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悠然见南山(GL)>第52章 脚踏实地

  她们的东西不算多, 却也实在不算少。几个大箱子,也颇有些分量, 自己带着很麻烦, 陈悠然叫了个货三轮, 一车拉去了云县。

  知道他们要搬家, 姑姑有些担心。

  原本住在雾镇, 周围都是熟悉的人,大家可以互相帮衬一下,倒也不用太担心。如今搬到雨市,人生地不熟,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要在大城市生活谈何容易?

  何况其中两个还是学生,另一个是婴儿,等于所有的责任都压在了陈悠然肩上。

  “我还是从前那句话,小米这孩子我也挺喜欢的,你现在这样也根本照顾不过来,先把她放在我这里看一段时间,你觉得怎么样?”她问陈悠然。

  自从林秀英和陈伯平离婚之后, 外婆家那边的亲戚对她们姐妹三个堪称冷漠, 就连过年都没有走动过。所以到现在,唯一还有联系的亲戚, 就只剩下了姑姑。

  陈悠然转头看了一眼小米。这孩子从生下来,几乎没怎么喝到过母乳,也没有得到半点来自父母的关爱。

  如果陈悠然能够狠下心, 直接把她送给姑姑家,让她认姑姑和姑父做父母,这个安排倒也不算太差。至少对陈小米来说,生活会安定得多,有爹有妈,总比跟着两个姐姐颠沛流离的强。

  可陈悠然自己始终下定不了决心,她不希望将来成小米长大了,得知内情之后,以为她自己是被全家人抛弃了。

  至于瞒一辈子这么天真的想法,陈悠然从来没有过。

  姑姑家就在县城,这里陈家和林家的亲戚都不少,恐怕等不及陈小米长大,就会有人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她。——这世上,有的是见不得别人好,总想挑拨离间,折腾出一点事情的人。

  除非姑姑家搬离这里,远离亲朋好友和是是非非,否则总免不了被人议论嚼舌。

  所以她最后还是摇头,“现在还在假期,嫣然带着她,暂时没什么问题。等开学之后再看吧,实在照顾不了,也就只能麻烦姑姑了。”

  她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姑姑也不好强求,叹息一声,留她们吃了一顿饭,就把人送走了。

  本来身为亲戚,她应该跟过去雨市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但这几天姑父家那边有事,抽不开身,只能以后有机会再去。陈悠然对此倒也并不意外,各家有各家的事,谁能一辈子顾着谁呢?

  让蓝姗和陈嫣然自己去坐车先回去,陈悠然自己则留在云县,找车把东西拉到雨市去。

  这个安排很合理,蓝姗和陈嫣然都没有怀疑,带着包就出了门。

  本来陈悠然的意思是让她们去坐汽车,但两人出于省钱的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火车。二十多块,只要不买肉,省一省都够一个月的菜钱了。虽然天气很热,坐火车绝不是什么幸福的体验,但就连陈嫣然也没有抱怨。

  她知道,陈悠然和蓝姗去广州,一路上也是这么过来的。

  等两个人乘着绿皮火车,慢摇慢晃地回到雨市,陈悠然居然还没回来。蓝姗只好带着陈嫣然出去吃了饭,在附近逛了一圈熟悉环境,回来才看到她在卸货,一辆绿皮的电动三轮车停在旁边。

  不是货三轮,而是载客的那种,个头小巧,但有车皮包裹着,防风防雨。前面是司机的单人座,后面是客座,挤着能坐下三四个人。云县这样的小地方,几乎没有出租车,居民出行都是叫一辆三轮车,一两块钱就可以跑遍全城。

  不过眼下这辆车后面的座位被拆了下来,腾出空间来装货。

  “司机呢?”见这里只有陈嫣然一个人,三轮车的驾驶座上也没有人,蓝姗忍不住问。

  “我就是司机啊。”陈悠然头也不抬地说。

  蓝姗微微一愣,一时竟没反应过来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但她脑子灵活,思路转得也快,很快就从中品出了一点意思。今天天气挺好,陈悠然要拉货,却没找货三轮,本身就有些怪异。

  蓝姗转头往车上看了看,又去院子里逛了一圈,果然没有看到陈悠然的摩托车,这才走回去问她,“你的车呢?”

  陈悠然抬手拍了拍旁边的三轮车,“这不就是吗?”

  蓝姗张了张嘴,一时竟没有发出声音。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当然已经猜到,陈悠然是把自己的摩托车卖了,换成了这辆电动三轮车。

  但知道归知道,理智上一时没办法接受和理解。

  蓝姗很清楚陈悠然有多宝贝她的那辆摩托车,每天都要亲自擦洗,等闲不让别人坐上去。但现在,她自己做主,在其他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拉风的摩托车换成了平平无奇土得掉渣的电动三轮车。

  是为了什么,蓝姗当然也想得到。

  以后陈悠然肯定要去各处摆摊,摩托车骑着拉风,拉货却没那么方便,也带不了太多的东西。三轮车就不一样了,能拉很多东西,方便她到处跑。

  如果只考虑现实问题,这个选择自然是眼下最优的。现阶段,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陈悠然骑着摩托车耍帅,她也抽不出那个时间来。换成更实用的三轮车,好处多多。

  可是蓝姗心里总有一点说不出来的感觉,闷闷的,刺刺的,让她觉得鼻尖酸涩。

  好像在这个瞬间,从天上下凡,不食人间烟火的陈悠然,忽然站在了实地上,变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为生老病死、柴米油盐而奔波苦恼。

  “悠然……”她忍不住叫了一声。

  陈悠然抬起头朝她笑笑,把最后一箱东西搬了下去,将车停到了对面的屋檐下。

  那笑容是灿烂的,全无芥蒂。走回来时见蓝姗还站在原地,她又凑过来低声说,“我的摩托车找的熟人,连车牌号一起卖了九千。这辆三轮车八成新,只花了六千多,一进一出,还倒找三千块呢。”

  蓝姗相信陈悠然绝不是一时冲动,必然是从很早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最终促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很可能是那花出去的两万块。中间的心路历程她无从得知,但在这短暂的瞬间里,蓝姗迅速地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没有再表露出半分。

  一辆摩托车而已,她在心里想,陈悠然有毅力有决断,真正是要干一番大事的样子,只要肯拼肯干,要不了几年应该就可以买回来了。

  三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带过来的东西规整好了。

  这里只有两个房间,虽然房东说可以再搬一张床过来,但被蓝姗婉拒了。大房间里有一半的地方用来堆了货,已经放不下另一张床。好在原本的床铺是双人床,她和陈悠然之前就住一个房间,也没必要再改。

  附近就有一个菜市场,锅碗瓢盆归置好之后,蓝姗去买了菜,做了搬过来之后的第一顿饭。

  汤是用猪龙骨熬出来的,半途加了嫩玉米,山药,萝卜等配菜,又鲜又浓。用这种汤烫出来的白菜,带着原本的甜味,又吸饱了汤汁的鲜味,非常下饭。

  陈嫣然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含糊不清地感叹,“呜呜呜太好吃了终于又迟到姗姗姐煮的菜了。”

  果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段时间借住在姑姑家,伙食一直不错,而且陈悠然担心她过不好,还留了几百块,让她能自己出去浪,但陈嫣然始终觉得那些都比不上家里的一碗汤。

  陈悠然本来想让陈嫣然带着孩子在家呆着,但陈嫣然对上街更感兴趣,于是一家人齐齐上阵,开始去市中心摆摊。

  打着“外贸原单,时尚好看,雨市师院爆款”等等名头,加上十几块一件的衣服不算很贵,又有蓝姗这个活招牌在,生意马马虎虎,一天卖出去了二三十件。

  单论起来生意不算差,一天下来也赚了一百多,但跟雨市师院门口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让被养刁了胃口的陈悠然很不满意。

  “感觉生意不是很好啊,得想个办法。”晚上回了家,吃饭时她忍不住道。

  “我觉得生意挺好的啊……”对前几天的经历一无所知的陈嫣然捏着筷子,实诚地道,“那一片就算咱们生意最好了吧?”

  陈悠然叹了一口气,“雨市师院什么时候开学啊?”

  “那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平时就只能赚辛苦钱了。”蓝姗说,“其实情况比我们最初预计的已经好了很多,不是吗?”

  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还想过可能会一件衣服都卖不出去。

  何况雨市师院总共就那么多学生,根本吃不下所有的货,按照蓝姗的预计,能再吃下几百套,就算不错了。剩下的,都只能像今天这样出去摆摊,慢慢出货。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想。

  大抵是经济没有那么发达,所以这边的百姓其实还是习惯集市日去买东西,这一天街上到处都是摊子,卖什么的都有,价钱也会比平时便宜一些,出货量也大。

  对普通人来说,集市日是一周一次,固定在某一天。但对摆摊的商贩来说,一周七天都有集市,通常是在附近几个区域轮流,每个地区一天。所以只要不怕辛苦,每天去赶集,出货速度肯定会比在市中心摆摊更多。

  但辛苦程度,自然也是几倍增加,天不亮就要起床,开很长时间的车赶过去,一直卖到下午才能收摊,再赶回家来天已经黑了。

  当然,也不用那么拼命每一个集市都去赶,完全可以自己有选择性地放弃其中一两个,换取休息时间。所以最终对着地图研究了一阵,她们决定放弃最远的两个地点,去赶剩下的集市。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陈悠然自己并不怎么想回忆。

  或者说就算回忆,也没什么内容,全都是各种忙碌和疲惫,仿佛连背景色调都是灰暗的。

  但成果也同样值得高兴,一个多月时间,这批货只剩下了几百件。忙的时候注意不到,但是某一天,进屋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堆放货物的地方已经空了一大半,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

  “还真的卖出去了啊?”陈悠然用一种恍惚地表情看着空出来的地方,发出由衷的感慨。

  “你期待的雨市师院也要开学了。”蓝姗站在她身后说。

  陈悠然立刻正常了,搓着手说,“阿树,你说我们是不是要再进一批货?”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她充分意识到了,即使是西南边陲的小地方,大部分人看起来都穷穷的,但购买力仍旧不容小觑,尤其是这种价格不贵的日常用品,很多人都舍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