了饭正在等他们,见了面,嘴里还不肯饶人,“还以为你们今天去吃什么好东西,舍不得回来了。”

  “还真的去吃了好吃的。”蓝姗将手里的盒子放在桌上,“一锅香,给你们带回来的。”

  陈嫣然还没说话,小米已经跑上去拆袋子了。小孩子对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没有丝毫抵抗力,不管是吃的玩的还是新衣服,尤其是那些自己没有尝试过的。

  不过这孩子教养很好,自己明明眼巴巴地想吃,还是回过头去看向陈嫣然,用期待的语气道,“二姐,你看这个好香哦!”

  陈悠然板着的脸就维持不住了,“吃吧,小馋猫。”

  在家里过年的日子,就算忙碌,其实也透着悠然。但这种时光注定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年假一过,陈悠然的铺子就要开业了。

  开门的第一天,她听说了一个消息,之前那个一直骚扰她的追求者刘光明,被省城电视台调职了。

  他本来在的广告部,是个前景和油水都很可观的部门,毕竟往来接触的都是本省有名的企业,不会吝于结交工作人员,所以他们这些员工经常能拿到礼券、购物卡之类的小礼物,占了收入的一大部分。

  但是因为过年前后这段时间刘光明工作一直不在状态,甚至出了两个不大不小的失误,又在大家都忙碌的时候请过一天假,早退过两次,被查出来之后,虽然没有被辞退,却被调到了另一个清水衙门。

  告诉陈悠然这个消息的人是来省城才认识的一个老板,在电视台做过广告,当时也被刘光明的难过,所以提起这个消息,满是幸灾乐祸。

  他还特意打听了一下,据说刘光明请假那天,是去相亲的。相亲对象是个马上毕业的大学生,据说成绩很好,正准备要出国,各方面条件都很出众。所以刘光明也算是卯足了力气,早退那两天就是去陪她吃饭的,实在是下足了功夫。

  陈悠然一听就知道是蓝姗的计划奏效了。人心果然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东西,刘光明有了更好的选择,陈悠然也好,现在这份工作也好,都是可以舍弃的了。

  陈悠然衷心的希望他能得偿所愿。

  不过蓝姗对她的话嗤之以鼻,“条件这么好的女孩,为什么要找他?”

  这些年,出国镀金的学生是越来越多了。但其中有含金量的,却是寥寥可数。对方在这个时候来相亲,还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主意呢。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陈悠然自由了。

  “还是你厉害。”重新将自己的手机卡拿回来的陈悠然半是试探,半是表决心地道,“以后再有人来烦我,就都拜托你啦!”

  蓝姗笑得颇有深意,“当然。”

  两人对视了一眼,眼神中似乎都蕴藏了无数的语言,却没有谁主动说出来。她们都是聪明人,自然能够从这段时间的相处之中,察觉到对方的态度,只是一时不敢肯定,于是反复的试探,又不敢真的挑破那一层薄薄的纸。

  但两人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好,这种似是而非、似远似近的关系,反而更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