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朕才不禅位[三国]>第73章 七十三章

  高顺一直严于律己,心情也平复得快,稍作休息后就利落地爬起来组织士兵打扫战场。

  见吕布还躺在地上不肯起来,高顺毫不留情面地劝诫了起来,罗里吧嗦地说了十几句。

  “啰嗦……我起来便是。”吕布只得黑着脸拄着方天画戟勉强爬起来,迈着沉重的脚步去抚恤伤兵和安葬牺牲的兵卒。忙完这些,还得回城写军情汇报,飞鸽传书给京中的天子。除此之外,还要清点战果,写更为详细的战后汇报,发正式的公文到兵部。这么多事情,吕布一想就觉得头大如斗,大声吼道:“乐进呢?谁见到他让他一会儿到我帐中报道!”

  汉军都是用长刀来检查敌军的幸存者,要是没死透就再补上一刀,然后集中火烧或者埋了,免得有漏网之鱼逃走或者大量的尸体堆积造成瘟疫横行。

  当汉军在高顺组织下打扫战场的时候,冷不防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一个浑身血污的人,怀里还紧紧抱着一颗头颅,把众人吓了一跳。

  有人吓得手中的长刀都掉了:“诈尸了!诈尸了!”

  另一个人喝道:“叫什么叫,你这没见识的,这只是没死透而已!”

  说罢就要下死手,上前补刀。那人连忙大叫:“自己人!我是校尉乐进!”

  汉军疑惑地看着他费力地脱下了匈奴的铠甲,露出熟悉的汉人衣袍。一个有眼色的小兵连忙上前搀扶他站起来,关切地问:“乐将军,您的腿怎么了?怎么穿着匈奴人的铠甲?”

  “一言难尽,腿中了一箭,走不动了,失血太多我才晕过去了。”乐进不顾浑身的伤口,脸上浮现出了激动的神色,兴奋地道:“不过也是因祸得福了!看我拿到了什么?”

  汉军惊呼:“啊!匈奴的王!可抵千金!”只要看这人头戴着的盔甲,他们便能判断出此人生前的职位。于是在一片兴奋中,乐进被小兵们抬回了城中。

  与此同时,兵分两路的赵云和太原王太守,千里奔袭匈奴的大本营,袭击了匈奴王庭所在地,斩首五千级,俘虏一万,获得粮草辎重无数。然后从北往南,势如破竹,一路不断收复汉家朔方郡和五原郡的领土,恢复被俘虏的汉人自由身。

  宁远县的胜利战役,使得汉军缴获匈奴轻重兵甲数千件,得死伤的战马一千匹。正值年关,汉军将所有的物资拖回城中。劫后余生,汉军准备认认真真、热热闹闹地在宁远县过个年。

  吕布也下令:“先安心过年,让兄弟们修整十日再整顿军队。到时我们挥师北上,和赵太守汇合。”众将自然是没有异议。

  汉军开始处理战死和重伤的马匹,充作军粮。伙头兵把马肉洗干净,用冷水开始煮,还奢侈地从县衙酒窖里面找到了一些薄酒,加了些许酒去除腥味,再加入葱姜盐,用火焖煮。煮好趁热切成薄片,就着腌菜和粟饭一起吃。对于兵卒而言,这已经是一道难得的美餐了。

  出人意外地,当日竟有十几辆大运粮车抵达宁远县。众将打开运粮车,见里面不但有黍、栗、麦、大豆等主食,还有冬葵、藕、姜、芥菜、竹笋等各色美味的腌菜,八坛酱油和五坛豆豉。除此之外,竟然有满满十大坛子肉酱和鱼酱。要知道这个年代,平民根本就吃不起酱油和豆豉,肉酱和鱼酱更是贵族阶级流行吃的东西了。

  士兵们围着运粮车,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激动地说:

  “要有口福了!京中给的粮饷可真好!”

  “咱们的诸位将军从来都不会吃独食,都是有饭和我们一起吃。肉酱和鱼酱的这些极好东西分一分,每个人都能尝几口哩。”

  “这上面写着御赐哩,刚才我还看到天使到将军的营帐中去了,看来是天子体恤我们赏下的,天子真是仁慈!”

  “对啊,天子真是仁慈!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们泥腿子出身还能吃到这种好东西!”

  “这一筐上写着油饼,这是什么饼?”

  看到有新的事物,有士兵问运送粮草的小卒。

  “是添加了大量的豆油和面制成饼,味道十分香酥。”小卒笑着说:“在京中十分流行哩。”

  营帐中,运粮官先是恭喜了吕布:“恭祝将军旗开得胜!时至年关,陛下下令置办了各色年货,送至边关前线,这是盖着户部印玺的清单,请将军清点核对。”

  高顺奇道:“陛下是神机妙算吗?怎么知道咱们刚打退了敌军?”这飞鸽传书刚刚放飞,总不至于一日千里,消息立即传到京城吧。即使如此,也不可能让运粮车日行千里,把物资千里迢迢运输到前线啊。

  运粮官笑道:“我们是算着过年的时间从京中出发的。听说前线战斗激烈,周遭的县城护送的兵力也不足,所以暂时不敢运输粮草过来,就在周遭等待。直到我军胜利的消息传来,我们这才在当地的长官的护送下运送了过来,总算不辜负陛下所托,在年关前交到了将士们手中。”

  吕布松了一口气:刘协有时多智近妖,还以为此番取胜时间也在他料想之中呢。

  郭嘉以扇遮住了半边脸,见吕布表情,心下疑惑。他按下不表,兴致勃勃探头去看那清单:“可有好酒?”

  运粮官笑道:“大部分都是药酒,不过也有两坛子桂花酒。”

  郭嘉惋惜地叹了一口气:就两坛子,这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吕布看了他一眼,笑道:“先生莫要惋惜,只要喝得一碗,你就知道这酒是不能多喝的了。”

  郭嘉饶有兴趣地问:“哦?这酒还大有玄机不成?”

  高顺回道:“先生喝得时候可要当心,昔日天子改良了酿酒的法子,酿出来的酒被京中称为神仙倒。普通人喝一口就面酣耳热,目迷眼花,身不由主呢。”

  “高将军这么说,嘉更是好奇了。”

  “等晚上举办宴席的时候,先生试试便知。”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此时已有“岁除”之称。汉朝时人们迷信,流行击鼓驱鬼和除瘟疫的舞蹈仪式,谓之驱傩。宫中也不例外,比之民间,甚至更加迷信,活动也举办地更加盛大。

  礼部选取一百多贵族子弟,让他们身穿皂青衣、戴上红头巾,手里拿着大大兆鼓,在宫中驱鬼逐疫的舞者带领下,敲着鼓、跳着舞,在宫中声势浩大地举行驱傩仪式。(出自《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刘协叹道:“封建迷信啊……”不过见所有人都喜喜洋洋,坚信这么做就可以驱邪迎福,他也就十分配合地参与了,一路围观。见证着舞者手持火炬,一路送疫疠凶鬼出端门。

  这仪式还没有结束,门外有成千上万的士兵轮流送火炬出宫至河边。出了宫,还有众多的百姓津津有味地跟在士兵后面围观,见证着士兵将火炬掷于水中。这意味着已将凶鬼镇压于水底,不得翻身。

  做完仪式,就轮到各家回去吃团圆饭了,宫中也不例外。本来应当是刘协与太后、太皇太后、妃子们共同吃饭。然而刘协年幼时,生母王美人就被废帝刘辩的母亲毒死了,抚养他长大成人的董太后也已仙去,如今宫中也没有妃嫔。

  昔日入宫的达官显贵的女儿们因为刘协一道禁令“后宫不得干政”,他们的父亲兄长为了不失去官职,大都主动上表说自己女儿不够贤良貌美,不足成为陛下的妃嫔。刘协十分大度地应允了,但既然进了皇宫,就断没有立即送出宫的道理。

  前几个月前,刘协在宫中开启了一轮的大整顿,把这些年轻的女孩儿们分成小组进行考核,开始分别灌输男女平等和女子读书的必要性思想。

  对于那些思想开化的、学识好的,则提拔为女官,同时分化她们和家族之间的关系。刘协仿效北魏孝文帝时设立的女官品级,设立了女尚书、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等官职,官比三品;中才人、中使等官职,官比四品;女酒、女饷、女食等职位官比五品。对于那些思想仍然泥古不化的,则都根据自身的天赋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工作,比如学校、洛阳纺织厂等。

  这些女子都是在北宫,分部门各自过年庆祝,并没有资格以亲人的身份陪伴在刘协的身边。

  至于刘氏那些庞大的亲戚群,刘协平时就懒得搭理他们,过年时候更不想把他们召在跟前给自己添堵。于是,偌大的皇宫里,他一个人吃起了年夜饭。

  作者有话要说:礼部选取一百多贵族子弟,让他们身穿皂青衣、戴上红头巾,手里拿着大大兆鼓,在宫中驱鬼逐疫的舞者带领下,敲着鼓、跳着舞,在宫中声势浩大地举行驱傩仪式。这仪式还没有结束,门外有成千上万的士兵轮流送火炬出宫至河边。出了宫,还有众多的百姓津津有味地跟在士兵后面围观,见证着士兵将火炬掷于水中。这意味着已将凶鬼镇压于水底,不得翻身。(改编自《后汉书·礼仪志》)

  明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