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105章 未来的你

  袁宵对长安的“熟悉”,也很快就在卓文君心里打了个问号。

  那些众所周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只是偶尔稍有出入,比如某处的杂耍班子玩的是什么把戏,她都会说错。但这些人时刻都在迁徙奔波,几个月里又换了人也说不定,记错了也正常。

  但那些外地人几乎不会知道,让卓文君相信袁宵的确来自长安的种种细节,却几乎没有对得上的。

  比如哪里有一株树,开的话十分好看,哪家食铺的味道最正宗,卓文君暗暗留意,发现不是这家店铺卖的食物与袁宵说的不一样,就是那株树现在不过是刚刚种下的小树苗,还根本不会开花。

  要她相信这一切都是袁宵编出来的,那也太匪夷所思了。

  不提她根本没必要编出这种莫须有的故事来骗自己,就算是真的,细节也不会如此真实。——虽然关键内容说错了,但那棵树的位置,那家食肆的格局,却都是正确的。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宵现在其实也非常尴尬,都说从前车马很慢,一切都慢,她真的相信了。

  在现代时,袁宵听过一个故事,说是某个村庄,在民国时来了一个洋人,但村民们却不像普通民众那样,见到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就尖叫,虽然也指指点点看热闹,却显得非常淡定。洋人十分好奇,就问为什么。村长答曰:没什么,以前也有洋人来过,大家都知道的。洋人再一深问,才发现这所谓的“以前”,指的是元朝,马可波罗到中国游历的时候。

  几百年的时光,村民们都已经换了几代,但代代相传的故事,却让他们的生活和知识接收并没有任何不同。

  所以袁宵想着,大汉朝的生活节奏只会更慢,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想必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她忘记了,长安是此时世界上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各种变迁速度自然也比其他地方要快,几十年已经足够物是人非了。结果就是,那些本来可以证明她身份的细节,反而都成了谎言。

  她可以接受犯错,但却不能接受被卓文君误会是在骗人。

  虽然卓文君没问过,但袁宵并不认为她没有发现。毕竟她只是年纪小,人又不傻。出于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才没有追问,可如果一直避而不谈,没有解释,这种信任又能够坚持多久呢?

  但如果所谓的解释,只是用一个谎言去覆盖另一个谎言,最终的结果也不会例外。

  虽然她有自己的苦衷,但是信任这种事,从来都是靠双方的努力去维系,而非某一方的独自付出。

  何况这个人是卓文君。

  所以袁宵最终选择坦诚。

  这天,两人在市集之中闲逛至午,捡了一间酒楼停下,准备就餐。这座酒楼有三层楼高,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难得高大的建筑,这一点,袁宵却是没有记错的。

  她们选了三楼临窗的位置,从这里往外看,已有登高望远的意境,再加上酒菜丰足,就跟让人心旷神怡了。

  这处酒楼,袁宵第一次见时,司马相如正携了美姬在此饮酒做客。她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情,就领着卓文君过来了,选的还是司马相如当日坐过的那一处位置。

  在这里坐下来时,她才终于有种自己改变了历史的真实感。

  几十年后的某一天,卓文君不需要再站在街上,对着这个地方失神了。她的人生里,某个名字已经被彻底划掉,再也不会出现。

  兴之所至,袁宵忽然就打算将一切都告诉卓文君。

  只是开口之前,她也难免胆怯心虚,只好让小二送上好酒,多饮了几杯。

  跟卓文君比起来,袁宵的酒量简直跟玩儿似的,古代的酒度数这么低,两杯下肚她的脸就红了,再喝上两杯,整个人便都兴奋起来。还不到醉的地步,但思维更活跃,人也更放得开,话自然也变多了。

  借着这一阵酒意,袁宵捏着杯子看向卓文君,“其实你这段时间已经发现了吧?长安有好多地方,跟我说的不一样。”

  “发现了。”她不提,卓文君也不提,但她主动开口,卓文君自然不会拦着。

  她抿了一口酒,看向袁宵,“我不信你是在骗我,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啊……”袁宵皱着眉,盯着杯子看了一会儿,才说,“这件事说起来很玄幻的,你可能不会相信。”

  “你说的,我都相信。”卓文君按住她的手道。

  袁宵抬起眼,就正正看进了卓文君的眼中,两人对视片刻,她意识到对方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信任,便缓缓笑开了,“我知道,你总是信我的。”

  她反手握住卓文君,捏着她的手指道,“文君,我总算抓住你了。”

  这话就没什么逻辑了,卓文君听不懂,但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句话中似乎还隐藏着某个隐秘,让袁宵身上的谜团又多一个。

  但她没有深究这个问题,而是提醒对方,“那件很玄幻的事,你还没说。”

  “唔……”袁宵眯了眯眼睛,抬手虚虚比划了一圈,“我真的来过长安,但是我知道的,是几十年以后的长安,所以跟现在不太一样。我都不知道,那棵树原来是这时种下的。”

  “几十年后?”即使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听到这个回答,卓文君心下还是不免一惊。

  不过袁宵现在这种状态,想来也顾不上编故事骗人,这应该就是真相了。至少是她眼中的真相。卓文君想了想,又问,“那你为什么会从几十年后,到这里来?”

  “我也不知道,”袁宵认真想了想,“不过我应该是来找你的。”

  她说着,攥紧了卓文君的手,“你不要再消失了,我都快被你吓哭了。”

  “你把我错认成别人了吗?”卓文君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出声问。

  袁宵摇头。

  她又问,“那我是谁?”

  “文君。”

  既然不是认错人,那么,卓文君觉得自己心里也应该有答案了。

  只要愿意相信袁宵说的这个前提,她来自几十年之后,那么所有的疑惑都能迎刃而解。

  她应该是在几十年后结识了自己,然后那个卓文君不知何故消失,袁宵便来到了几十年前,要找她。至于她口中那些与现实不符的地方,自然也有了解释。几十年很短,但已经可以是某些人的一生,一座城市有些变化才是正常的。

  卓文君盯着已经陷入迷蒙状态的袁宵,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转起了一个念头:几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时光从来都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即使十七岁的卓文君自恃青春美貌,也不得不承认,几十年后的她,可能会是另一副模样。也许就像任何一个面目模糊、气息浑浊的中年妇人,放在人群之中几乎无法辨认。

  年轻人总是对“老”排斥又轻视,卓文君无法想象,那个未来的自己,会跟袁宵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但不论怎样,她们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亲密到在她消失之后,袁宵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找自己。

  然后呢?她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对方的影子吗?她希望自己再变回那个苍老的卓文君吗?在她眼里,自己又算是什么呢?

  卓文君忽然嫉妒起未来那个能让袁宵如此重视

  的自己。

  这种嫉妒更像是某种难言之隐。卓文君知道,按照常理来说,未来的自己也是自己,她跟袁宵之间有这样深的缘分,应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她下意识地就将两个卓文君割裂开来看待,甚至对另一个自己抱有某种敌意。

  这想法要是让人知道,或许会以为她疯了吧?

  卓文君对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回过头来时,袁宵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趴到桌上了,脸颊红扑扑的,睡得很熟。

  她看了一会儿,忽然伸手推了几下,把人晃醒了。

  袁宵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何时何地,只是看见卓文君的脸,就下意识地道,“高考已经结束了,不用早起,再让我睡会儿。”

  “我问你。”卓文君冷酷地掐着她的脸蛋把人弄醒,“你是不是从长安去过蜀中?跟谁一起去的?”

  “跟你一起啊。”袁宵一脸莫名地看着她,总觉得今天的文君不太一样。

  卓文君脸上的神色一黯,果然,那个本该一直被袁宵照料着的人,也不是她。对袁宵而言,或许不管现在的她有多好,都只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脸颊被捏得有些疼,袁宵下意识地伸手去拂,却被卓文君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她将这只手捏在自己的掌心,低头看了袁宵一会儿,才轻声道,“是你自己抓住了我,那就不能反悔了。”

  袁宵要找的那个卓文君去了哪里不重要,但她既然来到了几十年前,那就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吧。

  就算她心里最重要的人不是自己,但能够陪在她身边的人,却只能是自己。

  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