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佟佳氏是以小阿哥低烧吐奶的理由请来康熙的, 依然是故意把胤禛折腾病,然后掐着时间派人去了永寿宫。

  自从七月底那场高热后,胤禛陆陆续续病了一个月, 虽然佟佳氏下手的时候注意了分寸, 有有太医在一旁诊治,但仍然阻止不了胤禛疯狂掉肉。

  原先看着白嫩可爱的小婴儿,如今小脸蜡黄,身上不见二两肉。善小儿科的齐太医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已经在筹划怎么给妻儿老小多留点家底了。

  原本心里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的胤禛苦笑, 他还以为这辈子能有个不一样的一辈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性命垂危了, 这反倒激起了他的求生意志。

  努力配合着齐太医的治疗,吐奶就继续喝, 即便是苦涩的汤药也努力忍着反胃的冲动往肚子里咽, 许是老天爷也没想收他的命, 这一次的低烧竟也慢慢过了。

  康熙翻看着胤禛的脉案,眉心挤出了一个川字。着凉、受惊、长时间啼哭引起的发热……

  他命暗卫紧紧盯着小阿哥, 但有变故及时来报。

  承乾宫安静了好些天,佟佳氏看着小阿哥虚弱的样子也害怕折腾出事来,便索性让奴才好生伺候着让他养养身子。

  乌希哈也松了一口气, 她也命人盯着承乾宫那边的动静。虽然没有办法窥探佟佳氏,但她想着万一出什么意外她或许能早些赶到, 说不定金手指还能帮上什么忙。

  转眼到了重阳节,这一回康熙没带着后宫嫔妃和两宫太后去登高, 而是在太和殿举办了宴会。

  七月初交代给纯亲王得差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这一场重阳宴也是践行宴。

  隆禧志得意满地在宴上陈述着这段时间的成果, 当然只是表面的一些东西用来鼓舞人心的。真正要紧的账册、航线、物资一类他早已经交给了康熙。

  “臣弟幸不辱命, 多亏各位大人配合,如今已备齐五艘大船,并配有八千护卫皆已熟识水性。船上是我大清独有的茶叶、丝绸、瓷器还有宣扬我大清教化的书册。只等五日后黄道吉日,便可整装出发。”

  这回重阳宴参宴的不仅有宗室皇亲、朝廷重臣,还有那八千护卫中大大小小的将领百余人。

  之所以允许他们参加宫中宴席,正是康熙想要借此机会鼓舞人心以确保此行的人和。

  “此次随纯亲王远赴欧罗巴的诸位皆是我大清的好儿郎,朕于此先敬诸位一杯。”

  后面的几张桌子群情激昂,是那些将领此起彼伏的忠心之言。

  “此行危险,我朝从未有过先例,尔等此行是为国也是为家,一应嘉赏均以军功论。”

  下面的人更是满心激动,以军功就意味着他们此行与打仗一样,不仅有纯亲王先是承诺的俸禄奖赏,还有官职奖赏。他们大都是普通旗人,还有的只是权贵的家奴。

  军功是可以脱籍的!

  这一场宴席君臣尽欢。

  宴席结束后,康熙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永寿宫和乌希哈分享喜悦,奈何还要与隆禧等人细商出海事宜,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急切投入到谈话中。

  康熙和隆禧还有占大头的几位亲王、几个大姓比如赫舍里、纳喇氏、舒穆禄氏、瓜尔佳氏等等细细商量了此行的每一步,反复推敲了可能遇到的意外还有到了欧罗巴后重点查探的方向。

  这一商讨就到了酉时才结束,康熙刚歇了一口气准备往永寿宫去,梁九功就一脸为难地禀报了承乾宫的大宫女在外面求见,已经等了一炷香了。

  康熙皱了皱眉,“你去将她打发了。”

  想了想又让人传了晚膳来,总不好前脚拒了承乾宫,后脚就往永寿宫,佟佳氏肯定会记恨乌希哈。

  大宫女心中忐忑地回了承乾宫,她知道主子的心思,这种节日里按规矩皇上都是宿在皇后宫里或是独寝。今天若能请来皇上于主子的威望大有助益,可她连皇上的面都没能见到,也不知主子会怎么罚她。

  佟佳氏果然很不高兴,正是佳节若是能请来表哥她在这宫里就稳稳压了淑妃一头,而且她还准备了梨花白,燃了暗匣里的香,就想着玉成好事。

  “那皇上如今在干什么?”她担心表哥去了永寿宫。

  大宫女松了一口气,还好主子没有暴怒,“奴才回来的时候听见小太监传膳的声音,想来皇上正在用膳。”

  佟佳氏的心情又好了些,表哥这时在乾清宫用膳,想来是不会去永寿宫了。

  她命人撤了屋子里的香,带着几分惬意用起了晚膳,还给自己斟了两杯酒。

  用完了晚膳,康熙叫来保清和保成两兄弟检查他们的课业,兄弟俩正在学《千字文》,康熙也不欲为难他们,抽背了一段后,只廖廖提问了几句释义。

  保成十分游刃有余地应对着抽查,保清吊着一颗心等康熙落下问题,当听到有些熟悉的“盖此身发,四大五常问的是什么”的时候,大大松了一口气,瞥向保成的余光里是满满的叹服。

  这是太子弟弟平日里会时不时提问他的题目,没想到皇阿玛果真问到了!

  保清信心满满地回答完后仰着头等着康熙的夸奖,康熙笑骂一声,让他们一人挑了本字帖。保成眼睛一亮,保清却怏怏地跟在保成身后出去了。

  看着两个儿子踏出了房门,康熙转头询问梁九功,“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梁九功笑着回话,“已经是戌时一刻了,皇上可要去哪儿?”

  神色中带了几分了然于心。

  康熙摸了摸鼻尖,踢了梁九功一脚,“就你这个人精知道。”

  梁九功嬉笑着顺着力道踉跄一下,“奴才可不敢,不过是为主子分忧罢了。”

  康熙大踏步往外走,“去找你淑妃主子。”

  虽然康熙没有用龙撵,但他出了乾清宫往永寿宫去的动静还是很快传到了六宫。

  如安嫔、通嫔之流不过微微惊讶失落一下便就放下了,承乾宫却传来了“噼里啪啦”瓷器破碎的声音,佟佳氏浑然不知这一切都被康熙派来的暗卫看在眼里。

  乌希哈正附庸风雅让人菊花茶在膳后消磨时间,没想到却听见了外面传来的禁鞭声。

  她赶紧理了理衣裳迎了出去。

  康熙离着永寿宫越近,眼角眉梢带的喜意就越浓,脚下的步伐便越急促。

  他扶起行礼的乌希哈脚下不停就牵着她的手往西稍间走去,那里也被乌希哈充作书房使用。

  乌希哈跟不上他的步伐,心中猜测着他为什么忽的露出这般少年心性,叫她起身的声音轻快异常,脸上带的笑也很有几分阳光少年的意味,丝毫不见平日的稳重。

  康熙握着乌希哈的双臂把她按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亲自给她铺纸研墨,“朕之前不是说许你写个单子交给出海的人让他们帮你带回来,写吧。”

  乌希哈猛地一抬头,惊喜非常,“果真嘛?船队已经准备好了吗?”

  这件事情从去年八月份她就在康熙耳边吹耳旁风,如今过去一年多了,终于成了吗?那岂不是有机会让历史从这里拐弯?乌希哈强忍着心里的激动。

  康熙手下墨条不停,挑眉带着几分得意地看着乌希哈点了点头。

  乌希哈捏了捏手想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努力理着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冷静地开口询问,“不知皇上给船队定下的主要货物是什么,臣妾也好想想还缺了什么。”

  她得尽力让船队带回来的东西是于社会发展有益的。

  康熙想了想,“不过就是些洋人有的玻璃、钟表、镜子、香水之类的,还有一些天文、算术之类的书。哦,对了还有你想要的地球仪和洋人的衣服,造办处那边都研究一年了也没研究出来。朕想着干脆让他们买了。”

  乌希哈思索着此时欧洲的时间线,皱了皱眉,这些东西绝不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

  “臣妾想着番薯和玉米都是从西洋传进来的,想来欧罗巴说不定还有许多和咱们大清不一样的种子,臣妾想着不如多带些各类种子回来,哪怕给百姓们桌上添两道吃食也是好的。”

  这个提议对了康熙的胃口,他一向关心民生的皇帝,自己还有一块地每年都会亲自耕种。

  “爱妃有爱民之心,朕不如你,竟没想到这一茬。”

  乌希哈抿唇露出笑意,“是臣妾的心思小,只能看得见这些小地方。”

  康熙不赞同地摇了摇头,在他看来乌希哈能力胸襟皆不输于男儿。

  乌希哈又接着说,“除了这些种子,臣妾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不论是什么地方,最重要的知识一定是写在书里的,到不必盯着天文、算术一类,臣妾瞧着西洋人的画也与咱们的画有所不同,倒不如把欧罗巴这百来年的书都尽量带一些,便是一时无用,难道还没有无用之用吗?”

  欧洲的文艺复兴刚过去,正是科学和生物领域开始发展的时候,这些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康熙有些犹豫,船队派出去是为了赚钱,若是放了大量的书籍,洋人赚钱的玩意儿就少了。何况这次的船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出的银子,各家也都有份,他也不好断了人家的财路。

  “这恐怕不行,那些书一时看不见利润又占地方,恐怕朝臣不会答应。”

  乌希哈咬牙,飞速思索着,突然眼前一亮,“皇上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何不派人偷师或是威逼利诱请些会做这些东西的人来,把他们养在皇庄上,这岂不就成了您一个人的生意了。”

  乌希哈知道这个主意有些卑劣,但是比起白白放过这次的机会,她宁愿自己折些底线。

  康熙全然不觉这个主意涉嫌偷/渡人口,毕竟在他看来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奴才。他在认真思索乌希哈的提议,发现可行性很高,便点头同意了,准备回头再与隆禧仔细商量这个事情。

  压下心底罪恶感的乌希哈还在努力回忆着此时欧洲的情况,“皇上也可以派人注意欧罗巴有哪些学术上的命人,若是可能尽量将人带回大清,人才难得。想想汤大人和南大人,洋人那边也有人才,皇上您也压得住不是吗?”

  这一茬是康熙没想到的,他根本对欧罗巴还抱着一种鄙夷的心态,根本没有把它视作与大清平等的存在。

  听完乌希哈的提议后,也只觉得影响不大,便也无不可地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