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非典型浪漫主义>第19章 前尘(11)

  周郁到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地铁站人山人海,周郁提着行李箱挤在其中,举步维艰,折腾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出来。

  没等她点开手机上的打车软件,郁鸿女士中气十足的声音穿过拥挤的人群穿进了她的耳朵里。

  郁鸿把行李箱的拉杆从周郁手里拿了过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口罩塞到了她手里,说:“戴上。”

  周郁:“戴口罩干嘛,我又没感冒。”

  郁鸿轻啧了声:“让你戴你就戴,怎么那么多话。”

  周郁:“......”

  母命难违,周郁只能戴好口罩。

  郁鸿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语气太冲了,便解释道:“没看新闻啊,武汉那边不是出事了嘛。”

  周郁一愣,问:“什么事?”

  “一些人莫名其妙发高烧,一发还是一家子人,”郁鸿打开后备箱,把行李箱放了进去,“看着不太妙,咱们先机灵点吧。”

  周郁哭笑不得:“武汉离咱们这儿远了去了,您这也太防患于未然了吧。”

  郁鸿轻嗤了声:“别看不起发烧,03年的非典最开始也是发烧,防患于未然怎么也不会过头,没事最好,有事咱们也有个准备,快过年了,咱们这个小县城虽然不大但全国各地散着人可不少,就去年高考,咱们一中我知道的就有十来个学生考去了武汉。”

  “行,听您的。”周郁没有再反驳。

  她老实坐上了副驾驶,点开了和向笙的对话框。

  她们的上一条消息停留在一个小时前,向笙给她发了一张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视角。周郁把照片放大,发现了照片右下角漏出的一点红色好像是写春联用的纸。

  向笙说过,她会写软笔。

  这个发现让周郁被高铁折磨的接近崩溃的心情愉悦了一点,她忘了郁鸿就坐在旁边,直接发了条语音:“向老师这是准备承包家里的春联了?”

  郁鸿瞥了她一眼,问:“给谁发语音呢?还老师老师的叫上了。”

  “没谁,”周郁佯装淡定地说,“合租室友。”

  “合租?”郁鸿一愣,“你不是独居嘛?”

  周郁脸不红心不跳地扯道:“房东涨房租了,就找了室友一块。”

  郁鸿点了点头,中年妇女的第六感指引着她问出了最关键的一问:“男的?”

  周郁哭笑不得:“女的,妈,你想哪去了!”

  “上次说让你和林逸那孩子见见,你不老大不乐意嘛,我这以为你有情况了!”

  周郁无奈地摇了摇头,腹诽道:情况是有了,但怕给您吓出心脏病来。

  手机一震,向笙也回了一条语音,周郁耳机已经没电了,只能转文字:“对啊,我们家春联一直是我承包的。”

  周郁面上不惊不喜,心里已经花团锦簇,手指在屏幕上轻快地敲着:“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能一睹向老师的书法功底。”

  向笙秒回:“那不行,家中有悍妇,善吃醋。”

  周郁浅笑,抿嘴压抑着笑意:“可我真的想看啊,向老师~”

  向笙:“周老师,你变了。”

  “我之前要是和你开这种玩笑,你会脸红的。”

  周郁:“近朱者赤,近你者脸皮厚。”

  她发完,看着对话框上面的“对方正在输入中”,笑意溢出了眼底。

  郁鸿瞥了她一眼,问:“车里不冷吧,怎么耳朵那么红。”

  “啊,”周郁摸了摸有些发烫的耳垂,含糊道,“没有啊,可能是还没缓过来吧。”

  “让你多穿点你不听......”

  周郁默默给向笙发了条消息:“你的周老师没有变。”

  “我妈刚刚说我耳朵红了。”

  向笙秒回:“看样子周老师还是离我远了啊。”

  周郁:“是挺远的,咱们现在相隔千里。”

  向笙轻笑了声,语气温柔地哄道:“不和你闹了,晚上给你拍我写的字。”

  周郁看着那条消息,忽然特别盼望月亮的出现。

  ——

  到楼下后,郁鸿把行李箱从后备箱了拿了出来,说:“我就不上去了,六点还有课。”

  学校一开始出于关怀想让郁鸿这个老同志带高一高二,带毕业班这种压力山大的事不是“老同志”能受得住的。

  郁鸿女士通过不断地讨价还价,虽然没能继续带毕业班,但却继续当着高二的教导主任,还兼职高二实验班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

  周郁刚准备上楼,郁鸿就又喊道:“你晚上吃完饭来学校一趟,给我班学生做个讲话,鼓励鼓励他们,这帮孩子转过年没几个月就要开始一轮复习了,得给他们上上弦。”

  吩咐完,郁鸿就开着车扬长而去,周郁拒绝的话压根没机会出口。

  “每年都来来一次,现在的孩子不缺鸡汤也不缺毒鸡汤!”周郁无奈地摇了摇头,吐槽归吐槽,郁鸿的吩咐她也不敢不从。

  打开家门后,周舟正在阳台上喂鸟,听到声响后,喊道:“小鱼回来了,饿了吧,你妈一早就去买了排骨给你炖上了。”

  如果说郁鸿是个一生要强、风风火火的“女侠客”,周舟就是极其擅长闹中取静的“隐士”。

  为人淡泊明志,不争不抢,任由郁鸿着急跳脚,他自提笼逗鸟。

  25岁的周郁很羡慕这种稳如老狗的生活,但十几岁的周郁只觉得他在这家像个摆设。

  周郁简单的收拾了下行李,刚在餐桌上坐好,周舟打量着她,犹豫了一下,笑着问道:“小鱼,你刘老师家的儿子......”

  ——她就知道郁鸿不死心。

  周郁不耐烦地打断了周舟的话:“爸,我刚回来,相亲的事咱能不能等我缓缓再说?”

  周舟欲言又止,叹了口气:“你别嫌弃你妈啰嗦,你一个女孩子在上华那么远的地方,她虽然嘴硬,但心里还是挂念你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为了你好,这四个字特别有魔力。所有的华丽的辞藻在这四个字面前都不攻自破。

  “嗯。”周郁点了点头,没有再搭腔。

  周郁吃完饭,洗了个澡,然后看了眼时间——七点十分了,郁鸿催她快点到的微信也到位了。

  她打开衣服挑了起来,周郁虽然不是很愿意和这帮小孩打交道,但职业习惯也不允许她灰头土脸的出现在公共场合。

  她挑了件黑色的大衣,一件短款的牛仔外套,搭配一件白色打底衫和一条简单的牛仔裤,配上一双马丁靴。

  周郁看着镜子里的一身搭配,越看越眼熟——这不是向笙的风格嘛。

  她收起了准备戴的隐形眼镜,换上了不常带的镜框眼睛。

  这才对了,眼镜是向笙的本体。

  ——

  她跟着郁鸿走进了教室,郁鸿很官方的和同学们介绍介绍道:“这位是你们的周郁学姐,她当年是656分考上的上华大学,现在在那个《SHINE》杂志工作......”

  郁鸿话没说完,教室里的学生已经沸腾了,周郁在一片哄闹中听到了几声感叹:“《SHINE》啊!”

  “沈南沨最后的杂志封面,我没抢到!”

  “都闹什么闹!”郁鸿冷着脸维持着秩序,眼中还是闪过一丝藏不住的骄傲——但这点骄傲在她看向周郁时,便很好的藏住了。

  “你和他们讲讲吧,我那边还有个会,要是讲完我那边还没散会就把讲台上的卷子发下去。”

  周郁点了点头,台下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

  周郁确认郁鸿没有在门口盯梢后,才放松下来,说:“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郁,和你们一样,郁老师也曾经是我的班主任。”

  “学姐,能问个问题吗?”

  周郁被打断了也不着急,笑着回答道:“当然可以,我本来也没打算给你们开什么励志大会,我相信郁老师平日里肯定没少给你们喂这些东西。”

  众人揶揄,算是肯定。

  “我不问了,”提问的学生说,“学姐您刚刚已经回答我的问题了。”

  周郁轻笑了声,无奈扶额。

  “我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在座的各位分享,”周郁扶了扶眼镜,“论学习经验,在座各位都是清北苗子;论对人生的看法,郁老师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总结出的看法都不一定能在你们心里有一席之地,何况我了,所以,你们想知道什么问就好,我一定知无不言。”

  说完,她看着台下面面相觑的同学,手指在面前的卷子上敲了敲,补充了一句:“最重要的是,咱们这样进行,这套卷子说不定就可以不用给你们发了。”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提问:“学姐,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啊?”

  周郁:“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古汉语专业。”

  提问的人一愣:“《SHINE》不是时尚杂志吗?”

  “是啊,”周郁点了点头,“我不负责设计方面的工作,我是负责策划。”

  “学姐,今年1月份出的封面也是你策划的嘛?”

  周郁:“我有参与。”

  “那学姐,沈南沨真人好看吗?”

  “她很漂亮,”周郁回忆了下,认真地说,“她其实不太上镜。”

  提问的女同学肉眼可见的沮丧了:“都那么好看了还不上镜,我更难过了。”

  再回答了一堆有的没的后,终于有个正经问题了:“学姐,大学真的和老师们说的那样轻松吗?”

  “大学啊,”周郁垂眸想了想,说,“大学确实是课不多,但这个分你学什么专业,也确实是考够60分就可以,但那六十分绝对没有老师们讲的那么轻松,你们现在临近期末了,累吗?”

  “累。”学生们拖长音说。

  周郁:“大学的期末会更累,至于怎么个累法,等你们上了就知道了。”

  众人发出了一阵哀嚎。

  周郁笑着看着他们,等他们安静下来后,才继续说:“大学存在的意义,从来都不单是交给我们知识,它的存在,在我看来是交给我们如何做选择,并有去承担选择的结果的勇气,这比知识要重要的多。”

  下课铃声响起的前十分钟,教室里讨论的声音渐渐变小,周郁正准备数试卷的时候,教室最后面举起了一只手。

  “学姐,《SHINE》一月刊封面的摄影师S是个怎样的人?”

  周郁一愣,问:“你知道S?”

  学生点了点头,眼中闪着点点的光亮:“我很喜欢她的作品,她的作品很干净,特别是获奖的作品,有种浴火而生的洒脱,如果可以,我也想成为一位摄影师。”

  “谢谢你喜欢她的作品,我会替你转告她的,”周郁轻笑了一声,“她和她的作品很像,是个很好很好很好的人。”

  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响起,讲台上的卷子最终没有落在学生的手里。

  周郁站在楼道的窗边等着郁鸿,口袋里的手机响了一声,是向笙发来的一张图片。

  等图片加载出来的瞬间,周郁停在原地——洒金的红纸上的字迹端正大气,每个字的收尾都能看出写字人郑重。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我想了很多吉祥话,还是觉得这个最吉祥。”

  那一刻,周郁忽然理解了,被求婚的人为什么会哭。

  世界这么大,居然有这么一个人,你缺席了她人生四分之一的岁月,但她却依然不加掩饰的热烈的爱着你,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热泪盈眶的事。

  楼道里的声音嘈杂,窗外寒风凛冽,周郁开始期待春天,期待桃花灼灼。

  这个时候的周郁还想不到,这年冬天竟然会成为她和向笙之间的一道天堑。

  --------------------

  作者有话要说: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是民国的婚礼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