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隔山海>第123章 野心

  山河秋色渐褪, 立冬这日,原本晴好的天空渐被阴云笼去,吹了半日的寒风后, 天上零碎地飘起了雪花。

  东临城西的角楼之上, 奉命值守的两名大梁士兵一边搓手取暖,一边低骂着东浮州的新任都督。

  “我看东海景氏也不过如此, 兄弟,咱们可要多个心眼, 若是西沉州那边的异族杀过来, 我们哥两个保命为上!”

  “唉, 我还以为这位景氏的小家主可以带几只厉害的机关兽来, 哪知就跟你我一样,都是寻常人, 与驸马交接了军政之事后, 就缩在府衙不出来了!”

  “我听这几日逃入城中的难民说,异族的大军已经出了三山关了,算算脚程,三日之内, 一定会杀到东临城下……”

  “杀来就杀来, 夜氏那边可是说得清清楚楚的,人家杀过来就是报私仇的, 我们只要不护着景小五, 人家绝对不滥杀无辜。”

  “说是这么说,景小五真让我们护卫, 你我还能抗命不成?”

  “唉,这乱世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兄弟,别说乱世什么时候到头了, 我听说驸马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大批粮草军备……”

  “你从哪里听来的?”

  “我在东临府库那边有个同乡的兄弟,他什么都给我说了。”

  “也就是说,现下连粮草军备都不足了?”

  “是啊,明摆是让咱们留在这里送死……”

  “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两人越说越心凉,军心不稳,东临城有这些想法的兵士,不止他们两个。

  景岚不是不知,如今也只能佯作不知。

  一切正如柳溪所担心的发展着,她到达东临城的第一日,便接到了三山关那边的飞鸽传书,说异族连同夜氏拔营出兵了。

  打的就是私仇的幌子,甚至还放出话来,只要景氏的人一死,他们一定全军撤出东浮州境内。

  这几日进城的流民越来越多,其中掺杂了不少细作,不断散布流言,搅乱军心。

  按兵不动,等三哥出现。

  景岚相信柳溪的计略,也相信三哥不会让她失望。

  任何镇压的手段,都不如一场胜利更能振奋人心。

  柳溪那么心心念念稻米,这次没有让景九叔带着来东临城,定是另有所用。

  景岚确实守着承诺暂时按兵不动,可这十日她也没有闲着,身处漩涡中心,军心又惶惶多日,有些事必须做在前面,以免一不小心引起哗变,先死在这些大梁士兵的手中。

  夜色渐浓,东临府衙的书房中亮起了灯烛。

  刻刀在梨花刀鞘上刻出了第十朵梅花,景岚放下刻刀,蓦地将里面已经打磨得雪亮的寒铁刀抽了出来。

  刀刃散发着一股迫人的寒意,刀背上刻着几朵小梅花,刀柄也颇具心意地微雕了一串梅蕊。

  景岚看着刀身上映出的自己,喃声道:“今日是第十日……”

  她的脚伤应该好些了吧?

  窗外簌簌地飘着飞雪,偶有几片落在窗上,悄悄融化。

  东临城外,一骑快马当先,身后跟着七名骑马汉子,飞快地往东临城西门驰来。

  “来者何人?!”值守西城门的将士举着火把对着城下的七人一声厉喝。

  最前面的那人揭下蓑衣,仰起一张俊脸,笑容明亮而干净,笑道:“东海景氏,景渊!”说完,他身后的七名汉子也揭开了蓑衣,露出了腰带上的东海景氏徽号。

  景岚已是东浮州的都督,景渊是都督的三哥,守将哪里敢拦阻?

  当下便下令打开城门,将景渊一行迎入了东临城。

  景渊打马进城,直奔府衙而来。

  景岚听说三哥回来了,大喜提刀迎了出来。

  “三哥!”

  景渊温润轻笑,将缰绳交给了身后的汉子,大步走了过来,握拳打了一下景岚的右肩,“小五,剩下的都看你了!”

  景岚愕了一下,“看我?”

  景渊大笑道:“瓮中捉鳖,更待何时?”说着,他勾住了景岚的肩膀,“走,进去换身甲衣,三哥陪你一起出兵,痛痛快快地打一场!”

  “现下出兵?”

  “嫂嫂说,只要我这边一得手,就立马赶回东临城,与你一起带兵杀过去!”

  景渊知道小五定是想问个清楚,可兵贵神速,此时可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就算不信嫂嫂,也该相信三哥才是!”

  “我怎会不信嫂嫂?”景岚低声道。

  景渊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景岚手中提的寒铁刀,刀鞘上的梅花透着一股娟秀,男子用这样的刀未免女气了些。

  他很快就想到了什么,放眼整个东海景氏,除了嫂嫂柳溪,谁也不是用刀高手,有些事不必言明,便已心照不宣。

  景渊知道小五就是这样的性子,有时候死鸭子嘴硬,心却比谁都柔软。

  景岚觉察到景渊发现了她手中的寒铁刀,“在龙岭弄丢了她的刀,我不想欠她什么……”

  “小五有心便好。”景渊忍笑。

  难得小五不与嫂嫂别扭,景渊怎会揪着寒铁刀的事情刨根问底呢?

  “三哥……”

  “该出战了,小五。”

  景渊突然沉声提醒。

  景岚只觉胸臆间涌起一阵滚烫,她重重点头,扬声下令,“九叔,击鼓鸣号,一刻之后,三军齐集东临城西郊!”

  “诺!”景九叔领命退下。

  在东临城蛰伏了十日的都督景岚突然下令出战,三军上下,无不震惊。

  军心惶惶多日,所以军令下后,集结的速度也不尽人意。

  景渊看了看天色,可兵马集结还是稀稀拉拉,他不免心焦了起来。

  “九叔,你去把东临府库的大门打开,把里面的粮草辎重都搬出来。”景岚穿着银甲,坐在马背上,当着正在整军的将士放声再说了一遍,“打开府库大门,让他们看个清楚!”

  将士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小少年动怒,忽然安静了下来。

  景岚握着缰绳,睨视最前面的那排将士,冷声道:“本督给你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想要不当兵拿着军饷离开的,直接去府库领了东西就走!”

  “东临府库里面没剩多少粮草军备,军饷也少之又少,谁去迟了,便什么都捞不到!”

  景岚的话音一落,原本安静的将士们像是炸开了锅一样,情绪激动地吵了起来。

  “继续吵……吵到异族大军杀过来,你们一样是死!”景岚继续凉声道,“本督就问诸位一句,这几日本督把你们从东浮州西境撤回东临城,每日口粮军饷可曾断过你们的?”

  将士们听到最后一句,当中有一人振臂高呼道:“兄弟们先别吵,先听听都督怎么说?”有人领头,激动的将士渐渐冷静了下来。

  “军饷用的是我东海景氏的银两,粮草用的是我东海景氏带来的粮,不然凭府库里面的那些发霉的陈粮,你们这几日只怕要上吐下泻数百人。”

  景岚不提还好,提了以后将士们仔细想想,这几日的口粮确实比驸马在的那两日好吃多了。

  景渊震惊地看着景岚的侧脸,银窥护颊遮住了她的半个脸颊,此时的小五哪里还有平日的半点稚气?

  景岚悄然舒了一口气,低头看了一眼景九叔。

  景九叔也悄悄地舒了一口气。

  他们确实带了不少银两来东临城,可粮草是一车都没有带。景岚到达东临城的第一日,她接过曹驸马的虎符后,先送走了曹驸马,便去府库中清点剩余的军饷与粮草军备。

  本来就不多的资源,被曹阳又拉走一批,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烫手山芋算是扔给了东海景氏,曹阳也不知景岚能否扭转颓势,所以拿走粮草军备是最后的一步棋。

  集中所有的资源死守骊都,这是朝廷最后的退路。

  曹阳做得明目张胆,自然瞒是瞒不过去的。

  景岚初到东临,府衙里面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短短几日也是辨不清楚的。既然靠不上朝廷留下的文官,那就只有靠自己。

  于是那一夜,景岚打发了看守府库的人,把府库中稍好的粮食全部收捡出来,这几日优先发给将士们吃,剩下的吃不得的陈粮就放在府库之中。又将带来的银两打成碎银,每日按时发放给伍长带回去给将士们。

  东海有银矿,景氏并不缺银两,柳溪那儿有收来的稻米,所以东临城并不会断粮。

  这出“空城计”也不是真的空城,唯一缺的只是时间。

  “本督并不是空手而来。”景岚在马背上坐得傲然,继续凛声道,“把你们全部召回东临,并不是畏战,只是不想你们白白牺牲。”说着,景岚拔剑出鞘,指向了东浮州西境的方向,“如今时机已成,今日愿意随本督迎击异族者,大胜之后,十倍嘉赏!不愿随本督者,本督也不会强留,逃兵簿上也不会写上你们的名字,放你们回去跟家人团圆。”

  将士们并没有立即答话,似是还有迟疑。

  “再给诸位一刻。”景岚淡淡说完,收剑策马驰到辕门前,望着远处阴沉的天幕,“烽火已起,天下人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逃得了今日……”她肃然回头,“明日……真的还能逃么?”

  细雪飘落,辕门前的火把照亮了她坚毅的神情。

  景岚扬眉轻笑,眉宇之间英姿飒飒。

  她……像极了已故的兄长景铎。

  不止景九叔怔然,景渊也怔在了原处。

  不,应该说。

  她已不再是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景小五。

  景岚记得,在海龙陵中,柳溪曾经问过她一句话——

  “阿岚,你可有想过?终结这个乱世。”

  景岚此时可以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想。”

  这一战若不赢下来,海城再坚固,也拦不住夜氏的千军万马。

  天下继续动荡,偏安一隅,也不过苟延残喘。

  景岚的心在燃烧,她一直以为自己没有野心,可现在她无比清楚,现在燃烧她心房的就是野心。

  与其依靠他人庇护,不如自己强大起来,想守护谁,便守护谁。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文~第一战终于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