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79章 做不到

  从城门到官署的距离并不远,虽然窦滔绞尽脑汁想讨好苏蕙,但还是没能说上几句话。

  一到官署,看到守在门口的人,他就立刻变了脸色。但还没等他开口让下面的人去处理,马车里的苏蕙和袁宵就已经下车了。

  并且同样看到了抱着琵琶,楚楚可怜站在原地的赵阳台。

  她穿着一身艳丽的舞裙,打扮得十分精心,估计是被窦滔送出去后不甘心,想过来求情的。

  这时间倒是挑得正好。

  苏蕙不相信她没有事先打听窦滔的行踪,知道他是去接自己,还在这里等着,其用意已经昭然若揭。

  窦滔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脸上本还有些不忍,也很快变成了被算计的恼怒和怕苏蕙发作的担忧,他不敢去看苏蕙的脸色,扬声喝命守在官署门口的士兵去驱逐赵阳台。

  “行辕重地,岂容闲杂人等在此徘徊?速把人带下去,送还其家。再要前来,就命人行杖!”

  这话不单是吩咐士兵们,也是说给赵阳台听,要她安分守己,不要胡闹。

  赵阳台果然脸色一白,身体一软就跪了下去,声音凄切中还带着几分娇软婉转,楚楚可怜地仰头看向窦滔,“将军,不要!”

  “带下去!‘窦滔眉头一皱,脸上的神色更严肃了。

  “将军实在不必如此,其实你要是喜欢他,留在身边也好。”苏蕙忽然在一旁开口。

  赵阳台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膝行过来,抓住了苏蕙的裙摆,“求夫人饶命!妾从前不知天高地厚,惹恼了夫人,往后情愿留在夫人跟前做个端茶倒水的丫头,求夫人垂怜!”

  “你是将军的侍妾,在我身边端什么茶,倒什么水?”苏蕙将自己的裙摆扯出来,往旁边走了两步,对窦滔道,“将军还是先处理了此事再说吧。”

  “蕙娘不要误会,我已经打发她走了,我已经知道了你的心意,往后再不会如此糊涂了。我立刻就叫人把她带下去,绝不会再让她出现在你面前。”他又看向赵阳台,“休要再纠缠不休,否则这襄阳城也容不得你了!”

  听见他这么说,苏蕙脸上反倒露出了彻底的失望。

  见赵阳台又抓着窦滔的衣摆不肯放手,士兵们也并不真的上前抓人,苏蕙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一直以为,你即便对不住我,至少对得起她,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窦滔脸上出现一抹明显的愕然,就连赵阳台也听得迷迷糊糊,不明白她的意思。

  苏蕙道,“本来想徐徐图之,慢慢与你商议,但如今这个情形,这将军府的门,不进也罢。便在这里把话说清楚好了。”

  她说着,转头看向窦滔,面上不无感慨之色,“我方才看到她,倒忽然想起来,之前你带着她回乡时的情形了。”

  窦滔张口要解释,但苏蕙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继续道,“我们少年夫妻,也有过好时候,琴瑟和鸣、诗书酬唱、如胶似漆,但你有了她,也就忘了我们的夫妻恩情。而现如今……”她扫了赵阳台一样,苦笑,“原来也一样是……弃若蔽履。”

  “蕙娘,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我已经知道错了,你……”窦滔立刻丢开了赵阳台,表情有些急切地解释。

  苏蕙摇头,“你此刻对我如此恩深义重,可我却不敢相信这恩义能持续多久?等什么时候你再转变心意,被逐出门的,想必就是我了。也不要说你已经改了的话,这种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一百次。没有赵阳台,也会有钱阳台、孙杨台、李阳台。”

  此时还没有百家姓,但她话中的意思,窦滔却明白了。

  这种事,就算他

  做出多少保证,都没有用。因为这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苏蕙已经不信任她了。

  果然,他又听见苏蕙道,“人不可能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我已经吃过亏,实在不敢再信你。”

  “可是你还遣人给我送来了那幅璇玑图……”窦滔有些慌乱地道,一边说,一边从怀中取出自己十分珍重收藏的织锦图。

  “我送这幅璇玑图给你,不是为了让你感动,更不是为了挽留你。”苏蕙轻叹道,“我想让你看到的,是我的怨恨与不甘。但你没有,你只看到了我的痛苦和煎熬,而你以为这是为了你。”

  她哂然一笑,“是我错了,你或许很好,却并不是我想要的良人。你从来不知我心里在想什么,你也不在意。我心中对此一直有怨。只是我来的这一路上,总想着这件事,倒也想开了。其实我也从不知你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实在不是一对好夫妇,所以,”苏蕙转头看向窦滔,“我这次到襄阳来,就是为了与你商议,写下和离书。”

  “我不同意!”窦滔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道。

  他脸上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的愤怒。接到苏蕙的时候,他很高兴,还以为两人可以和好如初,回到新婚时的日子。却没想到,苏蕙根本没有想过这些,她竟然是来和离的!

  “志趣不同,何必强求?”苏蕙十分不解地看着他,“你知道我的性子,说出去的话绝不会再收回来。诗经里写:‘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既然如此,何不早作决断?”

  “你是我的妻子,岂能随意和离?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以后又该如何生活?”窦滔气急败坏,“我绝不会同意和离!”

  赵阳台已经呆住了,完全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但她也意识到,苏蕙的做法对自己并没有坏处,于是安静地闭了嘴,在一旁静听。见窦滔竟反过来纠缠对方,心下一时又不免气苦。

  相较而言,苏蕙就平静多了,仍旧在好言相劝,“我也想过,这乱世之中,是否和光同尘会更好过?”事实上,她差一点就这么选择了,如果袁宵没有出现的话。但袁宵出现了,苏蕙也清醒过来,意识到于自己而言,那恐怕也是一条死路,“但是我做不到,窦滔。”

  “不必摆出这副深情的面孔,”她站在窦滔面前,神色平静,“对你来说,我也好,赵阳台也也罢,都不过是你野心与志向上的一份点缀。你选择我,不过是因为这幅《璇玑图》作得太好,我这点缀便能让你面上有光。”

  她伸手将璇玑图接过去,然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变出了一把剪刀,咔嚓两下就将之剪开,“我织这幅图的时候就知道这一点,你能想象我那时的心情吗?我得到这里来,对你摇尾乞怜,主动自愿地成为你的点缀!”

  她将剪碎的朝着窦滔脸上洒去,“苏若兰宁死也不愿如此!今天这个婚,你愿意离得离,不愿意离也得离!”

  窦滔用一种十分奇异的眼神看着苏蕙,就好像这才第一天认识了她。

  他不得不承认,她的那些话,许多都正好戳中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甚至连对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部分。她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他的所有辩解,也就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了。

  所以他踌躇再三,也还是没有张开口。

  直到这里的动静大到将其他同僚引来,窦滔才意识到,他们竟然就在大门口当众谈起了这个问题。难怪苏蕙说这个婚不离也得离,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他们维持原样,也无法阻止流言传开了。

  他更不想当着众人的面与苏蕙争执,让人看见更多难堪,于是只得点头应道,“好,如你所愿。”

  苏蕙也很干脆,直接从怀里掏出和离书递给他,“既然如此,就签上你的名字。”

  她连笔都给他准备好了。

  窦滔心里有一种发不出来的憋屈,但是已经到了这一步,没有回头路,他也只能接过笔,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和离书上。

  从此刻起,它就正式生效了。

  直到苏蕙干脆地收起和离书,拉着袁宵转身离开,窦滔才从恍惚中惊醒,意识到这一切是真的发生了。

  ……

  苏蕙和袁宵没有再乘坐窦滔准备的马车。好在苏蕙准备周全,也没带多少东西。之前跟着袁宵学字和拼音的纸都是每天烧掉的,这会儿也没什么值得特意带走的,就都留下了。

  等走得远了,袁宵才突然开口道,“在我们这些后来人看来,你不是他的点缀,他才是你的点缀。”

  “嗯?”苏蕙有些不解。

  袁宵道,“在我那个时代,很多人是先知道回文诗,知道《璇玑图》,然后知道苏蕙,最后才知道窦滔。因为他是你的丈夫,是《璇玑图》由来的故事主人公之一。”然后她又说了一遍,“他才是你的点缀。”

  苏蕙这才知道袁宵是在安慰自己,她终于笑了起来,神色舒展,没有任何阴霾,“我知道。”

  “那我们现在就走吗?”袁宵问。

  苏蕙毫不犹豫地点头,“走吧,对你口中的那个世界,我已经期待很久了。”

  袁宵握住她的手,白光闪现,天旋地转,两人就出现在了另一个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