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对望>第7章

  从那天开始,每天静延都会背着她的小提琴去上学,每每走进校园入口,都会吸引学生们好奇的目光。

  所谓人“红”是非多,慢慢地,议论的人也多了。静延会在途经的路上,听到身后同学的议论:“哇,是艺术家吗?挺有范儿啊!”“听说是作家的女儿呢。”“听说作家是寡妇……”“切,那么冷淡,拽什么呀?可能心理有问题吧。”“你是嫉妒人家吧?”

  有时候,文雅还会停下来,替静延回瞪那些讲闲话的同学。而静延,从来都只是路过,不会浪费时间多争辩一句。

  午休时,静延会和文雅一起到音乐教室练习。音乐教室的钢琴是台雅马哈,文雅多次感叹,比家里那台好多了。而这时候静延则会故意对自己的小提琴说:“别灰心,我不会喜新厌旧的,还是最爱你的。”文雅只会习惯性飞一个白眼。

  那段时间,放学后静延经常会跟文雅回家,继续练习。和文雅妈妈的对话也稍微自然了一些,偶尔也会留下吃顿晚饭,但每次都吃不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密集练习了三个星期后,欢迎音乐会上,随着白天昊同学的报幕,高三生韩静延和李文雅同学完成了一次钢琴&小提琴二重奏——《爱的礼赞》,并在中国交流生们肯定的掌声中,谢幕。

  摸着这台十年前成就了《爱的礼赞》二重奏的老旧雅马哈,从康复中心回到“音乐与茶”后,韩静延坐在琴凳上,持续一个人望着窗外出神。

  “喂,从刚才到现在,你一直在发呆噢。”在贤又蹭过来八卦。

  “别压坏了。把你手肘拿开。”静延一边说一边推赶在贤。

  “一个破琴而已。”在贤不服气,“当时就应该把我新买的那台直接搬回来,偏要回母校做什么好事,‘以新换旧’,搞回来个旧家电,不让摸不让碰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了。”对于静延这次赔本的置换,在贤始终不解。(Ps:没有多恩在的时候,在贤和静延会说中文。)

  “呀呀,你们两个,嘀咕什么呢?”多恩在前台,正忙着用电脑设计者“外卖业务”的传单的同时,也不忘监视一下静延的反常。

  因为这个周末Y1的哥哥们没有行程,静延大学同学钟佳丽也来小店消磨时光,在书架上抽出一本中文书,趴在一张桌前阅读。不提欧巴的时候,钟佳丽是个安静的文艺少女。她对面,坐着郑在健小同学,正在写作业。

  “我的儿子们,我来啦~”随着叮咚一声,郑在贤和郑在健的妈妈丽芬阿姨推门而入,一下让清净的小店热闹起来了。“奶奶怎么样?还好吧?”丽芬阿姨进门就问。

  自从静延和多恩“接手”了奶奶的心理健康,丽芬阿姨顺理成章地将在贤奶奶的生理健康恢复全权委托了保姆和护工。不是和老公一起的时候,一般很少出现。用她的话说,少惹婆婆生气,更有利于她老人家的恢复。但她可能不知道,如果她在,奶奶不知道哪天气急败坏,想站起来踢她一脚,可能一下子就恢复了。

  放下手中shopping的战利品,丽芬阿姨开始指点江山:“孩子们,音乐走起来啊,给阿姨播放一首《漫步人生路》,静延呐,你不是说有新到的雨前龙井,给阿姨泡起来呀。”

  丽芬阿姨是上海人,年轻时和父母住在老城区弄堂里的小二楼。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平凡的艳阳午后,年轻的丽芬开窗晾内衣的时候,不小心失手掉下去一只袜子,正好砸在了出差路过此地的郑好头上。

  一只袜子引发的爱情。随后的一周,他们走过了大上海的咖啡厅、百货商店、外滩……和酒店。很快,郑在贤就萌芽了。

  丽芬阿姨是个有魄力的女人,不顾父母反对,拍拍肚子就随郑好嫁去了北方。后来,由于家族业务遇到瓶颈需要谋求拓展,郑好决定带着丽芬和在贤到韩国寻找机会。可能是水土的变化刺激了荷尔蒙,过了几年在健出生了。打那以后,郑氏家族在安山的电子产品公司发展迅猛,财富积累逐年翻倍。在郑氏中国部传统企业规模逐年缩小的同时,郑好在韩国的企业成了家族最赚钱的业务。丽芬阿姨把在健看做是吉祥物,认为这个孩子给家里带来了财富好运,十分宠溺。

  其实,所谓在贤奶奶和儿媳丽芬“不和”的分歧,是因为在贤奶奶认为,丽芬阿姨属于加入豪门,应该在家安心相夫教子,认清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把她这个婆婆‘外包’给佣人管理,自己却出去花花世界。

  但是,丽芬阿姨的角度却觉得,自己和郑好来韩国打拼时,因为和祖业经营的方向不同,并没借上多少光,算是白手起家。而且,郑老爷子去世后,郑好作为家里的大儿子,主动提出把老家的买卖全让给了两个弟弟,还把在贤奶奶接来韩国养老。更让丽芬阿姨觉得,在家族问题处理上,她这个做儿媳的已经给了很大的支持。

  奶奶来的这几年,丽芬阿姨给家里请了保姆、保洁伺候着。每当婆媳关系紧张,丽芬就躲出去喝喝下午茶,购购物,享受生活。所以,支持在贤和静延开店,丽芬阿姨也是有私心的,就是给自己打造个稳定的“避风港”。

  对于婆媳之间的周期性争辩,郑氏三位男子已经习惯。气氛紧张时,爸爸郑好就加班晚回来,大儿子郑在贤就再中间做和事老,化解两代女人的“代沟”,不奏效时,就会搬出小儿子郑在健。说来也奇怪,每次她们吵架时,只要在健一闹,两位女子全消停。果然,一物降一物。这让本来性情温和的在健很是为难,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特邀嘉宾,定期就得表演一下“发飙”。

  不过,自打奶奶病了以后,丽芬阿姨就不再跟奶奶吵嘴了,可能是有点自责。记得奶奶得病初期时,由于脾气暴躁,骂走了很多护理员,丽芬阿姨就亲自照顾,很是辛苦,这几个月生活才恢复了常态。

  丽芬阿姨一边喝着静延为她冲泡的雨前龙井,一边慈母上身,强行检查在健的作业,却发现儿子的韩语水平,已经超过了自己,作文里已经开始出现她读不懂的句子。

  “您好,请问是这里招聘兼职工吧?”突然,一个个子不高的平头男生推开了“音乐与茶”的大门,说:“我是来应聘的。”

  “是的!”看见有人来应聘,多恩立马从椅子上弹起来,迎了上去。

  简单的准备后,多恩将这位男生引荐到了桌前,新手甲方郑在贤开始了第一次面试。

  “您好,我叫侯耀祖,我是中国广东过来的留学生,目前在汉阳大学读工科硕士。”男生真挚地说,“我是看到这个店老板是华侨,所以非常希望能在这里兼职,你们应该能体会,我刚来韩国一年多,其实很孤独,所以我想和更多的华人待在一起,感受到祖国的爱,和温暖。”

  “嗯,那个,同学……”在贤想夺回主动说点什么,可惜侯耀祖压根不想给他插话的机会,为了更准确的表达,他还将语言切换回了汉语。

  “您是老板吧!我一看您就是有爱国热情的人!我进来前注意到了,您用咱们中国的茶碗做店面logo,这个大胆的想法一不小心就流露了你的心声,我刚才听了一会店里播放的歌曲,都是华语金曲,我也非常热爱音乐,有的时候,我在宿舍孤身一人,也经常听《我的中国心》来缓解乡愁。”

  见侯同学越说越激动,在贤想辩解一下那些音乐都只是因为他妈妈来了才播的,而且好好的面试越说越离谱,必须打断:“那个……同学……”

  “我宣布,侯同学你被录取了!”丽芬阿姨湿了眼眶,拍案而起。来韩国十多年了,侯耀祖同学点燃了她心头那一丝乡愁,年过半百的丽芬阿姨,可能是突然想起了家中的老父亲和老母亲。

  看着张大嘴开着她的孩子们,丽芬阿姨只好腼腆地坐下,象征性地擦拭了一下眼角:“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这么爱祖国,怎么舍得离开,出国学习?”韩静延问。

  问的漂亮!在贤心想,并用力点头表示赞同,同时看向侯耀祖。

  “大四那年,我的女朋友为了来韩国留学,和我分手了。我本想毕业后就就业结婚的,她突然的离开打乱了我的人生计划,也伤害了我的心。我学习了一年语言,考来这里,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知识吸引着她,让她可以放下我。更重要的是,我想用这两年时间追回她,带她回去,和我结婚。”侯耀明坚定地说。

  在贤斜眼瞄着静延,示意这不会是个疯子吧。平时冷面的静延,竟然也在努力憋笑。

  “太浪漫啦!!”一声刺耳的尖叫,在贤只觉脖子后一激灵,钟佳丽给出了她进屋之后的第一句呐喊:“千里追爱,真是个痴情的人啊!和我追求我的哥哥们一样,有魄力,有毅力!”果然,一提到和哥哥们相关,她立刻切换了角色。

  听到再度被表扬,侯耀祖害羞地低下了头,用手尴尬地搓着脖子。

  股东和股东的亲妈以及股东的朋友们,开了商讨会……

  “好吧,我们来投票,侯同学能否留下。我是赞成的,我觉得小孩子嘛,很执着也很实在的,是能做大事的。”丽芬阿姨说。

  “我也觉得勇气可嘉,挺可爱的。”钟佳丽附和了一票。

  见在贤、静延和多恩不表态,丽芬阿姨补充道:“在健还小嘛,未满18岁,所以他的票自然由我这个监护人来投。现在是三票了。你们三个就算都反对,也是3v3。”

  僵持不下的“咖啡与茶”董事会……只听到老式钟表的滴答声。

  “那先试用吧~”韩静延打破了沉默,“反正我们现在也缺人手,多恩先看看他能不能做好店内的基本工作,我们再决定。你也顺便跟他说一下试用期的工资。”

  “好的。”多恩的五官聚成一团,挤出了这两个字。显然是有些抗拒。而接下来的事实将继续证明,她此刻的抗拒是对的。侯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潜力股,即将超过郑在贤,成为最能惹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