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94章 迁怒

  阿娇轻轻吸了一口气。

  别人或许会觉得她是在调侃金一诺的出身,只有她知道,杨玉环这是在还她昨晚的那一句“放得下身段”。

  是在嘲讽她从大汉带了那么多东西过来,所以不必为生计发愁。

  果真是半点委屈都不肯受。

  听说她做贵妃的时候,还曾经因为些许小事与皇帝置气,最终被送出宫去。只是皇帝早已习惯了她的陪伴,离了她吃不下睡不好,没过多久又把人召回去了。自那之后,便是盛宠已极,自然更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了。

  大概也只有那样的环境,才养得出这么骄纵的人。

  对于这一点,阿娇不是不羡慕的。

  李隆基和刘彻,一生经历颇有相似之处,幼时都经历过几场夺嫡之争,少年登极,励精图治,晚年却又变得昏聩,在后宫和储位的事情上,更是恣意妄为,给朝堂留下不少烂摊子。

  不同的是,杨玉环得到了李隆基毫无保留的宠爱,而她只得到了一个虚有其名的后位……且只有十年。

  偏偏在刘彻身边,也有个与杨玉环像极了的女人。

  卫子夫。

  她得到了刘彻毫无保留的爱,甚至阿娇自己心里也揣测过,当初刘彻执意废后,究竟有几分是因为自己在宫中行巫蛊之事,又有几分是为了将后位腾出来,留给他心爱的女人?

  从宠妃而一跃为皇后,这是杨玉环都未曾得到的殊荣。

  史书上只会写她骄横、妒忌,却没人记得,仅仅在她成为皇后的第二年,卫子夫就入宫承宠,夺走了刘彻所有的注意力。

  是,在那之前,他身边没有别的女人。但这是因为对她的爱重吗?不,这只是对长公主,对堂邑侯府的这个他强大助力表示诚意的方式。

  那时祖母还在,一心属意梁王叔继位,甚至还为此与皇帝舅舅有过争执。如果没有她嫁给刘彻,如果不是父亲和母亲一直站在她这一边,刘彻最终不会那样轻易登上皇位。

  只是现在想来,能够轻易左右君王废立的力量,又怎么可能见容于年轻的帝王?

  刘彻登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掉窦氏在朝中所有的力量,将权力紧紧抓在自己手中。也是自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关注了,甚至如果不是宫中还有种种大典,她这个皇后都难得见他一面。

  在“独得宠爱”的那几年里,她始终没有怀上过孩子。刘彻也总是安慰她,他们年纪还小,可以再等几年,不着急。

  然而现在想来,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根本不想要一个由她生出来的孩子。

  而无子,最终又成了她身上最大的罪名,也是她骄横妒忌的有力证据,让她千百年后仍旧背着这样的罪名。

  可是天地良心,她将一颗心捧给刘彻,在他面前又如何能骄纵?

  一开始,她甚至都不敢恨他,只迁怒于盛宠之中的卫子夫,以为是这个女人夺走了他。是后来,在孤寂无垠的冷宫,她才渐渐想明白,就算卫子夫有心,若刘彻没有动摇,她又如何能得逞呢?

  只是终究还是看不惯。

  这种厌憎不喜深埋在她心中,直到遇到杨玉环,才爆发出来。

  想到这里,阿娇不由心下惭愧,其实最开始,她对杨玉环的印象很好,甚至隐隐羡慕她能那样肆无忌惮,不像她,即使已经离开了那个世界,自幼所学的一切仍旧烙印在骨子里,无法变通。

  可是后来见她行事轻浮,又为了一部戏自贬身段,无端地就厌烦了起来。

  其实只是迁怒。因为卫子夫就是那样一个能降下身段的女子。

  她出身低微,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讴者,倡优之流。但也正因为这样,她才总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低头。阿娇看过几次她跟刘彻相处的情景,的确是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温柔娇羞。

  想到这里,阿娇心下若有明悟。

  也许刘彻喜欢的,就是那种温柔恭顺的样子呢?

  阿娇自己是长公主的女儿,依例本来该封翁主,只是后来定下与刘彻的婚事,这才免了。但她在宫中始终地位超然,窦太后和景帝都对她宠爱非常,不要说宫里的公主们,就是太子刘荣,在她面前也要客套三分。

  说来,母亲一开始是想让自己嫁给刘荣的。可惜栗姬不肯向她低头,反而被抓住过错废去,刘荣也失了太子之位。而后正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刘彻才被立为太子。

  因为这个,刘彻面对她的时候,总是格外忍让纵容。她那时以为是出于爱,其实只是因为敬畏,所以把她高高低捧起来。

  她自以为在刘彻面前已经表现得十分卑微,也许看在刘彻眼中,并非如此呢?

  骄纵二字,或许自己得来不冤。

  可惜她竟然直到今日才彻底明了。这样想着,阿娇不由苦笑,到现在自己其实也没有半点长进。她与刘彻之间注定只会有这样一个结果,这是因为她的出身,就算没有卫子夫,也会有别的什么人。

  看看后来的历史,卫子夫当上皇后,盛宠多年,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又如何?后来还不是有了李夫人,钩弋夫人,许多数不出名字的女人,一个接着一个……

  仔细想想,这些女人大都是鲜花般娇艳的品格,可见刘彻数十年如一日审美统一。

  这也可见,她其实并没有错。

  皇后就是皇后,与嫔妃终究是不同的,她学过的“礼”,没教她对丈夫弯下脊梁。

  卫子夫做了皇后,便渐渐脱去了原本那种娇柔之态,所以不复宠爱;杨玉环终身都只是贵妃,却反而独得宠爱,若不是时势变了,也许她会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而她,做不成卫子夫,也做不成杨玉环,只能是陈阿娇。

  命运早有分定,每个人都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惟其如此,她对杨玉环的迁怒,才显得万分可笑,终究不过是因为……放不下。

  杨玉环的性格太像她了,又恰好成为了她最羡慕的那种存在,以致阿娇心中不由自主地关注她,但又因为彼此立场不同而本能地排斥她,最后就变成了那种矛盾的针锋相对。

  也许反过来,杨玉环对她的感觉,也差不多如此罢?

  并不想伤害对方,伤人的话却脱口而出,而听了对方伤人的话,也必然要还以颜色。

  直到收拾完东西,准备告辞离开时,阿娇才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完全理清。她转过头,看向送她们出门的杨玉环,忽然觉得道歉的话也没有那么难出口了,“我昨晚一时糊涂、口不择言,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杨玉环微微一愣,没想到她会突然服软。阿娇已经朝她一笑,转身进了电梯。

  据说两个人如果太相似,不能成为知己,就该是一生之敌。她和杨玉环恐怕已经做不成朋友,但既然有缘跨越不同时空来到这里,又何必再彼此敌对?

  自己看不惯的那些地方,其实恰恰是她为了适应如今的生活而做出的妥协与改变,是她能低头的地方。

  阿娇虽然现在还做不到,却也不可因此鄙薄于她。

  杨玉环站在门口,眼看着电梯走到一楼停下,才陡然回过神来,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用力关上了房门。

  ……

  阿娇是从金一诺口中得知,杨玉环已经拿下了

  《长恨歌》这个本子,这消息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身为圈中人,杨玉环比她更熟知并能利用各种规则与潜规则。

  十娘和金一诺很快进了金家的公司,变得忙碌起来。

  阿娇也很快适应了大城市的节奏,她每天背着包,拿着地图,自己将城里的各个景点转了个遍。去十三陵的时候,心情还颇为复杂。历代帝王精心修缮数十年的陵寝都被发掘出来,成为人人都可以买票参观的景点,若他们自己能知晓,会是什么感受?

  阿娇自己的墓,据说已不可考,疑似与皇祖母和母亲一同随葬霸陵。

  刘彻的墓倒是还好好的。

  她和卫子夫都并未随葬,倒是李夫人的墓被迁了过来,不知是否还合他的心意?

  也许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对阿娇而言,这段时间过得相当悠闲,但对袁宵来说,却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幸好,再怎么难熬也只有这一段时间了。

  六月,高考。

  也幸亏现代交通十分方便,为了她考试的事,在外面的人都赶回来了,就连还在揣摩剧本并在公司参与各种训练的杨玉环也不例外。一行人齐聚出租屋里,倒是难得的热闹。

  袁宵在家里一向是被放养,就算是高考,老爸老妈也没有关店回来陪她的意识。反正考试就在原本的学校,在他们看来跟寻常的考试没什么分别,最多是规模大一点,考场管理严格一点。

  倒是方便了十娘等人过来接送。

  这么一群风姿各异,又都容貌出众的女子走在一起,毫无疑问是非常惹人注目的。虽然周围的家长们都在忧心自家孩子,却还是忍不住频频往这边看,胆子大的还会走过来搭话,不过基本都会被特意跟着杨玉环回来的小朱给拦住。

  第一场考试很快开始。

  袁宵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拿到试卷的那一刻,还是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在密封线内写下自己的名字时,手都是发抖的。

  但她想想等在考场外的众人,又抬头看了看被放在讲桌上的那本《三刻拍案惊奇》,心便慢慢静下来了。

  稳住,别慌,她在心里安慰自己,那多大阵仗你都闯过来了,还怕区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