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49章 迂回

  “觉得我疯了?”见袁宵不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不赞同,杨玉环忍不住笑问。

  袁宵连忙摇头。

  杨玉环连死的时候都这么镇定,应该不至于为这点事就疯了。但她也确实不太明白她到底想做什么。

  杨玉环抬手指着一个方向问,“你可知那是哪里?”

  袁宵继续摇头。

  然后听见杨玉环用有种非常复杂地语气低叹,“那就是长安啊……”

  是大唐的中心,天底下最繁盛的地方,同时……也是世上最大、最华丽的囚笼。杨玉环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有机会从这囚笼中逃出来。更没想过,这个机会会用这种方式到来。

  想到这里,她脸上的露出一抹捉摸不透的笑意,“那是大唐的都城,但现在应该已经陷落于反贼手中了吧?从这里回长安,不过一日的路程,你说,我们把陛下引回去好不好?”

  !!!袁宵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杨玉环也太敢想了!

  这个念头实在是很大胆,但又不是完全没有可操作性,于是在令人毛骨悚然之后,还有一种战栗着的兴奋。

  袁宵曾以为王宝钏就已经够会搞事情了,没想到杨玉环也丝毫不逊色于她。莫非这就是大唐妹子的风采?不过这么一说的话……跟她们两个比起来,霍小玉仿佛是个假的唐朝女性。

  不过人的性格是多样性的,也没谁规定她不能是另一个样子。

  她们之所以回到这里,就是为了打开杨玉环的心结,了却这边的事。所以她既然开了口,其实已经没有袁宵拒绝的余地,虽然她也不怎么想拒绝就是了。

  想想李隆基发现自己主动跑到了叛军面前时的表情,应该会很有趣吧?

  说干就干,杨玉环想了想,再次爬上树,将那只昨晚用过的手电筒挂在了树梢上。这种强光手电筒是矿下用的,所以光线更亮,照射更远,持续时间也更长。

  这东西,古代人是绝对琢磨不明白的,等他们拿到手,细细一研究,就会对杨玉环“夜明之灯”的说法深信不疑,自然也就更坚信她的身份特殊来历成迷,从而坚定追逐的决心。

  而且一旦头脑发热,就很容易忽视即将遭遇的危险,也才会冒险跟着她回长安。

  做完之后,两人就绕过守卫的人,从另一个方向下了山,朝着长安的方向走。中途经过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只有四五户人家的那种,两人本来打算进去讨一口水喝,休息片刻,若是可以再换点吃食,却没想到几栋房屋都是一片狼藉,并无主人在内。

  也不知道是遭了劫,还是这几户百姓已经提前逃难去了。

  两人找到了一口井,勉强解决了口渴的问题,但吃食却是被搜刮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都没有留下。

  不过有人烟就有土地,而此刻还不到秋收的时候。虽然地里的东西也被胡乱收割一通,但总归还残留了一些。袁宵找了个篮子,去地里拾取被漏下的作物种子,还真被她找到了一小把。

  这东西袁宵不认识,但据杨玉环说,是黍。两人搓开外面的壳子,露出黄白色尚未完全成熟的黍子,然后借用村人的灶台煮了一锅粥。

  味道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勉强能果腹而已。

  杨玉环端起灰扑扑的土陶碗,忆起自己往昔的生活,忍不住轻声感慨,“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啊……”

  袁宵担忧

  地看了她一眼。

  但杨玉环自己反倒没觉得有什么,这世间芸芸众生,所经的苦难不知凡几,战乱、饥饿、生死……跟这些过于现实的痛苦比起来,她和李隆基那点事,根本不算什么了。

  会有今天这场战乱,她和李隆基无疑都要承担责任。

  虽然杨玉环也很清楚,即使李隆基和她现在都死去,对战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安史之乱起兵的理由是“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但那不过是个借口,战事一起,什么时候结束就由不得个人的想法了。

  但是……把李隆基和她自己送到叛军面前,正大光明、轰轰烈烈地解决这件事,对杨玉环而言,是个不错的结局。

  虽然马嵬驿距离长安不过一天的路程,但那是李隆基带着大队车马急行军的速度,杨玉环和袁宵都没有过长途跋涉的经验,走不了多久就要停下来休息片刻,还得考虑带着追击者绕弯子,不让他们提前抓住,再加上缺少粮食和水,这一路走得十分艰难。

  足足两天时间,她们才终于远远望见了长安。

  此时两人都十分狼狈,而且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因此也不再遮掩行踪,很快就被李隆基带人追了上来。

  李隆基心中其实也是有苦难言。

  他逃离长安时,身边本来就没跟着多少人,发现杨玉环死而复生之后,怕人多口杂将事情声张出去,加上众人都在催促他择定前行的方向,他不得不命众人在马嵬就地散去,各奔前程。

  至于他自己,只能假托“不愿意弃国而走,欲回长安”,并且拒绝了几位忠臣的跟随,只带了高力士和陈玄礼并一小队心腹亲兵。因为人数太少,同样要解决吃喝问题,加上还得掩藏行迹,所以才迟迟没有追上。

  所以现在,他其实也已经没有退路了。

  抓住杨玉环,得到长生不死的秘密,就算抛弃帝王的身份,也是完全值得的。

  所以即便昨日他就已经发现两人逃亡的方向是长安,也顾不得了,只能孤注一掷地追上来。反正只要找到了人,不惊动城里人秘密带走便是。

  然而一切又岂能如他所愿?

  如果只是杨玉环和袁宵二人出现在城外,即使形迹可疑,城内守军也不会太在意,毕竟是两个女子。

  但是李隆基带着那么多人,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士兵,虽然他们小心掩藏痕迹,却耐不住杨玉环和袁宵已经先暴露了。于是他们自然也就跟着出现在了守军眼前。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到长安来做什么,但只看这一队士兵,便知来人身份不低,很有可能是大唐高级官员。

  因此城中得到消息,便立刻派出了一对人马,要将他们活捉。

  就在李隆基找到杨玉环和袁宵,要把人带走之际,另一支军队忽然冲出来,一下子打乱了他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