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小镇故事多>第25章 方向

  越是年轻越会将一辈子这种话挂在嘴里。

  苏又芹问沈芊垚会不会同自己分手,问完后不等对方回答,自己先笑着打断了:“先别回答我,沈老师。”

  苏又芹:“一辈子不分手也太长了。你先别回答我,让我好好想想。”

  沈芊垚也跟着笑。

  “不会”这两个字本应该脱口而出,但说出来对苏又芹又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呢?她不会让喜欢的人因为感情来问人生让步。

  好好想想是应该的。

  若是苏又芹直接说我愿意为你留在镇里或者元川,沈芊垚反而不会开心。

  --------

  一个春节没见,翠姐瘦了一些,但她精气神很好,见苏又芹的第一面,先敞亮着声给小老板打了个招呼。

  按照外面的开工习惯,苏又芹给翠姐包了个一百二十元的“月月红”红包。翠姐连连道谢。见她心情甚好,苏又芹开口喊她:“翠姐”。

  翠姐愣住,红包都差点没有拿稳,她盯着苏又芹开心问:“你能说话了?小老板,你嗓子好啦?!”

  这样子,是实打实的开心。她记得苏又芹对她的好。

  趁着凌晨时分的干活时间,苏又芹问了翠姐关于离婚的事情,翠姐收起喜悦,有些惆怅,孙平同意离婚,但镇里的房子要给他。

  镇里的房子售卖大部分没有房产证,买房子只签合同,当初的购房合同上购买人是两人的儿子,这份合同具有法律效应。

  儿子答应将房子给孙平,但是要求孙平在外面打工时,房子让翠姐居住。孙平刚开始答应,后来又松口,让翠姐每年给他两千块钱的房租。

  翠姐不愿意,不是不愿意给他两千块钱的房租,是压根不愿意将房子给他。在她眼中,这房子要留给儿子娶媳妇,即使儿子一直说他和女朋友会在打工的地方居住。

  孩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孩子着想,这件事僵持在这里。好在孙平已经提出条件,他和翠姐的离婚大概率不会走上诉讼这条路。

  苏又芹猜测翠姐最后会答应孙平的要求。她的儿子主意满满,很有担当,一定会劝好母亲。

  最近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虽然过程让人一言难尽,但件件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早餐店开门的一瞬间,苏又芹觉得心情舒畅,生活倍儿好。

  一个春节没营业,出门买早餐的人看见早餐店开门,纷纷停了脚步,过来唠嗑:“哎哟,终于开门了。每天往农贸市场前走,都走累了。”

  “早和我儿子说了家里有好吃的老面包子,他回来一直没吃上,今天终于能买了。”

  “今天没有奶黄包吗?我孙子念叨好久了。”

  ……

  一句接一句。翠姐动作迅速,边帮客人装袋边回应寒暄,应接不暇。苏又芹也一边关注电饼铛温度,一边给店里吃的客人服务。

  城市里的上班族基本在返程开工的途中,家里的春节却还没有过完,在厂子里工作的年轻人们也大多还在家。

  昨天的准备工作是苏又芹一人完成的,想着春节人多,她多备了数量,就这样,还未到九点,今天的早餐品类基本售罄,只留了两个红糖馒头,电饼铛里还有最后炸的五张油饼。

  早晨的薄雾散去后,天气不错,云彩薄薄一层,淡淡的阳光穿透洒下。

  苏又芹站在电饼铛后,看着坝子里榕树落下的影子,微微眯了眯眼。

  一个瘦长身影出现在电饼铛旁边,清脆甜美的声音带着干练,是标准普通话发音:“还有什么吃的吗?”那人说完,抬手拍了下自己的嘴巴,好像责怪自己用了普通话,快速转换成家乡话:“还有啥子吃的吗?”

  苏又芹抬眼,一位和她差不多同龄的女生穿着中长风衣,淡青头发扎成丸子头,化着淡妆,周身气质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在外工作的人。

  苏又芹拉下口罩:“只有馒头和油饼了。”

  女生似乎没想到卖早餐的人这么年轻,视线在苏又芹脸上微微停顿一下,随即展颜笑道:“我要油饼,好多年没吃过了。”

  “可以坐在这里吃吗?”

  苏又芹点头。

  女生边进店边问:“有什么喝的吗?豆浆有吗?”

  这下不等苏又芹回答,翠姐在里面应了有,转身去厨房给她盛热豆浆。

  她坐在靠近门边第二桌的桌边,苏又芹将油饼送过去,她道了谢,抬头打量着店里装饰。翠姐将豆浆和腌萝卜放在她面前,女生再次感谢,夸赞店里装饰:“这些图片还挺好看。”

  墙上贴的装饰是苏又芹在素材网上下载的手绘图,拿钱买的,是很好看,只是来买早餐的人大多是镇里普通人家,没有几个人关注。

  “这些都是我家小老板自己搞的。”翠姐最喜欢别人夸早餐店的好,张口就接。她视线在苏又芹身上落下,女生随之看过来,和苏又芹对上视线,两人同时客气笑笑。

  女生没再说话。

  早餐店一时间安静下来。

  见没人再来,苏又芹招呼翠姐盛两碗豆浆,她装了两个油饼和两个馒头,准备和翠姐一起吃早饭。两人刚在考门桌边坐下,苏鑫君揉着眼走进来,懒洋洋的:“姐,还有啥吃的?”

  苏又芹懒得搭理他,往电饼铛那里抬抬下巴,示意还有一张油饼。

  苏鑫君也不客气,戴上一次性手套抓起油饼边吃边往屋子里面走,去找豆浆。

  隔着翠姐,苏又芹看见女生边吃边刷着手机。没过一会儿,手机铃声响起,她轻啧一声,抬手接电话,用的普通话:“喂,又怎么了?”

  电话里的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她面色微变,有些生气地问:“什么?他又不出货?!”她放下筷子,声音变大一点:“又嫌少,两百件货还嫌少,少他妹啊少,你等等,我给他打电话。”

  她将手机拿到眼前,开了扩音,里面传来一个男声:“……秋姐,要不我们还是换供应商吧,这人不靠谱。”

  “换换换,做完这单我就换。妈的,以为就他一个人有这货,你别挂,我马上打电话。”女生说着,另一只手伸进风衣外兜,掏出一个手机,单手打电话。

  开着扩音,电话响了很久,那边传来男人说话声:“喂。”

  “喂,肖哥啊,我一秋。肖哥,你怎么又不给我出货啊。”女生压着怒气,面无表情,话里倒是带了服软的语气词。

  电话里隐约能听见麻将声,被称作肖哥的人哎呀一声:“任总,不是我不给你出货,今天才初七,我厂里没人啊。总不可能我去给你提货吧?”

  女生撇嘴,软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能出货?”

  “正月十三吧,正月十三工厂里的人就来了。诶诶,八条,八条我碰一个。任总,我还有点事,我先挂了哈,你放心,正月十三我肯定给你出货……”电话挂得干脆,似乎生这边的人再开口。

  手机挂了,另一只手机里的男声犹犹豫豫:“秋……姐,怎么办?”

  “怎么办?”女生有些烦躁:“我能怎么办?算了,你别管了,正月十三发货就正月十三发货吧,我等中午的时候联系菲利普,和他说推迟发货时间。你好好休息吧,等我回锦市就换了他。”

  “好嘞,姐。那我挂了,拜拜。”

  女生回了声拜拜,挂断电话。苏又芹连忙低下头,掩饰自己对她的观察。

  没过一会儿,女生用完早餐,刚扫完码付钱,手机里传来“噔~噔”两声,好像是什么提示音。

  等她离开后,苏鑫君看着她的背影说了句:“这人做电商的吧。”

  电商?苏又芹看向弟弟,“你怎么知道?”

  “那声提示音,要么是某宝后台要么是某国际站询盘来了,她刚刚打电话不是说菲利普吗?很可能是做国际电商的,外贸,跨境电商。”苏鑫君懒懒解释。

  跨境电商?苏又芹知道这个东西,她前年接过一个进口品牌的活动策划,当时和甲方聊天的时候,那人就说这两年跨境电商越来越火,还有几年风头。

  苏鑫君也是做外贸的,但是他们工厂前些年积攒了客户,这两年以老客户的订单为主,他说:“我们今年也要开始搞跨境电商了,准备试试新方法。”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苏又芹点点头,没太在意。

  第二天,很久没人说话的群里跳出一条消息,群名“来镇里吃豆皮”,是镇里那伙年轻人。

  王晓阳:help~谁那里有单反,急用。

  一条消息炸出很多潜水的人群。

  吴天:“还没买。”

  李木木:我有,但我现在北城。

  刘安灿:没有。我知道沈老师有。

  沈芊垚:沈老师有,但沈老师今天中午刚到锦市。

  吴天:锦市有卖。

  贾昭:还没买。

  石米:买不起。

  刘安灿:起……起……起什么呢?

  王晓阳:……

  王晓阳:起开!

  王晓阳:正经一点啊,同志们,我真的急需。

  苏又芹原本正在同沈芊垚聊天,看到这段消息笑得不行。

  沈芊垚今天送她大爸和爷爷回锦市,她大爸的儿子,也就是她堂哥,这两天要同女朋友家人见面,他们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妹一起去锦市给堂哥撑场子,顺便看看未来嫂子。

  沈芊垚:“我正月十一回来,正月十二到镇里,十三学校要开会准备开学。”

  苏又芹让她回镇里后来家里住。

  看见群里王晓阳认真询问的样子,第一次在群里说话:“我有单反。要拍什么吗?”

  她消息刚发出去,王晓阳回了个转圈圈撒花的表情:“我给你私聊,谢谢苏老板。”

  群里人又跟着王晓阳起哄,谢谢苏老板。

  苏又芹发了受不起的表情包,看王晓阳发来的消息。

  王晓阳在吴家村当村官。吴家村紧紧挨着果林基地,半个村里的人都栽着柑橘树和柠檬树。去年村子里的柑橘柠檬卖得很慢,某宝店里也卖得不好,今年王晓阳在别人的指点下,准备用照片和录像记录柑橘成长过程,剪个宣传片什么的,等到柑橘成熟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和电商合作,这都是素材。

  “还是想把大家种出来的果实全部卖不出去,不然这个果林基地不是白搞了嘛。”

  王晓阳说给她建议的人过几天又要走了。她不懂拍摄,想着这两天让那人教教她。看看怎么拍。

  一般情况下,这种东西要请专业团队来拍,但是村里没有那么多的预算,元川市里的专业团队报价不低。她想着,自己一年四季都在村里,若是自己能拍,不是更好吗?

  听完王晓阳的话,苏又芹起了兴趣。她俩约好,王晓阳第二天来拿单反。

  一大早王晓阳就来早餐店。

  她骑着一辆小电动车,身后拉着一人。

  苏又芹站在电饼铛后炸油饼,抬眼见王晓阳身后下车的人,正是两天前来吃早饭的那位风衣女孩。

  她今天穿着宽松的棉服,棉服毛茸茸的帽子被她戴在头上,一垂头挡住她大半张脸。

  王晓阳将电瓶车推到榕树下放着,朝苏又芹挥挥手,先要了早饭,坐在电饼铛后的桌边,给风衣女孩介绍苏又芹:“一秋姐,这是苏老板,要借我们单反的人。”

  她又冲苏又芹介绍:“苏老板,这位是任一秋,给我提建议的人。”

  苏又芹戴着口罩,朝任一秋点头打下招呼,让她们先吃早餐。

  王晓阳听见她开口说话,惊讶地说:“苏老板,你嗓子好了?”

  苏又芹点头。

  王晓阳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是一位真心为苏又芹嗓子好了开心的人。

  她们来得不早不晚,正是店里最忙的时候。苏又芹没和她们过多聊天,见她们吃得差不多,和翠姐招呼一声,先上楼把单反给她们拿下来。

  问清楚她们今天大概会在哪些地方拍摄后,苏又芹准备等早餐店营业结束去看看。

  当年果林基地是围绕公路街上半部分背后的这个村子建的,建起来后,发现农民增收不错,挨着的吴家村半个村子也跟着开始种植柑橘和柠檬。

  前些年,跟着种植柑橘和柠檬的人家赚了钱,去年就不行了。

  苏又芹收拾好早餐店后,想了想,去楼上大布包里翻出来三脚架,借大玲的电动三轮车骑着去找王晓阳。

  吴家村和公路街隔一个村子,要把果林路走完才能到,走路得花近一个小时,有点远。

  苏又芹骑着三轮车,刚开过果林路,见王晓阳和任一秋站在路边一处稍高的坝子上。她将电动三轮车停在路边,王晓阳朝她挥手,她扛着三脚架上去,任一秋眼睛一亮:“诶,就需要这个。”

  她把三脚架放在地上,任一秋挪了位置,将单反接过去,放在架子上。这处高坝子周围很空旷,坝子前面是水泥路,其他三面都是果林,远处也是郁郁葱葱的果树。柑橘树和柠檬树的叶子在冬日不会黄,深绿色也很好看。

  苏又芹边看周围边听任一秋和王晓阳聊天。

  任一秋:“我们先随意拍拍。宣传片得等我找人写个脚本,到时候你按照脚本来拍,拍好后给我,我找人剪。剪好后弄个短视频号,保持更新,先把号养起来。等秋天果子熟了,刚好能卖。”

  王晓阳:“写脚本剪片要钱吗?”

  任一秋:“那肯定的啊。就算是朋友也不能让别人一直帮忙嘛。”

  听见任一秋这样说,王晓阳有些赧然:“村里没什么支出预算……我们不是大村……”

  任一秋将脸凑到三脚架的镜头后面,一边调焦一边说:“没事,我来想办法……再说,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

  苏又芹默默听着,见两人样子,没忍住开口:“那个……我能剪。”

  王晓阳和任一秋都一怔,同时看向苏又芹。王晓阳脸上是惊喜,任一秋脸上则是探究:“你能剪?”

  任一秋似乎没想到,一个开早餐店的人还会剪片。

  “我也能写脚本。”苏又芹继续说,“我之前在海城做品牌,什么都会一些。”

  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什么PS、AE、InDesign,苏又芹都是学过的,后来在第一家小公司,甲方预算少,她用这些基本技能给公司节省了不少成本,等她跳槽去第二家公司,老板面试她的时候,都对她点得满满的“技能树”赞叹。

  “不过,我也有好久没写、没剪过了,我可以找时间写好,发给你们看。”

  任一秋盯着她的视线里,探究更多了,她问道:“诶,海城?那你为什么会在家开早餐店?”

  任一秋看起来挺有气质的人,怎么问话这么直接。

  苏又芹轻轻一笑:“有点事,就先回来了。”

  见她不愿多说的样子,任一秋没再问这个。转而开始说自己心目中的脚本预想。

  这一天,苏又芹直到半下午才回去。倒不是在拍东西,而是和任一秋、王晓阳在村里的办公室里聊天。

  主要是任一秋和苏又芹。

  果然如苏鑫君所说,任一秋在锦市做跨境电商,刚刚回来创业。

  她以前在沿海城市做市场策划,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今年因为创业,时间比较灵活,过年才回来一趟。

  她家中只有外公外婆和舅舅,舅舅做生意,外公外婆在家里种着一点田地。

  往年深秋,她一打电话回家,外公外婆会说哪里哪里的车来了,开始收柑橘了。去年秋天打电话回来,外公外婆却开始叹气,说今年没人来收柑橘。

  外公外婆每年卖的的柑橘钱,和她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刚开始她还没在意。直到过年回家,她听周围老人和外公外婆聊天,才意识到,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柑橘卖不出去,是很难受的一件事。

  ——几千斤果子,人工摘下来,运到家,过药水浸泡防止快速腐烂,药水干了用透明小袋一个一个包起来,再一筐一筐放好。

  丰收换不来金钱,有什么喜悦可言?

  任一秋听了外公外婆和邻居们的叹气,迟疑问:“政府不帮忙想办法吗?”在她看来,外面的电商助农已经发展好几年。前些年也听说过村里有些人在某宝上卖得挺好。

  外公外婆们不懂这些,不说政府的不是也不说政府的帮助,只相视笑笑。

  前两天,外公外婆看见王晓阳,告诉任一秋王晓阳是村里的村官,任一秋找她来问问。一问才知道,别说村里,镇里就没有哪一个村在提电商助农的事情,前些年某宝确实不错,这一两年就完全不行了。

  王晓阳不知道为什么不行。

  任一秋和苏又芹却是知道的。

  她俩一个正在了解电商,一个做品牌,自然知道近些年,某宝的流量多去了老店铺和花钱的店铺,加上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几年,电商助农多用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那些。

  村里的人虽然玩着短视频,看着别人的农产品卖得越来越好,但有几个人真正懂玩这些,又真正能卖这些呢?

  任一秋和苏又芹在村里办公室聊了很久。有些流量、端口之类东西,王晓阳这个年纪比她们小的人都不懂,还得两人给她解释。

  这一聊聊了大半个下午。快分开的时候,任一秋忽然对苏又芹说:“既然你都能回家开早餐店,为什么不搞一个公司,做做镇里的农产品呢。”

  她拿出手机搜索出一条新闻,是去年的,说元川市商务局联合几家公司借助直播带货为另一个县的李子助销。任一秋将那些公司挨着搜出来,除了一家挂着元川某区邮政的公司在元川,其他几家都是锦市的电商公司。

  “你可以在元川弄一个公司。”任一秋说,“等你慢慢弄起来,从小到大,说不定还能直接和政府合作。商务局肯定会支持本市企业。农产品助销这种事,未来几年都是政府工作的重头。”

  苏又芹虽然没有专门去了解过,但她知道任一秋说得没错。

  元川市里公司不少,也有一些小网红,但没几家专做电子商务的公司。

  别说电子商务公司,元川市的传统广告公司都不多。

  苏又芹以前听在锦市上班的同学说过,元川那些房地产宣传活动和活动,都是锦市或者北城的广告公司在做。

  当初她还建议过朋友回达州开一家正规的广告公司,做策划做活动之类的。

  只是关于电商这一版块,尤其是助农电商这一类,苏又芹了解着实不多,她记下了这个方向,准备去好好打听打听。

  从吴家村回来后,苏鑫君正站在早餐店门前等她,约好晚上同程丽苏权一起吃饭,这一天都没见到人,消息也只说自己有事,他担心苏又芹放鸽子。

  翠姐也到店里来了,要开始第二天的早餐准备。

  苏又芹一回家看见两位眼巴巴等着自己的人,她先打发弟弟去街上定菜,晚上在店里请客,又和翠姐一起准备第二天早上的馅儿料。趁着这个时间,她和沈芊垚打了一个视频,告诉她今天和任一秋聊的事情。

  沈芊垚不懂这个,但因为家庭关系,她听过一些农业方面的事情,之前爸爸和小爸聊天时提到过好多次。她直觉和农业有关的东西,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苏又芹做品牌出身,虽然不了解农业农产品,但是在策划、平台、宣传这些地方很有经验,只要深入去学学,应该能做。

  两人约好一起去打听,沈芊垚向家里人和朋友们打听元川市这一类公司的情况,苏又芹则向外面的朋友打听电商公司的情况。

  明明前几天还在茫然,现在有了方向。屏幕里外的两人都很激动。开始畅想未来,说如果要做的话,要在市里什么地方租办公室。翠姐忍不住插嘴:“你们在说些什么哦,早餐店还开不开了呀?”

  苏又芹和沈芊垚同时看向翠姐,沈芊垚只能看到翠姐的一个肩膀,她听见苏又芹说:“开啊,当然开!翠姐,你加油把我的技术学过去,到时候早餐店全权由你负责。你每个月给我一点分成就行。”

  嘿,这还真是一个方向。沈芊垚在屏幕接着说:“翠姐,到时候每个月挣的钱分你一半,再给你请一个人,你就是早餐店的大师傅了。”

  翠姐一听,这倒是值得期待:“那感情好。我再干十年,就把回家养老的钱挣齐了。”

  手机屏幕两边的三人,同时大笑。翠姐笑声尤其大,连路边行走的人都往屋里看过来。

  早餐店门前,苏鑫君看着站在不远处的苏权和程丽,无声地叹一口气。姐姐开怀的笑声,可以属于一个外人,却无法属于父母。

  --------------------

  作者有话要说:

  任一秋是另一篇GL文的主角,CP为:又飒又糙厂二代&敢想敢做创业er

  先让秋姐出来和大家见个面,顺便为苏老板指个方向,秋姐的故事开始于这次春节后。

  虽然见面了,但秋姐不是下一篇文哟。下一篇想写已经想了很久的哨向文,非常规意义的哨向,脑洞还蛮有意思的,不是现实题材,算西幻和东方玄幻和哨向的结合。

  等我五一节开文案。

  ↑↑↑

  上面这些意味着小镇故事真的快完结了。大概还有两三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