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蕙叶带回了康熙的口谕之后,佟皇贵妃就不再理会成嫔与荣嫔,而是端茶送客了。

  荣嫔没有眼色,还想再继续纠缠,却被成嫔一把拉走,只见成嫔压低声音冲着荣嫔不客气地道:“你自己作死不要紧,别再连累我!皇贵妃都端茶送客了,你留在这里讨嫌吗?”

  “放开,我方才与皇贵妃有一些误会,现在这误会还没解开,我自然不能走!”荣嫔想挣开成嫔的手,去与佟皇贵妃好生讨论一番有关三阿哥的事儿,看看康熙的口谕还能不能挽回。虽然近几日,佟皇贵妃的作风已经渐渐变得强硬了起来,但荣嫔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只要温声软玉相求,说几句好话,佟皇贵妃就会心软。

  但成嫔比荣嫔理智,她知道,她们才刚得罪了佟皇贵妃,现在立马跟佟皇贵妃求情,佟皇贵妃也是不会让步的,因此,她死死拽着荣嫔的手,丝毫不肯松开。

  荣嫔见状,加重了手上的力道,想要强行挣开,谁知,成嫔看着娇娇小小一个人,力气却大得惊人。荣嫔就像一只四脚朝天,被人按在地上的乌龟一样,动弹不得,那画面,颇有些喜感。

  在“制伏”了荣嫔后,成嫔朝着佟皇贵妃福了福身:“皇贵妃姐姐,荣嫔因为皇上的口谕,所受打击过大,眼下脑子有些不清楚。妹妹就先将她给带出去了,改日我再来跟姐姐你请罪。”

  成嫔说完这话,直接拽着荣嫔的手将她给拖了出去,没有再给她说话的机会。

  这动作是这般的干净利索,连佟皇贵妃都不由啧啧称叹。

  虽说成嫔过几日,必然要因为七阿哥之事,来找自己求情,但佟皇贵妃对成嫔的好感度,还是高了不少。

  见她们走了,胤禛才一下子扑入了佟皇贵妃的怀抱,将小脸埋入她的怀中轻轻蹭了蹭:“额娘放心,儿子知道,额娘所做的决定,都是为了儿子好,儿子是不会相信荣嫔的话的,额娘不用紧张。”

  佟皇贵妃听了胤禛的话,觉得颇为欣慰。她最在意的,无非是一双儿女,所以才会在荣嫔挑拨她们关系时那样的愤怒,幸而儿子无比贴心,很快就浇熄了她的怒火。

  胤禛伸出手,替佟皇贵妃扶贫皱着的眉头:“额娘不要皱眉头,皱眉头容易变老。”

  佟皇贵妃闻言,扑哧一笑:“你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胤禛努力回想了一阵:“太子哥哥在皇祖母因为喝药而皱眉的时候,就是这样劝皇祖母的。”

  “额娘教你一句话,日后,你不要轻易在女人面前说变老这样的字眼,否则,会惹人不高兴的。”

  胤禛困惑地道:“为什么会不高兴?”他仔细地盯着佟皇贵妃的面容端详了片刻,恍然大悟:“是因为额娘越长越年轻了,所以听儿子说‘变老’,会不开心吗?”

  “唔……可以这样理解吧。”实际上,佟皇贵妃也不知道该怎样向胤禛解释这个问题。不过,儿子说她越长越年轻了,她还蛮高兴的呢。

  “那换个说法吧。”胤禛想了想:“反正,额娘不要因为荣嫔娘娘而不开心。她的这里,可能有点问题。”胤禛指了指自己的小脑袋:“每回她一闹,三哥就会因为她而遭殃,可她在遭了秧之后,还会继续闹,一点儿不知道反省,还自我感觉良好。她简直就是记吃不记打,三哥真可怜。”

  胤禛满脸都是同情。他虽然跟三阿哥没什么身后的交情,只有塑料兄弟情,但三阿哥的遭遇他看了都觉得心酸。

  “好吧,额娘不与她生气,也不与她计较,兴许就像咱们胤禛说的一样,她是脑子有点问题呢。仔细想想,她虽然讨人嫌,总是做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来,但也没有真正害到人,既如此,就随她去吧。咱们继续为娇娇准备行李……”

  说着,佟皇贵妃又开始带着胤禛忙活了起来。

  琼华眼睁睁看着他们两个给自己装了一个又一个包裹,小脑门儿上都是汗。

  她记得,她是跟随康熙去祭陵,而不是搬家吧?

  ……

  在出发的前一日,康熙来了长春宫中,认真与佟皇贵妃交代了一些事宜。而后,就是抱着闺女培养亲近感。毕竟,出门在外,闺女总要跟着他住,他才能放心。

  让琼华感到惊讶的是,佟皇贵妃在向康熙展示了准备让琼华带走的那一堆行礼时,向来喜欢轻车从简的康熙居然没有觉得她小小一个人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不对!甚至,他还在跟佟皇贵妃交流过之后,又往琼华那堆得跟小山似的行李之中又增加了几样东西。

  用康熙的话来说:“朕出门在外,不需要那么讲究,只管带上最要紧的就是了。有些东西若是没有,到时候现买也是可以的。可娇娇就不一样了,她这般娇弱,可受不得半点儿委屈。她若是在半路上缺了什么东西,可就麻烦了,还是在未出行之前给她置办齐全为好。”

  佟皇贵妃对于康熙的话,倒是颇为感动:“臣妾本来还担心,臣妾给娇娇带的行李,皇上会嫌多,没想到,皇上竟与臣妾想到一处去了。臣妾给娇娇带的东西,已经基本够用了,皇上就不必再加了吧。您出行的仪仗,到底是按照规矩来的。若是给娇娇带的东西过多,反倒不美。”

  康熙挥了挥手:“这没什么,实在不行,就把朕的东西挪一些出来。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娇娇。”

  琼华木着一张脸,不知道是该感动,还是该感叹。

  有一种爱,叫做父母总担心你身边儿缺少什么东西。

  ……

  琼华大约是最大牌的公主了。

  后来,康熙还真为了多给琼华塞几样东西,而把他自己的几样东西从马车中取了出来。

  启程的那一日,日头正好,佟皇贵妃率领后宫之中一众妃嫔,目送康熙离开紫禁城。

  因为祭陵是一件较为庄严的事,这次后宫妃嫔没有随驾的,前朝倒是有几位深受康熙信赖的重臣会跟随康熙一起去祭陵,其中,就包括了索额图、纳兰明珠以及隆科多等人。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自然不消多说,一个是仁孝皇后叔父,赫舍里氏如今的掌权人,一个是惠妃的兄长,大阿哥的拥趸。大阿哥与太子的对立,也与各自母族的影响脱不了干系。

  别看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差了辈分,实际上他们年龄相差无几,两人出生时间相差不过一年。纳兰明珠生得颇为魁梧,索额图与之相比,则显得文质彬彬,但琼华知道这只是表象罢了,纳兰明珠虽看似是个大老粗,但粗中有细,文武兼修,心机手段俱是不俗,否则,也不能在平三藩、统一T湾,以及与沙俄作战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康熙的信任。

  惠妃在后宫之中不大得宠,近年来还因为行事过于急躁,时不时就引得康熙训斥。但康熙看在大阿哥与纳兰明珠的份上,对惠妃多是小惩大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到纳兰明珠有多么受康熙重视。

  而索额图呢,他是仁孝皇后的叔父,在擒鳌拜、协助康熙亲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康熙来说,索额图是最早跟随自己的人之一,是他的原班嫡系人马,康熙对他的信任和看重可想而知。他也同样在三藩、台湾以及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扮演了颇为重要的角色。

  索额图一看到康熙身边儿跟着的太子,眼中就不由流露出慈和之色来。

  太子见了他,也颇为高兴地喊了一声“叔公”,显然与索额图颇为亲近。在尚且年幼的太子心中,索额图是一位值得信赖的长辈。

  索额图可不敢当着康熙的面应了太子的话:“殿下使不得。公众场合,咱们应该遵循君臣之礼,微臣也只是皇上手下一名普通的大臣罢了,您只需直呼微臣的名字就是。”

  说着,他用颇有深意的眼神看了身旁的明珠一眼。

  若是按照君臣之礼那一套来,明珠可也得向太子行礼,对太子卑躬屈膝呢。

  明珠看见了索额图眼中的挑衅之色,颇为不爽。自家外甥没能随驾,太子倒是随驾了,倒显得像是他们家低了赫舍里家一头似的。

  但也没办法,谁让在这种场合,康熙只会带太子呢。明珠叹了口气,有时候,差一个名分,就真的是千差万别。

  这时候,纳兰明珠看到了被康熙抱在臂弯中的琼华,不由笑道:“这便是八公主吧?微臣听闻,八公主生而带福,承载大清国运,今日一见,果然不俗。”

  第一次看到琼华的人,都会觉得琼华是个粉雕玉琢的娃娃,五官精致,身上还莫名带着丝仙气儿,不像凡间中人,倒像是菩萨座下的仙童。

  纳兰明珠虽然曾听惠妃多次提起琼华,但真正看见她,还是第一次。

  为了把众人注意力的中心从太子身上转移到琼华的身上,纳兰明珠发挥了他在雅克萨谈判时的高超技巧,将琼华狠狠夸了一遍,夸得康熙这个二十四孝好父亲眉开眼笑,看向纳兰明珠的眼神中满是“还是你上道,能够看到我闺女的好”。

  此时,康熙的神色带着一丝家长的嘚瑟,全然不像一个威严的帝王。

  索额图见老对头已经抢先一步得到了康熙的好感,当然也不能落后啊,在纳兰明珠因为一口气说了太多话,稍作停顿的空隙里,索额图立马跟上,用与纳兰明珠完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词句,把琼华又给狠狠夸了一遍。

  :我真有那么好吗,我怎么不知道?

  太子就这么看着自家叔公与纳兰明珠争相吹捧自家妹妹,自家汗阿玛则笑容满面地站在一旁听着,对这些溢美之词照单全收。

  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太子也很心累呢。

  本以为没有大阿哥,可以牢牢占据c位。

  谁知道有妹妹在的地方,他只配跑龙套。

  ┓(.)┏