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悠然见南山(GL)>第29章 过年

  天气越来越冷, 云县地处西南边陲, 自然没有暖气可用,前几日又下了一场小雪, 虽然落地即化,但深夜温度一降, 外面的道路都凝冻结冰,反倒更冷了。

  陈悠然在家还好, 守着煤炉子, 火烧得旺旺的,整个房间都充斥着暖意, 便也不觉得有什么。蓝姗和陈嫣然每天在教室里的日子就难过了。

  教室里地方宽敞, 因为人多, 怕出事不敢完全关闭门窗,又时时有人进出, 寒风在屋子里来回扫荡,人身上那一点热度很快就被刮走了。学生们冻得手脚冰凉, 连笔都快握不住。

  陈悠然自己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 对此再了解不过,索性准备了两个热水袋,让两人带着去上学。每天早上先在家里烧水灌满,又拎着一只暖水瓶去教室, 下第二节 课后给热水袋换一次水, 就能坚持到中午放学。下午和晚上也是这般操作。

  这样就可以保证一整天热水袋都是暖和的, 抱在怀里能让身体暖和起来。只是手要伸出来记笔记, 还是不免冻着。

  于是陈悠然开始学另一项手艺,织手套。

  她在这种事情上天赋平平,不过冬天农闲,周围的邻居们都聚在一起,八卦时手上也不停,不是纳鞋底就是织毛衣,陈悠然请她们指点过,自己又有足够多的空闲,只要能按捺得住性子,织起来倒也很快。虽然手套实在不算好看,但在保暖驱寒上却是很有效的。

  手套织得快,没几天蓝姗和陈嫣然就都带上了她织的半指手套。

  之前陈嫣然和蓝姗带热水袋过去,就已经有不少人效仿,如今用上半指手套这样方便的好东西,又在学校里掀起了一股风潮。陈悠然看准商机,先进了一批热水袋,又进了一批毛线,小赚了一笔。

  织完了手套,陈悠然反正闲来无事,索性又开始织围巾。等织完了围巾,后面还有帽子等着。要不是毛衣工程太浩大,她打算学着点了。这种生活技能,总能给人以家的气息,以前陈悠然不屑为之,现在倒是很喜欢。

  见她这么辛苦,每天长时间低着头,颈椎都酸痛僵硬了,蓝姗不免心疼,“我们又不急着用,你不用那么着急,闲着没事织两针就行了,别整天做。”

  “怎么不急?再不急冬天就过了。”陈悠然揉了揉脖子。

  蓝姗道,“那就留着明年冬天用。”

  “可是我舍不得你们受苦啊。”陈悠然说,“以前我自己是没人管,过得糙,现在有我管你们,可不能在这样了。”

  “那我给你按按肩膀吧。”蓝姗闻言沉默了一瞬,没有再反对,而是道。

  陈悠然欣然答应。

  林秀英上次进城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也不知闹成什么样子了。陈悠然好几次想骑车进城打探一下,最后又按捺住了,不了了之.反正这件事她已经决定丢开手不管了,就算打探到了消息又能如何?

  陈伯平也没有再回来过,也不知道是太忙了,还是被林秀英缠得没工夫。所谓的生活费,自然也暂时没有了,不过店里还是定期有货送来,想来陈伯平并没有断了货款,也算是当爹的良心未泯?

  转眼到了圣诞节,雾镇是个小地方,还没有受到太多西洋风俗的影响,这个节日也就是英语老师会带着大家唱两首歌,就过去了。过完节就又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了,学生们也抽不出心思放在玩闹上。

  蓝姗倒还好,她的学习进度一直按部就班,就算要考试也没有太大的影响。陈嫣然跟着蓝姗学习,上回期中考试成绩却没有太大的进步,受了刺激,决心期末考个好成绩,因此正埋头努力。

  陈悠然也没闲着,除了照管两个学生和一个婴儿之外,还在店里搞了一次活动。刚刚补了一批货进来,但学生们却快要放假了,她也是突发奇想,索性来了个促销活动。虽然小卖部本来就是薄利多销,再促销利润更少,但效果不错,刚刚进来的货物一下子出了一半,显得店里都空了许多。

  蓝姗见了,便问陈悠然,“你假期不打算开店了?”

  陈悠然点头,“天气这么冷,就算开着门也没有多少生意,倒不如索性关了,免得还要一直守在这里,脱不开身。”

  蓝姗点头赞同。快过年了,总要叫人松快一下。这两个月里的确发生了不少事情,陈嫣然觉得累很正常,想休息蓝姗也是支持的。

  期末考试对蓝姗没有多大难度,状态跟平时没什么分别。倒是陈嫣然考完之后,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像是身体被掏空。她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才终于缓了过来,彼时蓝姗已经被陈悠然送回家了。

  姐妹俩在家里过了几天昏天黑地的日子,终于有些受不了了。

  不用上学,不用忙碌,不用操心,自然是可以大玩特玩,但是没了蓝姗,生活顿时冷清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伙食标准一落千丈。

  姐妹俩从放飞的状态中回过神来,面面相觑,互相抱怨对方厨艺太差,上不得台面。

  最后陈嫣然突发奇想,“姐,要不咱们去找姗姗姐吧?”

  “怎么去?”陈悠然挑眉问。

  陈嫣然道,“骑车去呀!也就十几分钟路程,很方便的。”

  陈悠然额头上的青筋跳了跳,“天天这么去人家家里打扰,不合适吧。”

  很显然,“天天去”这三个字,已经把她的心思暴露无遗了。陈嫣然不过提议去找蓝姗,可没说要去多久,陈悠然自己反倒把它给定性了,变成假期每天都去。

  但是陈嫣然显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听到陈悠然的话,他丝毫不惊奇地道,“暑假咱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大不了我们带菜带米,把东西都带着到姗姗姐家去呗,缺什么带什么。她爸妈就算不高兴,冲着这些东西,应该也没话说了。”

  反正店里油盐酱醋都有,关了门放在家里没什么用,都带去好了。

  陈悠然听完她这一番长篇大论,不由无语了片刻,“你想得很周到嘛!”

  陈嫣然就当她是在夸奖自己了,“我可不像你,明明想去,还非要憋在心里。”

  我这不是怕阿树为难吗?大年下的,我们就这么跑去不太好。“而且陈悠然还有另一件要操心的事,“再说咱俩去了,小米怎么办?”

  “一起带去呗。”

  “亏你敢想,这么小的孩子,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再给吹病了怎么办?”陈悠然很无奈。再说,她们自己去了,说是找同学玩儿体验生活都可以,带着个孩子像什么话?还不知道别人要脑补出什么来呢。

  毕竟她和陈嫣然都是到年纪的大姑娘了,知道的说这是林秀英生的小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们俩谁未婚生子呢,名声还要不要了?

  就算大家都不误会,要对所有见到的人解释这是林秀英老蚌生珠,也够让人难受的了。

  陈嫣然很快又想到了一个办法,“要不你进城去打听打听消息,顺便把小米送到姑姑家去?她特别喜欢女儿,帮忙看个十天半个月的应该会答应吧?”

  陈悠然无言以对。

  但最后她还是忍痛拒绝了这个提议。妹妹当初是她要接过来养的。如果实在养不下也就算了,实在没办法,只能把人送走。但现在她还勉强还养得起,为了这种理由把孩子送出去,太荒唐了。

  别看小米还小,已经开始认人了。长时间见不到陈悠然,哭起来谁都招架不住,特别揪心。

  上回程悠然去抄电表,让陈嫣然看了一早上,回来时小米嗓子都哭哑了。真要送走,估计也要闹很久。而且生活环境一直变动,对小孩没好处。

  陈嫣然服了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你把我送去姗姗姐家,你自己回来带孩子。”

  “想得美!”陈悠然毫不犹豫地拒绝。

  陈嫣然也没真的以为她会答应,绞尽脑汁想了想,终于又想到了一个办法,“要不你把姗姗姐接回咱们家来好了!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蓝姗舍不得家里人,但据说她的家人对她也不怎么样,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陈嫣然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于是骑车去了青山镇。

  别说陈嫣然这个提议还真的很是时候。因为陈悠然到了这里才发现,蓝家还是冷冷清清,只有蓝姗自己一个人在。据说她父母带着弟弟去了外婆家,没有带她。

  “他们一直都这样吗?”陈悠然不由皱眉。

  蓝姗道,“没关系,我都习惯了。反正去了也是应付各种问题和麻烦,还不如留在家里清静,大家都好。”

  其实侯阿彩和蓝大成虽然以前就有这种端倪,但表现得绝对没有这么明显,是从上半年那件事发生之后,他们就开始无视蓝姗了。两人甚至不主动跟蓝姗说话,只是她在家就通过木林交代她干活,她不在家就假装没这个人。

  这回蓝姗回来,更发现阁楼上本来独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里,堆上了不少杂物。

  这种冷暴力,蓝姗本以为自己会很难过,但事实是她松了一口气,既然对方不再扮演慈祥的父母,她也就不需要再装孝顺女儿,的确对大家都好。

  “清静个鬼呀!”陈悠然忍不住抬手在她脑门上敲了敲,“你是不是脑袋也坏掉了?这么冷冷清清的自己一个人呆着,像什么样子?既然他们不理你,那你索性也别回来了,到我家去。咱们四个高高兴兴过年不好吗?干什么要在这里受这种气!”

  于是就把蓝姗给拖回家了。

  以前陈伯平在外面跑车,过年这几天生意反而特别好,所以几乎不能待在家里。林秀英本就是个万事不管的性子,陈伯平这个一家之主不在,她什么都能将就,对张罗过年的事情自然没什么兴趣。反正到时候麻友们组织起来,她出去搓牌一去几天都是正常的。

  所以明明是节日,所有人都喜喜庆庆的,但对陈家来说却跟平时没有什么分别,也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陈悠然和陈嫣然姐妹俩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同学们家中准备的各种年货,尤其是花样繁多的小吃,看得人口水直流。可惜自从奶奶去世后,她们就再也没吃过了。

  现在蓝姗来了,陈悠然就对准备年货生出了无限的兴趣,拉着她问,“阿树,你会准备年货吗?”

  “以前家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我做的。”蓝姗谦虚道。

  其实何止大部分,所有的东西都是她在准备,侯阿彩不过是把持住需要采购的部分罢了。比如要酿米酒,她就负责把糯米和甜酒药买回来,交给蓝姗做。

  “那咱们今年就可以准备年货了?”陈嫣然十分兴奋地问。

  陈悠然点头,撸起袖子对蓝姗道,“要买什么?你跟我说,我去城里买回来。”

  “不用去城里,你在镇上问问谁家有就行了。”蓝姗道,“大部分都是地里出产的,在这边买还能便宜点。”

  也是非常贤惠了。

  陈悠然又想出了一个点子,拿店里的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品去跟镇上的人家换糯米黄豆。这些东西是生活必需品,镇上的店铺不少,人家未必会到这里来买,但现在她送货上门,甚至以物换物,众人自然都肯光顾。

  然后就是正式动手了。

  蓝姗先酿了米酒。糯米浸泡一天一夜,沥干蒸熟成糯米饭,摊凉之后均匀地拌上甜酒药,装入盆中。在米饭中心处埋入一颗烧红的火炭作为热源,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盖好密封,放进稻草堆里焐着发酵,十几天后,酒浆流淌出来,就算是做好了。

  甜酒酿的精髓在于酒糟,酒液不用太多,正好刚刚浸过酒糟最好。

  刚刚端出来的时候米粒分明,酒液清凉,吃一口凉悠悠、甜滋滋,还保留着一点糯米的Q弹。总共几斤糯米酿成一小盆,三个人一下子吃了一半。剩下的装进罐子里,无论是煮鸡蛋,煮糍粑,煮汤圆甚至单独煮水喝,都是很好的选择。

  然后是准备各种豆腐制品。

  在村里时,豆腐也是自己磨的。但陈家没有工具和设备,三个人也吃不下这许多,所以直接在街上买榨好的酸汤豆腐。这种豆腐比较紧实,用来做豆腐制品不容易散开,比街上用石灰水点的嫩豆腐更合用。

  一部分豆腐切片油炸,晾晾之后就是豆干,用来炒菜最好;一部分切块放在纸箱里,霉化之后用来做腐乳;另一部分揉碎了,跟买来的猪血和少量板油拌在一起,捏成团形,上甑子蒸熟,然后用菜叶裹了,放在炉子上慢慢熏干,烤到油化了流出来,便可以收起来了。这就是当地特色的血豆腐。

  陈悠然心比天高,本来还想买一头整猪来杀了取肉,被蓝姗死命拦住了。她们三个人胃口都不大,也没那么馋肉,要这许多根本吃不了。最后由蓝姗做主,在别人家杀猪的时候买了四分之一,顺带要了一笼小肠,一碗猪血和两个猪腰子。

  猪血做了血豆腐,猪腰子直接在炉子上烧烤,肥肉切片熬油,剩下的瘦肉和五花切成零碎,灌入洗净的小肠里,加上一只猪脚和几块留下来的大肉,用柴烟熏成烟熏肉和烟熏肠,可以放上很长时间。

  再打上一槽糍粑,炸上一筲箕的福甬、花生、虾片和晒干的洋芋片,年货就齐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